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宋朝最大的奸臣是秦桧,这个人比秦桧还奸诈,逼皇帝给他下跪

都说宋朝最大的奸臣是秦桧,这个人比秦桧还奸诈,逼皇帝给他下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4/2/22 15:09:52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遗臭万年的秦桧,而南宋后期就出现了一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大权臣—贾似道。

贾似道出身于名门,其家族乃是西汉名臣贾谊之后,祖父贾伟做过地市级的官员。而他的父亲贾涉先从一个基层的小官吏高邮尉做起,之后,因自己的努力屡建军功,做到了军区司令一级的大官。据记载,贾涉为官期间,数次击退金国的进犯。

如:招抚山东义军并将其安置于淮北等地抗金,此举不仅节约了军费,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他军纪严明,斩杀临阵逃脱的将领徐晖,使得当时军心大震,无不听从其指挥。即使自己身患重病,当边境有金国军队来犯,他也会带着病身投入战斗,以击退来犯之敌!

最后,他更是弄得自己是油尽灯枯,在班师回朝路上就去世了。

贾涉之死,感动的当时的宋朝皇帝宋宁宗大哭,追赠贾涉为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之后,贾涉的女儿被选入宫中,成为宋理宗的爱妃。话说,虎父无犬子,贾似道凭借着这样的家世入朝为官,仕途上确实是平步青云,但是,和他的父亲贾涉比起来,他在朝为官可就是混蛋多了。

年少之时,贾似道就喜欢混迹于市井酒馆之中,并且,喜欢乱赌。刚入朝为官时,在沿江、京湖、等地也确实在抗击蒙古军队的战事上做出过些许成绩,甚至,还得到过蒙古方的首脑忽必烈的赞赏:“贾似道这样的人,若是能够为我所用就好了”。

而他却极力的夸大自己的成绩,借此来成为垄断专权的资本。如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要回国都去夺取大汗之位,趁着蒙古军队撤走之时,他杀了一百多个蒙古士兵,便赶紧跑到宋理宗面前喊大捷:“各路都大捷,敌人的大军包围也被打破了,边境的敌人已经被几乎消灭干净了”

当权时期,他经常压制同僚,打击不顺从自己的官员势力。如:把吴潜一贬再贬,流放到当时的极其落后的广东龙川,一直到死也未用。妒忌贤能,把对自个不满的武将如:高达、赵葵、曹世雄、杜庶等名将安上贪污嫌疑的帽子,列为打击对象。

这使得当时的宋朝军队里人心惶惶,将士离心无法守好边塞,乃至逼得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叛国投敌!宋理宗死后,上位的却是一个大脑发育迟缓,身体多病的宋度宗。这位宋度宗呢?对人是一个智障儿,但是,当上皇帝后什么广纳嫔妃,纵情声色,踢球喝酒却门清的很!

自然,这也就为贾似道日后继续专权当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度宗因为沉迷于享乐,对于朝政大事烦心的很,什么大臣奏章竟全部交付于自己的一些个妃嫔去做,而朝政处理事宜,全都委托给了贾似道打理,对贾似道更是言听计从。并且,对他的官位和恩宠也是一加再加:先拜贾似道为太师,再拜他为平章军国重事。

皇帝先允许他三天上一次朝,后来,甚至允许到十天才上一次。而贾似道在政治上更是延续了宋理宗时期的一贯方针,更是变本加厉。程元凤叶梦鼎江万里等人,前后好几位都是经过贾似道推荐才当上宰相的,当上后,他们还必须对贾似道惟命是从,做好他的牵线木偶。

如:叶梦鼎为一个官吏平了反,贾似道却认为,对于这个官吏的恩德却不是出自本人之手,所以,认为是叶梦鼎在收买人心,于是,便罢免了叶梦鼎属下的好几位官员,并且,张榜于朝堂以儆效尤,气的叶梦鼎要立即辞掉宰相之位。

这事最终让贾似道母亲知道了,她都说:“儿子,你做的太过分了。”贾似道这才特别破例不再继续追究下去。并且,贾似道的专权和专横还体现在与宋度宗的关系上。在贾似道入朝之时,不但可以不拜,而且,退朝之时,宋度宗总是站起来目送他出殿为止。

宋度宗还称其为“师臣”而不直呼其名,大臣们更是尊称他为“周公”。但是,即使到了如此程度,贾似道为了巩固和继续提升自个的权利,时不时的还撂个挑子吓一吓宋度宗,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如:在咸淳二年,贾似道再次辞相,并且,态度坚决的很。这下把宋度宗急的哇哇大哭,并且,要跪下来拜求贾似道留任。当时的执政江万里,认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古哪有君王跪拜大臣的道理?便赶紧劝说两人:“陛下您不能够拜下去,太师您也不要再说辞职了。”

贾似道这才收起了这出贻笑千古的丑戏。

事后,贾似道为了拉拢还江万里,惺惺作态的说:“多亏你把皇帝拦下了,不然,我就这就是千古罪人了。”江万里因不屑与贾似道这等小人为伍,所以,不愿多做理睬。而贾似道则认为他这是不识抬举,立即想法将他贬官处理了。

贾似道倒台后的下场也很难堪,宋度宗去世后,不久他也失势。谢太皇太后本是只将他免职贬官到了广东边远一带,在被押送的路上,他却死在一个押送自个的小官郑虎臣手上。这位押送官郑虎臣如此说道:“我为天下杀贾,身被刑罚无悔。”

看来,贾似道真到了千夫所指,人神共愤的程度。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清乾隆年间的龙溪知县袁本濂,又用一块石碑将这十个大字重述一遍。旁边有1936年诸暨人陈琪撰文、汉寿人朱熙写的《木棉亭记》碑刻。

贾似道在当政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然而,他本人却是一位极富修养的艺术鉴赏家。他收藏了不少宋朝以前如:王羲之展子虔等人的名书画。并且,贾似道颇有才,号称蟋蟀宰相的他,甚至,还著有一部《促织经》,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蟋蟀的专著。

参考资料:

【《宋史·贾似道传》周密《癸辛杂识》、《齐东野语》、刘一清《钱塘遗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更多文章

  • 宋朝有八贤王这个人吗? 八贤王赵德芳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八贤王赵德芳,八贤王赵德芳骂昏君戏曲,赵德芳八贤王完整视频

    我们在看以北宋为背景的戏曲或影视作品时总会出现一个和蔼可亲又正气凛然的老头,就是八王千岁赵德芳。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在观众的印象中这个老头就是正义的化身,多次在忠臣遇险时出手相救,与奸臣做针锋相对的斗争。他的地位与皇帝相等,都是君主级别,可以面见皇帝或接受圣旨的时候

  • 宋朝弱小,为什么还能抗过三百年的王朝大限?一个制度作用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强盛和衰败的时期,宋朝的耻辱史有多严重,宋朝有多弱小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根据《避暑录话》的记载:赵匡胤在建国之后,非常神秘地在太庙中树立了一座石碑,并将其称为“誓碑”。赵匡胤立下祖制,每逢新君即位,皇帝必须前往太庙祭拜先祖,随后,带着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阅读石碑的内容,“瞻默诵讫”。因为,太庙是皇家禁地,连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内臣都无权进入太庙,而唯一能陪

  •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到底是对还是错?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崇焕怎么杀的毛文龙,明末袁崇焕杀毛文龙视频,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是什么

    话说,在崇祯二年六月,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双岛斩杀了东江总兵毛文龙。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年之后,袁崇焕也被崇祯以九条罪状磔死,也就是凌迟。四百多年来,学者们围绕着袁崇焕和毛文龙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力挺毛文龙,认为:袁崇焕妒贤嫉能,与后金联手杀了毛文龙;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毛文龙是罪

  • 岳飞虽死,后代却是一代比一代牛,二十一世孙战功不输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的五个儿子后代谁最厉害,甘肃秦安岳飞后代,岳飞的23世孙

    从古至今,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以傲人的气势和英勇的事迹闻名千古。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仅仅古代的英雄就数不胜数,刘备、项羽、蒙恬、霍去病等。无数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后人铭记与仰望。但是要说哪位历史上的英雄最让人敬仰,那必然是岳飞。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代名将,一生金戈铁马,战功赫赫。岳飞从二十岁就

  • 宋朝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绝对很有趣,宋朝最有趣的人和事,宋朝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音频

    范仲淹求学时读书非常刻苦,且抱负不凡。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率百官去亳州朝拜太清宫,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时,学子们争先恐后地去看,唯独范仲淹不受其扰,仍旧闭门读书。同学跑来叫他,说你怎么不去看呀?范仲淹笑着说:“将来再见也不晚。” 换玉带丁谓随真宗出游,真宗下诏,赐给随从众臣每人一条玉带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除了实在打不过之外,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辽澶渊之战兵力对比,宋辽澶渊之战历程,澶渊之盟对辽宋的影响

    燕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四省市的大部分地区。这块区域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较为充足的降水,所以,适合发展农业。经过历代人的辛勤开发,这块区域已是当时全国人口、经济位居前列的地区了。再加之,这块区域因为自己的地理条件,是历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因此,北宋初期的几十年

  • 李自成身边最重要的人是谁?若没有他,李自成根本当不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18天皇帝,李自成当了皇帝后干了哪些事视频,李自成为什么只做了42天的帝王

    可以说,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是他最早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方针,为起义部队赢得了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拥戴。可以说,若没有他,李自成根本当不了皇帝。然而,往往就是这样的功臣,最后,却是不得善终。据《绥寇纪略》记载,定州失败之后,有人传来河南所有起义军向明军投降的消息。李自成听闻此消息后,火

  • 汤和年过70,却娶妻妾过百、花天酒地,朱元璋赏他子孙249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汤和被朱元璋降为征南将军,汤和与朱元璋谁大,1388年汤和向朱元璋提出辞职

    这是明史通俗读本《明朝那些事》所记载的一段辛酸故事,而汤和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所要讲的主人公。那么汤和是谁呢?他是明朝开国大将,与朱元璋是同乡,乃是布衣之交,也是明朝开国六大公爵之一,在明朝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也是少数躲过朱元璋屠刀的功勋大臣。那么位高权重的他,到底是如何善始善终的呢?汤和是濠人

  • 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崇祯皇帝吗?其实,是他的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年少时,很是“嘴甜”,每次去探望后宫陈皇后时,说话很是乖巧,极得皇后欢心。即使皇后身体不适,也不会拒绝见他。朱翊钧登基后的9年时间中,对首辅大臣张居正极为尊敬,跟随其读书时态度恭敬有加,几乎每年都会重重赏赐其父母。张居正一次腹痛,他亲自下厨做面。张居正身体痊愈后,朱翊钧很是高兴,拉着对方的手,连

  • 朱元璋当皇帝要为父母迁坟,刘伯温一看:这座祖坟一动就会坏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伯温朱元璋坟墓,朱元璋哭被刘伯温看见,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

    但凡是事业有成者,必然都经历过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过程,这一点已经成为从古至今的定律,何况是像朱元璋那样一朝成帝王的人,过往的经历更是让很多人瞠目结舌,根本无从想象。朱元璋从小的生长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之中,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所以,又有一个别名朱重八。当时因为家庭条件特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