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最倒霉两个国家,无论谁强大,第一个挨揍的却总是他们

战国七雄中最倒霉两个国家,无论谁强大,第一个挨揍的却总是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01 更新时间:2024/1/11 11:56:55

[var1]

可以说这七个国家,每个都曾经有过一段各领风骚的光辉时刻,但是有两个却堪称是最为倒霉的国家,无论是哪一国强大,似乎第一个挨揍的总是他们,这就是魏国和韩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魏国也就正式诞生了,在战国250年历史当中,魏国是最先强盛并且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的地位。然而魏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不太平。

[var1]

他们周围的赵齐秦,没有一个不是狠角色,在354年,魏国到了最巅峰的时候,率领卫宋两国,攻克赵国城池,并且包围了邯郸,然而在齐国人的救援和秦国人的偷袭下,只好放弃了据点。此后,韩国因为魏国国君称王,因此断绝了和他的外交关系,再次遭到攻打,又是齐国人帮助韩国,击退了魏军的进攻。之后魏国便慢慢处于被动防守状态。到了公元前293年,秦国为了打开中原通道,决定发动入侵韩魏的作战,秦将白起一举歼灭魏韩联军24万人,这一仗过后,魏国和韩国无力抵抗秦国,只好求助赵国,三家重新修好。

[var1]

事实上我们看一下魏国战争年代表就知道人家过得有多么不容易了。419年秦攻少梁、413年齐楚攻魏,401年秦攻魏、379年赵攻魏、378年狄军攻魏,370年赵韩攻魏、368年田齐伐魏。。。基本和魏国接壤的国家,都打过它,这是因为魏国的国土比较富饶,而且它也成为了秦国和赵国想要东进南下必须拿下的土地,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彻底衰落下来,等到了公元前225年,最终被秦国所灭。

[var1]

至于另外一个国家韩国,地位就更加卑微了,它本来就是七国之中实力最为弱小的存在,还夹在最中间,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所包围,根本没有发展空间。为此韩国的基本国策就是结盟,要么跟着赵国打秦国,要么跟着魏国打赵国。但是还是免不了被欺负的命运,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秦王进商鞅变法之后,两国成为七雄最为强大的存在,韩国更是一点点被蚕食领土,公元前230年,韩国便成为了六国之中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诸侯国。

[var1]

坦率来说,魏韩的境地,有点像是欧洲的德国,既有十分的机遇,也面临着四方皆敌的危险,导致自身因为面对多方面的威胁,从而疲于奔命,十分被动,因此抛开战争的正义性不谈,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输,地理环境也占据了很大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的结局:一个安享晚年,两个流亡他国,一个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四公子谁死得最惨排名,战国四公子中谁最惨,战国四公子的历史地位

    这些所谓的“士”,其实就是三教九流之徒,每个人都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绝活儿,但是出身低微,做官是没有可能的,只能投靠到这些贵族门下,做个“门客”,拿一点顾问费。其中,养时最有名的,就是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个人,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称他们为“公子”,并不是因为他们

  • 打得秦国不敢东望十五年的魏武卒,为何在吴起离去后迅速变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起与魏武卒,吴起灭秦国的真相,吴起和魏军谁厉害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头戴盔甲,身着保护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背着强弩和50支弩矢,携带三天军粮,在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武卒。就是

  • 战国七雄的都城设在什么地方,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分别在今天的哪些省,战国七雄各自的首都在哪里,战国七雄都城分别是什么地方

    [var1]于是诸侯国开始自力更生,寻求自身的发展,在礼崩乐坏之下展开夺霸之战,而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让东周也分了两部分,即前面的春秋时期和后来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就是变法图强后的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而在这漫长的时间内,诸侯国们大部分都经过了数次迁都,真正探究起来比较复杂,这

  •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却先打巴蜀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先打韩国还是巴蜀,秦国攻占巴蜀,秦国打巴蜀的原因

    [var1]首先,巴蜀在传统意义上并不属于周室分封制度下“天下”的概念,因此进攻巴蜀不存在激怒和挑衅中原六国,从而使秦国陷入各国包围的风险。要知道尽管韩国的实力非常弱小,但它毕竟属于传统意义上晋国的一个重要分支,贸然进攻韩国,一定会让中原的其他诸侯国看到秦国想要对外扩张的野心,从而使合纵战略重新达成

  • 教授韩侍桁发文称:女人说谎比男人多,鲁迅看不惯写文反驳,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也有非说谎便不能越过某种难关的场合,而这场合也是弱者遇到的时候较多,大概也就是因此为什么女人说谎话要比男人来得多。[var1]很显然,韩教授认为说谎是弱者特别是女人自保的法宝,这摆明了是在嘲讽女性爱说谎,说女人说谎比男人多,而且是弱者。此文一出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可以想象,当时不满的女性肯定是

  • 揭秘范蠡给文种的密信:勾践此人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蠡跟谁辅助勾践,范蠡的财富对勾践有什么帮助,勾践范蠡慧眼识人

    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var1]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走前留了封信给宰相文种。上头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暗示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我走了你也尽早离去吧!可

  • 扁鹊被从教科书中删除,专家解释:争议太大,不能确定是否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扁鹊为何被移出教科书,扁鹊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扁鹊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由于张衡地动仪没有实物保存下来,如今大家看到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1951年专家根据想象复制的。由于争议很大,结果2017年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照片以及介绍,被移出了教科书。大家注意,这并不是否定张衡,而是人们实在难以了解张衡地动仪的真实情况如何,选择折中的办法,将其删除。无独有偶,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时期诸葛亮缺粮,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战国七雄争霸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在蜀汉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北伐战事里,“缺粮”一直是桩让人痛心的憾事。多少次战事的关键时刻,都因粮食接济不上含恨退兵。如此遗憾,也叫后世许多质疑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票友,找到了“诸葛亮不行”的由头:人家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不缺粮,就你诸葛亮缺粮?但这事儿,真不能这么比。首先一个事实是,谁说

  • 战国七雄中的五雄打了一个群架,回头一看远处的小弟被人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七雄的真实资料,战国七雄中的五雄,战国七雄实力变化

    中山国本是狄人建立的国家,从春秋后期开始活跃在今天的河北中西部临近太行山的区域。中山人有着狄人的凶悍作风,一度令中原小国头疼,但后来被晋国压制,晋国时而打击这个邻近的异族小国,时而利用又利用它。晋国进入六卿时代以后,在六卿看来,中山国不过是晋国一个打手而已,时不时利用中山的战力参与晋国与诸侯国的争霸

  • 刘备在临终之前,叮嘱诸葛亮马谡不能重用,为何他偏要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何说马谡,刘备历史说过马谡不堪重用吗,刘备叮嘱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

    当时刘备一是因为,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而且关羽兵败麦城被杀之后,也失去了一个结拜兄弟,虽然关羽有些自大了一些,有些谁都看不起,但是对于这个哥哥,他还是言听计从的,为了报仇刘备举全国之力,和吴对战。结果就是刘备兵败,到了白帝城之后就一病不起了,于是这就有了,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诸葛亮也是为了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