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谋划得当、意志坚定、心狠手辣,取得了干脆利落的胜利。众所周知,李世民登基以后对隋末唐初的历史有过一定的篡改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在大唐建国中的作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太子李建成的形象等均有所篡改。其实,太子李建成并没有现在看到的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阴险狡诈、秽乱后宫等,李建成作为大唐的太子,在大唐建国过程和建国以后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玄武门之变前,综合分析来看其实势力更强的反而是太子李建成,那么,他却为何输的这么彻底呢?
一、李建成有李渊的支持
李建成身为嫡长子,在李渊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配合李世民用兵,筹措粮草,大唐建国后升为太子协助李渊处理国政,均表现出非常强的能力。李渊对于能力强、长子的李建成,是非常满意并且支持的。尽管有过培养李世民来牵制太子的意思和举措,但归根到底依然是要把皇位交给李建成的。
二、李建成朝廷大臣势力更强
李建成以太子的身份协助唐高祖处理朝政,与三省六部、朝廷官员关系密切,相比于常年在外统兵的李世民,李建成结党营私、营造自己的党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魏征、裴寂、王珪、韦挺、李纲、窦轨、冯立、谢叔方、唐宪、薛万彻,等等,这些人之所以名气没那么大,是因为没有出现在《隋唐演义》中,事实上,这些人不仅是朝廷重臣,而且好多都是当时的贵族豪阀,代表某一个势力集团和家族集团。更重要的是,李建成有关陇集团的支持,关陇集团几乎影响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几个朝代,势力非常强大。
李世民日后的重臣,玄武门之变在朝廷中势力并不强、职位非常低,房玄龄秦王府中十多年,掌管李世民的军谋大事,负责管理文牍、军书、奏章。杜如晦也不过是从事中郎之类的官职。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甚至可以轻松的将房玄龄杜如晦外放。长孙无忌作为一直追随李世民的幕僚和亲信,也不过是比部郎中等职务。至于日后鼎鼎大名的魏征,此刻正是李建成的重要谋士。因此,李世民在朝堂的势力和李建成根本没办法抗衡。
三、李建成更容易控制长安城
大唐建国后,李建成作为太子坐守京城长安,对于朝廷大臣和长安城的控制力远在李世民之上。李世民在外南征北战,不熟悉京城防务。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出于劣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是有多种原因决定的。李世民对太子和皇位的极度渴望,个人的智慧、冷静、果敢、心狠。李世民拥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样顶级、忠心的谋臣。
李世民最大的资本和优势是军方势力强于李建成。从李渊起兵到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以之率兵南征北战,旗下云集了尉迟恭、李靖、徐世绩、程咬金、秦琼、侯君集等一大批战功赫赫的武将。李建成常年坐镇京城,军方势力与李世民相差甚远。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和侯君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