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羿射日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战争,考古发现,后羿射的根本不是太阳

后羿射日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战争,考古发现,后羿射的根本不是太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09 更新时间:2024/1/14 8:37:38

对于这些无从考证真假的内容,统统都被贴上了“神话故事”的标签。给出的理由也比较简单粗暴,超过当今人们认知的事情,违背自然科学的定律,一概当作故事来听。

这么说,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细细一琢磨,这样一刀切地处理问题,也就极其容易出现“冤假错案”。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

但据我所知,古代的劳动人民不太识字,文化程度不高,而且他们很忙,忙的基本上没有时间躺在那编故事。

很多所谓的“神话故事”,都是出自有官方背景加持的记载当中。就比如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来自西周铸造的“遂公盨”。

还有一直以“荒诞”而著称的《山海经》,也是一直被藏在统治者的图书库中,而且是传递了数年之后,才逐步地完善完成。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统治者们为何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搞一本“荒诞”的文学作品,而且还被当成宝贝一般,不然向民间流传。

因此,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去审视这些所谓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本就不是故事,而是因为解读方式的不同,使得这些记载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但当我们从不同的历史古籍中找寻故事的痕迹时,还是能够找得到这个“神话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事件。

本文所要讲述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一个。

远古时期,大地曾闹过一阵严重的旱灾。在太阳的炙烤之下,禾苗等都因为干旱而死。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帝俊羲和的十个孩子都是小太阳,他们住在东方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空执勤。

有时甚至还一起聚集在天空中,导致地面炎热不堪。于是,后羿为解救苍生,便挺身而出,搭弓射箭射下九个太阳,仅在天空中留下一个太阳。

就这么个故事,让谁读起来都感觉有些荒诞,或许只有放在儿童读物上面,才会显得合适。但是这么解读下来,不能说毛用没有,只能说:这个故事不错。

按照《山海经》和《淮南子》的说法,是舜派后羿射下了天空中的9个太阳。但在《左传》和《尚书》中却记载,后裔是有穷国的国君,曾篡夺了夏朝的政权,当过8年的夏朝的君主。

按照这个说法,帝对应的是陶寺文化遗址,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而夏朝则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建立,前前后后足有300多年的差距。

如果说后羿活了三百多年,一直从尧代活到了夏朝,肯定说不过去。由此可以猜测,后羿应该是一个职位。

这个习惯一直到了先秦时期还存在,人们还经常有用官职来称呼人的习惯,或许这个习惯就是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

所以,后羿射日的原型,应该说的是尧帝手下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这里的人很有可能泛指一群人。

而且,考古学家发掘陶寺遗址的时候,便在其中发现了100多件箭簇,这也说明,射箭在当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因此设立善射之职位也没什么毛病。

扯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扯到,这和战争到底有一毛钱关系。别着急,接着往下分析。陶寺文化作为尧时代的代表文化,也经历了前中后期的发展。

陶寺文化的中期和后期,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后期的破坏都有明显的外来入侵痕迹。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次大入侵的时间点,和夏朝的建立时间点相吻合,甚至和大禹部落有很大的联系。

从此处得到发,考古学家从陶寺文化前期入手,探究陶寺文化的演化变迁之路。果然在其中发现了端倪,晋南地区在陶寺文化发展之前的2000多年,都没有将猪骨架下葬的先例。

这就说明,陶寺文化也是来自外部的迁徙文化,而从猪骨架入手分析对比,和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由此可以推出,尧是从山东地区一路来到了晋南地区,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曾进行了一场大战。

尧手下的善射者,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里的9日,很可能代表的是9个人,而不是九个太阳。

在《山海经》中,对于九日也作出了解释,说的是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日。而这个帝俊到底是干嘛的,考古界还曾经争论过一段时间。

后来一直等到在甲骨文中出现了“高祖夋”这几个字,学者们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商人的老祖宗么。

说到这也就清楚了,尧曾带领部落迁徙到晋南地区,和帝俊有过一战。在战斗中,尧手下的善射者立了大功,将帝俊的九个儿子全都射杀了。

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每一场大战之后,都留下了“草木焦枯”的凄惨景象。

最终帝俊也不得不服从尧的领导,在这期间,商的祖先一直是这个部落联合体的一部分,这也为之后商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奠定了基础。

而且,在考古发掘中,安阳市后岗二期文化被认定为先商文化,而根据 定位,此地距离陶寺文化的所在地仅仅有100多公里。

而长治盆地也确实出现了多重文化叠加的现象,这表明这里曾进行过相当时间的文化交流。所谓的文化交流,当时多是以入侵和抵抗为主要方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对抗,最终尧所在的陶文化取得了胜利。

淮南子》中记载:

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

这个三嵕之山就指的是长治盆地地区,在《新唐书·地理志》中也对于“三嵕之山”有记载,按照它的说法,在潞州屯留县有座“三嵕山”,而潞州在哪,想必就不用多说了吧。

综上所述,“后羿射日”如果仅仅把这件事解读为后羿射下太阳来,那就只能是当成神话来读。

但是经过分析,这件事记录的是上古时期的一场战争,尧作为外来部落,与商朝的祖先在晋南地区争夺地盘。

两个部落打得很激烈,后羿作为尧手下的一支善射者兵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三嵕山”这个位置,将帝俊的九个儿子消灭,从而打击了帝俊的有生力量,最终将帝俊纳入到尧帝的管理当中。

而商人的这个部落,也一直在跟随尧帝部落发展,后来唐尧在陶寺文化中期时,虞舜打败了唐尧,成为了天下共主,而且还发展了城邦,提升了耕种之法。

后来大禹夺取了舜的天下,舜被逼的向南出逃,最终死于苍梧之野。而商的部落却一直在不温不火的发展。

所谓风水轮流转,商部落随着发展一步步壮大,后来竟然一举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所谓,世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人们就这样在不停的更迭,分分合合的走了几千年,并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

更多文章

  • 纣王赦免了姬昌,正是志得意满,却因此人几句话就连夜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纣王姬昌,为什么姬昌不反抗纣王,纣王得知姬昌死了

    之后姬昌进九间大殿拜见纣王,感恩纣王说自己罪该万死,君王却大恩大德,赦免自己的罪行,让自己能够度过残生,希望商王能够万寿无疆等等。 纣王却赞美姬昌,虽然被困在牢中七年,有千百种痛楚,但是却毫无怨言,反而一心的给君王祈祷,为国家祈祷,这些都足够表明你的忠心了,于是就当众宣布加 封姬昌为贤良忠孝百侯的之

  • 连甲骨文都没记录夏朝,为何周朝却知道夏朝的存在?考古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演变全过程,夏朝的真正历史,夏朝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

    给出的理由也相当令人无奈,即至今为止,未曾发现来自于夏朝的文物,夏朝仅仅存在于一些历史文献之中。于是,一个搞笑的现象就出现了,原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竟然被专家学者们硬生生地搞出来一千多年的空白期。原本华夏文明的发展是源源不断的,但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根本就不管华夏民族发展起源的问题,一天没有发现夏朝

  • 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雅利安灭三大古国,雅利安人灭掉了哪些古国,入侵商朝的雅利安

    这句话不是我空穴来风,从黄帝大战蚩尤,再到之后尧舜统一华夏、东夷与三苗,在这片土地之上,战争就不曾间断,而华夏大地上的战神,也从未曾断绝过。之后到夏商西周,再到春秋与战国,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紧接着楚汉争霸,后面三国争雄……华夏大地上的战争,就未曾停止过。可即便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之后的三国乱战

  •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竹简被清华大学破译,甲骨文有夏朝的记录吗,战国竹简大揭秘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以此为傲。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虽然被记载在如今的历史课本当中,但一直以来这个朝代都不被人们认同,就连外国人也都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夏朝。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对于历史的研究应当是严

  • 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活了多少岁呢,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大,史记记载的姜子牙,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无论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很热门的人物。他早年间碌碌无为,直到七十多岁才出山,而且一出山就放了大招。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且帮助周天子治理国家,最后自己也寿终正寝。然而历来姜子牙活了多少岁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他七十岁才开始做事,而且

  • 商朝令人谈之色变的“滴水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的滴水刑,吕刑和西周五刑的区别,滴水刑是什么刑罚

    而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对其变态手段的描写更是添油加醋,令那些恐怖刑罚“发扬光大”。至于“滴水刑”,能够找到的出处却是传说记载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一个叫小屯村的村庄出土的一批龟甲和兽骨上。然而这一传说非常值得怀疑,因为至今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能不能全部破译都还是个问题,我们都见过那些龟壳实物,一

  • 三国时期的另一位“孔明”:魏国隐士胡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三国孔明,魏国孔明

    [var1]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

  • 吴国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现贤明,为何却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末代君主,吴国皇帝排名表,吴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先后开国立业,一时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var1]三国然而,九州的风云变幻莫测。吴国在经历了孙权时代的辉煌后,终于盛极而衰,于公元280年迎来了亡国的挽歌。诚然,吴国灭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末代皇帝孙皓的所作所为,无疑为吴国灭亡提供了强大的助力。01 国赖长君孙皓能成为吴国

  • 曹操为成就霸业学了齐桓公 却换来当头一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怎么评价齐桓公,曹操是如何成就霸业的,曹操因骄傲失败的几大事件

    细读中国史我们可以看得到,这样的皇帝总是伴随着“尊王攘夷”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论调。其实稍微变通的来看,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趁着君主势弱,而自己又不敢称王称帝,怕被其他人和后世史书口诛笔伐,退而求其次的一张方式。中国人自古好中庸之道,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儿,尽量不撕破脸皮,又好面子做了坏

  • 楚庄王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庄王称霸中原属于战国时期吗,楚庄王称霸多少年,楚庄王称霸中原时间

    [var1]齐桓公争霸天下时,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还处于海选之中,所以齐桓公只和楚国打了打太极,并没有真刀实枪的开战,就取得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晋文公争霸天下时,依然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虽然已是四强并立了,但是这种格局,还没有完全充分,关键是,晋国的地缘非常理想;所以晋文公玩了一招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