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天启时期的宦官专权,与其他时期有什么不同

明朝天启时期的宦官专权,与其他时期有什么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2/16 9:48:57

朝廷中宦官人数和机构众多。

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更好的对于国家进行管理,就设立了朝廷内部的宦官机构,并且随着朝廷政治的建设发展,宦官机构的主要职责和主要职位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宦官机构地建设开始完备的发展起来。

根据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的记载,天时期,宦官机构众多,包括“内府十二监”和“八局 ”,“总谓之曰‘二十四衙门’也。”从他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天启年间的宦官机构总共有二十四个之多,并且许多机构都是对于朝廷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门。

宦官机构不但管理着朝廷的起居和生活的诸多事务,同时还涉及到外部朝廷的政治当中,尤其是当时的宦官集团的核心部门司礼监,是当时众多的宦官机构中权力最大的部门。司礼监掌握着当时朝廷中的重要权力,最重要的就是“批红权”,这项权力的赋予使得宦官集团能够直接的参与到朝廷的管理当中。

司礼监中的许多宦官还能够同时兼任朝廷中的其他重要管制,在明代的天启年间,这些宦官除了在内廷中担任一定的职务之外,还普遍的会担任各种外差使职,以及宦官集团当中其它的重要官职,比如东厂提督等等,因此在明朝天启年年间宦官人员的职位是比较高的,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相应的他们所掌握的权力自然也就增加了。到了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专权的时候,他甚至还擅自进行制度的更改,进一步增加了宦官集团的权利,为宦官集团和自己谋取了更多的利益。

明朝天启年间的宦官人数一度也是十分膨胀。虽然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吸取前朝的经验和教训,严格的限制朝廷中宦官的人数,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宦官的人数不过百人,严格限制宦官集团的形成。但是随着后来统治者的发展,宦官集团的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每一代人数相比之前都有了显著的增多,到了明朝成化时期,朝廷中的宦官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万人。

天启年间的宦官人数相比较前几代的统治时期来说更是只增不减。除了朝廷内部的任职宦官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之外,朝廷还派遣了很多宦官驻外差,因此天启年间的宦官人数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众多的宦官人数在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中是相对较少的,人数的优势自然就为宦官集团专权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的基础,这也成为明朝的宦官集团专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宦官掌握朝廷的政治大权。

明朝天启时期,这一段时间是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在朝廷中干预政治的最主要的一段的时间,这一时期的宦官集团势力发展的十分迅速,魏忠贤一党的宦官一度权倾朝野,直接掌握着明朝的政治统治的大权。

魏忠贤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无赖,由于喜爱赌博却无力还债而被人侮辱,最终就成为太监进入了朝廷内部。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平行不端的宦官,却能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朝的实际掌握最高统治权力的人。由于明朝朝廷所实行的宦官身兼数职的传统,因此当时的魏忠贤也是担任多个朝廷中的重要官员职位,比如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司礼监秉笔等等,由此也使得魏忠贤的权力在不断地膨胀,这就为后来为魏忠贤掌握明朝统治的最高权力奠定了一定的条件。

明朝初年明太宗在位的时候,由于统治者朱元璋对于宦官集团的警惕和监督,这一时期的宦官集团掌握的权力十分有限,在朝廷中也没有足够的集团势力,因此没有出现宦官干预朝政的现象。到了明熹宗统治时期,由于宦官在朝廷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官职,手中握有的权力也很大,使得这一时期宦官干预朝政的现象十分严重。

明代在设立内阁作为皇权的辅助机构之后,为了加强对于内阁的管理和限制,就增加了司礼监的权力,从而实现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相互平衡,在相互制约的过程中,统治者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司礼监的实际地位,司礼监之中的宦官人员就获得更大的权力。

当时宦官集团的代表人物魏忠贤就担任着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朝廷大臣们上奏的文书,同时按照内阁的票拟进行批红。这样巨大的权力赋予司礼监的宦官官员之后,就是的宦官人员有了私自篡改统治者观点可能性,让他们能够对于国家的朝廷政治进行直接的干预。对于不利于宦官集团的奏章,他们也能够提前的筛选出来,所以当时宦官集团的势力在迅速的发展。

魏忠贤在掌握秉笔太监的巨大权力之后,开始不断地谋取私利,这就为后来魏忠贤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力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在加上当时的统治者明熹宗不务正业,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 ,汝辈好为之。’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已意。”因此魏忠贤已经在统治者的授意之下,成为当时明朝实际的各项决策的决定者。

天启时期的国家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管理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宦官集团的手中,但是由于当时的宦官人员大都是出身于贫寒的底层,从小缺乏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和方式并不了解,自身不具备发展国家的能力。同时他们自身的所见所闻也较少,视野和志向也是较为短浅,不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皇冠集团掌握政权的最终结果只是为自己谋取私利,这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明朝在经过魏忠贤等为代表的宦官集团较长时间的干预朝政之后,最终逐渐走向了衰亡的道路。

宦官集团的统治十分的残暴。

在明朝天启时期,宦官集团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之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在国家中对于自己的敌对势力进行严重的打压和迫害,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明朝朝廷之中因为反对魏忠贤的残暴统治而被魏忠贤强烈报复的正直官员一度达到了数百人,这些正直的官员有些被杀害,有些被充军,朝廷中的许多重臣都被魏忠贤逼迫罢官。

同时,魏忠贤一党为了更好的为自己谋取私利,还在朝廷中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从而借机除掉对于自己专权不利的影响因素。在宦官集团的暴政之下,明朝的社会形成了一种的恐怖压抑的气氛,不管是社会中的百姓还是朝廷中的官员,对于魏忠贤一党的宦官集团都是敢怒却不敢言。由此可见,明朝天启时期宦官掌握国家权力之后的残暴统治,这也是其宦官专权之后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虽然后来明朝在明熹宗去世之后,魏忠贤等宦官集团的势力开始衰落,并且最终被消灭,但是天启年间的宦官集团对于明朝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明朝社会在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宦官混乱的统治之后,社会已经很难再次恢复和发展起来,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刘若愚,《酌中志》张廷玉,《明史》

更多文章

  •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减少女性束缚,提高女性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代理学对女性的影响,中国古代女性思想上受到的束缚,宋代女性教育

    明清时期女教思想在继承宋代儒学女教思想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但女教思想的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无论是宋代儒学女教思想还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明清女教思想,其所反映出的本质仍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一、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明清女教思想的影响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

  • 朱元璋的大管家李善长,功高被颁发免死铁券,却在最后被全家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态度,李善长的免死铁券,李善长临死为什么替朱元璋说话

    最终,朱元璋在这些英雄豪杰当中角逐胜利,无上的荣耀背后,堆满了鲜血与艰难。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连家都无处回的小沙弥,到现在的江淮霸主,汉族首领,朱元璋经历了多少危难,多少失败,多少死里逃生,多少权谋诡计。他能够在乱世立足,最终横扫天下,建立王朝,这与他身后一众支持他的文臣武将有莫大的关系。朱元璋是一

  • 1385年,徐达望北而坐、狂笑数声后身亡,朱元璋:永失我万里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害死徐达,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徐达最后有没有被朱元璋杀害

    “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自1353年加入红巾军后,徐达就成为朱元璋最信赖的武将。32年的东征西讨中,徐达立下了盖世功勋,成为军中第一大将。然而,向来推崇“狡兔死,走狗烹”的朱元璋有没有对徐达动过杀心呢?他与朱元璋的关系如何?徐达又是因为什么暴亡的呢?大将之才徐达,

  • 朱祁镇真的是一无是处的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是个昏君,朱祁镇的过人之处,大明暴君下旨赐死朱祁镇

    所以,朱瞻基对于明朝贡献颇大,可以位列明君之列。然而,朱瞻基即位时间短,没有统治几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祁镇却在新的统治时期,酿下“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差点灭国,连皇帝都被蒙古掳去,可以说得上是明代王朝当中的奇耻大辱之一。所以,朱祁镇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他宠信阉宦王振,败坏朝纲,把朝廷政务搞得

  • 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史记和资治通鉴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嬴政的一生,资治通鉴对嬴政的评价,一张图了解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若是评选出一位最会做生意、生意做得最成功的历史人物,个人认为非吕不韦莫属。商人摇身一变政治家,还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奇货可居是吕不韦经营商业成功和官至秦国宰相的做事秘诀之一。吕不韦见到秦异人第一言,回到家中便与父亲进行了经典的一问一答的对话。吕不韦:“耕田之利几倍?

  • 从苏轼的诗词以及人生沉浮浅,看宋神宗变法的的得与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讽刺宋神宗的诗,宋神宗为什么贬苏轼,宋神宗 苏轼

    一:苏轼的诗词和人生的沉浮苏夫子作为早年就成名的人物之一,在科举上,自然也是手到擒来,对比范进之流蹉跎于科举之中的艰难,苏轼可谓一举成名。好比西晋的左思。苏夫子的这次科举也是达到了当时的“洛阳纸贵”的水平。在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议题中,年纪轻轻的苏轼技惊四座,欧阳修对于苏轼的”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

  • 朱高炽身患残疾,不受朱棣喜爱,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与朱高炽的矛盾,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怎么样,朱棣为什么选朱高炽做太子

    然而,每一个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都非常之多。朱棣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成为一个勤政爱民,青史留名的雄主,他烦心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不仅要考虑每天堆积如山的国事和政务,还有一件让他难以抉择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他应该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哪一个儿子。可以说,朱棣的儿子当中,能够有资格

  • 1367年,张昶身中数刀、骨肉分离后身亡,朱元璋:扔到河里喂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昶朱元璋,明朝张昶简历,明朝张昶怎么和朱元璋认识的

    “张昶极善理财,他的本事胜我十倍,只怕也不次于李善长。”朱元璋恍然大悟,当即释放张昶,委任他为参知政事,位列李善长之下。在应天,张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受朱元璋宠信。然而6年后,朱元璋却突然下令将张昶碎尸万段,扔进河里喂鱼。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与张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阶下囚”张昶张昶

  • 明朝灭亡真的是偶然吗?崇祯到底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不死明朝会灭吗,明朝灭亡的原因都在崇祯身上吗,如果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会亡吗

    一:决定性之一的明末最大军阀在明朝的末年,平心而论,在军事力量的建设上面,明朝政府因为连年的赤字,对军队的后勤配置,军备更新是相当的不行的。当时明朝的税负主要是依靠自两宋依照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所带来的丝绸,农业,商业兴起并且发展的江南富庶地区,这块长江中下流域所富养的土地和辛勤的人民为当时的明廷提供

  •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社会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人评价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还剩多少年,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会南迁吗

    行政措施方面的改进。最开始的明朝在当时的张太后和“三杨”的辅助之下,国家的政治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 由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