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一战,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消灭,为什么赵国还能坚持40年?

长平一战,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消灭,为什么赵国还能坚持4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1/19 21:27:30

赵国在当时并非那么的柔弱不堪,不然也不会让秦国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才只是打的险胜,而唇亡齿寒的道理其他国家都懂,只要秦国进入赵国,那么诸侯国不会坐视不理的。

[var1]

秦昭襄王的计划是一举进攻邯郸,拿下赵国后,秦国的东进之路就会畅通很多,这个想法其他国家都明白,因此在秦国兵分三路,让白起带一路进攻邯郸。这时候韩、赵两个达成协议,派苏代去做说客。

他找到秦国的宰相范雎,告诉他如果白起攻下邯郸,他们其军功必然盖过所有人,作为秦国的头号功臣,位列三公不在话下,到时候范雎也只能昂着头跟白起说话了。范雎本来就跟白起不怎么合得来,仔细考虑后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

于是,他便劝秦昭襄王让士兵暂时休整,延迟攻打赵国的计划,但白起知道也没办法。邯郸之难其实就是白起想趁着诸侯国还没反应过来,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邯郸。只是天不遂人愿,当初长平之战诸侯国没有动静,是因为赵孝成王要和秦国议和的时候被秦国给耍了,秦国故意放出消息说秦赵已经议和迷惑诸侯国,所以这些国家没有插手。

[var1]

结果第二年秦昭襄王又趁赵国没反应过来打它,可是当时的白起生病,别的将领代替攻打邯郸,可是长平之战的耻辱激发了战国的战斗力。在平原君的领导下,让秦军打得很不顺利,而同时赵胜求助楚国和魏国的信陵君,楚国派春申君率兵十万支援,魏国也发兵十万。

后来秦国威胁魏国让它观望,信陵君唯有“窃符救赵”,带了八万魏军支援。三国联合让秦国疲于应付,秦昭襄王让白起出征,而白起觉得没有胜算拒绝出征,秦昭襄王恼怒将白起赐死,最后秦军大败而归。

秦国与赵国的对战期间,其他诸侯国看似在观望,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会然秦国吞并赵国,而让其做大,所以想要顺势灭掉赵国并非易事。

另外一个原因是,打仗很烧钱

我们要知道,打仗打得是资源,当时的秦国累积了那么多年的国力,在跟赵国一战后,也已经虚弱到了几点。

长平之战赵国也撑不住了,所以才换了懂得打持久战相互损耗国力的廉颇上任,秦国的白起是个天才,但那场战也是赢得十分凶险。

[var1]

秦国不是不想灭了赵国,主要还是没有粮食,能打的赵国喘不过气,已经是秦国最大的努力,见好就收。如果继续打,前面吃下的东西就会双倍吐出来,而周边几个国家也是虎视眈眈盯着秦、赵两国呢。

有句话叫“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无疑就是这个典范,战争烧钱的程度远比我们现在人想象的恐怖,“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资源补给不是想想就有的,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var1]

战国时代,每个国家之间都有自己的优势,并且国力相差的都不打,所以想要一口气灭掉某个国家并非易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慢慢的蚕食。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反灭吴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王勾践灭吴国过程,越王勾践是怎样灭吴国的,越王勾践为什么能获胜

    春秋后期,列国争霸,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兵圣孙武等人的协助下于栢举之战中大败楚国,楚都寿春被攻破,当时和吴国互为表邻的越国,乘吴国大军伐楚后方空虚奇袭吴国,吴国被迫退兵,致使伐楚功败垂成。越王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兴兵讨伐,勾践元年(496年),越国在檇李之战中大败吴国,吴王阖闾被越大夫灵姑浮射

  •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没能乘胜追击破灭赵国,这被视为战国末代的一个“遗憾”。可问题来了,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大量赵国精锐主力后,秦国真的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var1]其实长平之战后秦国可以灭掉赵国,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战国末期的天下局势并不是“赵、秦”两国对垒那么简单,还涉及

  • 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那么长信侯嫪毐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的嫪毐凭什么封侯,秦朝嫪毐为什么能封侯,秦国嫪毐封侯

    想搞清楚长信侯是什么级别,先要弄明白秦国的爵位。商鞅变法规定,爵位的授予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军功,或者和军功相应的功劳。秦国的爵位一共分20级,最高一级是侯,长信侯就属于这一级。只要被封为侯,就有自己的领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国。[var1]在秦国想封侯是非常难的,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商鞅变法以前

  • 战国时期,中山国可谓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是如何灭掉它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被灭后赵国的下场,战国时代赵国实力,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底有多强

    中山国可谓赵国的心腹大患。此国不灭,赵国始终不能强大。在消灭这个心腹之患的过程中,赵武灵王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谋略。很难根除的心腹大患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不容小觑。[var1]他的领土嵌入赵国中部,使赵国几乎被分成两半。由于太行山的阻隔,赵国只能依靠壶口和崎岖山路维持南北两部的联系。要致富

  • 原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为何最后还是落得饮鸩而亡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何评价吕不韦的一生,吕不韦饮鸩而亡,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

    要知道此时的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不受宠爱,更无靠山,排行居中的安国君之子。但作为商人,吕不韦在与父亲的对话之中便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秉性暴露无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耕田能获利十倍,贩卖珠玉可获利百倍,而拥立君王能够获利无数,其实这样的选择在吕不韦看来也便顺利成

  • 韩国作为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什么能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韩国最强盛的时候有多强,韩国灭了多久秦国才垮掉的,韩国vs秦国

    [var1]随着秦王扫六合的步伐不断迈进,看似羸弱的韩国却在虎狼之圈中迟迟没有被灭,反而抵挡了秦国的进攻长达二十年之久。这就不禁令人感叹实力弱小的韩国为何能抵抗秦国那么久呢?韩国建国初,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齐、楚、魏四大强国的包围之间,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欲进攻韩国则必先思虑自己后方是否安全,以免其

  • 卫青、李靖、岳飞、戚继光、吴起对比,谁的综合军事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靖和戚继光谁更厉害,吴起和卫青谁厉害,李靖岳飞谁厉害

    [var1]但若是和吴起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吴起要比这几个历史人物都强,都高,都厉害——史上唯有吴起可以和孙子并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军事家,史称孙吴,一个兵圣,一个亚圣,都是军事史上神一般的存在。有孙吴在,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这么说也不是就说卫青几个人弱,他们只是比孙吴弱一些,依

  •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试图一鼓作气灭了赵国,为何会被范雎给拦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死后多久杀范雎,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白起杀赵国的原因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雎就是个奸臣,他收受了苏代的贿赂,然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为名,请求秦昭襄王同意。假如不是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建议秦兵班师,后来又进谗言,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被杀,赵国或许很快就被灭掉了,白起的功劳更大了,正如那个说客苏代所说:“白起会在秦国位列三公

  • 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最鼎盛的晋国是什么,三分归晋晋国如何灭亡,历史上真的有晋国吗

    晋国最强大的时刻,是他灭亡的前一刻。当时的晋国,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始终胜出一筹的综合国力整个春秋之世,晋国的国力基本都在“最强之一”与“最强,没有之一”之间切换。[var1]在春秋之初,并不是头等大国。《国语.晋语一》说晋国当时只算“偏侯”,国土狭小,秦、齐在侧,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不过,

  • 战国七雄中,楚国疆域最大,实力也很雄厚,为什么没能实现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末期楚国有多强,战国时期的楚国巅峰时期有多强大,战国的楚国在今天的哪

    疆域最大的楚国,尽管实力雄厚,但其他表现始终不愠不火。这是因为:他的潜力,始终没有兑现成实力。没有地图上看起来那么强[var1]战国初期,疆域最大的是楚国,排名第二的是越国。后来···楚国把越国吃了。所以,论起地盘,楚国遥遥领先。但是,实际上,楚国的精华地区,只有长江——淮河一带。汨罗,离长江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