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00 更新时间:2024/2/14 11:56:26

二十年后,1945年又爆发了针对清陵的盗墓行动,主谋者是臭名远扬的土匪王绍义。这一次同治的惠陵,还有康熙咸丰等人陵墓被掘。这次对惠陵的挖掘,景象震惊众人,因为其中的同治帝和阿鲁特皇后的尸骨保存完整度,那叫一个天差地别。

阿鲁特尸骨完整保存,而同治帝已经只剩白骨。要知道这位阿鲁特皇后死的时间,仅晚于同治帝两个月,为何尸身保存度差别这么大?

阿鲁特皇后死后倒是受到庇佑尸身保存完好,可她生前的日子过得可太痛苦了,她有一个“清朝最可怜皇后”称号。她生前受了什么苦?

同治皇帝上位以后,十六岁开始选择自己的皇后,然而身为慈禧慈安的傀儡皇帝,他连选择自己的老婆,主宰自己人生大事的权利也没有。这皇后的选择无奈落入了这两太后的角逐中。慈禧主张让富察氏,而慈安主张阿鲁特氏。

两人的争斗的结果,遗憾是慈安胜利,于是最后少年同治帝便迎娶阿鲁特氏作为皇后,阿鲁特获得尊名为孝哲毅皇后

同治帝以为自己成婚后,能够名正言顺地重掌朝政,只可惜实际权力仍是被架空状态,这两位太后一直暗中较劲,特别是慈禧讨厌阿鲁特,总是故意刁难这个儿媳妇,甚至欲要废其位。

同治一生悲催,沦为两宫太后傀儡,没有自主权。同治皇帝英年早逝,留下了22岁的阿鲁特独守空房。慈禧平时根本不给阿鲁特这个皇后一点面子,在同治帝还在位的时候,她就敢公开地斥责阿鲁特,更是以百般手段羞辱她。慈禧处处针对阿鲁特,这让她无时无刻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后来走投无路阿鲁特突然暴毙。

对于阿鲁特的死,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阿鲁特吞金自杀,另外一种是绝食自尽。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同治帝在成婚以后经常生病,而同治帝比较喜欢和阿鲁特待在一起,所以慈禧以为是阿鲁特对同治帝做了什么手段。

第二是同治帝的去世,会让阿鲁特顺理成章成为太后,这样慈禧手中权力会被瓜分,如此为了保证权力一直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慈禧处处针对阿鲁特。

还有一个原因是阿鲁特外祖父是咸丰托孤大臣,他与慈禧向来有仇。

据说有一次同治帝吃了大补品流鼻血,阿鲁特仅是擦拭次月,却被慈禧称之为狐媚惑主。

其实在同治帝崩逝后,两宫太后曾商量着让阿鲁特移居储秀宫,虽然她们确实颁布了旨意,但阿鲁特没有命给同治帝服丧,她在同治帝死后两个月崩逝。年轻轻轻的一代皇后荣华富贵还未享受多久,就离开了人世才22岁。

其实在阿鲁特死前,她的父亲曾经进宫看望,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每日以泪洗面,生活状况如此不幸福,他曾请求慈禧允许自己进宫陪伴阿鲁特。然而慈禧回复却十分无情,她称既然皇后有此心愿,大可以陪伴皇帝去往西天极乐。

知道了慈禧的态度以后,他写信给女儿,信上只有一个死字。这以后阿鲁特便突然崩逝,据说是慈禧逼迫其父亲给阿鲁特吞金,这才造成她的崩逝。

一朝皇帝的死因,是不允许胡乱传播的。但哪有不透风的墙?民间流传有关于同治帝死亡的原因猜测。有人猜测同治帝因为得了梅毒而死,我们都知道同治帝表面是皇帝,实际却完全没有权利,因此他的人生是郁郁不得志。所以他就开始堕落,留恋青楼女人,最后在放荡中得了梅毒,更因为它而死。

关于同治帝因为梅毒而死的说法,这主要流传于民间。也许是民间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流出,其实在《清代野记》中确实有关于这种说法的记录,这也算是一种证据吧。

在某个清代的档案中,有过关于同治帝因为天花而死的记载,根据病情以及用药的情况,可以推断是因为天花而死。这两种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病人会出现腐烂情况,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清代的诸多防腐完全没有效用,也是墓中同治帝呈现枯骨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阿鲁特死亡的原因,许多人都是认为吞金而死。因为金子以及水银这种金属,具有防腐的效果。如果阿鲁特当真是吞金而死,那么这金子在阿鲁特肠胃中就发挥出了防腐的效果。而且如果是吞了水银,尸体会呈现一种奇异的状态,会具有抗菌性,因此便有了防腐效果。

当然阿鲁特尸身完整的另外一个原因,与它棺椁密封性好有关系,空气被隔绝的话,就能减少细菌的产生,同时这墓葬地处深处低温,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保证了阿鲁特尸身的完整。

这清朝末期,土匪猖獗竟然连皇帝墓葬都敢盗,真是大胆。但是没有这土匪王绍义,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同治帝皇后的尸身在百年以后,竟然能够保存如此完整,当然土匪盗墓的行为是坏事,他们的破坏性挖掘毁坏了这种研究价值极高的皇室墓葬。

目前社会上对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尸身能够保存完整的愿意猜测,多数人是倾向于相信吞金而死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行性有,而且具备科学道理。只能说当初慈禧太后手段实在毒辣,对待自己的儿媳实在残忍呢。

更多文章

  • 一桩打脸皇帝的清朝奇案:单纯善良和过度热忱,往往收获一地鸡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二十年四月,河间府宁津县人迟孙氏,向大清都察院提交控状,称:本县无赖贾克行强奸其十四岁长女迟二姐,贾克行之侄贾九儿强奸其十岁幼女迟坤姐。宁津县知县不仅予严查,反而胁迫迟孙氏与贾克行和解息讼。迟孙氏不服,竟遭知县掌嘴之刑。于是,迟孙氏不得已,只能京控督察院,请求皇帝做主。强奸幼女、知县压案、苦主遭

  • 皇帝问大师大清可统一天下多久?此人说了12字,多年后竟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大清朝有多强大,历史上的大清朝是怎么样建立的,历史上真实的大清皇权

    我们都知道在顺治登基后不久,便迷恋上了佛法,而这一切都得从传教士汤若望开始,公元一六五七年,顺治在京城海会寺遇到了一位高僧憨璞,顺治见这位高僧谈吐不凡,便邀请其在寺中静雅之地畅谈,不知不觉两人已经料到深夜,自此之后顺治逐渐迷恋上佛法。但是谁也想不到,顺治生命中出现了一次最大的转折,公元1660年8月

  • 清帝退位诏书,对于民国革命非常重要,是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法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1912清帝退位,清朝对民国的影响力有多大,清帝退位诏书反映了什么

    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中国可能爆发全面内战,甚至会出现大分裂。袁世凯的枪杆子摆在那里,隆裕太后肯定要交权、溥仪也肯定要退位。但是,一种方式是和平的,就是签订退位诏书、和平退位;一种方式是暴力的,就是鱼死网破,溥仪被杀、爱新觉罗被灭。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隆裕太后带着溥仪逃回东北,这时候日本人必

  • 如果清朝和西方列强死磕到底,号召全国勤王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英法对清朝的评价,清朝对列强的贡献

    号召全国勤王,首先要全国武装起来。简单说就是老百姓得拿起刀枪,否则,这个王就没法勤?但是,拿起刀枪的老百姓,到底是勤王还是杀王,就只有撤不了的大清皇帝和大清朝廷来招架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打到1842年8月,打了两年多。英军一万九千余人,清军在九万到二十万之间。但是,战损比是多少?根本就

  • 吴三桂拥有几十万大军,为何最后还是败给了康熙?有三个关键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怎么被康熙灭掉的,康熙吴三桂兵力,吴三桂与康熙谁厉害

    三藩是满清对汉族功臣的特许,顺治帝本来就是想让他们镇守边疆,但随着他们野心的不断膨胀,才有了以后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中,尤以吴三桂最为猖狂。吴三桂原是明朝的大将,在清军南下的时候,他主动投效清军攻打大顺民军,此人为清朝统一中原立下了大功,战后,顺治帝为了表彰吴三桂的功劳,将其封在了云南。吴三桂前期还没

  • 民国第一无耻军阀:石友三究竟有没有底线!倒戈将军没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友三的真实故事,石友三的简介,石友三有什么特征

    即便如此,底线还是有的,太过分了会招来报复。但真有这么一个军阀,曾三度投冯玉祥又三次背叛,投阎反阎,投蒋反蒋,投张反张,联共反共,抗日投日,毫无气节。此人位置本不尊大,却由此占据了民国第一无耻军阀的名头。石友三生于1891年,是吉林长春卡伦人,幼年家境十分贫寒,靠父亲给人家赶大车维持生活。石友三在一

  • 蒲松龄《花姑子》:是对封建女性的幻想,还是士大夫的放飞自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论蒲松龄的女性形象,蒲松龄悲惨的一生,蒲松龄传奇经历

    中国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而西方呢?也差不多。古希腊的伯里克利说:好女人的标准并不是被别人称赞,而是不被人谈论。所以,压制女性,就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压制女性的同时,也对男性进行了压制。“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 按理列强不应和大清谈判,为何都以和谈收场?因为得按英国的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与列强签了哪些条约,和大清关系最好的列强,清朝怎么和列强谈判的

    但,列强再多,也就只有一个列强说了算。那就是英国。其他人全是打酱油的,英国说一、他们不敢说二。只要英国要跟大清谈判,其他列强就必须收起刀枪、坐到谈判桌上。否则,命运就会非常凄惨。非但得坐下来谈判,而且怎么谈以及谈什么,都得英国最后审核。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是铁了心、非要把辽东从大清身上撕下来。但是,英

  •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带你探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多少岁进入官场,曾国藩的官场困局,曾国藩升迁的四个秘诀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晚清的地主家庭,自幼就比较勤奋好学,在道光十八年他参加会试,自此开始踏入仕途,先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之后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建立湘军,领军打仗,最后一路升到两江总督,可以说他的一生在官场上是青云直上的,那么是否存在着官场上的“潜规则”呢?我们一起来探秘。两江总

  • 他是18世纪世界首富,自裁前写下绝命诗,预示会出慈禧。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有关慈禧的预言,历史名人评价慈禧,慈禧个人事迹

    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这大贪官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的欢乐热闹,自己在众星捧月中的尽情享受,便提笔作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五言诗。第一首:“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