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隆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死后不以皇后规格下葬,据说导火索是乾隆和辉发那拉氏的一次“游江南”事件。
乾隆一辈子生命漫长,当了六十多年皇帝,光是皇后,他都熬死了三个(其中一个是嘉庆帝追封的)。
他最爱的妻子是发妻富察氏,但是情深不寿,这句话的报应倒不是在他俩身上,而是在孩子身上,乾隆和富察氏生下的几个皇子,都前后早夭了,对富察氏打击极大,不久之后,富察氏跟着乾隆东巡,病逝在归途。
对于发妻的逝去,乾隆很伤心,不过还年轻,人生需要向前看,除了嫡妻,乾隆还有妃子,那个“娴妃”辉发那拉氏就挺好,国不可一日无母,就让她上来当皇后吧,乾隆就让辉发那拉氏先成为了“皇贵妃”,但效仿朱元璋的李淑妃、郭宁妃,摄六宫事。
为啥不立马让辉发那拉氏成为皇后,是因为考察吗?是因为不爱吗?
都不是,是因为要在富察氏去世满二十七个月后,辉发那拉氏才可以上位,这就是大清一贯的传统,但这个时候,辉发那拉氏已经完全不避讳人家喊她“皇后”了,乾隆要是听到也会不开心,那就挑他听不到的时候喊。
乾隆十五年,辉发那拉氏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成为乾隆第二个皇后。
年轻的乾隆还算是个情种,不是那种冷暴力的人,夫妻二人还算过得不错,辉发那拉氏一直得宠,也生下了皇子,一切的变化,都是随着时间推移的。
时间的尺度稍微快进些,来到乾隆三十年。
这一年乾隆下江南,让辉发那拉氏陪着去,乾隆这次还算是有心的,知道辉发那拉氏的生日就在半途中度过,于是提前准备了很多庆祝生辰的礼物。
但也是这次途中,这夫妻俩闹矛盾了。
据一些民间野史记载,这次乾隆因为下江南“招惹”的花花草草太多,导致辉发那拉皇后生气,因为辉发那拉氏是嫡妻,即便乾隆是皇帝,要纳妾,要宠幸某一个女子,也需要她的同意,乾隆的多情,引发了二人矛盾。
在正史上,这件事情没有记载,乾隆三十年二月初十,夫妻俩还很幸福地庆祝皇后诞辰,但是再过了一星期,夫妻二人关系越来越差,辉发那拉氏也脸色越来越臭,乾隆此时也是忍到了极点。
十天之后,乾隆对辉发那拉氏的态度急剧转下,辉发那拉氏已经好几天没有出来露面聚餐了,众人有所猜测,二月十八日,乾隆给予福隆安密旨,要他立马带人来把皇后接回去,理由是皇后疯了,当他把辉发那拉氏带回去翊坤宫养病。
说得好听是养病,其实就是“坐冷宫”。
不过要福隆安飞过来,那也是没有那么快的,过了两天,乾隆稍微缓过气了,要福隆安要不需要那么急,不过乾隆对于辉发那拉皇后的厌恶已经深深埋下,这就是辉发那拉氏的人生转折点。
这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周围的人都知道帝后闹矛盾了,而且是很大那种,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乾隆游江南的进程,后来福隆安赶到,带着辉发那拉氏回去北京,就准备让她坐冷宫了,沿途辉发那拉皇后态度冷漠,各地官员进贡理也不理。
如此态度让乾隆下定了制裁她的决心。
那到底辉发那拉氏犯了什么事,会让乾隆一开始就要赶着她回宫,明明出门前两夫妻还是很好的。
据乾隆和辉发那拉氏的侄子讷苏书信往来得知,辉发那拉氏在二月初十到二月十八这几天的时间里,“剪”过一次头发。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满族人很忌讳剪头发的事情,特别是皇帝、皇后,一般剪发了,就意味着家里出现了什么变故,妻子剪头发,就是在咒丈夫死,这要乾隆怎么忍?
当时乾隆回来后马上追究皇后侍女的责任,问她们为什么没有照顾好皇后,让皇后发疯,本来辉发那拉氏当了皇后,整个家族都被抬进了正黄旗,经过这件事后,又被弄回了镶蓝旗,家族地位毁于一旦。
虽然乾隆没有说废皇后,但是让辉发那拉氏坐冷宫的意图很明显了,乾隆削减辉发那拉氏的宫女、太监,而且不让任何人去拜访她,辉发那拉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没有人知道,反正是很凄凉。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辉发那拉氏去世,在他去世后,乾隆没有动恻隐之心,而是再度批判,譬如乾隆的文书里,就写了这么一句话: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乾隆一开始没有解释,但是皇后既然都死了,那就解释一下吧,愿意就是皇后失德,半道性情大变,不能尊敬太后,到了杭州的时候,又跟疯了一样,乾隆没好意思把“剪发”说出来,但对一个死去的皇后如此评价,可见他心里的怒气非常。
在皇后死后,按道理说,要进行皇后规格的葬礼,跟当年富察氏一样。
但是乾隆没有,乾隆下了死命令,说辉发那拉氏福薄,她死了那是“活该”,所以不可以厚葬,这就导致辉发那拉氏不是皇后礼仪下葬的,用当时的人话说,算是“死无葬身之地”,这种意味十分阴狠。
辉发那拉氏的死,让她的儿子“永璂”也受了罪,永璂本来就是嫡子,地位极高,却因为母亲的事情而地位备受打击,乾隆四十一年,永璂去世,可是乾隆没有厚葬永璂,更没有给永璂追封什么爵位,大清对对嫡子态度如此的,绝无仅有。
不过在当时,辉发那拉氏的死,是让其他人对乾隆有着很大的争议的,虽然努尔哈赤曾经说过,不让女人当家,但问题是,康熙、雍正都曾下过命令,后宫对皇帝有着一定的监督权,乾隆这样做,确实是过分了。
在永璂死后,有的官员想要搏出位,翻起了乾隆“冷暴力”辉发那拉氏这件事来说,整整十年,有人敢翻皇帝的案,这位人才更是绝无仅有,他上书让乾隆下罪己诏,幸好乾隆身体好,不然都得气得冒烟。
也是这件事后,乾隆才说出了辉发那拉氏剪发哭着喊着要出家的这件事情。
而当时的臣子们也是够头硬的,有几个大臣跑来“质问”乾隆,辉发那拉皇后之所以反常,是不是就因为乾隆半路非要纳妾导致的,对于这件事情,乾隆到驾崩那天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至于为什么没有给出,理由就很复杂了。
所以乾隆厌恶辉发那拉氏,表面上是因为乾隆三十年下江南的“剪发”事件,实际上,是对辉发那拉氏对他的“禁锢”感到厌恶,乾隆皇帝爱好游玩,如此的皇帝,也免不了是个多情的浪子,可是辉发那拉氏,却不是个大度的皇后。
但这种“浪荡”,也就是在乾隆朝才有了,之后的皇帝里,没有几个人敢在“纳妾”这件事情上乱来,就连到其他的妃子的宫里过夜,那都是不行的,妥妥的“禁欲”主义,可这种事情要放在乾隆身上试试。
分分钟就能砍头。
辉发那拉氏,说冤也冤,但她的方式是肯定有问题的,自古以来,睿智的后宫都没有这样办事的,表达不满可以,但她直接“剪头发”,诅咒乾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这就好比陈阿娇当年给汉武帝下“巫蛊”,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这就是一场皇帝皇后的闹剧,但他们夫妻俩可不是简单人,牵连极深,真正无辜的不是辉发那拉皇后,而是她的家族还有她存活在世上的孩子永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