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灭亡以后,项羽为什么宁愿当西楚霸王,也不愿做皇帝?

秦国灭亡以后,项羽为什么宁愿当西楚霸王,也不愿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91 更新时间:2024/1/23 9:25:40

[var1]

唯独项羽是个例外,他不怕秦军,率领5万楚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当项羽把章邯军队打败以后,诸侯军队才有了信心与项羽一起攻打王离,王离惨败。项羽从此一战成名,成为起义军首领,天下公认的盟主。

巨鹿之战以后,项羽引兵西进取关中,此时的项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在关中称帝,继承秦始皇的帝业,但是他没有选择帝业,而是选择西周时期的霸业,自封西楚霸王,还分封了18路诸侯王,那么项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var1]

(一)项羽没有称帝之志,只想衣锦还乡

项羽打败秦军主力,成为天下起义军盟主以后,引兵来到咸阳把刘邦赶出关中,并搜刮关中金银珠宝准备回江东。

他手下的谋士韩生不乐意了,他对项羽说:关中之地多好啊,土地肥沃,而且周围有四个关隘,你没有听说过吗?如果东面敌军一百万进攻函谷关,我们只需要派出2万人马就可以阻挡,关中是称霸天下的好地方,有些人想都想不来,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项羽听后却说:人发达以后,总要在父老乡亲面前炫耀一下嘛,这样多威风,不然跟穿着绫罗绸缎在深夜里走路一样,那多没劲。

韩生听后生气了,他说:人人都说楚人跟猴子似的,一点儿没错,我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

项羽听后,别提多生气了,他觉得我打败秦军主力以后,诸侯都是跪拜着见我,一个小小的谋士敢这么跟我说话,不是自寻死路吗?于是项羽一怒之下把韩生给煮了。

[var1]

(二)楚汉争霸时期,涌现出了一股裂土封王的思想热潮

楚汉时期,刘邦和项羽都运用过分封制,但是性质不同,刘邦的分封是一种手段,而项羽的分封是目的。大谋士张良曾经对刘邦说过,如果能够成熟而巧妙的运用分封,就会有一大批人跟着你打天下,张良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可以为大家举例说明。

项羽手下有一员猛将叫英布,刘邦彭城之战惨败以后,他知道英布和项羽闹了一点小矛盾,想借此机会把英布挖过来。英布在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时,被项羽封为九江王,英布已经在项羽那儿地位尊贵,刘邦要怎么说动他呢?

刘邦派出一位名叫随何的使者游说英布,刚开始英布不理睬,后来随何许诺英布只要你降汉,汉王就封你做淮南王。英布听后开始动心了,他想反正项羽最近对自己也不怎么样,投靠刘邦自己的王位又没损失,何乐而不为?后来英布经过权衡利弊后降汉。

[var1]

除了英布以外,还有韩信彭越。楚汉时期,刘、项两家的主战场在荥阳一带,在荥阳刘邦被项羽打得无还手之力,仅靠彭越在项羽的后方骚扰他的粮道,促使项羽回兵救援,刘邦才得以喘息。

但是等项羽疏通粮道回来以后,刘邦又被项羽打得嗷嗷叫,刘邦盼啊盼啊,他盼韩信来救他,此时韩信被他派去开辟北方战场了,韩信灭齐以后,刘邦可高兴了,这下项羽完蛋了,韩信的援兵一到,项羽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让刘邦出乎意料的是,他等到的不是韩信的援兵,而是韩信的求封信。韩信认为我替你打下这么多地方,封我做个齐王,要求不过分吧。刘邦虽然生气,但为了得到韩信的支持,还是勉强答应韩信的要求。

韩信灭齐以后,汉强楚弱的形势已经形成,但是刘邦的家人还扣在项羽那儿,刘邦提出议和,项羽想了想,哎!齐国、赵国乃至黄河以北的诸侯国全部被韩信占领了,自己的老巢彭城也快没救了,于是项羽答应了刘邦议和的要求。

[var1]

项羽答应议和以后,把刘邦的家人放了回去,此时的项羽不敢往彭城撤军,因为那儿已经驻满刘邦的军队,他只能往南向固陵方向撤军,没想到刘邦竟然出尔反尔,人质被释放以后他就不认账了。

刘邦撕毁合约追击项羽至固陵,刘邦仍然不是项羽的对手,被项羽打得躲在固陵不敢出来,刘邦很气愤,先前答应参战的韩信、彭越一个都没有来,他们想干什么?刘邦问道。

张良说:他们不来是因为你没有封他们做真正的诸侯王,他们都想做王,如果没有韩信、彭越你灭不项羽,你别看你有20万大军,项羽只有10万,你打不过他。

刘邦听后依计行事,结果韩信、彭越得到好处以后,答应得非常爽快,立即出兵,韩信、彭越一来,项羽完了。

由此可见,分封的重要性,刘邦就是巧妙地运用分封,才成功地从一介布衣逆袭成为汉朝的天子,所以说分封是刘邦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

[var1]

(三)项羽仇秦心里严重

秦始皇晚年喜欢巡游,一次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队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其实项羽想杀秦始皇,为什么呢?项羽的爷爷是项燕,他是秦始皇灭六国时,楚国最后一位抗秦的大将,楚国灭亡以后,项家褪去了贵族的光环,沦为平民。

当秦将章邯在巨鹿将赵王和赵国国相层层包围时,天下起义军看清了形势,秦国不灭,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扫地出门,于是天下起义军纷纷赶来救赵,但是却没有哪支起义军敢向秦军发动攻击,因为他们被打怕了,觉得进攻也是羊入虎口。

楚怀王也派出一支军队北上救赵,主帅是宋义,副帅是项羽,当救援大军行至安阳时,宋义下令停了下来,他想采取隔岸观火之策,项羽不乐意了,自己报仇的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宋义竟然拦住了自己的去路。于是项羽一怒之下将宋义杀害,率领军队渡过漳河,将渡船、行军帐篷、做饭用的工具全部销毁,只带了三天的干粮,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项羽是仇恨占据了上风。

项羽打败秦军主力以后,引兵进入咸阳焚烧宫殿,搜刮金银珠宝,杀秦王子婴。刘邦其实比项羽先进入咸阳,但他没有杀秦王子婴而是任命其为国相,却不料项羽仗势欺人,把秦王子婴要了去,刘邦不敢不给,自己那点实力,不是项羽的对手。其实项羽想杀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已经去世,他只能拿子婴当出气筒。

[var1]

项羽不想当皇帝,更愿做霸主,主要原因是他不想继承秦始皇的帝业,他痛恨秦始皇。项羽成为天下霸主以后,将秦始皇的郡县制废除,选择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而且秦国的一些制度不管好的坏的,他都不采纳。

项羽这么痛恨秦始皇,他怎么可能去沿用秦始皇发明的帝制呢?刘邦不同,刘邦是每灭一个诸侯国,就建立郡县制,显然刘邦走的是秦始皇的老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依靠分封来拉拢人才为他办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晚期的秦灭赵之战,为何持续八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灭赵国有多惨烈,秦灭赵完整版,秦国灭赵真相揭秘

    [var1]历史上的赵国,可以说是秦灭六国过程中,最为难啃的一块骨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灭赵之战开始,到赵王迁被秦军俘获,赵国抵抗之猛烈,一度让秦军濒临失败的边缘。秦灭赵之战,总共持续了达八年之久,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32年,达4年的时间,这过程中赵国强力遏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国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生了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六国去了哪里,秦始皇灭六国后的国王去哪了

    [var1]韩王安韩国末代国君是韩王安,也被称为韩废王,韩王安即位的时候,韩国形势已经十分危急,是东方六国中最弱小的国家。公元前233年,秦将樊於期率军包围赵国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大败秦军,秦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樊於期率领一支小分队成功突围,按照秦帝国的律法,打了败仗是要被砍头的,于是樊於期逃往燕国。

  • 三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者,孙权哥哥孙策如何一统江东却遇刺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孙权和孙策的关系,三国孙权死后吴国的历史,吴国第一猛将孙策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

  • 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了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对女子的态度,一美女拒绝与孔子同乘一车,古代女子谈孔子

    [var1]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原名孔丘,先祖是商朝开国之君商汤,长辈是宋国贵族,不过轮到他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之间年龄差了40多岁,所以他3岁时就没了父亲,母亲作为妾室被正室赶了出来,一家人过着贫苦的生活,到后来步入仕途、周游列国,得成儒家学派,也可以说得上是一出逆袭好戏,只是在他生前,其思想并

  • 史书记载越王勾践曾为吴王尝粪?有这么一回事,但和你想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勾践尝粪辨疾,越王勾践历史事件评价,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尝粪

    说法的出处最早提到这件事情的是《吴越春秋》,一本专门记载了“吴越”两国史事的古代著作,但主要记载的还是勾践和夫差之间的历史,它的内容不多,数万字,总共只有十卷。在《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记载了勾践在吴国为吴王尝粪的事情。[var1]范蠡曰:"臣窃见吴王,真非人也。数言成汤之义,而不行之。愿大王请

  • 为何反秦义军要把楚怀王尊为天下共主,而不是周天子的后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怀王怎么被骗到秦国,楚怀王和秦国的关系,楚怀王

    为什么是他呢?因为他实力强,手下十几万部众。并且,陈胜当时不仅自己创业了,他还支持自己的部将武臣和魏国贵族魏咎也创业了。武臣得到陈胜的支持,攻掠赵地,在赵地建国称王,自称为赵王;[var1]魏咎得到陈胜的支持,在魏地称王。另外,武臣还有一个部将叫韩广,他在武臣支持下,安抚燕地,结果就成了燕王。昔日关

  • 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发生五国伐齐事件?只因为齐国做了两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为什么五国要伐齐,需要分成两个部分来说,因为它是新仇旧恨爆发的结果。五国伐齐之前的故事齐国和燕国之间[var1]五国伐齐既是一种战略遏止,又是燕国为了一雪前耻从而发动的战争。燕国和齐国同是东方紧邻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少不了摩擦。燕王易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是为燕王哙,他的相国是子之,这个子之和苏

  • 马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歼灭魏国10万大军?得利于孙膑用兵如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陵之战齐军是如何进入魏地的,马陵之战后的魏国实力,马陵之战齐国胜利的原因

    [var1]马陵之战背景《史记》: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虽然魏国在“桂陵之战”中吃了败仗,但并未元气大伤,魏惠王把局势稳定下来之后,跟各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准备与秦国决战。公元前344年,魏惠王驱使12个小诸侯国,带甲36万朝见周天子,秦

  • 秦国发家史,了解一下这个养马的是如何成为一方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为什么要养马,秦国是怎样从养马起家的,秦国是怎么发家的

    今天就来简单说一说秦国的崛起之路。第一阶段:从平王东迁到秦穆公时期秦国人的祖先原先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周孝王认为他们劳苦功高,就把秦邑赏赐给了他们。于是,秦成为这些人的族称,但这他们建国还为时尚早。[var1]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

  • 揭秘:除了秦国,还有哪些诸侯也想统一天下?它们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为什么要灭诸侯,秦国为什么能进诸侯之列,历史上秦国如何统一

    关于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部分来阐述吧,究竟有哪些国家想要取代周王室,最后这些国家为什么又失败了。[var1]①究竟有哪些国家想要取代周王室,统一天下?随着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时代,周王室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尽管说周王室早已经名存实亡,但好歹还有一个名号挂在那里,只要周王室存在一天,那它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