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镇真的是一无是处的昏君吗?

朱祁镇真的是一无是处的昏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60 更新时间:2024/2/7 7:19:31

所以,朱瞻基对于明朝贡献颇大,可以位列明君之列。然而,朱瞻基即位时间短,没有统治几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祁镇却在新的统治时期,酿下“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差点灭国,连皇帝都被蒙古掳去,可以说得上是明代王朝当中的奇耻大辱之一。

所以,朱祁镇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他宠信阉宦王振,败坏朝纲,把朝廷政务搞得一团糟。他疏远贤臣,不听劝阻,亲率大军到土木堡与也先的部队决战,由于指挥不当致使国家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一败涂地,自己也遭生擒,硬是被蒙古人绑架边关数十年。

可以说,朱祁镇是一个很没用的皇帝,也经常被后世的皇帝甚至史学家门引为笑谈。然而,朱祁镇真的就是这么的一无是处吗,他之所以亲信宦官,酿成大祸,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咎由自取,头脑昏庸嘛?

我们先说说朱祁镇重用王振。王振是朱祁镇最宠信的太监,也是后来朝廷消极怠工,酿成“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王振得到宠信之后,不仅嚣张跋扈,代君行旨,拉帮结派,培植党羽,还向皇帝进献谗言,离间皇帝与忠诚大臣之间的关系。并且怂恿皇帝,贸然出战,由于指挥不当,把一场原本容易的胜仗硬是打成了惨败,最终让国家损兵折将,皇帝被擒,酿成大祸。

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源要从朱祁镇的父辈们说起。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想办法把所有的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他打击相权,削去丞相职务,改为内阁制度,并且借助机会,铲除了朝中几乎所有的开国功勋大臣名将。不知不觉之中,他把所有的权力全部掌握住了,但同时,巨大的权力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所以朱元璋每每工作到深夜,每天政务缠身,但是他精力旺盛,忙到吐血却又乐此不疲。

到了朱棣的永乐时代,他也是一个权力至上的人,造反得来的江山不易,多少人眼馋,也有多少人心怀嫉妒,所以朱棣也用强力的手腕,将权力集中,所以朱棣能够一言九鼎,号令天下。但是,他没有他爹的工作效率,承受不了一个巨大的国家所有的政务。所以他把自己的权力一部分分给了内阁,也就是文官集团。就这样,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独占鳌头,再加上朱棣极端厌恶太监,所以宦官在永乐一朝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厉害的人。

然而朱棣去世后,文官集团的权力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发展,再加上朱瞻基继承父亲遗志,发展生产,以仁治国,就更加依赖于文官和内阁,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已经有种能够制约君权的迹象了。这样,朱瞻基为了牵制相权,培养了宦官的势力。他故意提拔一些身边的亲信宦官,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权利和特权,就这样,一个用来制衡相权的宦官势力培育起来了。

所以,朱祁镇之所以亲信宦官王振,虽然与他性格懦弱,不查忠奸有关系,其实也是宦官权力发展的一个产物。朱祁镇和他的父辈们相比,行政能力大打折扣,而且也没有魄力去制衡那些朝堂上功勋赫赫,鞠躬尽粹的老臣,相反,经常处处受制约,受管束,被批评,被唠叨,所以,当一个又贴心,又处处逢迎,而且能够对抗大臣势力的王振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朱祁镇完全的把自己的信任交给了这个宦官,最终酿成了大祸。

还有一点就是边关问题。在朱棣时期,朱棣为解决边患,多次出征蒙古,边关一有骚动迹象,立刻率兵攻打。然而,到了朱瞻基这一代,他认为父亲的做法太劳民伤财,于是开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对于边患方面,也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处处妥协,使得少数民族以及蒙古残元势力得到发展,并且屡屡犯边,且皆无阻挡。就这样,使得也先这样一个蒙古巨患发展起来。

到了朱祁镇这一代,以强蒙犯境,朱祁镇没有任何军事作战的经验,且领导有误,终于导致了巨大的落败。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史记和资治通鉴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嬴政的一生,资治通鉴对嬴政的评价,一张图了解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若是评选出一位最会做生意、生意做得最成功的历史人物,个人认为非吕不韦莫属。商人摇身一变政治家,还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奇货可居是吕不韦经营商业成功和官至秦国宰相的做事秘诀之一。吕不韦见到秦异人第一言,回到家中便与父亲进行了经典的一问一答的对话。吕不韦:“耕田之利几倍?

  • 从苏轼的诗词以及人生沉浮浅,看宋神宗变法的的得与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讽刺宋神宗的诗,宋神宗为什么贬苏轼,宋神宗 苏轼

    一:苏轼的诗词和人生的沉浮苏夫子作为早年就成名的人物之一,在科举上,自然也是手到擒来,对比范进之流蹉跎于科举之中的艰难,苏轼可谓一举成名。好比西晋的左思。苏夫子的这次科举也是达到了当时的“洛阳纸贵”的水平。在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议题中,年纪轻轻的苏轼技惊四座,欧阳修对于苏轼的”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

  • 朱高炽身患残疾,不受朱棣喜爱,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与朱高炽的矛盾,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怎么样,朱棣为什么选朱高炽做太子

    然而,每一个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都非常之多。朱棣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成为一个勤政爱民,青史留名的雄主,他烦心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不仅要考虑每天堆积如山的国事和政务,还有一件让他难以抉择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他应该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哪一个儿子。可以说,朱棣的儿子当中,能够有资格

  • 1367年,张昶身中数刀、骨肉分离后身亡,朱元璋:扔到河里喂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昶朱元璋,明朝张昶简历,明朝张昶怎么和朱元璋认识的

    “张昶极善理财,他的本事胜我十倍,只怕也不次于李善长。”朱元璋恍然大悟,当即释放张昶,委任他为参知政事,位列李善长之下。在应天,张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受朱元璋宠信。然而6年后,朱元璋却突然下令将张昶碎尸万段,扔进河里喂鱼。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与张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阶下囚”张昶张昶

  • 明朝灭亡真的是偶然吗?崇祯到底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不死明朝会灭吗,明朝灭亡的原因都在崇祯身上吗,如果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会亡吗

    一:决定性之一的明末最大军阀在明朝的末年,平心而论,在军事力量的建设上面,明朝政府因为连年的赤字,对军队的后勤配置,军备更新是相当的不行的。当时明朝的税负主要是依靠自两宋依照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所带来的丝绸,农业,商业兴起并且发展的江南富庶地区,这块长江中下流域所富养的土地和辛勤的人民为当时的明廷提供

  •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社会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人评价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还剩多少年,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会南迁吗

    行政措施方面的改进。最开始的明朝在当时的张太后和“三杨”的辅助之下,国家的政治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 由此可知,

  •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女子各个社会生活层面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代儒学世俗化原因,宋代儒学体系,宋代儒学的核心思想

    一、宋代儒学对在室女的教化1.宋代儒学对在室女的礼仪规范传统社会十分注重礼教,养成一定的礼仪规范,是女子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式。礼仪规范主要是指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导子女在各种场合下的正确的举止,有助于养成谦逊、恭敬、孝悌的良好品德,也有助于维护女子的形象和家庭中的地位。七岁的时候,男女便

  • 澶渊之盟明明很屈辱,为何却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盟约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澶渊在哪儿,澶渊之盟基本史实

    到了宋真宗,赶上萧太后大举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赶到澶州前线督战,在形势利好的情况下,却签订了“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国交钱进贡平息了两国战火。从此,后世不少学者一提宋史,无不以“澶渊之盟”为耻,但随着近年学者们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究竟哪种观点更恰当,我们先看正反方所

  • 此人是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开国功臣,他到底是如何做到寿终正寝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唯一没有杀的功臣是谁,朱元璋留下了多少功臣没杀,朱元璋杀了多少个功臣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元勋,哪个不是罪名昭昭?理由充足。汤和也有惹过朱元璋不开心的时候,是汤和驻守常州的时候,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回去喝点闷酒,说了醉话:“我镇守此城,如坐屋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后,竟怀恨在心。在封汤和为信国公时,不但列举他在常州的过失,还把那些过失刻在了世袭凭证

  • 大明王朝1566:陈洪跟裕王等人闭门说的话,嘉靖怎么会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王朝1566陈洪之死,大明王朝1566嘉靖片段,大明王朝陈洪和嘉靖

    都说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相信海瑞本人对于嘉靖皇帝除了传统的忠君报国之心外,还是有一颗报答嘉靖的知遇之恩的心的。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因为触碰了帝王的那个逆鳞,而引起了君王的杀人之心。好心办了坏事。自古以来多少人因为写书,写文字被杀了头,跟他们相比,海瑞是幸运的。一篇《治安疏》洋洋洒洒6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