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活了多少岁呢,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活了多少岁呢,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26 更新时间:2024/1/6 19:13:1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无论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很热门的人物。他早年间碌碌无为,直到七十多岁才出山,而且一出山就放了大招。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且帮助周天子治理国家,最后自己也寿终正寝。

然而历来姜子牙活了多少岁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他七十岁才开始做事,而且还有那么大成就,所以有人将他看做是神仙,也有人认为姜子牙很长寿,那么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这点在史书中其实是有明确记载的。

姜子牙的出身并非籍籍无名,他的祖上曾在夏朝时帮助过大禹治水,当时就被封了官。可惜的是没有逃过历史规律,后来还是家道中落了,到了他这一代,虽然也是名门之后,可是生活相当窘迫。这点我们从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吕尚”就可以看出来。

据说当时他的祖先就是被封到了吕地,所以有了吕这个氏,因为当时的人姓和氏都是分开的,又因为姜子牙名为“尚”,所以他还有吕尚这个称呼。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没落贵族,其实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可是姜子牙骨子里或许还有祖先的那种建功立业的心气,所以他一边为了生活而劳动,在劳动之于一直坚持着学习。

他学习的涉猎范围很广泛,有周易,天象,韬略,等等一些古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这在当时的普通群众眼里完全就是没用的东西,然而姜子牙却乐在其中。比如在《封神榜》中姜子牙的老婆就经常看不起他,这个老公既没有情趣,还不会挣钱,整天神神叨叨的,这大概就是年轻时期姜子牙的真实形象。

就这样,姜子牙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穷困潦倒了半辈子。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坚持,在一生到底学习中,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辅佐君王的人,可是并没人赏识他。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整日在渭水边垂钓,日复一日。其实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只有一个人能带给他,那就是姬昌

姬昌是商朝的臣子,他的父亲叫季厉。季厉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曾经多次对自己封地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作战,而且都打赢了,所以壮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这让当时的商朝国君很不满意,于是季厉的封地被削减,就连季厉本人也被当时的商朝国君找了个罪名给杀掉了。

接着就是姬昌继承了父亲的封地,正因为父亲的冤死,所以姬昌对商朝一直没有好感,他始终在找机会推翻商朝。所以他暗中壮大自己的实力,广泛招纳人才。因此他经常外出巡游,希望可以遇到一些有才之士,这也为他和姜子牙到底相见提供了基础,据说有一次姬昌出行前算了一卦,卦上显示他这次出行会遇到一个自己成就霸业的重要人物。

于是他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出发了,当他来到渭水河畔时,姬昌看到一个老头正在河边垂钓。于是上前和他攀谈,不谈不要紧,这一谈,姬昌才知道这个老人家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满腹韬略,正是帮助自己称霸的人才,他暗暗地想:这个就叫专业啊。

此人正是姜子牙,姬昌在回去时让姜子牙和自己同坐一辆马车,并且尊称为“太公望”,所以人们称其为姜太公,也就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姜子牙的职位是太师,其实就和军师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姬昌造反。关于姬昌和姜子牙到底相遇,这是一个版本,其实还有很多版本,只不过因为这个故事更为人们传颂。

姜子牙告诉姬昌的主意有两条,一是对黎民百姓施行仁政,广纳人心。二是暗中联络和商纣王关系交恶的诸侯王,共图大事。姬昌也照做了,不过姬昌在还没有看到商朝被推翻就去世了,继承的是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姬发同样是个雄才大略的人。

他对姜子牙依旧十分尊敬,他听姜子牙到底建议治理国家,强大军事。可是姜子牙始终不说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攻打商纣王。直到纣王杀了比干,导致众叛亲离的时候,姜子牙告诉姬发可以开始进攻了,就这样,经过长时间酝酿的计划开始施行了。

结果我们都知道,纣王在朝歌城引火自焚,姬发做了周朝的创建者。周朝建立之后,姜子牙又建议周天子姬发分封天下土地,于是姬姓的王公贵族都得到了自己的一片土地,他们共同守护着周朝安宁,后来周武王姬发去世,姜子牙又继续辅佐后来的周成王,周成王去世后,姜子牙继续辅佐接班人周康王。那么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周武王姬发做了二十年周天子,周成王做了三十七年,姜子牙是在周康王六年去世。我们假定他是在七十岁出山,当然那时他已经不止七十岁了,再把辅佐这几个周天子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一百三十三岁。

史书中记载他活了一百三十九岁,这里我们把姜子牙辅佐姬昌的几年没有算,因为那个时期有几年已经无从知晓。所以他一百三十九岁岁寿终正寝是完全有可能的,真是让人佩服!

姜子牙的经历十分励志,七十岁之前一事无成,别说条件艰苦的古代,哪怕到了今天,一个人七十岁还没有成就的话就已经放弃希望了。可是姜子牙却始终坚持,最终成就了一番惊天地的事业,而且他能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那个年代活到一百三十九岁,实在惊为天人。所以也正因此,在一代代的传颂中,人们将他比做神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商朝令人谈之色变的“滴水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的滴水刑,吕刑和西周五刑的区别,滴水刑是什么刑罚

    而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对其变态手段的描写更是添油加醋,令那些恐怖刑罚“发扬光大”。至于“滴水刑”,能够找到的出处却是传说记载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一个叫小屯村的村庄出土的一批龟甲和兽骨上。然而这一传说非常值得怀疑,因为至今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能不能全部破译都还是个问题,我们都见过那些龟壳实物,一

  • 三国时期的另一位“孔明”:魏国隐士胡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三国孔明,魏国孔明

    [var1]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

  • 吴国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现贤明,为何却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末代君主,吴国皇帝排名表,吴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先后开国立业,一时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var1]三国然而,九州的风云变幻莫测。吴国在经历了孙权时代的辉煌后,终于盛极而衰,于公元280年迎来了亡国的挽歌。诚然,吴国灭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末代皇帝孙皓的所作所为,无疑为吴国灭亡提供了强大的助力。01 国赖长君孙皓能成为吴国

  • 曹操为成就霸业学了齐桓公 却换来当头一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怎么评价齐桓公,曹操是如何成就霸业的,曹操因骄傲失败的几大事件

    细读中国史我们可以看得到,这样的皇帝总是伴随着“尊王攘夷”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论调。其实稍微变通的来看,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趁着君主势弱,而自己又不敢称王称帝,怕被其他人和后世史书口诛笔伐,退而求其次的一张方式。中国人自古好中庸之道,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儿,尽量不撕破脸皮,又好面子做了坏

  • 楚庄王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庄王称霸中原属于战国时期吗,楚庄王称霸多少年,楚庄王称霸中原时间

    [var1]齐桓公争霸天下时,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还处于海选之中,所以齐桓公只和楚国打了打太极,并没有真刀实枪的开战,就取得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晋文公争霸天下时,依然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虽然已是四强并立了,但是这种格局,还没有完全充分,关键是,晋国的地缘非常理想;所以晋文公玩了一招诱敌深入

  • 张献忠养子求封秦王, 明朝臣子刻了一个假印骗人, 因此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

    [var1] 孙可望 1647年,孙可望在张献忠战死后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平定了土司沙定洲叛乱,又收服了世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以及明朝兵道杨畏知,而且作用十余万兵马,成了云南省的实际主人。1 钱邦芑欲联合孙可望,为其求封公爵1648年,明朝四川巡按钱邦芑见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兵强马壮,想拉拢大西军

  • 孔子后裔请求不剃发, 用传统冠服祭祀孔子, 多尔衮如此批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的服饰特点,孔子后人有没有剃发,孔子传统文化服饰

    [var1] 1645年6月形势图 虽然各地的汉族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和冠服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在清军的军事压力之下都告失败。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和士绅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理由免受“剃发”之苦,但是无奈多尔衮对剃发极为重视,将其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所以几乎无人可以幸免,很多人甚至因为“剃发”之事

  • 吕不韦为何要明知故犯,即使你看懂了,为什么做事还是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最后死之前说了个秘密,吕不韦是好还是坏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闻名世界

    [var1]吕不韦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活虽然很好,不愁吃穿,不愁将来,但是对于当时对于身份低贱的商人来说,能够跻身上层主流圈里,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也是他一生的梦想。特别是对于自己身负才华,而且才华在自己的手里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既然正在实现又有几个人能放手呢?吕不韦总是

  • 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国家 魏国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魏时期的魏国是现在哪里,魏国为什么叫曹魏,三国魏国为什么是第一个灭亡的

    可能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还有些人比较陌生,但若说曹操,想必没有什么人是不知道的吧!而魏国的奠基者就是曹操。[var1]曹操原本只是东汉的一个臣子,当然,他终其一生也没有逾越这个界限。但是他却为他的后代们铺好了路。他在世的时候,几乎已经将军事大权都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只不过,他不像被人安上“乱臣贼子”的

  • 三十六计最高明的一计!孙膑放在第一计,可众人却只记了最后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十六计里的孙膑的一生,三十六计无中生有孙膑如何化解,孙膑的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

    几年的深山学习枯燥又乏味,正巧庞涓听闻魏国正在招贤纳士,庞涓觉得自己已经学业有成了,可以下山历练就去了魏国开始了他高官厚禄的生涯。[var1]《孙膑兵法》的问世孙膑和庞涓总是有点仇恨在身上的,先是鬼谷子的偏爱,除了毕生所学的兵法倾囊传授给两个人后,给孙膑加餐把一卷兵法残卷偷偷给了他,庞涓知道后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