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了拉拢宁王,答应他平分天下,后来朱棣是怎么处理的?

朱棣为了拉拢宁王,答应他平分天下,后来朱棣是怎么处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1/24 9:57:15

这个朱权有什么实力让朱棣极力拉拢,甚至不惜用绑架的方式也要让宁帮助自己呢?

《明史·诸王》如此形容朱权: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看来朱棣看上的压根不是宁王的谋略,而是他手底下的八万铁甲兵。

明朝平定北方以后,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节制北方地区。

为什么叫卫呢?

其实就是因为明朝实施卫所制度,而这也是明朝军队的管理制度,卫最大,下面就是所,譬如有什么千户所,百户所。

在电影《绣春刀》中出现的千户、百户就是这种卫所制度的表现。

不过后来这个朵颜三卫几度背叛明朝,当朱棣看上的不仅是朵颜三卫骑兵,还有宁王朱权手底下的八万士兵。

朱棣驻防北平的时候,曾经在巡视边境时看到过宁王朱权率领的这些士兵,后来起兵以后他羡慕的对众人说: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明史·诸王》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先后调动五十万大军围剿朱棣,这让势单力薄的朱棣压力剧增。

虽然说朱允炆派来的草包景隆并不会打仗,但是架不住朝廷方面人多。

所以这时候的朱棣动起了歪脑筋,说来也巧,朱允炆担心宁王投靠朱棣,所以就想把朱权骗到京城软禁起来,但是朱权没有前往。

元年,朝议恐权与燕合,使入召权,权不至,坐削三护卫。其年九月,江阴侯吴高攻永平,燕王往救——上同

这就给朱棣带来了一个契机,朱允炆另一面派兵攻打朱权,而朱棣就派兵前去解救。

但他并没有说自己是解救宁王,毕竟人家手底下也有八万士兵,也不需要朱棣的解救。他换了一个思路说自己是来求救的。

朱权就把他放进城里,结果朱棣这家伙把朱权诱骗到郊外绑架起来,还把人家的老婆家人一起带到了北平,相当于是软禁起来。

还骗朱权说将来和他平分天下,不过有点脑子的人估计都不会相信这套说辞。

王府妃妾世子皆随入松亭关,归北平,大宁城为空。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棣得到宁王的军队和朵颜三卫骑兵的帮助后,实力剧增,可以说对朱棣的帮助非常大。

后来朱棣也确实没有和朱权平分天下,非但没有和他平分天下,连给朱权的封地也是推三委四,譬如朱权希望去富庶一点的南方苏州。

朱棣借口说那是京畿之地,去钱塘,又借口说不适合朱权。

最后拿了四个地方给朱权选,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些地方和苏州、钱塘比起来,那肯定是差得远了。

最后好说歹说,才把朱权封到南昌。

自此以后,朱权郁郁不得志,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琴棋书画之中,不过好在朱棣没有暗算他,最后得了个善终。

就这样,在藩王中实力丝毫不亚于朱棣的宁王被摆了一道,不但军队被朱棣收编了。自己还顺带被变相的削藩,最可气的是最后连个像样的封地朱棣都不愿给他。

更多文章

  • 明朝宫女集体谋杀皇帝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十几个宫女杀不了一个半死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被宫女勒死的皇帝,朱厚熜为啥被宫女谋杀,明朝太监能杀皇帝吗

    然而,这起宫变却因宫女们“经验不足”,竟然没勒死嘉靖帝;又因为其中一名宫女的告发,导致功亏一篑。大明嘉靖二十一年,按干支纪年法这一年叫“壬寅年”。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1542年11月27日)凌晨,35岁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端妃曹氏的宫中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寂静的宫中一片漆黑,一个身影悄悄接近皇帝。此人叫

  • 鲜为人知的蓟州之变,戚继光调离后的戚家军,缘何被残酷镇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戚继光如何镇守蓟州,蓟州之变戚家军之死,戚继光早年在东南组建戚家军

    大概是由于不光彩,当局者并不想将这件事大书特书,在《明神宗实录》中只有寥寥数笔,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已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这也就是明朝官方对蓟州兵变的定论,防海兵(大体是戚家军)要求双倍粮饷,因此“鼓噪”,于是被督抚把闹

  • 明成祖朱棣不喜欢他,两个弟弟图谋不轨,明仁宗的艰难上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成祖朱棣是怎样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怎么上位的,朱棣对明仁宗的态度

    朱高炽是个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大胖子,入不了明成祖朱棣的法眼,却成了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朱棣曾允诺将帝位传给朱高煦,朱高煦天真地以为只要有父亲的许诺,自己就一定能登上皇帝宝座。然而,皇帝的话并非都是一言九鼎,尤其是继承人的选择,还要受到传统和礼法的限制。历史上多少皇帝欲立自己心爱的儿子为储君而不得的,朱

  • 历史上受到专宠的妃子很多,为什么说明朝的万贞儿情况比较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皇帝有名的妃子,明朝四大妃子,明朝皇贵妃万贞儿

    恋母情结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学术词汇叫做俄狄浦斯情结。它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俄狄浦斯无意中杀死自己的父亲,且在不知道母亲的身份之下迎娶了她。后来精神学家们把这种现象加以扩展延伸,将其描述为恋母情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进而对母亲

  • 朱棣一项决策造成人口“大裂变”,明亡前朱姓子孙竟达百万之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末朱姓皇族有多少人,朱棣夺位死了多少人,朱姓的人口统计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加强对天下的控制,防止发生争权夺位的争斗,对朱姓皇亲实行分封制,让他们到各地做藩王,监督各地方的官员,共同来“夹辅皇室”。“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明太祖实录》对此,还解释说,“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 李自成进京师后,他的猪队友是怎样坑他的?怎样才可能成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进京视频完整版,李自成的早年经历,李自成进京赶考指什么

    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头一员大将,他是陕西蓝田人(也有说是米脂人,与李自成同乡),铁匠出身。李自成在起义时,曾和刘宗敏八拜结交,“祀神盟誓为响马”,所以刘称李为大哥。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大败于潼关南原时,士卒尽失,李自成仅率十八骑溃围而出,走入商洛山中,这十八骑为首者就是

  • “十万水师下东瀛”?郑和舰队去日本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和船队到过日本吗,郑和下西洋与倭寇之间的关系,郑和下西洋的62艘船现在在哪里

    不过,还有一件事情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而且此事目前还有不少争议,即郑和是否曾经“下过东洋”,也就是访问过日本,甚至还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水师十万到东瀛”! 关于郑和是否曾经率领舰队前往日本,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说法。 很尴尬的事情是,据说原存兵部的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在明朝中期被

  • 王保保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什么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原因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保保与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什么时候打败王保保,朱元璋最后的支柱王保保

    《明史》中如是记载:一日,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竟册其妹为秦王妃。从朱元璋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之所以认为王保保是一个奇男子,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驾驭不了王保保。这个

  •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甚至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关系,朱元璋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朱标,为什么朱元璋没死朱标就做了皇帝

    朱元璋总共有26子,而这26子中,他最看重和喜爱的唯有嫡长子朱标一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朱标不仅是嫡长子,还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马皇后的一个。所以,朱元璋之宠朱标还体现了他对马皇后的异于其他妃子的钟爱。关于这点,史书曾有过相关记载,记载的大意是:一日,朱标犯了错,于是朱元璋就在后面追着朱标要教训他。朱

  • 宋江如果不选择招安,那么梁山的最终结局会如何?结局不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的招安是对是错,宋江反对招安完整版,宋江接受招安出征哪里

    个人认为,如果当时宋江选择不接受招安,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可能:被朝廷围剿,势力瓦解梁山内部自我分裂,各奔东西中国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无非两种结果:一是推翻旧王朝,大封开国功臣,继续新一轮的王朝历史的循环。从统计结果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小概率事件,数来数去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两个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