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996的头号簇拥者,亲手葬送大明,为胜利不惜开启神操作

明朝996的头号簇拥者,亲手葬送大明,为胜利不惜开启神操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2/24 1:03:50

比如说曹操,专门把挖人祖坟这件事弄成了一个产业链,就差拉几个股东申请上市了。

当然曹操挖人祖坟是需要银子当军费。

可有的人,挖人祖坟是为了坏人家的风水。

这事儿谁干过?

明朝末年的崇祯帝就干过。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皇帝很努力,他努力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放到现在,绝对是996的头号支持者。如果他开一个公司,绝对是个要求职员吃喝拉撒都在公司的老板。

就这样一个努力的人,结果却把大明江山给亡了!

不知道死后见到他的老哥该多么的羞愧,毕竟他老哥天帝大半辈子都在当木工,也没有管理朝政,反而把大明江山给撑住了。

崇祯皇帝天天996,天天带着朝臣们努力向上,结果落得个皇城被闯王攻破,自己自缢煤山的下场。

崇祯皇帝的故事告诉我们,努力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因为努力的方向错了,你前进一步,则等于退后两步。

其实努力并没有错,大家都知道要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可是如何找寻努力的方向,这才是关键点。

比如崇祯帝继位之后立马铲除魏忠贤等党羽,天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因为魏忠贤能够帮他搞到军费,能够扼制文官集团。

魏忠贤死后,文官集团做大,军费崇祯都拿不出来。

一副烂摊子摆在崇祯的面前,本身实力就不济,可崇祯依旧把自己吹成可以力挽狂澜的人。

结果就是大家一起通宵加班呗!

当时文官集团的人普遍都聪明,身体累垮了,还要被暴力开除,这谁愿意干?

干到最后还没有一块猪肉有价值。

也就是想通了这一点,明末文官集团大部分人都选择看着崇祯帝暴跳如雷,真的就是干看着,出工不出力!

他们盘算着大不了闯王来了,直接逆风局投了就是。

后来他们也真的就是这么干的,除了少数人选择了殉国,大部分明末官员直接带着自己的家产投了闯王。

到最后,崇祯还在吐槽:我非亡国之君,但你们都是亡国之臣!

这话说的,之前杀这个大臣杀那个大臣杀得这么过瘾,大家都担惊受怕,谁还敢跟着你力挽狂澜啊?

等着被当猪一样杀吗?

崇祯不止在努力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令人看不懂的神操作,还非常迷信“妖魔鬼怪”。

看吧!这就是典型的帝王之术没有学好。

当然,崇祯本来就是半路拐了个弯才当上皇帝的,帝王之术没有学好也是正常的。

“妖魔之术”本来就是古代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百姓的一种手段,崇祯自己就是最高统治者,反而信这个,不得不说这操作是个狠人。

崇祯帝有多迷信?

在闯王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时候,崇祯帝坐不住了,找来钦天监夜观天象,找寻破解之法!

钦天监也就是现在我们的气象部门,原本就是观察什么时候会起风,什么时候会下雨的。但在古代,钦天监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给帝王观测星相,判断吉凶。

当时钦天监掐指一算,算到了闯王李自成的祖坟埋在一座乱山中,并且还是由十六座凤凰坟围列而成。

当时钦天监就说了一句话:说闯王祖宗坟冢中点了一盏天灯,天灯不灭,李家成龙!

当时钦天监那个表情,简直恨不得把自己家的祖坟也迁过去。

崇祯帝一听到这个,立马就下令派出一支队伍,要去挖李自成的祖坟,破他家的风水。当时崇祯很相信,一旦破了李自成的风水,那么闯王军就会败亡。

“御用挖坟队”很快就找到李自成家乡,但是面对李自成家乡的山,挖坟队伍傻眼了!

几十座山连绵起伏啊!这怎么找李自成家的祖坟!

可毕竟崇祯帝已经下了死命令,不挖不行,只能一座座山慢慢找!

这边的挖坟队正在找李自成的祖坟,可是另外一边,闯王军可不等你。在北京城外,李自成给崇祯发了一封信。

内容大概是:要不你意思意思,给我封个王,咱们就不用内部厮杀了,一起对付没有入关的清军。

崇祯这暴脾气,对着李自成就是一句大吼:有种你过来啊!

李自成没有办法啊!这可是崇祯自己要求的,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要求。

于是故事到了这里自然也就不用多说,闯王军攻破皇城,崇祯只能在煤山自缢,大明亡终于亡了!

而在另外一边,挖坟小队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李自成的祖坟,二话不说直接开挖,打包了李自成祖宗的骨头,最后还把整座山都给炸了。

做完这件事儿后,挖坟小队吃着火锅唱着歌高高兴兴地赶了回去。结果在半路,听到一个消息,大明江山已经亡了。

当然,这件事儿还没有完,李自成攻下皇城,屁股还没有坐热,吴三桂便放了清军入关。李自成百万大军结果不敌数万清军,无奈败走。结果走到凤阳时,听说自己祖宗的坟山被崇祯炸毁,当时就怒了。

就你会挖祖坟吗?朱家当时的祖坟就在凤阳,于是李自成带着残余士兵把朱元璋的兄弟和父母的坟全给挖了。

什么叫互相伤害?这就叫做互相伤害。

而后李自成最终兵败身亡,南明最终也在抵抗中慢慢衰弱,直至被清军彻底剿杀。

当然,这虽然是俾官野史续杂记中记载的,但在古代挖坟盗墓事件却发生很多,无数的古墓被盗墓贼偷盗,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就这散落到国内外的民间。

但幸好有专门的考古学者们为之努力,将一些被盗窃的古墓进行专业性发掘,没有被盗窃的文物这才得以保存下来。

现在我们看许多博物馆中的文物,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他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历史的见证。

所以有时间条件的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去逛逛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

这些文物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一个生命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厚重,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裕王拿血经欺骗嘉靖帝,为什么严嵩指出真相反而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对裕王最后的安排,严嵩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

    前面提到齐大柱将于腊月二十三斩首,众人展开了营救行动,最终确定由李妃带着张三丰的血经进献嘉靖帝。李妃通过一番精彩绝伦的表演,编出一个脏兮兮老道雪夜送血经的故事,这是祥瑞,并提到齐大柱是来协助嘉靖帝维护统治的……至此嘉靖帝被将了一军,不管他信不信张三丰血经的故事,齐大柱是不能动了,只能放了。但是严世蕃

  • 为什么明朝允许沐英镇守云南,清朝却要求吴三桂撤藩,逼他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撤藩,吴三桂和明朝的关系,吴三桂为什么会撤藩

    明朝以前的云南:长期游离云南是我国西南的一个边疆省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曾出兵征伐云南,楚将庄硚还在当地建立滇国,其后的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也曾经略西南夷,将这一片纳入王朝的羁縻统治。:"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羁縻便引申为笼络控制,羁縻统治就是承认当地头目,封以官职,纳入朝廷管理的政策。但这种统

  • 马皇后下葬日,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一个和尚说了什么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皇后之死朱元璋发疯,马皇后先死还是朱元璋先死,朱元璋马皇后死后一夜之间白了头

    众所周知,朱元璋少年时家贫,又遇到了刻薄的地主刘德,吃尽了苦头。特别是在父母、兄长相继离世之后,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只能栖身寺院,受尽欺侮。接着又年景大荒,寺院也难以为继,朱元璋被迫流浪化缘(乞讨)为生,阅尽了人间疾苦,世态炎凉。这些苦难,在朱元璋的性格中,深深地埋下了冷酷严峻的种子。原本朱元璋在参加起

  • 元朝灭亡推迟五百年,就能改变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灭亡的全过程,元朝灭亡的正确方法,元朝灭亡历史真相

    忽必烈蜡像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向公众公开了一项《建国号诏》之后,正式在中原大都建立“大元帝国”,但是截至公元1387年,冯胜以及蓝玉等人在第五次北伐攻占由“纳哈出”所固守的金山之后,元朝被迫退回北方草原,大元帝国也自此宣告灭亡,距离建国伊始仅仅116年。而且由于元朝采用了全面蒙化的政策方针

  • 成吉思汗手下“四狗”、“四骏”、“四子”、“四养子”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成吉思汗的五个兄弟,成吉思汗有哪些手下,成吉思汗所有人物关系

    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于蒙古肯特省,是大蒙古国可汗,在他的领导下,逐渐的建立了蒙古帝国,成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而在他的手下有“四狗”、“四骏”、“四弟”、“四养子”等人,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四獒,是成吉思汗手下四大先锋。速不台:1175年出生于蒙古兀良哈部,

  • 梦华录:汉人这个称呼,是从宋朝才开始大规模普及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梦华录果子是宋朝的吗,梦华录中的宋朝文化视频,梦华录 宋朝历史

    梦华录是个宝藏电视剧,在这部剧大火的同时,带起了一股宋朝热,在观看剧情的同时,很多人都领略到了宋朝的审美,甩出去明清好几天街。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很多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都是来自于宋朝,比如说一日三餐就是源自于宋朝,日常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出自宋朝。还有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炒菜这种方式,也

  • 北宋最“坑人”的谋臣,献出一计成功灭辽,但不久也导致本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抗辽将领,塞北三朝之北宋伐辽完整版,北宋伐辽最新消息

    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直接的一点,在于宋徽宗君臣愚蠢地采纳了“联金灭辽”的总体战略,使得女真人在灭亡辽国后,很快便挑起战端,南下灭亡宋朝。如此看来,“联金灭辽”真可谓北宋史上最“坑人”的计策,而其提出者,正是北宋最“坑人”的谋臣赵良嗣。赵良嗣本名马植,是出生在幽燕故地的汉人,在辽国曾官至光

  • 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棣登基后一举动,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朱棣,朱元璋和朱标的真实情况,朱标死后为什么传位给朱棣

    朱标正值壮年去世,究竟患了什么病,明朝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朱标死后儿子朱允炆继承了皇帝。一个巨大的疑问产生了,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有人说这是立嫡立长,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原因。可朱元璋难道不知道,立朱允炆会给有极大的风险,朱允炆那些正值壮年的叔叔们怎么办?尤其是四子朱棣,他长子

  • 崇祯帝殉国前,为何要逼死庶母、皇嫂、皇后,砍死砍伤两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嫂与崇祯,崇祯帝临死遗言,崇祯帝的功过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号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即率军进入山西,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接连攻陷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在当年三月十七日便打到北京城下。李自成行军之所以如此神速,固然在于大顺军战斗力极强,但更关键的一点,则是明朝守将们畏敌如虎,尚未交战便投降。明末农民战争形势

  • 宋徽宗在金国派大臣潜逃回国,捎给宋高宗三句话,句句令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在金国几年,宋徽宗受尽金国人的折磨,宋徽宗在金国的真实情况

    宋徽宗被掳往金国后遭遇百般羞辱,这些史实在正史和时人笔记中都有所描述。当然对于自己的处境,宋徽宗也并非毫无作为,至少在到达金国之初,他还曾派大臣潜逃回国,向宋高宗发出求救信号,希望儿子能够出师北伐、迎回家人。这位奉命潜逃回国之人,名叫曹勋。曹勋是御用词人、殿中给事曹组之子,因为其父极受徽宗的宠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