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6年前的今天,袁世凯因病去世,他家的男人都不满60岁,啥病?

106年前的今天,袁世凯因病去世,他家的男人都不满60岁,啥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20 更新时间:2024/1/17 7:30:18

后世研究发现,袁世凯家的男人,都不满60岁。

祖父40多岁而亡,三爷57岁病死,生父51岁终,嗣父49岁殁……

有人说,这是基因,族命不好。

袁世凯也知宿命难逃,所以曾求一道士破解。

道士说,唯有龙袍加身,方可躲过此劫。

所以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当了皇帝。

但正是当皇帝,加速了他的死亡,死时仍然不满60岁。

可见江湖传言并不靠谱。

那么,袁世凯究竟是如死去的呢?

(袁世凯棺材)

1960年代,袁世凯的三女儿袁叔祯,写了一篇长《我的父亲袁世凯》,收录在《文史资料选辑》中。

据其所述,袁世凯的死,根本原因,是内外交加,郁疾而亡

而直接原因,是落后的就医观念:至死不信西医

袁世凯本身是个精力十分旺盛的人,口才好,记忆力也很惊人,但在当皇帝后,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外界反对,起兵讨袁自不必说,自家后花园的起火,更是让他心力交瘁。

(位于安阳的袁世凯墓)

一、太子之

权力是致命的诱惑。

翻开历史,多少人当了皇帝以后,都渐渐失去了人性、亲情。

袁世凯恐怕没有想到,最想让他当皇帝的,是自己的长子,袁克定。

因为他若只当总统,自己就无法继承总统之位。

而改称皇帝,作为长子,自己早晚也必然要当皇帝。

古语道,皇帝不急太监急,袁世凯当皇帝,没有太监,但儿子比太监还急

历史上,从一个人坐上皇位的第一天开始,太子之争便是斗争的焦点。

亘古不变。

这就是致命诱惑

袁世凯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还有9个嫔妃,这里面的宫斗戏,在称帝之前就“彩排”了。

袁克定腿瘸,手又伤,但对将来继承位有野心。

袁世凯的儿子多,对二儿子、五儿子心存偏好。而对袁克定,则认为:

“六根不全”,怎能“君临万民”?

其他姨太太就借机排挤,都想力推自己的儿子。

袁克定不淡定了。

他力促老爹尽快称帝,自己好谋将来。

当时,日本人在华北办了一份报纸,《顺天时报》,发行量很大,老袁常看,以此了解舆论。

为操控老爹判断,袁克定想了个好主意:

暗地指使一批文人,办了一份假的《顺天时报》,宣称舆论支持老袁称帝。

假报纸就印一份,专门送宫中袁世凯的办公桌上。

袁世凯就这样被骗了,下决心“顺应天意”,当了洪宪帝。

之后,东窗事发,假报纸被家里唯一不支持他称帝的三女儿,也就是写《我的父亲袁世凯》的袁叔祯发现。

老袁气极,持鞭子对瘸腿儿子一顿暴打。

但事已至此,又无法外人道,袁世凯骑虎难下。

此时,全国反对称帝,连自己昔日最信任的军阀和手下都纷纷起兵。

羞愤至极,83天后,他被迫退位,成为历史笑柄。

从此,老袁备受打击,精神不振,恹恹而疾

2个多月后,薨。

这是得病的内因。

回顾我们的现实,许多老人都这样,精神先垮,然后很快就不行了

二、饮食习惯

袁世凯迷信而落后。

虽居皇宫,享受着20世纪西方文明传来的抽水马桶等洋玩意儿,但骨子里仍是个农村老汉。

其女儿回忆,父亲一年只洗一次澡,就是在过年时,其余时间从不洗澡

夏天热时,就让嫔妃们轮流为他擦背。

他也从不用抽水马桶,而是让人做一个专用的木质马桶。

而且,他还保留着用袖子擦鼻涕的习惯,“他的衣服上就有很多这样东西的痕迹,看起来很不雅观。”袁叔祯说。

不讲卫生就算了,但饮食习惯却是直接关乎健康的。

女儿回忆,袁世凯平时不喝酒,也不抽水烟,但爱吃补药

他吃药很特别,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不让加煮炖,直接一把一把地放嘴里嚼着吃

这种方法,吃久了,谁能吃得消?

而且,袁世凯还有个习惯,好喝人奶

他雇佣了2个奶妈,每日都喝她们挤出来的奶。

大补之品,日日吃,顿顿饮,不得病才不正常。

三、就医观念

袁世凯得的是膀胱结石,小便困难。

结石病,不致命,做个手术取出来就行了。

但袁世凯不信西医,不让动手术

儿子们着急,有提倡西医的,有要求中医的,还有割股救亲的。

一天,袁克定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儿肉,让媳妇炖了炖,给老爹送去。

袁世凯一看肉不对劲,就问这是什么,发现是儿子割股救亲,十分恼怒,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这是瘸腿儿子坑爹第二话。

期间,还有姨太太们为嫔妃之名争执不休、太子之争、外界起兵讨袁之势、日本态度的转变……这一切,都让老袁心急火燎。

然而,最致命的,是他不信西医。

在最后的关头,袁克定坚持请法国的医生来做手术,取出结石。

袁世凯同意,却坚决不肯去医院。

于是,医生就在家给他先做导尿。

然而,此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导尿导出来的是血水,混着血的尿……

(袁世凯葬礼)

袁世凯已知自己去日不多,在最后清醒的时刻,他把段祺瑞徐世昌叫来,交出了大总统印。

之后,昏迷了十几个小时,到6月6日上午10时,就死去了

由于病来得急,死得也快,袁世凯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遗言,也没有安排后事。

以致于他死后,家中乱作一团,嫔妃们哭得哭、闹得闹,还有自杀寻死的。

最后,尸体放了十几天,臭不可闻,肚子都鼓起来了,还没有安葬,实在可悲可叹……(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问刘墉:大清一年死多少人?刘墉怎么回答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和刘墉谁先死,刘墉追案里刘墉的夫人怀孕了吗,乾隆问刘墉去哪了

    就像是唐代的卫正一样。官员与皇上表面上相安无事,就连阿谀奉承,也让皇上很是受用。于是,他们一边极力巴结皇上,一边勾结朝中的同僚,给人一种与皇上相抗衡的感觉。清代有这么一位大臣,他是有名的大贤,在剧中也是和皇上针锋相对的人物,此人便是刘墉。刘墉传刘墉生于康熙,其父为刘统勋,他在当朝时素以正直著称,或许

  • 雍正王朝:隆科多是雍正心腹大臣,老八到底是如何收拢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与隆科多是什么关系,隆科多为何帮老八逼宫,雍正王朝隆科多为什么帮八爷

    《雍正王朝》是根据二月河《雍正皇帝》改编而成的,是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隆科多实际上在雍正五年左右就被雍正打击而死,他根本没有参与什么逼宫乱政,也没有拥立过弘时上位。那么,隆科多在康熙年间,和康熙的两大夺嫡皇子(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之间以及他和康熙皇帝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又是如何成为雍正

  • 她是雍正贵人之首,身边有五个宫女伺候,死后禁止葬入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的妃子葬在皇陵上,雍正的妃子殉葬,历史上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一个

    老贵人,单从这个名号就让人觉得奇怪,这个“老”究竟是她的姓氏,还是她的封号呢?雍正元年有一份尊封康熙嫔妃的上谕:“朕奉皇太后懿旨,朕兄弟之母,当加意相待。朕念十二阿哥(允祹)之母(定妃万琉哈氏),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允禄)之母嫔(顺懿密妃王氏),

  • 诸葛亮千年之前留下的计谋威力巨大,吴三桂用了一次差点灭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打的经典战役,吴三桂不死的话能打败清朝吗

    对于清王朝,我们应该理智的去看待,任何一份封建王朝都经历过辉煌期,也经历过衰败期。由盛转衰这是一种历史必然。清王朝在刚建立那会儿也是挺凶猛的,八旗子弟兵在多尔衮的带领之下横冲直撞,把盛极一时的明王朝给推翻了。清兵在刚入关时压力也是很大的,虽然明王朝气数已尽了,但依旧有很多的武装势力想要和清军掰掰手腕

  • 秦国的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十个人,秦国第一名将谁最厉害,秦国赵国三大名将

    秦灭六国,没有能征善战的猛将是不可能的。说起秦国的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杀神”白起。白起的确是战功赫赫,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国四十万主力,让赵国元气大损。但是秦国还有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var1]猛将王翦相信很多熟悉春秋战国的读者已经猜到这位猛将是谁了,他就是“战

  • 三家分晋历时27年完成,如果晋国没有分裂,能否与秦国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崛起与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晋国还没灭亡,三家不分晋晋国能统一吗

    《资治通鉴·周纪一》亦有言:“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这里的“王”指的是周威烈王。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时间是公元前376年。[var1]晋国本来也是一方霸主,为什么会被三家肢解,分崩离析?其实这都是晋文公埋下的祸根。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

  • 春秋战国最早称霸的郑国,为何只能昙花一“霸”,地缘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郑国历史,郑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春秋战国郑国被谁灭了

    [var1]东迁中的地缘博弈公元前771年,游牧部落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幽王。次年,幽王之子宜臼为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其实,即使没有犬戎之祸,周王室也要谋划迁都。原因在于当时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游牧部落频频南下袭扰,给华夏子民造成巨大威胁。此外,西周腹地渭河平原连年发生

  •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战国七雄各选一位最具代表的名将,谁能当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七雄各国名将,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战将,战国七雄的著名历史人物

    秦国:白起主要战绩: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白起,芈姓,白氏,战国时期秦国郿邑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因人称胜为“公孙胜”,故也称白起为“公孙起”。白起一生为秦国效命30余年,歼敌多达百万以上,因功受封武安君。在名将辈出的秦国,白起可以说是最具代表的一个。[var1]白起一生历经大小

  • 战国七雄当中,韩国最为弱小,那韩国为何能名列战国七雄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七雄的韩国和现在的韩国,战国七雄韩国的崛起,战国七雄韩国跟谁关系最好

    [var1]真实的韩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确实是最弱的一个。但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韩国其实非常强大。当时的韩国,至少要比燕国和秦国更强。再加上三晋联盟的存在,绝对是没谁敢惹的存在。而且,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太方便向外扩张。因为这种地缘因素,导致后来的韩国,和今天某个奉行离岸平衡政策的岛国很相似,

  • 屈原——我和端午节的关系你真的清楚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忆屈原手抄报,端午节和屈原真的有关系吗

    [var1]屈原从小刻苦读书,并且博览群书。虽然贵为宗室子弟,但他很接地气,打小便生活在普通人群里,所以就很了解老百姓的苦难和不易。没当官的时候也帮了很多老百姓。扶老爷爷过马路,帮老奶奶挑水这些,对他来说是很平常的事。老百姓也很喜欢这个贵公子。可却因此跟上层官僚尿不到一壶。后来屈原当了大官,楚王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