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3/12/8 11:46:25

我们先说年羹的子女,再说年羹尧父兄。

年羹尧一生娶了两位妻子,第一位是纳兰氏,可惜没几年就去世了,生了年羹尧长子年熙;第二位妻子是辅国公苏燕的女儿觉罗氏,除了年熙,年羹尧其他几位成年的儿子年富、年斌、年兴、年寿都是觉罗氏生的。

觉罗氏也不简单,她是英亲阿济格的五世孙。

年羹尧的长子年熙在年羹尧出事以前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受任的牵连;

年羹尧次子年富,年富在年熙死后就成了年羹尧实际上的长子,在年羹尧出事后他在北京到处为营救父亲奔走,不知道为什么让雍正帝特别讨厌,雍正帝点名说年富“为伊父探听音信,且怨愤见于颜色。”

所以处死年羹尧后点名要把年富处斩。

除此之外,年斌、年兴、年寿,年羹尧这些年满十五岁的儿子都被雍正帝发配到极边之地去了。

雍正五年,雍正帝又想起了年羹尧青海之功,于是下了一道谕旨:勒令被发往极边的年羹尧诸子回来,由在世的祖父年遐龄进行管束。

应该说此后年羹尧的子弟应该就是在京师长居了,只不过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年羹尧,所以他们的前途自然就没有了。

对了,年羹尧被处死后,年羹尧妻子觉罗氏因为是宗室,被发回娘家居住了。

之后历史资料里就没有年羹尧后人的记载了,只不过北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说有一位北京居民年兆芳自称是年羹尧后人,于1990年去世的。

但是记者采访时,年女士当时表示家里的族谱在自己父亲手里丢失了,所以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家究竟是年羹尧哪个儿子的后代,甚至是不是年羹尧大哥年希尧的后人也说不清楚。

应该说根据《永宪录》等史料,年希尧、年羹尧后人确实都居住在北京,所以年兆芳女士是年羹尧后人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由于族谱遗失,所以她究竟是谁的后人就成了一个悬案。

另外,年羹尧事发后年羹尧父亲年遐龄以及哥哥年希尧都被罢职,不过年希尧第二年就被雍正帝任命为内务府总管大臣,而年遐龄雍正五年去世时也恢复了太傅待遇,所以严格来说,年家除了年羹尧这一支外,年希尧后人应该过得不错。

最后,年羹尧九个女儿的情况,历史上记载的不多,只知道年羹尧大女儿嫁给了康熙初年大学士王熙的曾孙。

更多文章

  • 邲之战前晋楚虽均矛盾不断但楚国解决内乱不留后患故可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楚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晋楚争霸楚国为什么被打败,晋楚争霸楚国败了多少

    邲之战前,晋国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内,都处于缓慢衰退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衰退,却是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因为秦国试图偷袭郑国,让刚经历国丧的晋人极为不满。在晋国正卿先轸的竭力推动之下,晋人联合陆浑戎在崤山下伏击了秦军,让秦国损失惨重。因为崤之战,秦、晋两国反目成仇。

  • 楚国贵族阻碍改革,缺乏人才上升通道导致丧失与秦国抗衡的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和楚国,楚国的崛起过程,战国末期楚国多少兵力与秦国抗衡

    而楚国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是普遍的产稻区,土地肥沃,这使得楚国所有的粮食产量相当充足。在生产技术方面,它生产的丝织、刺绣、漆绘均十分先进,它在开矿、冶金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按照这个趋势来看,应该是楚统一全中国,怎么到了战国时变成了远在边陲的秦统一六合。那么楚是如何失去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本的?贵族们

  • 春秋之后殉葬制度逐步减少,但直到康熙年间才彻底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殉葬制度被谁废除,哪个朝代废除了殉葬,春秋战国时的葬制

    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最为残酷血腥,令人发指的殉葬,远远超出墨子所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的标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人类的行为呢?这要从臭名昭著的“人殉制度”说起。人殉制度殉葬是先秦之前的野蛮风习,贵族们生前钟鸣鼎食,死后还要本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将

  • 钟会不是姜维对手,为何魏国还能成功灭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钟会和姜维三国杀,姜维与钟会谋反时为什么会吐血,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var1]▲三国蜀汉一代名将姜维。(图/翻摄自百科词条)三国格局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魏国要比蜀汉、东吴强大许多,蜀汉和东吴联手打魏国才够呛,之所以能长期保持三国格局,全因三国均有阶级、民族矛盾,而且曹操、孙权及刘备才能都差不多,但是三国后期政局崩溃,老一代领导人相继陨落。刘禅能力不多说,大家都有目共

  • 长平一战之后赵国损伤严重,为什么还能支持40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能恢复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战争对赵国的影响

    赵国的灭亡,在六国中相对特殊。因为这笔账怎么算,司马迁也不会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赵世家》的结尾,是这样记载的:赵王迁八年,邯郸为秦。意思是,在赵王迁的第八年(西历公元前228年),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占了。[var1]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含糊记载赵国历史,是因为秦军攻入邯郸后,赵王迁的兄弟公子嘉

  • 《烟雨战国》之三十,秦灭东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通史东周战国,秦灭周历史事件,战国之秦灭周王室详解

    [var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朝已经失去了富庶的关中地区,实力锐减。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200公里,即洛阳附近的地盘,不要说实力不如晋楚齐秦“四大诸侯”,即使是郑国这样的小诸侯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公元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

  • 田氏来自陈国,为何能取代姜太公的后裔,成为齐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齐国国君田氏后代,齐国田氏怎么代代都出能人

    [var1]一、陈氏奔齐田氏的先祖是陈完,由于其父陈厉公死于政变,所以他未能继承国君之位。公元前672年,陈国再度爆发内乱,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于是杀死了原来的太子御寇,这引起了陈完的恐惧,因为他与太子御寇的关系很好。为了躲避这场灾难,陈完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正是齐桓公,他任命陈完为工正

  • 楚国的致命死敌,不是秦国,也不是齐国,是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国与楚国的资料,楚国和齐国,楚国与秦国关系怎么样

    楚国这个国家有八百年历史,除却春秋以前的近三百年,后面五百年都可谓是波澜壮阔。楚国从来不是个弱小的国家,即便是在西周时代,周天子率王师远征,也不能彻底征服楚国,反在归途之中意外身亡。楚国虽地处于蛮荒之地,但其国力向来不逊色于中原诸侯。更重要的是,楚国处于南方,很少受到中原诸侯国的纷争之影响,遂能在南

  • 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期之战国至秦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故事,春申君为何葬在淮南

    也就是说,春申君传说是根据春申君其人及其政绩被创造出来的。从春申君其人到被传说化的春申君,这个过程也是春申君传说的产生过程之一。因此,本节首先探讨了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时,依靠史料,从战国时期春申君其人开始论述。其次,对秦汉以后的春申君传说的历史演变过程展开了讨论。[var1]战国时期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

  • 古人最早认识“春”和“秋”,二者也是农业关键季节,故以春秋代称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标志,春夏秋冬古人是怎么过的呢,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什么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这段话讲得很清楚,史官如同秘书,记载君王的言行,“左史”专门记“行”,就是“事”,形成的是“春秋”;“右史”专门记“言”,形成的是“书”。“春秋”也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