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说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开国第一皇后,唯一没有徽号的皇太后

正说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开国第一皇后,唯一没有徽号的皇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1/23 18:47:40

孝端文皇后哲哲(1599-1649),来自科尔沁蒙古左翼,她的父亲莽古斯是科尔沁贝勒,她的母亲就是人称科尔沁大妃的福妃(大妈妈)。哲哲的兄长叫斋桑,嫂子就是人称科尔沁次妃的贤妃(海兰珠生母小妈妈)。

科尔沁蒙古是最早与弩尔哈齐(不要再说我写错了,这是努尔哈赤的正确写法)家族建立通婚关系的部落。

早在爱新国时期,为了争取到科尔沁蒙古的支持,弩尔哈齐就向科尔沁贝勒明安求婚,明安就是莽古斯的弟弟,哲哲的亲叔叔。因为察哈尔部对科尔沁的威胁,科尔沁诸王公接过弩尔哈齐递过来的橄榄枝。

万历四十年(1612)四月,明安贝勒亲自送闺女嫁给弩尔哈齐,这也是爱新国和蒙古贵族的首次通婚,就此拉开满蒙联姻的序幕。

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哲哲也像堂姐一样嫁到爱新国,不过,她没有嫁给堂姐夫汗王,而是嫁给了汗王第八子皇太极,成为他后院中的一员。

为了表示对科尔沁的尊重,弩尔哈齐命皇太极亲自去迎亲,并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婚宴。哲哲是科尔沁蒙古第二位嫁进爱新国的公主,两姐妹却分别嫁给父子俩。

皇太极的原配妻子钮钴禄氏已经过世,如今的继福晋是来自乌拉国的公主,已经生下两个儿子,地位稳固,不是新来乍到的哲哲能够挑战的。

再说当时爱新国和科尔沁的关系也并没有后来那样亲密无间,只是维持表面的友好,哲哲的政治使命任重而道远啊!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弩尔哈齐建号立国,科尔沁更是频繁的遣使贡物,但是再不见联姻事宜。

一直到天命八年(1623)五月,弩尔哈齐又为十二子阿济格迎娶科尔沁贝勒洪果尔之女为妻,才真正拉开与科尔沁频繁联姻的序幕,洪果尔也是哲哲的叔父。

早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时候,洪果尔曾经嫁过一个女儿给弩尔哈齐,也就是说,洪果尔的女儿分别嫁给了弩尔哈齐父子,洪果尔既是弩尔哈齐的岳父,也是亲家。

就在哲哲的堂妹嫁给阿济格的时候,皇太极的继妃乌拉纳喇氏被公爹弩尔哈齐命令休弃,哲哲成为皇太极身边地位最尊的女人。

天命九年(1624)二月,科尔沁和后金建立起共同对付察哈尔蒙古的联盟。当年五月,哲哲的叔父明安贝勒,又把自己13岁的孙女、桑噶尔寨之女嫁给了弩尔哈齐的十四子多尔衮。

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影视剧中小玉儿的原型人物,她是哲哲的堂侄女,也是布木布泰和海兰珠的堂姐妹。

比较奇怪的是,从联姻开始,科尔沁嫁过来的五个女孩儿,明安家两个,洪果尔家两个,以及哲哲,居然都没有生育孩子。

天命十年(1625)二月,哲哲的亲哥哥寨桑又把女儿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由寨桑的长子吴克善亲自护送到盛京。

皇太极循例亲迎到都城之北,快到都城时,弩尔哈齐还率领诸子及其福晋们出城十里,迎接吴克善兄妹,入城后大宴成婚,布木布泰就是诞育顺治帝福临的昭圣太后、孝庄文皇后。

不知道贤内助哲哲面对亲侄女与自己共侍一夫是什么心情,总之,在布木布泰嫁过来这一年,哲哲生下了她的长女、皇太极的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弩尔哈齐死,明争暗斗之后,第八子皇太极胜出,九月初一继位,是为清太宗,改明年为天聪元年。

后宫排序第一的哲哲被册封为大福晋,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位列西宫福晋,比布木布泰来的早、已经亡国的叶赫国公主、和皇太极有血缘关系的侧妃叶赫纳拉氏只能屈居第三。皇太极后宫高位阶的后妃就只有哲哲三人,剩下的就是低位阶的庶妃们。

皇太极攻打明国又被击败,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更是频频与蒙古各藩部联姻,天聪初年,后金与蒙古的联姻很频繁,嫁女娶妇,哲哲做为第一夫人,都要亲自迎来送往的主持。

天聪二年(1628),皇太极还迎娶了喀喇沁蒙古贵女为妃,但是这个喀喇沁妃子并没有留下多少资料,高位阶、低位阶妃子行列都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就在这一年,中宫大福晋哲哲生下三公主固伦端靖长公主,侧妃叶赫纳拉氏生下皇五子硕塞。

次年(1629)正月初八,西宫福晋布木布泰生下皇四女固论雍穆长公主雅图,姑侄二人连生三胎都是女儿。

天聪六年(1632)二月,皇太极听闻扎鲁特部贝勒巴雅尔图戴青的女儿有贤名,就派使者去聘为东宫福晋,召集宗室诸贝勒大臣大宴成婚,至此,中宫、东宫、西宫已然齐备。就在扎鲁特女进宫当月,布木布泰又生下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

天聪七年(1633)四月,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带着儿媳妇次妃、孙子吴克善、满珠习礼及其妻子们,还有曾孙绰尔济、奇塔特等来朝。

皇太极正和诸贝勒及家眷们出猎,听说两位岳母来了,就率领全族人迎接五里之外,还多次举行隆重的宴会接待岳母一行人。

科尔沁大妃此次前来促成了两桩婚事,一是把小女儿嫁给了皇太极的弟弟正白旗旗主多铎,一是给曾孙毕尔塔哈尔与皇四女雅图订亲,毕尔塔哈尔是吴克善的儿子,雅图则是西宫福晋布木布泰的女儿,两人是亲亲的表兄妹。

就在本年的十一月十五,东宫福晋扎鲁特女生下皇六女固伦公主,十一月十六,西宫福晋布木布泰生下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天聪八年(1634)闰八月,林丹汗的遗孀、阿巴垓部的窦土门福晋巴特玛也进入皇太极的后宫。这月十六,哲哲生下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至此,哲哲姑侄二人连生六胎都是女儿。

当年十月,科尔沁次妃和儿子吴克善、满珠习礼亲自护送女儿海兰珠来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哲哲姑侄三人同侍一夫。

天聪九年(1635)七月,林丹汗的遗孀、阿巴垓部的多罗大福晋娜木钟也改嫁皇太极。九月二十六,东宫福晋扎鲁特女生育皇九女,十一天后,皇太极以连生两个闺女的东宫福晋不遂心意,把她改嫁给娘舅叶赫纳拉家族的南禇,随着扎鲁特女的被休弃,东宫福晋的位置就腾出来了。

十月份,科尔沁大妃又把另一个女儿许配给多尔衮,多尔衮亲自去科尔沁迎亲,大妃和孙子满珠习礼、曾孙奇塔特亲送该女来到盛京,大福晋哲哲亲自出盛京五里外去迎接母亲和侄儿侄孙们,大宴入城。

频繁的联姻和互动,让科尔沁变得炙手可热。天聪十年(1636)正月,哲哲的女儿要嫁给林丹汗的儿子额哲,身为外祖母的科尔沁大妃再次拖家带口来庆贺。

同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贝勒共同承认皇太极继承蒙古可汗大统,为皇太极上尊号博克达车臣汗。

皇太极也大封蒙古诸王公,光科尔沁蒙古就有五人封王,两位封镇国公,科尔沁能有如此优厚的待遇,自然是因为他们与清皇室的频繁联姻,关系较其他藩部更亲密。

皇太极还大封五宫后妃,在七月举行隆重的册礼,哲哲被称“赞襄朝政,坐立成双,”特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皇后),直接在册文中表明,哲哲有训诫诸福晋的权利,还在诸位福晋的册文中也直接表明,让她们接受哲哲的训导,从册文内容可见哲哲是备受皇太极信任尊重的。

国君福晋册文如下:奉天承运宽温仁圣汗制曰。天地授命而来,既有汗主一代之治,则必命匹配心腹亲近福晋赞襄朝政,坐立成双,同立功德,共享富贵,此乃亘古之制。信守三纲五当,系古圣汗等所定大典。今我正大位,当效古圣汗所定之大典。又蒙天佑,得过福晋,系蒙古科尔泌部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宝,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尔务以清廉端庄仁孝谦恭之义训诲诸福晋,更以尔贤德之训,使天下妇人效法。勿违我之至意。

哲哲之下就是海兰珠,封东宫宸妃大福晋;排名第三的则是西贵妃大福晋娜木钟;排名第四的是次东宫淑妃侧福晋巴特玛;比姐姐还早进宫连生三女的西宫福晋布木布泰则沦为次西宫庄妃侧福晋,居五宫之末。

除此之外,皇太极还规定元旦朝见国君福晋的礼节,以及国君福晋主持婚姻聚宴礼节。从此,哲哲做为这个新兴国家的女主人,开始在清宁宫里行使她的权利,皇太极和哲哲同住在清宁宫,还会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和召见亲信重臣皇亲国戚等。

崇德二年(1637)八月二十一,宸妃诞育皇八子,科尔沁后妃终于生下男丁了。面对宠妃所生的爱子,皇太极欣喜若狂,为之大赦天下,蒙古外藩、朝鲜属国听说后也纷纷进献礼物表示庆贺。

但是很不幸,这个被整个清国视为皇太子的小八,在崇德三年(1638)正月二十八夭折。两天后,正月三十,庄妃布木布泰生育皇九子福临。

当年十二月二十八,科尔沁大妃、次妃与吴克善、满珠习礼等再次来到盛京朝见。除夕日,皇太极和哲哲率领后宫大宴科尔沁二妃,商量次妃的孙子奇塔特(索诺木之子、哲哲侄孙)与哲哲女儿端靖的婚事。

崇德四年(1639)正月十五,皇太极和哲哲在崇政殿为奇塔特和端靖举行婚礼,皇太极还追封哲哲的父亲莽古斯为和硕福亲王,册封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并册封宸妃和庄妃之母科尔沁次妃为和硕贤妃。

崇德六年(1641)九月十八,宸妃海兰珠薨,闻讯从前线赶回的皇太极日夜兼程也没有见到爱妃最后一面,伤心欲绝的皇太极下令“一切丧殓之礼,悉从厚”,并亲自护送棺椁,带着后妃亲自跪祭。

哲哲身为皇后大福晋、又是姑妈,却要给侄女跪祭,皇太极自诩理性,此时的行为并没有和理性沾边,所谓情之所至悲痛不能自已吧!在他想来,他都给爱妃下跪了,还有谁比他更大不能跪?

在海兰珠死后,皇太极的身体一直欠佳,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经过新一轮的明争暗斗,多尔衮把庄妃之子九阿哥福临推出来,成为新君,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摄政。

大行皇帝的儿子继位,不管是不是皇后所生,身为皇后的哲哲按惯例自动升为皇太后。大权独揽的多尔衮并没有电视剧演绎的对嫂子有多尊重,他连皇太后的册礼都没有举行,自然也不存在上徽号的事,甚至,哲哲有没有皇太后册宝都难说,所以说,哲哲是清国唯一没有徽号的皇太后。

从礼法上讲,哲哲这个皇太后缺少了官方的合法手续,没有祭祀太庙祖宗天地社稷,也没有举行册礼,没有与之匹配的皇太后仪仗典章制度,更没有颁诏天下,简单的说就是没有那个官方盖戳的证书。

在这里再辟个谣,顺治帝的生母庄妃并没有和姑妈哲哲一起被尊为皇太后,更不存在两宫并尊,哲哲自己都没有混上册礼和徽号,庄妃自然依旧是庄妃。直到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了,才尊生母庄妃为皇太后,所有皇太后的仪仗制度才完备起来,但那时候哲哲已经死了。

简单摘录实录顺治亲政前的实录,可以明显看出当时只有一位皇太后,就是哲哲:

○崇德八年癸未九月壬子······皇太后及诸妃捧梓宫前陈设御衣举哀下殿置焚榻上跪三献爵众皆跪行三叩头礼毕。皇太后升殿诸王等进近焚榻前举哀······

○顺治元年甲申八月甲子······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格格和硕福金以下镇国将军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命妇以上俱齐集。······皇太后率众妃举哀跪几筵前三献爵行三叩头礼。······皇太后及众妃俱举哀。

○顺治元年甲申八月丙寅······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格格和硕福金以下镇国将军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命妇以上俱集。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等诣宝宫前。······皇太后众妃及诸王官员献爵行祭礼。

○顺治元年甲申九月癸卯上······先诣皇太后前行三跪九叩。

○顺治三年丙戌春正月己酉朔上······诣皇太后宫行礼。

○顺治四年丁亥春正月癸卯朔上······诣皇太后宫行礼。

○顺治五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上······诣皇太后宫行礼。

顺治六年(1649)四月十七申刻,皇太后哲哲驾崩,年50岁,距离五十周岁生日还有两天(四月十九),顺治帝带头行奠献礼表示哀悼。

八月二十八,哲哲的老娘科尔沁大妃带着儿媳妇次妃,还有科尔沁那些王公们,来给大行皇太后奔丧。话说哲哲他妈老能活啊!

顺治七年(1650)二月初三,因为要准备给哲哲追上尊谥,多尔衮特别派固山贝子巩阿岱去祭告太庙。二月初四,追上哲哲尊谥: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二月初五,哲哲的梓宫被运送到盛京去和皇太极合葬,二十六日至盛京,奉安于昭陵。

当年十二月初九,摄政王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年39岁。次年(1651)正月十二,顺治帝宣布亲政,颁诏大赦天下。

正月十八,哲哲的神牌要升祔太庙,顺治帝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正月十九,哲哲神牌升祔太庙。二十二日礼成,顺治帝再次颁诏天下。

随后在正月二十三,顺治帝谕礼部,尊其生母庄妃布木布泰为昭圣慈寿皇太后,这时候,庄妃才成为皇太后,并一次性尊上四字徽号昭圣慈寿。

同日,顺治帝下令定皇太后冠服、仪仗。正月二十八,尊封皇太极的大贵妃娜木钟和淑妃巴特玛为懿靖大贵妃和康惠淑妃。这一切再次证明,顺治帝初继位时,多尔衮没有尊封皇太极的后宫,直到顺治帝亲政才尊封。

哲哲15岁嫁给22岁的皇太极,成为侧福晋,24岁成为皇太极身边的第一人,27岁被立为大福晋,37成为清国第一位皇后,也是科尔沁蒙古第一位皇后,更是清国皇后中权利和地位最高的一位,见证了清国崛起的诸多历史事件。

哲哲做为皇太极后宫第一人,辅佐丈夫二十年,虽然没有儿子做靠山,但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后宫中站稳脚步,得到皇太极的信任和尊重,与其同坐接受朝贺,成为丈夫身边无可替代的妻子。

可以说,哲哲是很符合封建社会规范的女性,明智又冷静,端庄又大方,身为国母,并不追求丈夫情爱,也不搀和后宫的争宠,她的定位就是丈夫的伙伴,能够为丈夫分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忍受寂寞,也能面对辉煌。

皇太极时期频繁的与蒙古联姻,嫁娶不断,天聪朝就有39宗,崇德朝27宗,都由哲哲率领诸福晋去迎来送往接待,举行盛大宴会,款待蒙古诸部王公,如果哲哲软弱无能,如何承担这样的重任?

这些都被哲哲做的很出色,因此备受丈夫的信任,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多次来朝见,皇太极都以盛大礼节接待,这除了是给蒙古外藩面子,更重要的还是对哲哲的尊重吧!

后宫女人生存,多数都是依靠丈夫之宠和儿子立足,这两样哲哲都没有,但哲哲愣是稳坐皇后宝座,屹立不倒,她的侄女海兰珠拥有皇帝宠爱,却在失去爱子之后走不出去而盛年早逝,姑侄对比,只能说海兰珠性格太柔弱了,所以她只能是依附男人的菟丝花,在男人怀里被宠着爱着,而哲哲则是坐在男人身边,共同面对一切的那个人。

不要说皇太极只是念旧情,对嫡妻尊重,他前面的元妃钮钴禄氏和继妃乌拉纳喇氏怎么不见皇太极念旧情?去尊重去追思?说白了,皇太极就是自私的务实者,元妃和继妃不能让他获得更大利益,也没有给予他各种协助,他心中怎么可能有两位前妻的影子?

哲哲满足了他的需求,不管是哲哲自身所带的利益,还是哲哲本身的能力,能让这个自私的男人满意,才是哲哲稳坐大清第一皇后的秘诀。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更多文章

  • 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原来在乾隆八年,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哪年夏天最热,乾隆八年有多热,乾隆夏天如何避暑

    当代气候酷热,有说法是因为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因素,而遥远的乾隆八年,当时的大清帝国既没有温室效应,也没有热岛效应,但是,那个酷热,依旧不输给当代。有气象、历史方面的专家,根据当时中外学者(北京当时居住有外国传教士)留下的宝贵记录进行计算、推测,认为当时的京城,其高温最高峰,曾突破44摄氏度,可以说

  • 清朝一老头,身高一丈二尺,一顿能吃十几斤肉,曾经救过乾隆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第一巨人,历史故事清朝乾隆,清朝历史最长寿老人

    陆客碰见老头的时候,老头正用鞭子驱赶着十几头牛犊,拉着三只铁犁耕田。老头手扶着三只犁犁地,一点也不慌乱,耕起田来非常轻快,看起来驾轻就熟的样子。陆客在一边都看呆了。不一会儿天色变得阴沉,眼看就要下雨,陆客害怕被雨淋湿衣服,就躲在田边的一颗大树下避雨。这时候来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担着一叠大饼,一个

  • 同样威名赫赫,为何朱元璋很信任儿子朱标,康熙却要提防儿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有多宠爱朱标,胤礽和朱标,朱元璋夸太子朱标有王者风范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帝,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这两位皇帝前者是开国皇帝,后者虽然不及前者,不是开国皇帝,但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以说两位皇帝都是威名赫赫的。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身上的问题对比,那便是为什么朱元璋很信任自己的儿子朱标,父子之间亲情很浓。康熙却要提

  • 海兰珠的儿子要是没死,能当大清的皇帝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海兰珠的儿子早夭,海兰珠的儿子是皇帝吗,海兰珠的儿子是怎样死的

    当然了,说话得讲道理和事实依据,那么想要把道理说明白,首先必须了解两件事。第一件是清朝皇帝皇太极的为人,第二件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态度。这两件事说明白了,题主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了。 皇太极的为人。 皇太极作为一名帝王,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无情到冷酷的人,对于局势的把控可以说是抽丝剥茧般的淋漓尽致。其实一开

  • 康熙状元韩菼,被誉为八股文宗师,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对联,康熙皇帝写得好的对联,康熙对八股文的评价

    所以,能够考上状元的古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代康熙朝的一位状元韩菼。他被誉为八股文宗师,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韩菼是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状元,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大家都知道,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为什么后悔杀了和珅,嘉庆为啥要处死和珅,嘉庆杀了和珅15年后后悔了吗

    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受乾隆皇帝的喜欢,身兼多职地位极高,甚至乾隆皇帝临死前,还有意无意告诉儿子嘉庆不要杀和珅。可惜的是嘉庆皇帝没有听,乾隆皇帝一死和珅就倒台了,监狱中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和珅死后仅仅过去15年,嘉庆就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悔不当初杀和

  • 南明的铁鞭将,差点生擒张献忠,拥立弘光帝登基,被叛徒一箭狙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时期的张献忠,张献忠与南明关系,南明最厉害的将领

    朱由菘即位称帝,改元建制,加官进爵,大封文武群臣,并急设四藩,巩卫弘光小朝廷。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而靖南侯黄得功守备滁州、和州。崇祯殉国江北四镇当中,仅有黄得功一人值得称道。此人本姓王,祖居合肥,后迁徙到辽东开原卫,黄得功自幼丧父,幼年家贫

  • 郑成功年仅39岁暴病而死,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次年,便因突患重病而去世,年仅39岁。郑成功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内外,而更让世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临终前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及长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郑家内部发生的丑闻说起

  •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堪称仁慈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篡位后的名声,赵匡胤唯一的污点就是篡位吗,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及三个儿子的?宋太祖赵匡胤画像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

  • 赵光义上位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吗,赵光义赵匡胤谁厉害,赵光义跟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这位宋皇后算是赵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开国皇后。赵匡胤的结发妻子是贺氏,她也是赵匡胤所有子女两字三女的生母,她与赵匡胤可谓是贫贱共患难,不过很可惜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贺氏就去世了,赵匡胤后来建立北宋追封她为孝惠皇后。贺氏去世后不久,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