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起宫变却因宫女们“经验不足”,竟然没勒死嘉靖帝;又因为其中一名宫女的告发,导致功亏一篑。
大明嘉靖二十一年,按干支纪年法这一年叫“壬寅年”。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1542年11月27日)凌晨,35岁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端妃曹氏的宫中进入深度睡眠模式。
寂静的宫中一片漆黑,一个身影悄悄接近皇帝。此人叫杨金英,是一名宫女,她几经试探确认朱厚熜已经睡成死猪了。于是她蹑手蹑脚地打开殿门,十几名宫女蜂拥而入直奔朱厚熜。
等嘉靖帝被人折腾醒的时候,他惊恐地发现,十几名宫女有的掐着他的脖子,有的压着他的胸口,有的压着他的身子,有的压住他的四肢,有人用黄缎子捂住他的嘴,还有人往他的脖子上套绳子……
这种场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嘉靖帝顿时傻了,他拼命挣扎,却发不出声,又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子被一点点收紧。
客观讲,十几名宫女看着数量多,其实挤在一起并不能发挥合力,嘉靖时值壮年,对付十几个小宫女应该是有胜算的。怎奈睡觉前朱厚熜在药力的加持下运动过于剧烈,体力消耗太大,以至于睡得太死,直到脖子上戴上了“项链”才醒过来。
这个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睡前运动要节制。
宫女姚淑翠和关秀梅使出吃奶的劲向两端拉绳索,细微的咯吱声传出大殿之外。嘉靖帝的反抗越来越弱,他的眼前蹦出无数的小金星,像是阎王爷欢迎他释放的礼花。
在另一个世界,“欢迎”他的队伍很隆重,老祖宗朱元璋吊着鞋拔子脸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把他打昏了过去……
然而,宫女们累得香汗淋漓,朱厚熜却任由她们怎么折腾也不断气。大殿里没有灯光,宫女们进行的是“摸黑战争”,搞了半天才发现她们犯了个大错——绳子结成了死扣,根本没法完全收紧。
原来,朱同学竟然是被她们捂住口鼻,活活闷过去的!
这时候如果宫女们及时纠偏,哪怕不用绳子也足以杀猪。然而又出了个变故,让事件出现了逆转。
有个叫张金莲的宫女吓坏了,眼见皇帝干勒不死,她的小心脏承受不了:“皇帝是不是真的有神灵保护啊?要不我们十几个人咋就对付不了一个半死不活的人呢?”
于是她决定“改邪归正”,偷摸溜了,跑到方皇后宫中告变去了。
方皇后得到报信大惊失色,赶紧带着人救驾。当方皇后到达时,这群手足无措的宫女们还在瞎折腾。
宫殿里顿时乱作一团,救驾的人忙着点灯,宫女们追逐着灭灯,有个叫姚淑翠的宫女还趁乱冲上去给了皇后一巴掌。
事情到这一步注定要失败了,宫女们被集体擒拿。方皇后再一看嘉靖皇帝,这伙计脸色青紫早就人事不省。
太医许绅被这个药箱子赶到时天已大亮,朱同学已经气绝。情况万分危急,许绅一咬牙下了虎狼之药。
辰时(早上八点),药被灌进朱厚熜的口中。经过三个时辰的漫长等待,未时(下午两点)朱同学终于醒了,他吐出数升紫黑色的血块,又过了一个时辰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忽作声起,去紫血数升,申时遂能言。”
抢救过程有多凶险?许绅事后被吓出了病,临死前他说:“我给皇帝下了重药,如果救不过来我必死无疑,虽然成功了,但我已经被吓得神魂不宁,我这是心病,不是医药可以就得了的。”
就在许绅紧急抢救时,方皇后代行皇权,将参与宫变的十六名宫女全都凌迟处死,她们的家人也有十几人遭受连坐,家产被抄没。
这十六位宫女是: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王槐香、张金莲、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其中杨金英为组织者。
宫女们集体自发让皇帝“提前退休”,这种事以前没发生过,以后也没有重现,“壬寅宫变”成了史书上的孤品。那么,弱小的宫女们为何要这么做?
《明史》遮遮掩掩,对这件事的记录比较简单,好在还有野史和《李朝实录》的记载,为我们大致还原了真相。
原来这位天资非常出众的大明皇帝朱厚熜,在政治上纵横捭阖,把大臣们玩弄于鼓掌,在私生活上又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这家伙荒淫无度,身体自然有点吃不消,又想着要长寿,怎么办?老办法,求仙问道呗。于是宫中聚集了一大批方士、道士,比如邵元节、陶仲文之流。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给嘉靖出了个方子——红铅,说这玩意不光可以提升特定功能,还能延年益寿。只是制作的原料比较特殊,需要处女的初潮经血、童子的初精和婴儿初生口中血,再经过复杂的工艺炼制而成。
这些古怪的东西对常人来说当然不容易,对皇帝来说当然不是难事,于是一大群童男女被收入宫中,充当药引子。
据说光有童男女还不行,他们还必须严格按照方士们的要求进食,比如要喝露水、吃桑叶,采集时还要遭受非人的折磨等等。
这些所谓的丹药,按现代医学解释,其实都是毒性很大的燥热之物,人服用后往往导致心神不宁,情绪难以控制,脾气暴躁。
如此一来这些宫女们就倒霉了,嘉靖帝对她们:“若有微过,少不容恕,辄加捶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余人,蓄怨积苦。”
不光宫女,就连妃嫔们也是一个待遇,点燃事件导火索的就是一位不堪受辱的妃嫔。
此人叫王宁妃,有一天她找到另一位嫔妃曹端妃:“咱们下了手吧,强如死在他手里!”可见,二百多条人命已经让后宫的女人们如惊弓之鸟,情愿以命换命。
有人牵头就有人响应,于是由宫女杨金英负责串联,十几名宫女集体响应,一支“杀猪队”就这么轻松组建起来了。
这个事件最大的疑点不在于王宁妃和宫女们为何要谋杀嘉靖帝,而是那位曹端妃究竟是参与者还是被陷害了。
后人有两种猜测,一种是曹端妃根本不知情,是王宁妃故意陷害,而方皇后也处于嫉妒乘机除掉情敌。
另一种声音认为,曹端妃虽然没参与,但是她是知情者,属于知情不报。这个可能性相对比较大,毕竟宫变就发生在曹端妃的宫中。
虽然史书并未有明确结论,可以预见,这件事的复杂程度恐怕远非野史记载的那么简单,其中很可能还夹杂了妃嫔之间的宫斗戏,甚至不排除外朝的插手干预。
大概羞于说出真相,所以史料对其中的细节隐匿了。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只能自己咂摸细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