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3/12/14 7:54:20

这句话不是我空穴来风,从黄帝大战蚩尤,再到之后舜统一华夏、东夷与三苗,在这片土地之上,战争就不曾间断,而华夏大地上的战神,也从未曾断绝过。

之后到夏商西周,再到春秋与战国,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紧接着楚汉争霸,后面三国争雄……华夏大地上的战争,就未曾停止过。

可即便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之后的三国乱战时期,都未曾有外来者胆敢入侵。

那外来的侵略者,为何不敢轻易踏足这片土地呢?这么一块肥肉,他们难道就不想吃一口吗?

可话说得好,想要吃肉,你就得有一副好牙口。华夏这块肉,并不是说谁都能咬得动的。你比如说,当年的雅利安人,曾先后灭绝了三个文明古国,却在华夏这片大地上碰了钉子,自己被送进了殉葬坑。

有了前车之鉴后,相信也为后来者打了一个样。那雅利安人是何许人也,他们为何在接连灭绝了三个文明古国之后,却被商朝的军民送进了殉葬坑?

雅利安人是何许人也

雅利安人原本是生活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上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就像是其他游牧民族一样,每天放放羊,牧牧马,小日子过得虽然是不富裕,但好歹也算过得去。

懂地理知识的应该知道,这个乌拉山脉的草原,基本都接近北极圈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妥妥的战斗民族。

接近北极圈子的位置,生存环境是极度恶劣的,但即便是如此,如果生活过得去,他们也会选择世代待在那个地方。

可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雅利安人不得不选择南下。在当时,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的温度普遍下降了一波,这让原本就接近北极圈的雅利安人,生存条件更加艰难。

雅利安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在经历了这次小冰期之后,乌拉山脉的草原就不再适合他们生存了,于是,他们不得不举家搬迁,迁往更暖和的地区。

也就是雅利安人的这次迁徙,一不小心改变了世界的文明。

在当时,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中国,可对于雅利安人来说,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他们要走出去迎接新的挑战。

至于前方到底是哪个国家,他并不是很在意。他们只有骑上自己的高头大马,四散开来,顺着有人的地方前进。

一群陌生的面孔,要想去到一个新的国家生存,在当时来看,是很难的。在几千年前,各地的人基本还是靠着渔猎、耕种为生,有限的土地,能够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他们要想获得足够的资源,就要通过一种很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抢。

雅利安人作为入侵者,先后灭绝了三个文明古国

雅利安人的迁徙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活下去。他们分成了几个部分,冲着不同的方向迁徙,其中的一部分人一路向南,一直走到了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幅员辽阔,于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与新来的雅利安人,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冲突,他们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随着时间的发展,雅利安人与伊朗高原的土著彻底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的后代居鲁士在这里建立起了古波斯帝国。

这片领域,原本就存在着一个叫巴比伦的国家,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于是,这俩国家便在这两河流域经常打来打去。

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居鲁士二世将波斯帝国发扬光大,当波斯帝国的铁蹄踏入古巴比伦的都城之后,这座城市的文明便被他们永远的踩到了脚下。

游牧民族善骑射,善征战的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他们之外,在公元前1600年,西进欧洲的雅利安人兵不血刃地侵入了欧洲,欧洲的土著居民,绝大多数都被雅利安人同化了,游牧民族不断走的特性再次被发挥了出来,他们随即不断的向太平洋方向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土著基本都被同化了,到最后,仅仅只剩下葡萄牙人还保留着伊比亚血统。

雅利安人继续向西拓展,当他们漂到斯堪第那维半岛,岛上的人便成为了挪威、瑞典、丹麦人的祖先。另外还有一部分,在公元1500年左右,进入了希腊半岛。

进入了希腊半岛的雅利安人,分分钟又摧毁了古老的爱琴海文明。

西迁的这部分人走啊走,基本上把欧洲翻了一个底朝天,而往南迁徙的这一支,也没有停下折腾的脚步。

在公元1200年,南迁的雅利安人在破坏了古巴比伦文明之后,又再度翻越了兴都库什山,进入到南亚次大陆。

他们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了印度次大陆。

在当时,印度生活的是一群达萨人,虽然他们早早地建立了古印度文明,可他们并不属于骁勇善战的一群人。

于是,雅利安人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便再次颠覆了古印度文明。

他们为了方便统治,便在古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这一延续两千多年的制度,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各个姓氏彼此之间不通婚,从肤色和姓氏,便决定了一个人的高低贵贱。

公元前530年,当时干掉古巴比伦的居鲁士二世在进攻亚细亚地区时阵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在继承王位之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将战火燃烧到地中海对面的埃及。

古埃及经过了数代王朝的更迭,法老们的掌控力不如之前,军队也早已名存实亡,于是,波斯铁骑顺利地占领了埃及,只留下了那一座座的金字塔。

为何雅利安人就在进攻华夏时折戟

雅利安人便迁徙,便繁衍,他的基因遍布世界各地。我国西北的维族和藏族便拥有雅利安人的血统。因此,雅利安人也曾来到我国的西北地区,但他为何就在外面蹭了一蹭,就停了下来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当时华夏文明的位置有关系;当时正处于商朝武丁执政时期,绝大多数的人还在河南地区生息。华夏地区的南边与东面全是大海,北部是寒冷的蒙古高原,西北地区则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以及一大片的戈壁与荒漠。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当时的雅利安人认知力就没有认识到,东方这片土地,还藏有沃土。

(2)再者来看,华夏西北部遍布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虽然也是游牧民族出身,但其万里迢迢走过来之后,遇到的是恶劣的环境与同样彪悍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较量中,没有占到便宜。

(3)他们遭遇到了商朝大军的抵抗;雅利安人不管是征服欧洲还是消灭其他那几个文明古国,根本的原因便在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

而他们的本土居民,也并不擅长于游牧民族作战。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国家在对战游牧民族时,并不具备优势。

欧洲土著在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时,表现的相当乏力。印度次大陆的达萨人,原本就有点怯懦,他们在面对雅利安人时,表现的相当不硬气,轻易地当了雅利安人的奴隶。

而古埃及在当时一来没有天然的屏障抵挡雅利安人的入侵,再者他们也处在自身的衰落之中,法老没有了统治力,军队也成为了摆设。

对比这些国家和地区,当时的华夏正处于商朝,在武丁执政的时期,属于殷商的强盛期。

华夏民族自三皇五帝开始,便没有停止过征战。西北地区更是不缺各种游牧民族的侵扰,抵抗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对于汉人老祖宗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轻车熟路。

得益于古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雅利安人翻越高山,翻越沙漠,遇到如狼似虎的殷商军队,获胜的可能几乎为零。

雅利安人被埋进了殉葬坑到底是真是假

妇好墓穴的发掘中,里面发现了不少的随葬人员,这些被发现的白骨经过检测,确认为白人的骸骨。

再结合甲骨文的记载“妇好率军西出,斩白首两万余人”,更能引人遐想。雅利安人生活的时期与殷商时期倒也完全吻合。

西北部一直活跃着游牧民族,这一战妇好率领军队前去作战,斩杀了“白首”两万余人。从两万余这个数字上来看,这是一场大仗。

当时中原文明在面对游牧文明时,多以防御为主,而这次出乎常态的斩“白首“两万余人,足以可见,这次战争的不寻常。

而从后续陪葬坑的白人尸骸来看,这群白首之人,必然是入侵者。

能够有能力完成这种长距离入侵,很大概率就是当时的雅利安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

更多文章

  •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竹简被清华大学破译,甲骨文有夏朝的记录吗,战国竹简大揭秘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以此为傲。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虽然被记载在如今的历史课本当中,但一直以来这个朝代都不被人们认同,就连外国人也都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夏朝。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对于历史的研究应当是严

  • 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活了多少岁呢,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大,史记记载的姜子牙,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无论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很热门的人物。他早年间碌碌无为,直到七十多岁才出山,而且一出山就放了大招。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且帮助周天子治理国家,最后自己也寿终正寝。然而历来姜子牙活了多少岁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他七十岁才开始做事,而且

  • 商朝令人谈之色变的“滴水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的滴水刑,吕刑和西周五刑的区别,滴水刑是什么刑罚

    而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对其变态手段的描写更是添油加醋,令那些恐怖刑罚“发扬光大”。至于“滴水刑”,能够找到的出处却是传说记载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一个叫小屯村的村庄出土的一批龟甲和兽骨上。然而这一传说非常值得怀疑,因为至今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能不能全部破译都还是个问题,我们都见过那些龟壳实物,一

  • 三国时期的另一位“孔明”:魏国隐士胡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三国孔明,魏国孔明

    [var1]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

  • 吴国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现贤明,为何却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末代君主,吴国皇帝排名表,吴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先后开国立业,一时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var1]三国然而,九州的风云变幻莫测。吴国在经历了孙权时代的辉煌后,终于盛极而衰,于公元280年迎来了亡国的挽歌。诚然,吴国灭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末代皇帝孙皓的所作所为,无疑为吴国灭亡提供了强大的助力。01 国赖长君孙皓能成为吴国

  • 曹操为成就霸业学了齐桓公 却换来当头一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怎么评价齐桓公,曹操是如何成就霸业的,曹操因骄傲失败的几大事件

    细读中国史我们可以看得到,这样的皇帝总是伴随着“尊王攘夷”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论调。其实稍微变通的来看,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趁着君主势弱,而自己又不敢称王称帝,怕被其他人和后世史书口诛笔伐,退而求其次的一张方式。中国人自古好中庸之道,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儿,尽量不撕破脸皮,又好面子做了坏

  • 楚庄王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庄王称霸中原属于战国时期吗,楚庄王称霸多少年,楚庄王称霸中原时间

    [var1]齐桓公争霸天下时,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还处于海选之中,所以齐桓公只和楚国打了打太极,并没有真刀实枪的开战,就取得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晋文公争霸天下时,依然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的天下,虽然已是四强并立了,但是这种格局,还没有完全充分,关键是,晋国的地缘非常理想;所以晋文公玩了一招诱敌深入

  • 张献忠养子求封秦王, 明朝臣子刻了一个假印骗人, 因此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

    [var1] 孙可望 1647年,孙可望在张献忠战死后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平定了土司沙定洲叛乱,又收服了世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以及明朝兵道杨畏知,而且作用十余万兵马,成了云南省的实际主人。1 钱邦芑欲联合孙可望,为其求封公爵1648年,明朝四川巡按钱邦芑见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兵强马壮,想拉拢大西军

  • 孔子后裔请求不剃发, 用传统冠服祭祀孔子, 多尔衮如此批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的服饰特点,孔子后人有没有剃发,孔子传统文化服饰

    [var1] 1645年6月形势图 虽然各地的汉族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和冠服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在清军的军事压力之下都告失败。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和士绅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理由免受“剃发”之苦,但是无奈多尔衮对剃发极为重视,将其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所以几乎无人可以幸免,很多人甚至因为“剃发”之事

  • 吕不韦为何要明知故犯,即使你看懂了,为什么做事还是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最后死之前说了个秘密,吕不韦是好还是坏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闻名世界

    [var1]吕不韦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活虽然很好,不愁吃穿,不愁将来,但是对于当时对于身份低贱的商人来说,能够跻身上层主流圈里,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也是他一生的梦想。特别是对于自己身负才华,而且才华在自己的手里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既然正在实现又有几个人能放手呢?吕不韦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