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那么长信侯嫪毐属于什么级别?

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那么长信侯嫪毐属于什么级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9 更新时间:2024/3/6 10:28:17

想搞清楚长信侯是什么级别,先要弄明白秦国的爵位。商鞅变法规定,爵位的授予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军功,或者和军功相应的功劳。

秦国的爵位一共分20级,最高一级是侯,长信侯就属于这一级。只要被封为侯,就有自己的领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国。

[var1]

在秦国想封侯是非常难的,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商鞅变法以前,搞的是贵族分封制。秦王手中的权力就非常小,贵族的封地很难把权力渗透进去,也很难把全国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去干一些大事,比如统一六国。

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长信侯嫪毐就是其中之一。很明显秦国的侯只封给那些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比如在统一六国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王翦王贲父子。

[var1]

有人说嫪毐能够被封为长信侯是因为太后的恩典,这里边不能说没有赵姬的功劳,但按照当时秦国的规定,不可能无功而被封侯。

秦王嬴政的弟弟公子成蛟是何等崇高的身份,但也不能无故而封侯。公子成蛟是凭借自己的口舌,不费一兵一卒从韩国拿到了五座城池,凭借军功才被封为长安侯。

[var1]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於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这写的是嫪毐没有封侯之前的事,门客上千,下人数千。从这里不难看出嫪毐肯定是住在自己的豪宅里,建筑规模不亚于丞相吕不韦的府邸。他能够到处呼风唤雨,可以说和战国的四大公子可以相提并论。

[var1]

关于嫪毐被封侯《史记》中这样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於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於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从上边的这段历史事实我们能够看出,嫪毐封侯之前,秦国发生的大事就是公子成蛟叛乱。随后嫪毐就被封为长信侯,说明二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var1]

在商鞅为秦国制定的法律中,有这样的一条规定: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意思就是说揭发奸人的功劳和战场上斩杀敌人首级的功劳相同,嫪毐也只有凭借这一条才有可能被封侯。

在历史上还有相同的例子,汉武帝时期太子被诬陷造反,追杀太子的官吏之所以被封侯靠的也是这一条规定。汉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从秦朝一脉相承下来的,在汉朝同样适用。

电视剧《大秦赋》中,赵太后力争为嫪毐封侯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一条:嫪毐揭发公子成蛟叛乱有功,应该被封为长信侯。这个情节基本上是合理的,比历史上其他的同题材电视剧更靠谱。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中山国可谓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是如何灭掉它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被灭后赵国的下场,战国时代赵国实力,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底有多强

    中山国可谓赵国的心腹大患。此国不灭,赵国始终不能强大。在消灭这个心腹之患的过程中,赵武灵王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谋略。很难根除的心腹大患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不容小觑。[var1]他的领土嵌入赵国中部,使赵国几乎被分成两半。由于太行山的阻隔,赵国只能依靠壶口和崎岖山路维持南北两部的联系。要致富

  • 原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为何最后还是落得饮鸩而亡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何评价吕不韦的一生,吕不韦饮鸩而亡,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

    要知道此时的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不受宠爱,更无靠山,排行居中的安国君之子。但作为商人,吕不韦在与父亲的对话之中便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秉性暴露无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耕田能获利十倍,贩卖珠玉可获利百倍,而拥立君王能够获利无数,其实这样的选择在吕不韦看来也便顺利成

  • 韩国作为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什么能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韩国最强盛的时候有多强,韩国灭了多久秦国才垮掉的,韩国vs秦国

    [var1]随着秦王扫六合的步伐不断迈进,看似羸弱的韩国却在虎狼之圈中迟迟没有被灭,反而抵挡了秦国的进攻长达二十年之久。这就不禁令人感叹实力弱小的韩国为何能抵抗秦国那么久呢?韩国建国初,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齐、楚、魏四大强国的包围之间,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欲进攻韩国则必先思虑自己后方是否安全,以免其

  • 卫青、李靖、岳飞、戚继光、吴起对比,谁的综合军事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靖和戚继光谁更厉害,吴起和卫青谁厉害,李靖岳飞谁厉害

    [var1]但若是和吴起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吴起要比这几个历史人物都强,都高,都厉害——史上唯有吴起可以和孙子并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军事家,史称孙吴,一个兵圣,一个亚圣,都是军事史上神一般的存在。有孙吴在,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这么说也不是就说卫青几个人弱,他们只是比孙吴弱一些,依

  •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试图一鼓作气灭了赵国,为何会被范雎给拦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死后多久杀范雎,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白起杀赵国的原因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雎就是个奸臣,他收受了苏代的贿赂,然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为名,请求秦昭襄王同意。假如不是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建议秦兵班师,后来又进谗言,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被杀,赵国或许很快就被灭掉了,白起的功劳更大了,正如那个说客苏代所说:“白起会在秦国位列三公

  • 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最鼎盛的晋国是什么,三分归晋晋国如何灭亡,历史上真的有晋国吗

    晋国最强大的时刻,是他灭亡的前一刻。当时的晋国,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始终胜出一筹的综合国力整个春秋之世,晋国的国力基本都在“最强之一”与“最强,没有之一”之间切换。[var1]在春秋之初,并不是头等大国。《国语.晋语一》说晋国当时只算“偏侯”,国土狭小,秦、齐在侧,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不过,

  • 战国七雄中,楚国疆域最大,实力也很雄厚,为什么没能实现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末期楚国有多强,战国时期的楚国巅峰时期有多强大,战国的楚国在今天的哪

    疆域最大的楚国,尽管实力雄厚,但其他表现始终不愠不火。这是因为:他的潜力,始终没有兑现成实力。没有地图上看起来那么强[var1]战国初期,疆域最大的是楚国,排名第二的是越国。后来···楚国把越国吃了。所以,论起地盘,楚国遥遥领先。但是,实际上,楚国的精华地区,只有长江——淮河一带。汨罗,离长江非常近

  • 长平之战,廉颇、赵王难辞其咎,为何后世却只责骂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之战赵王赵括,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可谓是战国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所历战争从无败绩,据统计战国共有近200万人战死沙场,单白起一人便诛杀近百万,这其中又尤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为甚,遂成就他杀神的名号,而与之对比的则是赵军主帅赵括,以及后世留给他的几千年的纸上谈兵的嘲讽。似乎一场长平之战,所有过失,所有恶果皆由

  • 齐鲁相邻,两国相爱相杀许多年,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是怎么打败鲁国的,楚国与鲁国关系,楚国为什么能灭了鲁国

    不过,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而不是“近水楼台”的齐国。这是为什么呢?春秋初期——齐桓公时期:实力基本相当,互有胜负鲁国国君,是圣人周公的后裔;齐国国君,是功臣吕尚后裔。因此,周天子分封诸侯时,两国都是政治地位最高的诸侯。[var1]西周时,齐、鲁与晋一起“为周室辅”,基本上保持了友好。春秋开局后

  • 吴起军事成就很高,却没有列入战国四名将,原来是因为与粉丝重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吴起的资料,历史名人对吴起的评价,吴起武力算几流猛将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以前读《史记》的时候竟然没有注意到,目录中只有《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并没有李牧的单独列传,关于李牧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笔,篇幅不过一页。如此看来,四大名将的说法应该绝非出自《史记》,况且光是战国时期,在《史记》中有资格单独列传的就包括吴起、乐毅、蒙恬等人,而白起、王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