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4/1/19 17:15:30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以此为傲。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虽然被记载在如今的历史课本当中,但一直以来这个朝代都不被人们认同,就连外国人也都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夏朝。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对于历史的研究应当是严谨的,不能靠推测或者猜测,对于一个朝代是否真的存在,必须拿出真凭实据,要么找到记载夏朝存在的历史文献,要么找到夏朝时期的文物,否则,就无法证明。一直以来,夏朝的存在都是一个迷,直到清华大学的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时期的竹简,人们才恍然大悟,难怪夏朝一直找不到。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存在于4000多年前。夏朝还未建立之前,当时还是部落制度,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部落联盟的首领虞舜便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禹,此时的首领制度还是“禅让制”,有德者居之,到了禹之后,“禅让制”就结束了,大禹死后,儿子即位,建立了夏朝,进入了封建世袭制。

启没有如他父亲那样,深得老百姓的拥护,因此,夏朝刚建立没多久,就发生了伯益叛乱,虽然后来平息了叛乱,但夏朝的根基就此开始摇晃,后来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对于管理国家大事,一点经验都没有,导致自己的国家被后羿占领,可后羿和太康一样,也是一个不懂朝政的人,后来寒浞将后羿杀掉,夺取了政权。

再后来,太康的弟弟找来了夏朝遗留的大臣,联合起来对付寒浞,打败了寒浞,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夏朝也开始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后来连续八代国王的统治,都很安稳,老百姓生活也好了不少。到了第十三个国王,夏朝才开始走下坡路,历史上最后一个夏朝国王是夏,因为他的暴政,夏朝被成汤带领的军队所灭,夏桀也在战斗中死去。

夏朝距今年代太过久远,我们刚刚建国的那段时间,并没有找到关于夏朝的任何记载,所有的这些关于夏朝的历史,都是来源于野史和一些传说,根本没有可信度。要知道,写进历史书的朝代,可不能靠猜测。许多外国学着也因此否定中国的历史,认为中国历史不严谨,根本就没有夏朝。因此,中国的历史学家,多年以来,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奔走着。

1995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北京的学者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研究夏商周断代的原因。这个想法其实很多历史学家都有,于是大家一拍即合,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成为了国家重点攻破的项目之一。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李学勤。

李学勤认为,要想在这件事情上有所突破,那就最好去研究出土的文物,因为如今的典籍已经被研究的很透彻了,只有那些还未出土的文物上,还有证明的希望。他的想法后来被证明,非常有前瞻性。后来有人送来了一批刚出土的竹简,本意是想让他给看看,竹简上面的古文写的到底是什么,可没想到,正是这竹简,让李学勤教授发现了夏朝存在的证明。

经过李学勤的破译,众人发现,这份竹简上主要记载了两篇文章,他们分别是《尹诰》和《尹至》,而在这两篇文章当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引起了李学勤的注意,这个词就是“西邑”,这个词和后来历史书中的“西邑夏”相仿,或许他们都是指的夏朝。李学勤分析后认为,或许在后世的典籍上,人们没有发现夏朝的记载,是因为后来的人们给夏朝改名了,改成了别的名字,如今的人们不知道改成了什么,自然就找不到夏朝的历史了。

有了新的思路后,李学勤开始抛弃了对甲骨文的研究,他意识到甲骨文本身存在缺失,很难找到夏朝存在的证据。到了2000年,《夏商周年表》问世,这个表为夏商周建立起了1200多年三代历史的框架,对那个时代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为夏朝精确化打好了基础,还为后入,继续探索古代文明,铺好了清晰的脉络。

对于李学勤做出的表,国外很多学者表示质疑,不过李学勤却表示,在学术界,有质疑是好事,对于促进学术的发展来说,会很有帮助。后来,在洛阳地区的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李学勤的研究,打了外国人的脸,再后来,人们在偃师商城遗址也有了关于夏朝的重大发现,出土了许多能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夏商周年表》之后,其中的不少结论就被引用到了历史教材上,对此,外国学者认为中国考古水平没有他们高,因此对这些结论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而且他们还认为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定包含“政治背景”,他们甚至还对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的德行产生了疑问。于是在2000到2003年这三年中,先后三次,进行了关于此问题的公开辩论。

对此,中国政府也表面了自己的态度,不仅没有封锁这些外国学者的质疑以及批评言论,如今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当时的一些观点,而且还支持中国学者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那些说工程失败的人,如今还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而且,在这个工程中,还有很多地方被国际学术认可,例如张培瑜的研究。

虽然有很多学者想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研究的正确性,但历史不同于其他行业,急于求成没有用,只能等待以后找到新的文物,才能有新的进展。不过我相信,随着我们历史学家的努力,以后一定能把这部分瑕疵给补上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活了多少岁呢,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大,史记记载的姜子牙,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无论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很热门的人物。他早年间碌碌无为,直到七十多岁才出山,而且一出山就放了大招。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且帮助周天子治理国家,最后自己也寿终正寝。然而历来姜子牙活了多少岁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他七十岁才开始做事,而且

  • 商朝令人谈之色变的“滴水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的滴水刑,吕刑和西周五刑的区别,滴水刑是什么刑罚

    而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对其变态手段的描写更是添油加醋,令那些恐怖刑罚“发扬光大”。至于“滴水刑”,能够找到的出处却是传说记载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一个叫小屯村的村庄出土的一批龟甲和兽骨上。然而这一传说非常值得怀疑,因为至今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能不能全部破译都还是个问题,我们都见过那些龟壳实物,一

  • 三国时期的另一位“孔明”:魏国隐士胡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三国孔明,魏国孔明

    [var1]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

  • 吴国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现贤明,为何却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末代君主,吴国皇帝排名表,吴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先后开国立业,一时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var1]三国然而,九州的风云变幻莫测。吴国在经历了孙权时代的辉煌后,终于盛极而衰,于公元280年迎来了亡国的挽歌。诚然,吴国灭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末代皇帝孙皓的所作所为,无疑为吴国灭亡提供了强大的助力。01 国赖长君孙皓能成为吴国

  • 曹操为成就霸业学了齐桓公 却换来当头一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怎么评价齐桓公,曹操是如何成就霸业的,曹操因骄傲失败的几大事件

    细读中国史我们可以看得到,这样的皇帝总是伴随着“尊王攘夷”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论调。其实稍微变通的来看,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趁着君主势弱,而自己又不敢称王称帝,怕被其他人和后世史书口诛笔伐,退而求其次的一张方式。中国人自古好中庸之道,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儿,尽量不撕破脸皮,又好面子做了坏

  • 楚庄王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庄王称霸中原属于战国时期吗,楚庄王称霸多少年,楚庄王称霸中原时间

    [var1]齐桓公争霸天下时,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还处于海选之中,所以齐桓公只和楚国打了打太极,并没有真刀实枪的开战,就取得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晋文公争霸天下时,依然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虽然已是四强并立了,但是这种格局,还没有完全充分,关键是,晋国的地缘非常理想;所以晋文公玩了一招诱敌深入

  • 张献忠养子求封秦王, 明朝臣子刻了一个假印骗人, 因此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

    [var1] 孙可望 1647年,孙可望在张献忠战死后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平定了土司沙定洲叛乱,又收服了世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以及明朝兵道杨畏知,而且作用十余万兵马,成了云南省的实际主人。1 钱邦芑欲联合孙可望,为其求封公爵1648年,明朝四川巡按钱邦芑见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兵强马壮,想拉拢大西军

  • 孔子后裔请求不剃发, 用传统冠服祭祀孔子, 多尔衮如此批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的服饰特点,孔子后人有没有剃发,孔子传统文化服饰

    [var1] 1645年6月形势图 虽然各地的汉族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和冠服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在清军的军事压力之下都告失败。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和士绅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理由免受“剃发”之苦,但是无奈多尔衮对剃发极为重视,将其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所以几乎无人可以幸免,很多人甚至因为“剃发”之事

  • 吕不韦为何要明知故犯,即使你看懂了,为什么做事还是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最后死之前说了个秘密,吕不韦是好还是坏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闻名世界

    [var1]吕不韦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活虽然很好,不愁吃穿,不愁将来,但是对于当时对于身份低贱的商人来说,能够跻身上层主流圈里,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也是他一生的梦想。特别是对于自己身负才华,而且才华在自己的手里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既然正在实现又有几个人能放手呢?吕不韦总是

  • 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国家 魏国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魏时期的魏国是现在哪里,魏国为什么叫曹魏,三国魏国为什么是第一个灭亡的

    可能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还有些人比较陌生,但若说曹操,想必没有什么人是不知道的吧!而魏国的奠基者就是曹操。[var1]曹操原本只是东汉的一个臣子,当然,他终其一生也没有逾越这个界限。但是他却为他的后代们铺好了路。他在世的时候,几乎已经将军事大权都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只不过,他不像被人安上“乱臣贼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