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根据目前研究来看,先秦诸子没有一位称自己是哪一门哪一派。我们往往习惯认为的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小说、杂家等等,貌似主张鲜明、泾渭分明。其实这些都是汉代的那些儒生们给整理的。其实这些先贤们的思想其实相互吸收借鉴的有很多,荀子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孔子认为人本性是善的,貌似两人主张冲突很大,但他们都在维护礼法,所以都被归到了儒家。
[var1]
李斯则不同,因为李斯是官,他要管民。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也就是李斯不能用礼来管理庶民,那么他就要把礼从自己的主张中拿掉,“礼法”去掉了“礼”,也就只有法了。所以,李斯虽然继承了荀子的“人本性恶”的思想,但没有用这个思想维护“礼”,却用这个思想维护“法”。所以,李斯被归为法家。
[var1]
最后,还有一个说法特有意思。汉代是儒家的天下,儒生们当然要美化一下自己。前面导致秦国灭亡的那些读书人,虽然他们从儒家出身。但,汉代的儒生不愿意认他们,因为在这些傲娇的儒生眼里,儒学是不会让国家灭亡的,所以李斯等人就被剔除出儒家,在门派分类中,被划给了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