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老师从不说,孙膑田忌围魏救赵的后续?专家:代价实在太惨重

为何老师从不说,孙膑田忌围魏救赵的后续?专家:代价实在太惨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1/31 13:09:19

[var1]

人心是非常善变的,尤其是掌握至高的权力成为孤家寡人之后更是如此,刘邦、朱元璋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田忌孙膑两人“围魏救赵”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两人合作亲密无间立下了赫赫功勋,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最后受到了君主的猜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人被迫流亡他国,一人只能退隐深山。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早年间拜师在奇人鬼谷子王诩的门下学习军事以及纵横之术。王诩还有一名叫做庞涓的同学,两人出师之后一同前往魏国入仕。庞涓非常嫉妒孙膑的才华,便编造了几项罪名,砍下了孙膑的双腿又在他的脸上刺字。狠狠羞辱完孙膑之后庞涓将孙膑抛在了街头。

[var1]

当时一名齐国的使者正在出使魏国,他很早就听闻过孙膑的才学,认为他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便找到了流落街头的孙膑,派人将孙膑偷偷送到了齐国中。到了齐国之后,孙膑在齐国贵族和大将军田忌赛马的过程中献上奇谋,孙膑开始在齐国展露头角,被齐威王封为军师。 魏惠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狂人,自从他上位之后就一直四处征战,以战养战之下魏国的国力也大幅增长。公元前353年赵国的都城邯郸被魏国大军所包围,赵国无奈之下只能向齐国求援。当时齐国国内的谋士们也是吵作一团,邹忌认为出兵救援魏国百害而无一利,而段干朋则认为不能让魏国继续壮大,否则又会出现当年晋国那样的庞然大物。

[var1]

最后齐威王决定发兵救援赵国,他发兵两路:一路阻挡魏国、一路救援赵国,而救援赵国的这一路齐军便是由田忌带兵,孙膑为主军师。在前往邯郸的途中孙膑突发奇想,他认为魏国举国之力进攻赵国,国内肯定空虚。若是此时他们能够大军压境,势必能够对魏军造成极大的压力。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提议发兵魏国都城大梁,在赵国的魏军担心后方不稳也很快撤军。

[var1]

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此战之后田忌和孙膑在前342年又赢得了马陵之战的胜利,孙膑还在此战中报仇雪恨(兵败后庞涓自刎),两次大战之后魏国再也没有了之前雄风一蹶不振,而齐国也变成了战国时东方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齐威王因谋士邹忌等人的劝谏,对田忌和孙膑两人产生了强烈的猜忌之心,邹忌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田忌有不轨之心,田忌也只能逃离到楚国,一直到齐宣王继位之后才回到齐国,但是当时田忌已经垂垂老矣;孙膑看到老搭档的遭遇之后也选择隐居深山,留下著作《孙膑兵法》之后病逝。

[var1]

战国时期也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在功成名就之后却遭人迫害的能人,例如秦国的杀神白起,赵国的兵神李牧等等。一生保家卫国却死在自己人手中,这也是当时武将最大的悲哀。

更多文章

  •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说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太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是哪一课,对蔺相如的看法及评价

    和氏璧,一种极其珍贵的玉石,被我国古代王国视为“传国之宝”,乃是太平和强盛的象征。古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说法,这里指的璧是普通的宝玉,而仅仅只是拥有这样的宝玉就已经是一种罪过了,更何况是玉石之中的顶级宝物——和氏璧呢? 而在公元前283年,赵国的赵惠文王就在当时得到了和氏璧。本来这块和氏璧是楚国

  • 同样启用纸上谈兵者为将,刘邦用韩信对,赵王用赵括错,是运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和赵括都是纸上谈兵吗,历史上的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150字

    其实啊,答案在下面两人身上。[var1]首先说一下韩信的“纸上谈兵”,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也就是说,韩信与萧何见面后,也是侃侃而谈用兵之道,而萧何,并不清楚韩信的真实能力,只是听韩信在那说,就觉得韩信有才能。然后,就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了。刘邦这边呢,一

  • 从奇货可居到饮鸩而死,吕不韦为何会因为秦始皇30个字的信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就变成投资公司,嬴异人就成吕不韦所投资的创业公司,共同的利益把两人紧紧绑在一起,即使是面对异人索取自己姬妾时,吕不韦仍然毫不犹豫地献给了异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吕不韦已经投资了异人,他已经没有退路,必须一条路走到底。[var1]吕不韦与嬴异人吕不韦运用一系列商人的手段,成功地将嬴异人推上了秦国太子

  • 当初魏国如果重用了这五人,统一天下的就没秦始皇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把魏国灭了吗,秦始皇和魏国的关系,秦始皇时期魏国是哪里

    [var1]魏国的历史我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但是说起来魏国名将奇才,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奇怪的是他们发迹于魏国,但是最后都选择了来报效其他的国家。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魏国错失的这五位人才。[var1]一、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被人们尊称为兵家亚圣。吴起一开始是投靠在魏文侯的麾下的,作

  • 三招排挤吴起,一计逼走商鞅,提防我们身边的“公叔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赶走吴起的公叔是不是公叔痤,商鞅和公叔痤的关系,吴起为啥没有商鞅有名

    比起后期横扫六合的秦国,其实前期的魏国才是公认的七雄最强。魏赵韩三家分晋后,魏国就在名将吴起的统帅下建立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吴起统帅魏武卒,对外“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打的秦国割地求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魏国是如何从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衰落的呢?其实魏国的衰落

  • 孙膑仅用2个计谋,就打败庞涓,是什么计策如此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膑跟庞涓谁厉害,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孙膑用三十六计对付庞涓吗

    说起孙膑,就会想起战国中期兵家,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据传,他年轻的时候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后来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将军以后,觉得自己不如孙膑,于是就将孙膑骗到了魏国,对他实施了膑刑,所以后来人们才会叫他孙膑。最终,孙膑幸运的得到了齐国使臣的帮助,成功的逃到了齐国。公元354年的时候,魏惠王派庞

  • 粽子原本是古人用来祭祖的,为何与屈原扯上关系,还成了他的专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端午的粽子是纪念屈原的吗,粽子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吗,粽子的起源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庆从小时候开始,每逢端午节吃粽子,身边总有人提及一个叫屈原的古人,但也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年纪稍大一些以后,才知道这位屈原先生是2000多年前的楚国大夫,因为生不逢时,遇到了昏君奸臣的陷害,长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最后在汨罗江边投水自尽了。编辑搜图屈原编辑搜图吴均始作俑者与屈原一样报国无门

  • 输掉长平之战的赵国,如何起死回生免被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国长平战败后多久灭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如果赢了长平之战

    [var1]这样不仅仅可以让百姓心安,而且还能够让周围的小国都更加的警惕,由此赵国为自己赢得了一段发展时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飞跃,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提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秦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攻下照顾。这是因为白起在这场战争中看

  • 端午节,屈原魂,为何一个距今两千多年的人我们还要每年纪念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春节过后虽然节气不断,但是真正浓重的节日,还要看五月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以前还有些地区整个五月都在过,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当然这个五月不是今天用的公历,而是传统的农历五月。[var1]端午节的起源和来历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来研究写一本书,但是今天讨论的是跟端午节息息相关的一个人,我们大多数节日都是普

  • 赵迁王为何会临阵斩杀大将李牧,招来灭国之祸,仅仅是昏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如果赵迁不杀李牧,赵迁为什么要杀李牧,赵偃儿子赵迁

    相对来说,廉颇的处境比李牧还要好一些,廉颇为主将的时候,赵国还处于巅峰时期,李牧为主将的时候,是接替廉颇的人物,这个时候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元气大伤。[var1]李牧的主要功绩是,在北部击败匈奴,使得匈奴十年内不敢南下,而后在长平之战后,击溃燕国的入侵,迫使燕国求和,在此后,李牧成为赵国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