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刘备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1/31 23:59:01

三国时期,有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领导者,又有诸葛亮、周瑜这样的谋士,甚至连优秀的武将也是颇多,可以说数不胜数的英雄在这个时代诞生。

要说三国时最为可惜的便是刘备了,大业初成时已年近半百,虽然有诸葛亮这样的一代谋臣,和张飞关羽这样实力强劲的武将,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伟业。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曾经有四个儿子(亲儿子+干儿子),而刘备的理想便隐藏在这四个人的名字中。

喜交友、不爱读书的少年刘备

刘备的野心从小时候便开始有所展现,他的父亲早亡,小时候的刘备和母亲以织席卖鞋为生,生活非常艰苦。

幸亏有同宗的叔伯资助刘备,才让刘备一直学习下去。当时,刘备家东南角的篱笆旁有一桑树,桑树高耸,从远处看像巨大的车盖,形似帝王出行的座驾。

刘备幼时玩耍,指着树对母亲说将来他要乘坐像桑树一样的车出行。如此一句话便可见,刘备想要成就大业的野心,从很小的时候便有所展露。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到三顾茅庐,不难看出刘备对于贤士的礼遇,这也为刘备成就了一代明君礼贤下士的美名。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刘备肯定饱读诗书、博古贯今,不然如何让诸多的名士愿意在他麾下为他奔走。

其实少年时的刘备并不喜欢读书,却喜欢结交友人。少时的刘备就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善待下人,又喜欢结交豪杰。

这样的刘备虽然没有太多的才学,但他的性格却让在游学中的很多当地豪侠都愿意去追随他。

从而在后期刘备的诸多战斗中帮助到他,助他取得胜利,建立功勋,也为刘备的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备交友,并非是简单的泛泛之交,从桃园三结义便可以看出,和刘备结交的很多人都是看中刘备的慷慨大义,言出必行,礼贤下士。

许多人和刘备都是过命的交情,在三国这个乱世中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直到失去生命。这样的结交并非是一般人能够做到,后期刘备建权后,还能够和普通县令同席而坐,可见刘备的心胸之开阔。

从婚姻看刘备的野心

少时颠沛流离,四处游学的生活铸就了刘备一颗坚毅的心,也让刘备对于成就大业的念想,绝不轻言放弃。

更甚至,婚姻对刘备来说,只是为他成就大业的一个手段。除了早年逝去的夫人,刘备一共娶了四位夫人。

这四位夫人中有三位都是为了稳定刘备的大业而娶,从娶妻的态度可见,刘备的野心很大。

首先不得不说的便是第一位夫人,生下刘禅甘夫人。甘夫人一直是刘备的小妾,从很早便一直跟随刘备,一直帮着刘备打理家事,对刘备可以说是不离不弃。

刘备对甘夫人和刘禅其实一直也有愧疚之心,著名的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救得便是甘夫人和刘禅。当时刘备的军队被曹操突然攻袭,没能及时撤退,当到当阳长坂坡时,被曹操追上。

仓促之间刘备丢下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与诸葛亮、张飞等数十人乘马向南逃走。后来还是因为赵云及时返回,保护了甘夫人和刘禅,甘夫人和儿子刘禅才能幸免于难。

因着和刘备一起颠沛流离,甘夫人在刘备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不然也不会在临死之时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但与刘备的大业比起来,夫人和儿子的生命是不值一提的。

第二位夫人是刘备爱将糜竹的妹妹,糜夫人。刘备早年发迹,后期能够建立政权,全部都多亏了爱将糜竹家族的资金支持。

蜀汉建立后,刘备为了感谢糜竹的付出,并且和糜竹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便娶了糜竹的妹妹为妻。

甚至在当年陶谦将徐州交付于刘备时,很多人都对刘备不太看好,但原本在陶谦手下当差的糜竹拒绝了曹操的利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随刘备。

刘备对于这位爱将是十分感激的,娶糜竹的妹妹为妻,也更让两人关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第三位夫人是和东吴的政治联姻,对刘备来说这是单纯的政治联姻,所以对第三位夫人孙尚香并没有什么感情。

后来蜀吴决裂,联姻关系破裂,孙尚香也回了东吴,自此两人再没什么交集。至于第四位夫人,刘备的目的更加明确,巩固政权所需。

第四位夫人是蜀汉的皇后,吴夫人。吴夫人是刘备进驻四川后,为了拉拢人心,稳定政权,于是娶了当地驻军将领吴懿的妹妹吴苋,并封为皇后之尊。

这一举措,很好地让当地的将领知道刘备的心胸开阔,从而真正意义上心甘情愿成为刘备的部下。

从婚姻便可以看出刘备的野心,四段婚姻无一不是为了他的大业而服务,但对于那个战乱的年代,用婚姻联系政权,稳固政权,无一是最好的办法。

刘备的四个儿子:封禅永理

除了婚姻之外,刘备在给儿子们取名字的时候,也在传达自己的理想,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刘封、刘禅、刘永刘理

四个儿子的单字合起来便是“封禅永理”。封禅,取祭拜天地之意,古代非帝王不能行祭拜之礼;永理,取永远治理之意,希望疆土永远安定。

封禅永理四字代表着刘备对四个儿子的期望,和对未来大业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不如人愿,蜀汉政权在刘备死后便步入了衰微,在刘禅手中走向了灭亡。

在刘备的这四个儿子中,其实比刘封更有才能,但刘封并非是刘备的儿子,他是刘备早年无子,入驻荆州时认的养子。

刘封武艺过人,多次取得战功,很得刘备的信任。但在之后关羽北伐曹魏时,刘封拒不支援关羽,并且又败归成都。后来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了刘封。

第二位儿子刘禅,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位的名号:扶不起的阿斗,也是让蜀汉走向灭亡的关键人物。

刘禅昏庸无能,刘备死前还不忘托孤诸葛亮,想必也是知晓这个儿子的无能。但谋略如诸葛亮,也无法扶起刘禅这个阿斗。

第三位和第四位儿子刘永和刘理,同为蜀汉皇后吴夫人所出。刘禅继位时,刘永和刘理太过年幼,不堪重任。

后来蜀汉灭亡,刘永和刘理便一起跟随刘禅被司马昭封了爵位。自此,历史上便再无二人的痕迹。

四个儿子的名字,封禅是刘备对宏图大业的野心;永理是刘备对大业既成后刘氏皇权不断延续的野心。

刘备虽说一直随和可亲,对权力不留恋,但从他给儿子的取名便明显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并非表面上那样无欲无求,实则想要一统中原的渴望甚至比孙权等人更加强烈。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时举足轻重的英雄人物,依靠自身的努力建立蜀汉政权,成就大业。从对四个儿子的起名和期望来看,刘备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伟业,也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一番伟业。

但他却生不逢时,大业初成却已过半百,寄托希望的儿子也“乐不思蜀”,让蜀汉走向了灭亡。

曾经雄极一时的蜀汉,拥有无数意气风发的谋士武将,却在刘备和诸葛亮双双去世后,无人有能力承担起大业,成为三国中第一个走向灭亡的国家,也让刘备的野心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更多文章

  • 此人追随刘备20多年,吃尽苦头,为何即将享福时却选择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一生投奔过几个人,追随刘备的五位名将,刘备是怎么和他反目成仇的

    这位跟着刘备吃尽了苦头的人便是糜芳。糜芳祖辈世代经商,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家中奴仆上万,可以说是一方豪强了。他与哥哥麋竺最早跟随的是徐州牧陶谦,陶谦病逝后,糜芳兄弟俩于兴平二年开始追随刘备。可能是命不好,糜芳自从开始追随刘备,刘备便屡战屡败,一直颠沛流离。如建安元年,刘备在下邳被吕布击败,糜芳随刘备逃

  • 西汉治国策略的改变,对于游侠群体生存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汉游侠有哪些特点,西汉治国策略,西汉游侠衰落的原因

    “游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韩非自》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记载,司马迁称其为“其形虽不轨于正义”而具有力挽狂澜、杀身成仁、兼爱天下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一股社会力量。他们大抵来源分化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等“士”阶层,他们具有不为社会制度约束的“游离性”,却骨子里又有受传统道术束缚而具有“义”和“

  • 汉武帝的推恩令削藩十分成功,建文帝作为后来者,为什么不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一纸推恩令顺利削藩,推恩令汉武帝削藩,建文削藩的真实原因

    后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也从此消失。可以说,朱允炆之所以丢掉皇位,与他削藩的举动有很大关系。有人就感到很奇怪,削藩并非明朝独有。早在汉朝时期,汉武帝父子便实行过。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效果很好,为何朱允炆不借鉴一下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文帝不用“推恩令”的原因。首先,时代背景不同。汉

  • 刘备一贫如洗,却能一步步建立蜀汉,巨额的军费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靠什么维持军费开支,蜀汉刘备有多强大,正史上刘备是怎么白手起家的

    其实,刘备的军费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获得。第一个渠道就是豪族、富商的支持。我们知道刘备是在涿郡起兵的,他的第一支队伍就是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赞助的。他们可以说是刘备起兵时最大的赞助者,他们给了刘备“创业”的第一桶金。此外,刘备还获得过豪族们的支持。这些豪族们给予刘备的不仅是军费,他们甚至还向刘备提供士

  • 诸葛亮聪明绝顶,唯独与此人比赛三个回合,都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有多聪明,诸葛亮一生和谁打的最厉害,正史诸葛亮真的很聪明吗

    第一个方面是出山。诸葛亮虽然是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但自从跟了刘备后一直颠沛流离,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地方都没有,受了不少苦。而司马懿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司马懿早就声名远扬,曹操去请他出山的时候,他还有些看不上曹操,直到曹操大败于赤壁,他才出山并直接受到了重用相比较之下,司马懿的出山显得更高调,起

  • 春秋各国为什么只有晋国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晋国怎么分裂的,春秋强大的晋国为什么会分裂,春秋战国晋国为什么分裂

    [var1]但是到了春秋末期,这一在疆域、国力都遥遥领先的大国,也最终走向了分裂,被晋国的赵、魏、韩三家瓜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不仅意味正式承认他们的地位,也标志着时代的转换,由春秋进入了战国。[var1]赵魏韩三家大夫何以能最终取代晋国公室,成为

  • 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嬴政统一六国后做了什么巩固政权,嬴政统一六国未解之谜,嬴政几时统一六国

    自从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后,秦国真正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大幅加速了自己对外征伐的脚步。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的统一之志已经昭然若揭,唯一还有实力可以与之掰手腕的,恐怕就只有赵国一家了。[var1]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打韩国,一举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犹如一块“飞地”一般。眼见情势

  • 庞涓嫉妒孙膑才能,设计砍了孙膑双脚,孙膑后来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膑打败庞涓后去了哪,孙膑和庞涓的真实情况,孙膑与庞涓的较量

    庞涓陷害孙膑庞涓与孙膑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传说他们是师兄弟,都出自鬼谷子门下。庞涓出师后,到魏国侍奉魏惠王,担任魏国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两。但他知道自己才能不如师弟孙膑,所以便派人密切监视着孙膑的动向。为了防止孙膑出山后威胁到他的地位,庞涓假意向孙膑发出邀请,请他来魏国共享“富贵”。[var1]孙膑

  • “尊王攘夷”与齐国称霸,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霸主,春秋五国霸主齐国,为什么齐国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此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秦汉之前,中华大地本就不是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体制,周王虽号称“天子”,但实际和后世帝王也完全不一样,周王说白了,只是诸侯共主而已,再通过 “由尖至锥的横切为血源关系的宗法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人、野人的关系”来构建统治体系(《

  • 《大秦赋》:秦王嬴政消灭六国后是如何对待各位末代国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先后灭六国的顺序,嬴政灭六国的故事,嬴政灭六国于哪一年

    近来,“大秦帝国”的第四部《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虽然豆瓣的评分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依然还算得上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历史巨作。已更新的剧集中,秦王嬴政尚未发起针对其余六国的“灭国之战”,接下来,我们提前揭示那段历史。众所周知,秦王嬴政最终消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积累了璀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