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背后刻的4个字,其实不是“精忠报国”,被念错了近千年

岳飞背后刻的4个字,其实不是“精忠报国”,被念错了近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4/2/5 11:07:18

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开始知道岳飞其实往往是从一个故事传闻开始的,那就是关于他背后刻的那4个字“精忠报国”。在故事传说里,岳飞原本出生于豪富之家,因为在出生的时候有大鹏落于屋顶,于是就叫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因为洪水淹没了他的故乡,以至于幼小时的他只能够随着母亲去他乡逃难。

尽管陷入了家穷以至于无法读书的窘迫境地,但是他的母亲依然对于岳飞有着极为关怀的教导,用沙子木棍教他写字,教他忠君爱国的道理,等到岳飞长大成人要去从军的时候,母亲让他跪下,用烧红的针线在他背上面刺了4个字,那就是“精忠报国”。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四个字其实并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人们念错了将近千年的时光。而这其中的差别其实也很明显,“尽忠报国”这是说的一种做事情的态度,是岳母对于岳飞的一种激励与期许,而“精忠报国”已经是一种认可与定义了,在岳飞没有坐下那一些为人称颂的大事之前,其实我们是很难想象他的一生功过就被认可的。

要知道岳母之所以给岳飞刺字,是为了提醒他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是希望他能够尽到自己为人臣子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一种在心态上的期许,期许着自己的儿子不要辜负自己的期望,也期许着他不要辜负自己的生命,是希望他能够用尽一切去做到,所以岳母在儿子出征之前刻下“尽忠报国”其实是很可以被理解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又都被谬传为“精忠报国”了呢?这里的原因应该与高宗所做的事情有关,因为岳飞抗金有功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他给岳飞发了一面“精忠岳飞”的锦旗,并且说这确实一位精忠报国的好汉子。

显然宋高宗的话是从一位领导的角度给岳飞一个定性,而岳母给岳飞刺的字是一位母亲的美好期望,这两者间其实有一些不同,但因为“精”与“尽”读音相近,渐渐就被混在一起,以至于大家都认为岳飞背上的字就是“精忠报国”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岳飞墓前昔日跪着五个铁人,现如今只剩下四个,少的那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正义可能来得很迟,但它终究不会不来,哪怕黑暗的乌云曾经荫蔽了天空,但在多年之后,还是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就像是曾经的岳飞,活着的时候他置身于群体的污蔑之中,在奸臣贪图私欲趋利避害的本能里,丧失了生命,但在此后很多年,他的存在被誉为英雄,而那些曾经受众多支持、混淆视听的奸臣们,长跪于岳飞的墓前永世谢罪

  • 宋朝一尼姑“雌雄同体”,祸害了上百人,结局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一尼姑阴阳双体祸害一百多人,宋朝尼姑有多美,宋朝有个男扮女装的尼姑

    一、生于忧患这位尼姑出生于南宋时期,名为董师秀。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较好,董家虽只是平民百姓,但也算是不愁吃穿。因此,在得知董师秀的到来后,董父很是高兴,早早就为孩子起了名字。在董父看来,孩子是男是女都不重要,只要身体健康,一家人平安度日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这个家庭的平

  • 故事:大宋未解之谜!荒僻驿站的月夜,他猛回头发现人影蹲在地上鬼鬼祟祟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于东墙窥宋的故事,大宋十大奇闻怪事,宋府谜案故事

    古代驿站驿站里什么也不供应,王概只好自己动手生火煮粥,随便吃了点就和衣躺在了破旧的竹榻上。过了一会,月亮升起来了,四下里秋虫丝丝鸣叫,凉风穿过残破的窗棂侵袭进来,王概裹紧了自己的旧棉被可还是觉得寒气难忍。又躺了一会,仍然睡不着,他索性翻身起床,想去外边找个地方方便一下。月色朦胧偌大的院子里荒草萋萋,

  • 忠君爱民,清官当道?浅论宋朝清官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清官,宋朝最著名的清官,最全宋朝官吏制度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清官一词素来有两种含义,一种表示地位显贵且政事不繁杂的闲职,另外一种才是如今我们非常熟悉的清廉公正的官员。关于表述前者的词句,在汉末、北魏乃至唐朝时期,都曾普遍出现于历史典籍当中。至于后者,则主要出现在宋朝后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可以说,正是在宋朝年间,代表清廉公正的清官文化这才开

  • 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为何在宋朝?经济发展、名人带货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茶文化繁荣的原因,茶文化在宋朝的发展,你不知道的宋朝茶文化

    茶如人生,煎茶亦如人生所经历的历练,只有当我们经过淬炼才能散发出自身独有的韵味,那么茶文化为何在宋朝臻于鼎盛?一、商品经济的发展,茶文化至宋鼎盛宋朝作为唐朝之后另一个强大且存续时间较长的朝代,它的发展自然与唐朝有着一定的关系,宋朝从经济到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影响,唐朝能够成为我国最繁荣、生

  • 徐渭真是中国历史上悲催的天才,他的人生太坎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渭的人生经历,题墨葡萄徐渭赏析,徐渭的性格特征

    他的名字叫作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光荣的称号背后是鲜为人知的悲催人生。徐渭过百天的时候,父亲嘎嘣咽了气,十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地位低下,被赶出了家门,十四岁的时候,养母(父亲的原配)也去世了,徐渭变得无依无靠。突然,想到了自己还有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大哥,于是,徐渭找到了大哥,说:“大

  • 王阳明成为庐陵县令,他的施政方针并不特别,老百姓为何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王阳明怎样解决庐陵百姓告状,王阳明治理庐陵

    这是很多从政的朋友,学习王阳明心学时,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在传统官员的眼中,王阳明根本不适合成为一个县的县令,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王阳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成为一县的县令,至少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王阳明在京城为官时,仅仅是兵部的一名小官,没有任何地方工作经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时,作为一个驿丞,没有管理

  • 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宦官王振被杀,明朝皇帝王振怎么样,王振专权和土木之败

    明朝之坏,坏于宦官。这是一部人坚定不移的认知。这一认知,正不正确,仔细思索起来,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这一认知,正不正确,严格检视下去,确实存在很多显见的漏洞。关于历史,很多事情,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辨证清楚的,一切,暂且留给聪明的读者去考索求证吧。这里,来说点具体的。本篇来讲明代的一位宦官。这位宦

  • 元朝覆灭后,滞留中原的蒙古女子成大麻烦,朱元璋用一招巧妙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怎么推翻元朝,朱元璋灭元朝后怎样处置,朱元璋灭了元朝后遗留了哪些人

    朱元璋曾经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后来也成功了,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没有战死,更没有选择自杀,他带着为数不多的王族和一部分军队回了蒙古高原,有趣的是他在明朝军队的追击之下,惶惶不可终日,两年之后便过世了,从这开始蒙古王族便一代不如一代,渐渐没落了。这一切都是朱

  • “连中三元”的学霸欧阳修为何没能更进一步,成为那届科举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欧阳修科举排名,欧阳修3次被贬的原因,欧阳修的一生

    历朝历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妙笔生花的欧阳修在国子监举行的课业考试第一名,成为监元。随后又在开封府的解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中凭借锦绣文章斩获解元。第二年,解元加身的欧阳修在开封府参加省试(科举中的礼部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此次省试的主考官是当时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