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这些手握兵权的人?

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这些手握兵权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9 3:47:25

不过,李世民与开唐名将们大多能善始善终。

这是为何呢?

开国统帅与开国皇帝的权力之争已经结束

李世民当上皇帝,本身就意味着:开国功臣与开国皇帝的权力之争已经结束了。

而且,这一局,是以功臣成功夺权结束的。

李世民本人,就是大唐开国的第一功臣。

只不过,李世民既是功臣,也是皇子,因此,功臣与天子权力之争,是以皇族内斗斗争的方式展开而已。

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夺权,登上皇位。

大唐开国功臣与开国皇帝的权力之争,以首席功臣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而这也意味着:再没有其他功臣可以挑战皇权了。

再无功臣可以挑战皇权

之所以要“兔死狗烹”,主要还是开国功臣的权力、威望过大,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比如,刘邦之所以要除掉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主要还是这些异姓王地方权力过大,构成了对皇权的威胁。

这也难怪,当初刘邦被项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改变局面,不惜“欲捐关东等弃之”,把关东全部封赏出去,以争取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支持。

因此,彭越、英布都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裂土封王、割据一方,甚至可能威胁皇权。

所以,刘邦当然要迫不及待地消灭英布、彭越了。

对李世民来说,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大唐开国战争中,虽然将星闪耀,但大多是在李世民的统一调度下建功立业的,未形成自己的势力。

只有李孝恭、李靖,独当一面,平定了南方。

不过,与在征战中吸纳山东豪杰的李世民不同,或许是南方割据政权太不经打,或许是李孝恭、李靖避嫌,也或许是李靖用兵太牛逼,唐军平定南方风驰电掣,轻轻松松,李孝恭、李靖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吸纳南方英雄(只有岑文本后来成为重要文臣,其他人皆没有进入高级权力圈),形成自己的势力。

因此,李世民夺权后,没有形成自我势力的功臣集团足以威胁皇权!

府兵制,可防范武将尾大不掉

不仅如此,李世民也基本不必担心武将以后形成自己的势力。

唐初形势的府兵制。

府兵们,平时在家务农,并由各卫、率负责组织训练。遇有调动时,由于天子派出的武将统一指挥。

战事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也无握兵之重,可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兵是朝廷的兵,将是朝廷的将。他们不会成为高级武将的私人势力,也就不太可能对皇权造成实质威胁。

用法得当

当然,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可能被”有心人“找到漏洞的。

要不然,李世民自己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来的呢?

所以,李世民还需要妥善安排武将,避免再有“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世民既要充分发挥武将的才能,又要防范武将形成自己的势力。

因此,李世民对武将们的安排颇为讲究。

1、对于李靖、李勣这样的统帅人物,李世民采取的方略是“出将入相”。

他们平时一般不统兵,多在朝中为相,参与政治事务。

李靖等人虽然“文武兼资”,但相比于惊人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与房玄龄、魏征等人还是与差距的,所以,“入相”期间,其实际政治影响不大。

而“出将”统兵,一旦战事结束,都要回朝,所以在军中虽然威望高,但是自己的势力也不大。

因此,“出将入相”,地位显赫,但无论在朝在军,其影响力都得到了严格控制。

2、对于尉迟恭、张士贵等人,李世民采取的是“定时调遣”。

以尉迟恭为例,他基本上每4年调整一次工作岗位。时而宿卫宫禁,时而去不同地方外出坐镇。

如此,将领即便有心培植私人势力,时间也不足,而下面的人知道你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调走,也不可能贸然将自己的升迁荣辱、身家性命托付于他。

因此,贞观朝的武将们,既能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也能继续为大唐建功立业。

感谢李靖、李勣

当然,如果国防环境长时间高度紧张,那么,朝廷就一定需要大将长期领大军,武将仍然可能形成自己的势力,引起天子的不安。

比如:明初时,军户制度理论上已经防范了武将权力过重。

可是,由于与北元的战争久拖不决,朱元璋又需要依赖蓝玉、冯胜等人长期统领大军(有时大军达30万之众),东征西战。

所以,频繁统领十万、甚至三十万的军的蓝玉、冯胜等人自然也就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当然,最后,北方坐镇的燕王还是夺了建文帝的帝位,只不过和李世民一样,被归入皇族内部夺权类)

所以,唐初武将能够与李世民长期保持互信关系,还得感谢李靖、李勣(尤其是李靖)杰出的军事才能。

唐初的对外战争,往往用兵规模大,且干净利落。

唐灭东突厥,李靖、李勣统10万军,几个月的时间,就讨灭了东突厥。

唐灭吐谷浑,李靖统7万军(实际参战只有4万),半年即灭人之国。

贞观朝的对外战争,统帅领军最多不过10来万,费时通常不过数月,直接灭人之国,干净利落!

打胜仗,大家都开心;不必久握重兵,大家也都安全!

稳定传位

功臣的最后一道坎,是天子年事已高,考虑帝位传承的时候。

一般来说,天子年富力强时,是有信心驾驭武将的,但天子年纪大了,顾虑后代压不住,才会“拔刺”。

所以,史书给刘邦、朱元璋铲除功臣找台阶时,都会加上一句“帝春秋高”。

刘邦中年起兵,早在怀王手下时就以“年长”著称。等到他平定天下时,已经人到晚年,到他快去世时,韩信才30多岁,他怎么能放心呢?

朱元璋平定天下时,正值年富力强,因此早期也没有大杀功臣。

直到晚年,深感太子仁弱,才开始“拔刺”。蓝玉、冯胜、傅友德,都集中在朱元璋生命的最后几年被除掉。

李世民参与起兵时才18岁,登基时才26岁,而且在吃仙丹以前身体一直很棒。

所以,功臣宿将们,大部分在李世民身体棒棒时就走了,李世民完全没必要向刘邦一样急切地除掉“后患”。

而在传位问题上,由于李世民的识人之明,他也根本不为传承担心。

按道理说,李世民去世时,太子李治22岁,比后来丢掉皇位的建文帝也大不了多少。

可是,与只能留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儒生的朱元璋不同,李世民对自己留下的顾命班底很有信心。

“功臣第一”,并一直支持李治的长孙无极,有“忠烈”之名的褚遂良,他们政治能力突出,有门阀基础,但并无军事基础;而李勣战功卓著,但一来素有“纯臣”之名,二来出身寒微,没有门阀基础。

同时,当时大唐武将中,薛仁贵、苏定方已经冉冉升起,但还未成气候;老一代将领中程知节等人虽位为功臣,但是影响一直不大。

所以,政治才能出众却无军事威信的长孙无忌、褚遂良,以“纯臣”李勣组成的新一代辅政班子,既能确保忠诚,又能压制任何跋扈文武。

事实也证明:这些顾命大臣能力突出,对大唐忠诚,为大唐的继续稳定发展立下大功,但其当天子(或武后)因各种要收拾他们时,他们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君臣都是人,都有感情,但君臣关系的本质仍然是权力关系。

李世民杰出的战功、能力,使他登基时,满朝没有任何可以与之匹敌的功臣对手。

府兵制的完善,从制度上防微杜渐,限制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机会。

李世民对武将的人事安排,又使武将没有利用职权之便培植自我势力的机会。

而李靖等人杰出的军事才能,以极高的效率结束战争,又使初唐名将功成名就而不长期领兵,不危皇权,君臣彼此得以融洽想处。

最后,李世民对权力平衡的微妙把控,使他得以确保一个既能平稳过度又能不危皇权的顾命班子,君臣彼此自安,不必“拔刺”。

李世民是幸运的,能有如此多能争善战的名将们为大唐建功立业。

贞观朝的名将也是幸运的,遇到李世民,既能不被“兔死狗烹”,又能继续发挥军事才能,建功立业。

君臣一心,开创盛世,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更多文章

  • 谭其骧的地图欺骗了多少人,唐朝后期还能控制东北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安东都护府的内迁的消失668年,高丽王国被唐朝所灭,唐朝的版图正式延伸到了辽东半岛。为了镇守这一东方土地,唐朝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其统率9个都督府,42个州,100多个县。唐朝在辽东半岛推行的羁縻制度,这和汉朝的郡县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使得唐朝的东北一直不稳定,所以高适在《燕歌行》中说“汉家烟尘

  • 唐朝第一清官,家里像个贫民窟,皇帝到他家拜访:你就不能贪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第一清官照片,唐朝著名清官,唐朝第一清官是什么人

    但历史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守住了道德底线,赢得了后世的爱戴,比如说著名的包拯包青天,他就是清廉公正的代表,还有这位大唐第一清官,穷的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叫做陆贽,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宰相,同时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出生于苏州嘉兴一带,他的族谱或许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陆逊,陆氏从东汉时期就是江南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比李世民势力更强,为何输的这么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谋划得当、意志坚定、心狠手辣,取得了干脆利落的胜利。众所周知,李世民登基以后对隋末唐初的历史有过一定的篡改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在大唐建国中的作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太子李建成的形象等均有所篡改。其实,太子李建成并没有现在看到的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阴险狡诈、秽乱后宫等,李建成作为大唐的太

  • 杨广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暴君?一篇文章告诉你真实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统一南北和对外征战秦始皇和隋炀帝还有一个十分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喜欢征战。但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打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南征百越,一场是北击匈奴,都取得了胜利。杨广则不同,他几乎把周边国家都打了一个遍,但是胜率比较惨,可以说是穷兵黩武。首先,统一江山,指的是589年,隋朝灭南陈。需要注意的是,

  • 李渊嫌状元太丑取消录取资格,状元撞柱而亡,被后世铭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初状元李渊,李渊历史评价,李渊历史上有多厉害

    故事发生在武德(唐高祖年号)年间,钟馗自小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文韬武略那是样样精通。有此等才华,有正当朝廷用人之际,他的老师认为他必定榜上有名。于是,在京城开考之际,钟馗便和同乡的考生一起进京赶考。在参加考试之前还发生了一则小事。 就说钟馗客栈在准备科举之时,因心中不安,学不进,便决定出门走走散

  • 集恩宠于一身的太平公主,为何没能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爱恨情仇,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评价,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不和吗

    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过太平公主的名字,据说,她的本名叫李令月。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甚至,仗着父母兄长的宠爱,一时间权倾朝野,被大家誉为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位女帝的女性。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太平公主,一生几乎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不幸的是,太平公主一生并不太平,她的身体里流动着母亲那股“不安

  • 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真的杀了李建成吗,李世民自己动手杀李建成吗,李世民为什么割李建成头颅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顿时失去了斗志,然后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所以,这是不得不为。敌首领的首级,在关键时刻可以瓦解敌方阵营,可抵得十万兵,这是非砍不可的。玄武门事变,既是政变,也是一场唐朝版的特种突袭作战行动。武德九年六月

  • 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开元盛世,竟然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元盛世是中国最好的盛世吗,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历史上真实的开元盛世

    一,唐玄宗的从明君到昏君712年,唐玄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时的唐玄宗,意气风发,以太宗作为榜样,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此时的唐朝,经过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代的稳定发展,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开元时代的唐玄宗并非守成之君,而是一位开拓之君。他上台后,颁布一系列的新政,让唐朝迅速进入了繁荣状态。在用人方

  • 唐朝到末期还控制着东北?谭其骧的地图错的实在太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鼎盛时期真正地图,谭其骧绘制的唐朝地图高清,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准确性如何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王朝控制东北地区的跳板,如果辽东都丢失了,那么控制东北就是不可能的。唐朝建立之前,辽东已经被高句丽控制了几百年了。隋朝先后发动了四次东征,都未能击败高句丽。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多次出兵,终于在公元668年灭高句丽。670年,唐朝在高句丽之地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成为了唐朝

  • 1200年后,他是李白之外唯一敢仗剑天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一生的三件事,李白人生经历大揭秘,他在唐朝名气比不上李白

    然而,千百年来,再无第二个李白。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晚唐的诗人因为家国动乱,诗风都染上了一层悲伤。仗剑天涯,笑看世间的风采难以再现。1200年后,有一人或许有太白仗剑走天涯之风骨。他就是中国武侠电影导演的开山人,胡金铨。很多年轻的朋友也许不认识,也许忍不住地说“一个导演怎么有李白之风采?这样说简直是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