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与武则天“成婚”第一天,打造一历史记录,五千年无人可破

李世民与武则天“成婚”第一天,打造一历史记录,五千年无人可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4/1/16 9:57:47

武则天一生十分传奇,在坊间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老百姓对这个传奇女皇帝的故事也是津津乐道。不过今天这个故事你可能之前没听过,那就是李世民与武则天“成婚”第一天,创下的一项历史记录,五千年来都无人可破。

出身低微不择手段

武则天和历史上的大多数传奇女性一样,一生命运跌宕起伏。武则天更为特殊的是,她先后做了李世民和李治这对父子的妃子,这在中华民族是十分罕见的,游牧民族倒是有这种习俗。武则天在落魄之时还曾经做过尼姑,这和甄嬛传里的甄嬛有些类似,可能尼姑庵里有难度大的副本吧,或者有什么高人留下来的成功学秘籍。话说回来,武则天在历史上褒贬不一的原因,不仅仅是她身为女儿身而做了皇帝的缘故,还有武则天不择手段的残忍作风。武则天曾经为了坐上皇后的位置,不惜闷死自己的女儿,嫁祸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在晚年还废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做起了皇帝。武则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力控,可能是她一生中的经历过于残酷,使得她不相信任何人和任何感情,只相信自己手中的权力。

而让武则天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原因就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延续了开元盛世,唯才是举,不拘于门第之见,使得很多有才华的寒门学子得到了重用,唐朝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她在政治上不择手段,但是正所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武则天治世的才华还是不可否定的。

一次意外创下历史记录

公元637年,年仅14岁的武则天第一次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就被封为五品才人,赐给武则天“武媚”的名号,这也是影视剧中“武媚娘”这个名字的由来。不过武则天在那晚,并没有得到太宗李世民的宠幸,这也正是这个故事的由来。武则天是在尼姑庵做了12年的才人。之后太子李治继位,才把武则天第二次接进了宫中,武则天这才真正得到了皇帝的宠幸。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武则天没有得到太宗的宠幸,就成为了才人了呢,接下来听小编说给你听。事实上,武则天在十四岁进宫的那天,在她与李世民两人之间发生了一个大事,而这件事情让武则天一夜之后就成为了五品才人。

武则天那天进宫之后,正准备侍寝,没想到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而更加离奇的是,这道闪电正好劈在了太宗的寝宫,这时李世民还不知道寝宫的房梁被劈断了,而是继续为武则天宽衣解带,没想到武则天突然将李世民推开。太宗正在惊讶的时候,房梁突然坍塌在自己刚刚所处的位置上,李世民这才知道刚刚的闪电劈中了房梁,是武则天救了自己。太宗回过神来后,十分佩服武则天小小年纪临危不乱的勇气,当场就册封武则天为才人,而且还让太医为她疗伤。

由于古代的时代背景,十分封建迷信,李世民在经历了惊吓之后,便没有继续临幸武则天了。于是武则天和李世民“结婚”的第一天,就被这道不解风情的闪电搅和了。虽然遗憾,但这也使得武则天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得到皇帝临幸,就被册封为妃子的女人。这一历史记录,翻遍史书,五千年也没有人能够打破。

二次进宫改朝换代

武则天第二次进宫之后,就一直陪伴在高宗李治的身边,由于李治的身体很差,所以武则天经常帮助他批改奏折,慢慢李治对武则天越来越依赖,武则天就趁机掌控了朝政。

公元654年,武则天生下了一个小女儿,王皇后特别喜欢小公主,经常到武则天的寝宫来和小公主玩,没想到有一天王皇后和往常一样,和小公主玩耍之后离去,之后小公主就死了,武则天则向李治哭诉,自己的女儿被王皇后害死。任谁也无法想到,一个母亲会闷死自己的女儿,但是武则天就是这么做了,为的就是嫁祸给王皇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耳根子软的李治在愤怒之下,就将王皇后降为平民。而武则天却没有因此放过她,估计是怕夜长梦多,切掉了王皇后的四肢,将她泡在酒缸里,慢慢死去。

李治死后,李贤明被立为了太子,不过这个太子在武则天面前太过窝囊,武则天经常当面就训斥李贤明不懂得孝道,不配为人之子。因此李贤明十分害怕这个母后。为了权力,武则天终于按捺不住了,在公元679年,以造反为理由,废了太子,立李显为太子,也是好景不长,李显不到一个月就又被自己的母后废了。李旦在登基之后,此时的武则天感到时机已到,于是篡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开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一代女皇功昭日月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她即是一个美丽、勇敢、聪明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政治家。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之下,一个社会地位如此低下的女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段,哪怕这些手段不见得都能上得了台面,那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武则天从高宗时期就开始代理朝政,后来废唐称帝,执政的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武则天在唐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史学家把武则天治理的历史时期,称作“贞观遗风”,可见武则天的功绩是不容忽视的。

更多文章

  • 嘉庆帝在《唐代宗论》中已露出铲除和珅之心,但过度纵容其余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帝处理和珅,嘉庆帝怎么对待和珅的,嘉庆帝为什么整治和珅

    这一点,我们从他所作的《唐代宗论》中看得很清楚。嘉庆帝在亲政前所作的《唐代宗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代宗虽为太子,亦如燕巢于幕,其不为辅国所谗者几希。及帝即位,若苟正辅国之罪,肆诛市曹,一武夫力耳!乃舍此不为,以天子之尊,行盗贼之计,可愧甚矣!”嘉庆帝在文章中所说的是唐代这样一段历史。安史之乱后,李

  • 除凌烟阁24功臣外,唐朝还有8位功臣是李渊封的,可惜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凌烟阁24功臣排名,唐朝最具传奇的功臣,唐朝李渊有几个大臣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想当皇帝时,手下往往会有许多人劝进,比如刘备、曹丕他们就是这样,而皇帝听到有人劝进时,往往还要谦虚一下,说自己无德无才不配之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装A和C之间那个字母罢了。群臣之所以努力劝进,其实是为了皇帝登基后,自己就变成开国功臣,这样就会得到封赏是,虽然俸禄等可能没增加,但爵

  • 李渊第三个嫡子李玄霸年仅十六便薨逝,李泰曾被过继于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朝鲜王李泰,李泰个人简历,李世民儿子李泰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对于李玄霸的记载很少,差不多也就是记录了一个简单的生平而已。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李玄霸是唐高祖的第三子,比他二哥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小一岁,生母都为太穆皇后窦氏,早薨无子。武德元年(618年)被称帝的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谥怀,并追赠秦州总管、司空,故史称“卫怀王”。武德四

  • 李渊有意让张士贵担任家乡的刺史,后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渊,李世民审张士贵,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张士贵的父亲张国在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又因为战功而被封为大都督,自此移居虢州。到了张士贵这一代,他没有辜负家族历代习武为将的传统,据《旧唐书》记载,他“善骑射,膂力过人。”而《新唐书》则说他“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武勇过人的张士贵在当地很有名望。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贵便召集

  • 李渊堂侄李道玄因副将史万宝按兵不动而战死,刘黑闼一时实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道玄惊艳的照片,刘黑闼杀了多少唐将,李世民和刘黑闼决战

    作战勇猛、热衷于冲锋陷阵的少年猛将武德元年(618年)6月,李渊正式称帝后,大肆分封宗族。其中,他的堂侄、年仅15岁的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在接下来的打天下过程中,李家冒出了好几位名将,除了军事能力超群的领军人物李世民外,还有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等,后三位都成了李氏宗室的军事顶梁柱。但在当时,年纪轻

  • 李显提拔韦玄贞有分裴炎之权的意义,但一句气话导致帝位丧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裴炎李显,李显对韦玄贞评价,李显让谁当太子

    不过,武则天可不愿意轻易放弃权力,原来自己是所有事情的决定者,李治不过是个橡皮图章,现在要退二线当个顾问,武则天何等人物,自然不甘心,于是,武则天就看中了辅政大臣、当朝宰相裴炎。裴炎是个长孙无忌一样的人物,认为皇权需要宰相来代行,要想给小皇帝立规矩,但他一个人势单力孤,也需要武则天这位资深皇太后来支

  • 李世民认为曹操是一个优秀的将才但没有帝王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和李世民谁强,李世民和曹操谁政治厉害,曹操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后世主要是以《祭魏武帝文》来分析的,这篇文章说道:“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

  • 李世民晚年求长生,天竺妖僧炼药反而加重其病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的有趣故事,郑国霖李世民

    唐太宗晚年,常年累月的操劳国事,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而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长孙皇后病逝、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黜,魏王李泰因觊觎储位被幽禁等),更是让他烦闷、抑郁不已。渐渐地,皇帝开始身患痈疽(急性化脓性毒疮),每每为此痛苦不已,不到50岁的年纪便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按照史料记载,在驾崩前的7年

  • 白江口之战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唐白江口之战,唐朝白江口之战日军多少人,白江口战役纪录片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高句丽,最弱的是百济,三个国家都想实现统一,彼此之间不断爆发战争。而自隋朝,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更是三征高句丽。可到了唐朝同样如此,这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对东北地区的威胁越来越大。可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战争效

  • 李渊反隋并非一帆风顺,其抢占关中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简历,李渊反隋真实历史,李渊为何起兵反隋

    第一难:太原起兵到闪击关中李渊出生贵族家庭,可以说无论谁最终取得天下都会优待他们家族。毕竟他们一家坐镇山西,朝廷获胜他有镇守之功,其他义军获胜,只要他能归顺新朝一样会受到重视。而冒着杀头的风险加入争夺天下的竞争,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既然选择起兵,李渊在太原一带的经营以及李氏家族的势力自然要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