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朱权有什么实力让朱棣极力拉拢,甚至不惜用绑架的方式也要让宁王帮助自己呢?
《明史·诸王》如此形容朱权: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看来朱棣看上的压根不是宁王的谋略,而是他手底下的八万铁甲兵。
明朝平定北方以后,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节制北方地区。
为什么叫卫呢?
其实就是因为明朝实施卫所制度,而这也是明朝军队的管理制度,卫最大,下面就是所,譬如有什么千户所,百户所。
在电影《绣春刀》中出现的千户、百户就是这种卫所制度的表现。
不过后来这个朵颜三卫几度背叛明朝,当朱棣看上的不仅是朵颜三卫骑兵,还有宁王朱权手底下的八万士兵。
朱棣驻防北平的时候,曾经在巡视边境时看到过宁王朱权率领的这些士兵,后来起兵以后他羡慕的对众人说: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明史·诸王》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先后调动五十万大军围剿朱棣,这让势单力薄的朱棣压力剧增。
虽然说朱允炆派来的草包李景隆并不会打仗,但是架不住朝廷方面人多。
所以这时候的朱棣动起了歪脑筋,说来也巧,朱允炆担心宁王投靠朱棣,所以就想把朱权骗到京城软禁起来,但是朱权没有前往。
建文元年,朝议恐权与燕合,使入召权,权不至,坐削三护卫。其年九月,江阴侯吴高攻永平,燕王往救——上同
这就给朱棣带来了一个契机,朱允炆另一面派兵攻打朱权,而朱棣就派兵前去解救。
但他并没有说自己是解救宁王,毕竟人家手底下也有八万士兵,也不需要朱棣的解救。他换了一个思路说自己是来求救的。
朱权就把他放进城里,结果朱棣这家伙把朱权诱骗到郊外绑架起来,还把人家的老婆家人一起带到了北平,相当于是软禁起来。
还骗朱权说将来和他平分天下,不过有点脑子的人估计都不会相信这套说辞。
王府妃妾世子皆随入松亭关,归北平,大宁城为空。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棣得到宁王的军队和朵颜三卫骑兵的帮助后,实力剧增,可以说对朱棣的帮助非常大。
后来朱棣也确实没有和朱权平分天下,非但没有和他平分天下,连给朱权的封地也是推三委四,譬如朱权希望去富庶一点的南方苏州。
朱棣借口说那是京畿之地,去钱塘,又借口说不适合朱权。
最后拿了四个地方给朱权选,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些地方和苏州、钱塘比起来,那肯定是差得远了。
最后好说歹说,才把朱权封到南昌。
自此以后,朱权郁郁不得志,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琴棋书画之中,不过好在朱棣没有暗算他,最后得了个善终。
就这样,在藩王中实力丝毫不亚于朱棣的宁王被摆了一道,不但军队被朱棣收编了。自己还顺带被变相的削藩,最可气的是最后连个像样的封地朱棣都不愿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