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广西严重的社会矛盾是洪秀全在当地选择起义的重要原因

清末广西严重的社会矛盾是洪秀全在当地选择起义的重要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4/1/19 3:08:09

在金田起义前夜,广西是长江以南社会问题最复杂、社会矛盾最尖锐的省份,而广西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民生、民族、土客三个方面。

民生上,三藩之乱后的一百多年里,广西耕地开放已经接近极限,而人口却不断增加,据统计,顺治年间,全省人均耕地还有14亩的样子,到了乾隆后期已经锐减到1.5亩。同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官府敲骨吸髓式的压榨,高利贷与典当行盛行,导致大量自耕农、半自耕农沦为佃户或者游民。

道光后期时,桂平县境内土地90%为富室所有;普通农户生活凄苦,真是”六月新债催,十月新租急,两造谷穰穰,终岁无一粒。”广西本来就山多地少,且耕种粗放,水利落后,产量很低,而土地问题的激化使得民生问题更加严峻。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过度垦殖,广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山田开垦了马上就变成皇帝,在平原地带河滩争地则导致河道淤塞,引发水灾。整个道光年间,广西自然灾害频繁,道光十四年(1834年)起,宾州五年内遭到了蝗灾、地震、旱灾和水灾。人民生活之艰难,已经算是哀鸿遍野。

改土归流

除了民生这个大问题外,广西还存在着十分棘手的民族问题。广西本来是百越杂处之地,秦代开始才有汉人迁入,而其中迁移规模最大的时期是清代,各民族为开放广西共同作出了贡献,但彼此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隔阂和冲突,雍正时改土归流后,广西流官统治州县达到55个,但还是保留了26个土州、4个土县一级3个序如下州的长官司。

两种体制并存,从侧面反映了民族间存在的壁垒,客观上有碍政令畅通。从乾隆时期一直到道光时期,广西少数民族与汉人及朝廷官方之间的冲突不断,甚至抗官起事,造成了社会动荡。

而“来土之争”则更加白热化,清初从广东惠州、潮州、嘉应州迁入广西的客家人,和壮、瑶等“土人”之间的矛盾,经造成大面积的流血冲突,聚啸山林、打家劫舍,对于当时的广西而言,稀松平常。

整个南中国,当时土匪、民族纷争、土客械斗,社会动荡最严重的地区,就怕是广西了。

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开始,广西的造反、起义就频繁发生,或打家劫舍,或四处游击,屡见不鲜,朝廷根本管不过来。

在洪秀全尚未萌发反清意向时,广西社会就已经民变蜂起,急剧动荡,而“动乱”的源头并不是来源于洪秀全,相反,正是广西这种在全国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和愈演愈烈的社会冲突中最明显的地区,坚定了洪秀全走上反清道路。

洪秀全‍

早期洪秀全传教,更倾向于一种到人向善的发展模式,以此为自己获得巨大的社会民望,从而实现自己为人上人的人生理想,后来开始反儒教的偶像崇拜,与主流意识相冲突,入桂之后,这种反儒教急先锋的态度,使得拜上帝会更加深得受儒教束缚,官员豪强压迫剥削的广西人民的青睐。随着宗教传播的扩散,拜上帝会的实力急剧扩张,成为了当地官府打压的对象,这才走上了造反之路。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没有拜上帝会,没有洪秀全,广西的社会矛盾早就决定了动乱的集中爆发,拜上帝会成为当时广西走向反抗壮大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洪秀全只是恰逢其会。

更多文章

  • 清朝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度使年羹尧无法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资料,清朝中央集权,清朝年羹尧

    年羹尧在被清世宗削夺职位的那会,以他的脾气肯定是各种不服的,人在激动之下,容易失智,产生极端念头这也很正常。据《啸亭杂录·卷九·年羹尧之骄》一文所载,年羹尧被削去职位后,其幕僚劝他造反,他思考了很久,还夜观天象,最后还是决定服从清世宗的安排去当杭州将军:“命其交将印于岳威信,时年迟三日始付出。或云其

  • 清朝初年文字狱极多,清仁宗登基后对此进行了一定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四大文字狱,清朝实行文字狱的原因,清朝文字狱兴盛的时期

    满清入关后,文字狱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最为严重,当时文人学士只要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被疑文字中有讥讪朝廷的内容,即兴大狱,而且往往株连甚广。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都能够被认定为是在讽刺清廷为番邦,不懂文化,写诗人也因此丢了性命,可见在当时文字狱就是文人心中那挥

  • 清朝入关后的跑马圈地激化了内部矛盾,康熙年间逐步废除圈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圈地事件,清朝圈地运动详解,清朝初年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下令:“凡近京各洲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五己未(1645年1月2日):清廷议“清察无主之地,安置满洲庄头。”顺天巡抚按柳寅东疏议:为避免旗民与汉民杂处而生争端,

  • 清朝太监做手术前必答三句话 答不对和态度不坚决就不用挨那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当太监年龄限制,清朝太监宋福海,清朝太监的真实事件

    一般来说,古人都尊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伤”的训导,所以清朝“剃发易服”酿成了很多血案,但是到了后来,别说头发,就是男人身上身上最重要零件,也是说割掉就割掉,而且是求着人家割,为此还不惜拜师送礼,就为了能在皇帝老儿面前自称一声奴才。大家知道,在清朝,一般的人是没有资格在皇帝和王公大臣面前自称奴

  • 红楼梦:看谁都不顺眼的晴雯,最终也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得好听些,晴雯没有奴性,有个性有脾气,更有强烈的自尊心。晴雯生得十分出挑,有着一等一的相貌,性情也爽利,就连贾母也特别欣赏她,一眼就相中了她,还打算将来让她做宝玉的妾室。晴雯的起点,是相当高的。但凡事有两面,特别是,过犹不及。晴雯的爆脾气,在怡红院,甚至在贾府都是出了名的。虽然宝玉身边的女孩子都活

  • 年羹尧嚣张跋扈走上死路,而岳钟琪始终低调故得以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的权势年羹尧中进士不过20岁左右,10年之间,官至巡抚,真是少年得志,其时,偶尔将主子雍亲王也不放在眼里,所以有时挨雍亲王的痛斥。雍正初年凭恃战功显赫,皇帝宠信,行事更是不加检点,甚而任性而为,做出种种越权枉法的事情,其中就是有雍正帝允许的,也是属于不合制度,不犯事则已,犯事时都是罪过。他的狂

  • 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仇恨和自身力量的发展以及当时的饥荒促使其反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与明朝,努尔哈赤和明朝的战斗,努尔哈赤对于明朝的评价

    ‬努尔哈赤反明的必然原因第一、努尔哈赤自幼对明廷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梁子结下了,迟早要报。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征讨古勒寨阿台的时候,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均被明军所杀,努尔哈赤惊闻父、祖死亡的消息,悲痛欲绝,诘问明廷:“祖父无罪何故杀之?”明廷遣使谢过,表示这是误杀,并给予努尔

  • 雍正真没本事?仅凭一道圣旨,却完美解决了当年朱元璋的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最厉害,雍正和朱元璋关系,雍正与朱元璋谁更勤勉

    不过,他虽不及三皇五帝般传奇,但历史中的雍正,却绝非庸人!作为一个皇帝,在他执政期间,他时常批阅奏折直至深夜,甚至批到废寝忘食。史书记载: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其在政治上的努力。在这方面,怕是朱元璋也不过如此。而他如此用心国事,得到的回报

  • 清高宗退位时国库仍较富裕,但皇权专制和骄奢淫逸使清朝由盛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国库最高收入,清朝每年国库支出,清朝国库最盛的时期

    对比起父祖,清高宗留给后代的家底属实是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圣祖驾崩时,那一年的国库存银仅是2716万两,而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世宗驾崩时,那一年的国库存银仅比康熙驾崩时增长了737万两,可是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国库就增长到了将近7000万两白银(具体是6939万两白银),这其中清

  • 清朝思想保守加之对内严重的防范心理和注重骑射导致火器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火器真实水平,清朝为什么废止火器,清朝军事技术落后的原因

    清朝其实是有火器的,只是它被限制在八旗使用了,这主要是基于对汉人的防备之心。据《清实录》和《清会典》所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疏表示,自己标下的军队没有子母炮,愿意捐资造22门分给各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掏腰包十分恳切的请求,却遭到了清圣祖的严厉训斥:“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