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谭其骧的地图欺骗了多少人,唐朝后期还能控制东北地区?

谭其骧的地图欺骗了多少人,唐朝后期还能控制东北地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11 更新时间:2024/1/9 3:04:28

一,安东都护府的内迁的消失

668年,高丽国被唐朝所灭,唐朝的版图正式延伸到了辽东半岛。为了镇守这一东方土地,唐朝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其统率9个都督府,42个州,100多个县。

唐朝在辽东半岛推行的羁縻制度,这和汉朝的郡县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使得唐朝的东北一直不稳定,所以高适在《燕歌行》中说“汉家烟尘在东北”。汉朝时期的东北并没有什么强敌,而唐朝则相反。在西辽河一带有英勇好战的契丹族,在其东有步步紧逼的新罗,在其北有室韦、靺鞨等难以征服的落后部族。

谭其骧绘制的741年唐朝地图

因此,唐朝的安东都护府并未维持多久。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安东都护府的首府就不断内迁。都护府最初的驻地在平壤,676年就迁徙到了辽阳城。实际上,大同江以南的土地已经被新罗兼并,内迁都护府只是对事实的承认。

武则天时期,契丹族发动了叛乱,唐朝和辽东的联系基本中断。经过这次叛乱,唐朝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力不从心。696年,粟末族的首领大祚荣开始脱离唐朝控制,迁徙到了松花江一带。第二年,武则天派遣大军追击,但在天门岭之战被大祚荣击败。此后,大祚荣在松花江流域建立了震国,也就是后来的渤海国。

安东都护府的内迁

到了唐玄宗时期,安东都护府面临契丹、渤海的双重威胁,于是进一步内迁到了朝阳(743年)。为了加强东北的防务,唐玄宗在河北设置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安东都护的职位也是由平卢节度使兼任,如此安东都护府也就名存实亡了。

755年,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唐朝的河北地区从此失去了控制。平定了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已经不听从中央号令,成为了可以世袭、不纳贡赋的独立藩镇。唐朝后期不仅无法控制东北,就是河北地区也是无法控制,这样来说,谭其骧将唐朝后期的疆域画到黑龙江流域就是一种荒谬的行为了。

失去控制的河北三镇

二,渤海、契丹、室韦的情况

唐朝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在安史之乱后就退出了辽东半岛,那么是谁占领了这一块土地呢?在辽东周边,有四个比较强大的势力,分别是契丹、室韦、渤海和新罗。新罗在和唐朝和平后就未渡过大同江,而室韦当时尚未统一,因此只有契丹和渤海有这个可能。

从契丹记载的历史来看,辽东半岛在安史之乱后是被渤海国占据了,当时到了五代时期,辽国又灭渤海,占据了辽东。《契丹国志》记载:“东京(辽国的辽阳),乃渤海故地,自阿保机力战二十余年始得之”。而渤海国历史上也的确发生过几次领土扩张。在大武艺时期,渤海国“斥之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到宣王大仁秀时又“役属海北诸部,拓大境宇”,于是渤海国的疆域“地处营州东二千里,南与新罗以尼河为界,东穷海,西界契丹,地方圆五千里,户十余万”。

谭其骧绘制的唐朝820年地图

既然唐朝后期已经无法管辖河北,更不可能管理辽东,那么谭其骧为何将黑龙江领域画到唐朝版图内呢?这是源于唐玄宗时期的册封。唐玄宗时期,册封了渤海、室韦、黑水三大都督府,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唐朝和东北各族的关系,册封机构是名义上的,并非是一种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例如,关于黑水都督府的记载是这样的:“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旧唐书·靺鞨传》)”。这里的黑水军并非是唐朝在黑龙江驻扎了军队,而是直接册封黑水部为黑水军,并且赐给了黑水部酋长以都督的称号,其他小部落首领就赐予刺史的称号。实际上,唐朝并未在黑龙江驻扎一兵一卒,并未派遣一官半职。《旧唐书》记载“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兼领之”,也就是唐朝会向渤海、室韦、黑水派遣长史(秘书),实际上,这个长史一直是平卢节度使兼任,名义上是长史,实际上是防御契丹、渤海、室韦的主要将领。

渤海国鼎盛时期版图

761年,平卢军节度使侯希逸与藩镇叛军相攻,最终发展成为了平卢淄青节度使,不再兼押黑水府。也就是说,这个名义上的长史也就没有了。史书记载了册封的时间,并未记载废除册封的时间,因为从未有过废除册封这种说法。于是谭其骧就认为这种册封关系一直持续到了唐朝灭亡。实际上,黑水靺鞨在817年之前就已经被渤海国吞并了。

谭其骧在820年的地图上依然绘制有室韦都督府,这也是错误的。在唐朝末期,河北三镇已经脱离了控制,而且,河北三镇和契丹族也不断在发生战争。当时的室韦和唐朝中间隔着契丹、河北三镇两大势力集团,怎么可能属于唐朝呢?大约唐朝末年,室韦被契丹吞并。

唐朝藩镇

综上所述,唐朝在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入东北,并且设置了安东都护府,这是唐朝实际上控制辽东的时间。此后,唐朝不断撤出辽东的兵力,安东都护府也不断内迁。到了唐玄宗时期,安东都护府名存实亡,被河北三镇节度使取代。安史之乱后,唐朝尚且无法控制河北三镇,更无法控制辽东,而对渤海、室韦、黑水都只是名义上的册封了。对于渤海和契丹对辽东的争夺,唐朝因为有河北三镇阻隔,不仅无法阻止,也无心阻止,就是基本的历史记载也缺乏了。因此《新唐书》对唐朝东北的疆域记载道:“汉地东至乐浪、玄菟,今高丽、渤海是也。今在辽东,非唐土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清官,家里像个贫民窟,皇帝到他家拜访:你就不能贪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第一清官照片,唐朝著名清官,唐朝第一清官是什么人

    但历史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守住了道德底线,赢得了后世的爱戴,比如说著名的包拯包青天,他就是清廉公正的代表,还有这位大唐第一清官,穷的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叫做陆贽,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宰相,同时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出生于苏州嘉兴一带,他的族谱或许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陆逊,陆氏从东汉时期就是江南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比李世民势力更强,为何输的这么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谋划得当、意志坚定、心狠手辣,取得了干脆利落的胜利。众所周知,李世民登基以后对隋末唐初的历史有过一定的篡改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在大唐建国中的作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太子李建成的形象等均有所篡改。其实,太子李建成并没有现在看到的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阴险狡诈、秽乱后宫等,李建成作为大唐的太

  • 杨广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暴君?一篇文章告诉你真实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统一南北和对外征战秦始皇和隋炀帝还有一个十分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喜欢征战。但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打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南征百越,一场是北击匈奴,都取得了胜利。杨广则不同,他几乎把周边国家都打了一个遍,但是胜率比较惨,可以说是穷兵黩武。首先,统一江山,指的是589年,隋朝灭南陈。需要注意的是,

  • 李渊嫌状元太丑取消录取资格,状元撞柱而亡,被后世铭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初状元李渊,李渊历史评价,李渊历史上有多厉害

    故事发生在武德(唐高祖年号)年间,钟馗自小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文韬武略那是样样精通。有此等才华,有正当朝廷用人之际,他的老师认为他必定榜上有名。于是,在京城开考之际,钟馗便和同乡的考生一起进京赶考。在参加考试之前还发生了一则小事。 就说钟馗客栈在准备科举之时,因心中不安,学不进,便决定出门走走散

  • 集恩宠于一身的太平公主,为何没能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爱恨情仇,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评价,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不和吗

    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过太平公主的名字,据说,她的本名叫李令月。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甚至,仗着父母兄长的宠爱,一时间权倾朝野,被大家誉为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位女帝的女性。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太平公主,一生几乎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不幸的是,太平公主一生并不太平,她的身体里流动着母亲那股“不安

  • 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真的杀了李建成吗,李世民自己动手杀李建成吗,李世民为什么割李建成头颅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顿时失去了斗志,然后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所以,这是不得不为。敌首领的首级,在关键时刻可以瓦解敌方阵营,可抵得十万兵,这是非砍不可的。玄武门事变,既是政变,也是一场唐朝版的特种突袭作战行动。武德九年六月

  • 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开元盛世,竟然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元盛世是中国最好的盛世吗,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历史上真实的开元盛世

    一,唐玄宗的从明君到昏君712年,唐玄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时的唐玄宗,意气风发,以太宗作为榜样,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此时的唐朝,经过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代的稳定发展,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开元时代的唐玄宗并非守成之君,而是一位开拓之君。他上台后,颁布一系列的新政,让唐朝迅速进入了繁荣状态。在用人方

  • 唐朝到末期还控制着东北?谭其骧的地图错的实在太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鼎盛时期真正地图,谭其骧绘制的唐朝地图高清,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准确性如何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王朝控制东北地区的跳板,如果辽东都丢失了,那么控制东北就是不可能的。唐朝建立之前,辽东已经被高句丽控制了几百年了。隋朝先后发动了四次东征,都未能击败高句丽。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多次出兵,终于在公元668年灭高句丽。670年,唐朝在高句丽之地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成为了唐朝

  • 1200年后,他是李白之外唯一敢仗剑天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一生的三件事,李白人生经历大揭秘,他在唐朝名气比不上李白

    然而,千百年来,再无第二个李白。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晚唐的诗人因为家国动乱,诗风都染上了一层悲伤。仗剑天涯,笑看世间的风采难以再现。1200年后,有一人或许有太白仗剑走天涯之风骨。他就是中国武侠电影导演的开山人,胡金铨。很多年轻的朋友也许不认识,也许忍不住地说“一个导演怎么有李白之风采?这样说简直是侮

  • 拓跋鲜卑的崛起:统一北方,崇汉尊儒,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拓跋西迁,盘踞漠南鲜卑族,最早生活在大兴安岭一带,因为地处于匈奴东方,因而被称为“东胡”。东汉时期,鲜卑强大起来,驱逐了北匈奴,占据了漠北。西晋时期,鲜卑族的慕容氏、段氏和宇文氏在辽河流域割据,其中慕容鲜卑建立了“五燕”政权,还有一支慕容鲜卑迁徙到了青海,建立了吐谷浑王国。拓跋鲜卑,最早居住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