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保保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什么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原因绝了

王保保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什么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原因绝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4/2/6 4:51:23

《明史》中如是记载:

一日,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竟册其妹为秦王妃。

朱元璋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之所以认为王保保是一个奇男子,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驾驭不了王保保。

这个奇就奇在王保保的骜不驯,用宋冬野的一句歌词来形容朱元璋的心情就是“爱上一匹野马,可我家里没有草原”。

常遇春是一个万人敌,但朱元璋并不认为常遇春是一个奇男子。

因为他收服了常遇春,而王保保奇就奇在“吾不能臣王保保”,说明这个王保保是一个很有野性的人,就像野马一样难以驯服。

朱元璋很是欣赏他,还把他的妹妹册封为秦王妃,即秦王朱樉。但秦王不太喜欢这个妃子,秦王去世后跟着殉葬了。

在元朝溃灭的后期,整个战场上只有王保保的军队在抵抗明军。

所以,朱元璋和王保保数次交手,他对王保保这个敌人很是钦佩和尊敬,数次想要把王保保招降,而王保保有什么实力让朱元璋如此看重呢?

王保保这个人一直有自立为帝的野心,但是又不敢这么做。

他被元顺帝派往南方时,自立行省,俨然一方军阀,“扩廓帖木儿于是分省以自随,官属之盛,几与朝廷等(《元史·扩廓帖木儿传》)”

但他始终还是没有这么做,最为元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

随着明朝北伐开始,王保保开始和朱元璋有了正面对抗。洪武元年(1368年),王保保击败徐达部的前锋汤和

洪武二年,王保保击败驰援兰州的明军,洪武五年,北伐的明军兵分三路进攻和林,中路军在漠北地区被王保保伏击,损失数万人的部队。东路军也被击败,只有西路军取得胜利。

这次失败对于明军影响很大,使得北伐战争一度中止。

明年,扩廓复攻雁门,命诸将严为之备,自是明兵希出塞矣——下同

但此时的元朝毕竟大势已去,在明朝的全面进攻下,王保保最终无力回天。

最终元朝后期明朝面临的最强劲的对手,王保保确实给明军的整个北伐战争带来不小的影响。

几乎可以说没有王保保,明朝的北伐战争将会很顺利,但在王保保的拖延下,使得北元小朝廷苟延残喘许多年才被朱元璋消灭。

面对这样一位强大的敌手,朱元璋自然是又爱又恨。

他曾经派人招降王保保高达七次,但无一例外都被王保保拒绝,我想这大概就是朱元璋认为王保保奇之所在,“吾不能臣王保保”。

及扩廓视师河南,太祖乃复遣使通好,扩廓辄留使者不遣。凡七致书,皆不答。既出塞,复遣人招谕,亦不应——《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其实不难想象朱元璋为什么要评价王保保为奇男子。

王保保本来有自立为帝的想法,但是又没有这样做,他对于元朝的感情是复杂的,既不愿受制于元帝的节制,但是又不敢坚定自立为帝的决心。

朱元璋对此看得比较透彻,他评价王保保的行为说:

今王保保不此之务,自除官职,其麾下称左右丞、参政、院官,不可胜数,而各处钱粮皆收入军中,不供国用,此与叛乱何异?名虽尊元,实则跋扈。

可见王保保的内心是复杂和摇摆的。

但是王保保也不愿意投降朱元璋,别人都投降了,他自己却宁愿跟在元帝屁股后面泡,“于是元臣皆入于明,唯扩廓拥兵塞上,西北边苦之。”

而朱元璋好几次招降他,王保保都不同意。

可见这也是朱元璋认为他奇的地方,说明王保保这个人虽有反志,却也有忠心。虽然是匹桀骜难驯的野马,但还是认主人。

不可谓不奇。

更多文章

  •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甚至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关系,朱元璋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朱标,为什么朱元璋没死朱标就做了皇帝

    朱元璋总共有26子,而这26子中,他最看重和喜爱的唯有嫡长子朱标一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朱标不仅是嫡长子,还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马皇后的一个。所以,朱元璋之宠朱标还体现了他对马皇后的异于其他妃子的钟爱。关于这点,史书曾有过相关记载,记载的大意是:一日,朱标犯了错,于是朱元璋就在后面追着朱标要教训他。朱

  • 宋江如果不选择招安,那么梁山的最终结局会如何?结局不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的招安是对是错,宋江反对招安完整版,宋江接受招安出征哪里

    个人认为,如果当时宋江选择不接受招安,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可能:被朝廷围剿,势力瓦解梁山内部自我分裂,各奔东西中国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无非两种结果:一是推翻旧王朝,大封开国功臣,继续新一轮的王朝历史的循环。从统计结果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小概率事件,数来数去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两个成功案例

  • 苏轼的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东坡心安处是吾乡,苏轼伤感名句,宋朝诗人苏轼经典佳句

    故事还得从乌台诗案说起,宋神宗元丰年间,王安石的变法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尽管有宋神宗的支持,但王安石还是遇到不少守旧的官僚集团的反对。因此朝中政局分为守旧派和改革派,两个团体相互的攻击,苏轼尽管并不全然反对变法,但还是对变法中的一部分们内容提出了批评,这就为引来改革派的敌视。元丰二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

  • 他被称为“黑袍妖僧”,朱棣的“黑衣宰相”,没有他朱棣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为什么叫黑袍妖僧,黑袍妖僧,历史趣谈明朝朱棣

    “黑袍妖僧”和“黑衣宰相”的关联据历史记载,朱棣夺权成功以后,姚广孝居功至伟。朱棣特许姚广孝蓄发还俗,此外又赐给他大量的府邸和宫女。但都被姚广孝拒绝,他只有每次上朝的时候才会穿上朝服,等散朝回到家里以后,姚广孝便会换上僧衣。而这个僧衣就是“黑衣宰相”这个外号的出处。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 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不立儿子为继承人,反而传位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兄弟,赵匡胤历史上有没有子嗣,赵匡胤在位时有多厉害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在军队中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治国的经验。如果两项都具备,就能坐稳继位。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宝座,也坐不长久。像这种资历不够却坐上皇位,最后又被权臣搞下台的案例,当时数不胜数,比如后梁废帝朱友珪,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恭

  • 此人协助元军攻打南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下令入贱籍世代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抗击元军,朱元璋怎么灭元军的记录,朱元璋和元军是什么关系

    后来便定居于广州,在13世纪左右,蒲家的开始走向没落,而且当时他们定居的广州港也日益荒废,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兴盛的泉州港。于是,蒲寿庚的父亲便举家搬迁到泉州,继续从事贸易。他的父亲蒲开宗曾经还当过安溪县主簿,这家人世代经商,在沿海地区很是活跃,所以还得到宋朝政府授予“承节郎”的官衔。因此,蒲家人摇身一

  • 他与朱元璋争天下,可谓虽败犹荣,子孙受到善待,如今后裔十几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后裔朱前亮,朱元璋有没有直系后裔,明朝朱元璋后裔人数

    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以少胜多,一举击溃陈友谅,让朱元璋顺利统一江南地区。陈友谅尽管失败了,但可谓是虽败犹荣,毕竟他从一个小人物出身,到成为撼动元朝统治的大军阀,当时朱元璋就曾说: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可见陈友谅的实力,陈友谅战败以后,他的后代都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这是出于对对手的尊重。关于陈友谅后代的记

  • 明朝末年全国经济崩溃,为何到了清朝初年时却变得风调雨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灭亡后的经济现状,明朝灭亡时经济怎么样,明朝的经济

    但为什么到了清朝时,那些灾害都迅速消失,全国很快就进入风调雨顺的时期。当然了,这有点偏神秘论了,我们今天不探讨为什么这些灾害会神奇地消失,仅仅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变,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百姓无地可耕,社会经济自然崩盘。清朝初年,朝廷分地,百姓有地可依,社会经济自然稳定。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其发展

  • 赵匡胤明明有子嗣,为何还把皇位传给弟弟?你看他母亲临终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从谁手里夺的皇位,赵匡胤历史上有没有子嗣,赵匡胤为何把皇位给弟弟

    赵匡胤要造反当皇帝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匡胤自己明明子嗣众多,后来竟然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送给了弟弟,这是为何呢?有人曾是赵匡胤是被威胁的,甚至是被弟弟赵光义某杀的,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好听一些之后便篡改了历史。根据《续湘山野录》记载的内容,宋太宗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宋太宗第二

  • 西夏国:一个被遗忘七百余年的王朝发现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神秘的西夏王朝简介,西夏王朝纪录片完整版,西夏国历史图片

    回到家乡武威县的张澍闲来无事,某日和自己的朋友前往武威莲花山上的清应寺游玩,这座修建于西汉时期的千年古刹一度是河西走廊上最负盛名的寺庙之一,而在莲花山上坐落着七十多座佛道寺庙,一千多间房屋连绵搭建,扩展耸立在海拔1800米的莲花山上,这个地方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交汇融合的中转处。河西走廊是一个苍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