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甚至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甚至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2/6 4:56:51

朱元璋总共有26子,而这26子中,他最看重和喜爱的唯有嫡长子朱标一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朱标不仅是嫡长子,还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马皇后的一个。

所以,朱元璋之宠朱标还体现了他对马皇后的异于其他妃子的钟爱。关于这点,史书曾有过相关记载,记载的大意是:一日,朱标犯了错,于是朱元璋就在后面追着朱标要教训他。朱标于是撒腿就跑,跑着跑着身上就掉落了一张纸,朱元璋捡到这张纸后竟也不再追朱标而是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原来,朱标掉落的正是生母马皇后的一张画像。朱元璋在如此猝不及防的境况下捡到儿子失落的马皇后画像,他便不免想起了过往马皇后救他命的种种,他和她昔日相处的点点滴滴也涌上了脑海。

如此,朱元璋怎能不情绪崩溃而失声痛哭呢。

所以,对于朱元璋而言,长得极像马皇后的朱标就是他对马皇后爱的延伸。具体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到了哪种程度呢,用一句话形容便是:倾尽所有地对他好。

当一个帝王倾尽所有对一个皇子好时,其结果就是题中所说:没有任何其他皇子敢拿自己和他比,也没有任何皇子敢觊觎的他的储君之位。至于后来在朱标死后费尽心力夺取了皇位的朱棣,在朱标在世和朱标死后,他至始至终没有得过朱元璋的一丝特殊对待。

与朱标刚刚生下来便被定为储君不同是,朱棣出生时朱元璋反应很淡,以至于他长到跟门口的石狮子一般高时,朱元璋才想起来要给这个皇四子取个名字。

说来,朱棣的待遇恰是帝王家的常态。再来看朱元璋在教育上对朱标和朱棣的区别对待。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朱标还是世子时,朱元璋就极其重视其教育,他给长子请来了宋濂专门教他经传。

而这宋濂具体是什么人呢,一个字:“牛”。

宋濂不仅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首,还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就连学者们也得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在找了这个最牛老师的同时,朱元璋还将开国名将、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门神常遇春等厉害武将放到了朱标身边。

如此强大的阵容,不用说,这是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的象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棣等其他皇子的教育朱元璋就算是过问也只是走走过程,基本不会花太多心思。

可对朱标,朱元璋不仅日日要考察他的功课,还要随时随地各种面传亲授。话说,这朱元璋为了教育儿子,真的是舍得下血本!

野史记载,宋濂案时,朱标为老师求情,朱元璋觉得儿子的做法太过仁慈,他最后竟为了让儿子懂他的用心亲手摘了路边的荆棘给朱标。

朱标一看这满是刺的荆棘忙说:“父皇,这都是刺,怎么抓啊。”

朱元璋听完淡淡道:“你看到上边都是刺了吧,很好,不敢抓是把,父皇抓给你看”。话音刚落,朱元璋用手用力的将荆棘上的刺用力的撸干净了,手上血淋淋的,然后把荆棘递给了朱标,当然朱标很轻松的就拿住了。

拿住这带血的荆棘后,朱标瞬间就懂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懂了“过分仁慈便是残忍”的大理。

在如此盛宠之下,朱棣等其他皇子自然打小便知道:只要有大哥朱标在,他们便将永远只是臣子。于是,他们对这个长兄的态度自然是谦恭有礼了。至于遇到利益冲突时,不用说,其他皇子都会本能地选择隐忍了。

更多文章

  • 宋江如果不选择招安,那么梁山的最终结局会如何?结局不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的招安是对是错,宋江反对招安完整版,宋江接受招安出征哪里

    个人认为,如果当时宋江选择不接受招安,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可能:被朝廷围剿,势力瓦解梁山内部自我分裂,各奔东西中国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无非两种结果:一是推翻旧王朝,大封开国功臣,继续新一轮的王朝历史的循环。从统计结果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小概率事件,数来数去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两个成功案例

  • 苏轼的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东坡心安处是吾乡,苏轼伤感名句,宋朝诗人苏轼经典佳句

    故事还得从乌台诗案说起,宋神宗元丰年间,王安石的变法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尽管有宋神宗的支持,但王安石还是遇到不少守旧的官僚集团的反对。因此朝中政局分为守旧派和改革派,两个团体相互的攻击,苏轼尽管并不全然反对变法,但还是对变法中的一部分们内容提出了批评,这就为引来改革派的敌视。元丰二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

  • 他被称为“黑袍妖僧”,朱棣的“黑衣宰相”,没有他朱棣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为什么叫黑袍妖僧,黑袍妖僧,历史趣谈明朝朱棣

    “黑袍妖僧”和“黑衣宰相”的关联据历史记载,朱棣夺权成功以后,姚广孝居功至伟。朱棣特许姚广孝蓄发还俗,此外又赐给他大量的府邸和宫女。但都被姚广孝拒绝,他只有每次上朝的时候才会穿上朝服,等散朝回到家里以后,姚广孝便会换上僧衣。而这个僧衣就是“黑衣宰相”这个外号的出处。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 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不立儿子为继承人,反而传位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兄弟,赵匡胤历史上有没有子嗣,赵匡胤在位时有多厉害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在军队中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治国的经验。如果两项都具备,就能坐稳继位。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宝座,也坐不长久。像这种资历不够却坐上皇位,最后又被权臣搞下台的案例,当时数不胜数,比如后梁废帝朱友珪,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恭

  • 此人协助元军攻打南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下令入贱籍世代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抗击元军,朱元璋怎么灭元军的记录,朱元璋和元军是什么关系

    后来便定居于广州,在13世纪左右,蒲家的开始走向没落,而且当时他们定居的广州港也日益荒废,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兴盛的泉州港。于是,蒲寿庚的父亲便举家搬迁到泉州,继续从事贸易。他的父亲蒲开宗曾经还当过安溪县主簿,这家人世代经商,在沿海地区很是活跃,所以还得到宋朝政府授予“承节郎”的官衔。因此,蒲家人摇身一

  • 他与朱元璋争天下,可谓虽败犹荣,子孙受到善待,如今后裔十几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后裔朱前亮,朱元璋有没有直系后裔,明朝朱元璋后裔人数

    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以少胜多,一举击溃陈友谅,让朱元璋顺利统一江南地区。陈友谅尽管失败了,但可谓是虽败犹荣,毕竟他从一个小人物出身,到成为撼动元朝统治的大军阀,当时朱元璋就曾说: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可见陈友谅的实力,陈友谅战败以后,他的后代都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这是出于对对手的尊重。关于陈友谅后代的记

  • 明朝末年全国经济崩溃,为何到了清朝初年时却变得风调雨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灭亡后的经济现状,明朝灭亡时经济怎么样,明朝的经济

    但为什么到了清朝时,那些灾害都迅速消失,全国很快就进入风调雨顺的时期。当然了,这有点偏神秘论了,我们今天不探讨为什么这些灾害会神奇地消失,仅仅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变,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百姓无地可耕,社会经济自然崩盘。清朝初年,朝廷分地,百姓有地可依,社会经济自然稳定。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其发展

  • 赵匡胤明明有子嗣,为何还把皇位传给弟弟?你看他母亲临终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从谁手里夺的皇位,赵匡胤历史上有没有子嗣,赵匡胤为何把皇位给弟弟

    赵匡胤要造反当皇帝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匡胤自己明明子嗣众多,后来竟然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送给了弟弟,这是为何呢?有人曾是赵匡胤是被威胁的,甚至是被弟弟赵光义某杀的,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好听一些之后便篡改了历史。根据《续湘山野录》记载的内容,宋太宗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宋太宗第二

  • 西夏国:一个被遗忘七百余年的王朝发现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神秘的西夏王朝简介,西夏王朝纪录片完整版,西夏国历史图片

    回到家乡武威县的张澍闲来无事,某日和自己的朋友前往武威莲花山上的清应寺游玩,这座修建于西汉时期的千年古刹一度是河西走廊上最负盛名的寺庙之一,而在莲花山上坐落着七十多座佛道寺庙,一千多间房屋连绵搭建,扩展耸立在海拔1800米的莲花山上,这个地方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交汇融合的中转处。河西走廊是一个苍凉而

  • 姜子牙对一壮汉说:你7日内必死,壮汉不信,结果第五日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杀五人的视频,姜子牙怎么打伤害最大,姜子牙能单挑哪些人

    我们对姜子牙已经十分熟悉了,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如果你还看过《封神榜》,一定会变成他老人家的铁杆粉丝。作为《封神榜》的灵魂人物,姜子牙的故事真是数不胜数。与他有关的故事,有的极具神话色彩,有的也很接地气。今天我们就来说几个姜子牙的故事。姜子牙,本来姓姜,有人称他为“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