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才子拼凑苏轼之作写了首词,反响平平,却因一部小说家喻户晓

明朝才子拼凑苏轼之作写了首词,反响平平,却因一部小说家喻户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19 22:58:33

唐朝的时候,诗都是可以随着谱子唱出来的,当时有名的歌唱家李龟年便经常唱王维的《相思》。不过当时的诗,句式整齐,但是乐谱参差,唱起来不是那般契合,若以诗入曲,需要加衬字,十分不便。

故而,许多乐工会请求诗人依照参差的乐谱写歌词,也有一些诗人,本身喜欢音乐,会自觉地创作符合乐谱的长短句,以便歌唱,这种体裁,时人将其称为“曲子词”,这就是诗词之“词”。

词至于宋朝,尤为繁盛,经过许多词人的努力,这种体裁逐渐由上不得台面的“伶人之词”,成为“士大夫之词”,与诗并列。宋朝之后,词学没落,清朝词坛,尚有几位为人称道的名家,但明朝之词,却一直是后世学者抨击的对象。

不过,明朝有一首词作,在如今家喻户晓,众人交口称赞,甚至有人将其与宋朝一流的词作相比,也不遑多让,这首词就是杨慎的《临江仙》: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嘉靖三年的时候,杨慎被贬谪云南,在此他到处游历,并作《廿一史弹词》,以抒其怀,这首《临江仙》,便是其中《说秦汉》的开场词。

时间就像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历代王朝的英雄豪杰,则像江水之中的浪花,遇到巨石急流之时,总有一些浪花,越过高高的江面,跳跃到了空中,是那般的令人瞩目,他们俯视着身下溺水三千。

然而,这种卓然于众的感觉,相比无尽的时空,只是不经意的一瞬,最终,浪花还是落到了水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只给后人留下一个记忆。是非成败,又有什么重要的,有什么可争夺的,这些都将会消逝的。

能够长存于时空的,只有那巍然不动的青山,只有那每天落下的夕阳,它那昏红的光芒,照射着江水,顺流而东。

白发苍苍的渔者樵夫,早已看惯了秋月春风,王朝的兴衰更替,在他们眼中也就如这日月升沉。所以,与其作那身处激流中的英雄,还不如作那泛舟江湖之上的隐者,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还能落得一个自在。

相逢老友,一壶浊酒,古今多少惊心动魄的往事,到头来,不过是此时佐酒助兴的笑谈罢了!

这首词,在后世看来,豪迈奔放,其中又有历史的沧桑感,似乎有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不过在明清数百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多少学者看重这首词,反响平平,仿佛是那东流江水无数水滴中的一滴,不值一提,就我所及资料来看,惟有《听秋声馆词话》,评了“清空”二字。

我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首词没什么新意,没什么自己的看过,不过是拼凑了苏轼几篇作品。首先第一句,就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白发鱼樵”句,则化用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非成败空”、“浊酒相逢”等句子,出自苏轼《采桑子》“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还有“青山”二句,则是化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其实化用是很常见的诗词创作手法,但贵在翻陈出新,寄托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意境,而杨慎这首词,无论是字词、句意,还是意境,多拼凑自苏轼的《念奴娇》和《前赤壁赋》。

当然,杨慎或许也没把精力放在词上,他主要是借前人之意,来铺垫引出自己的《廿一史弹词》,而且《廿一史弹词》的开场词,基本都是拼凑前人之句。不过,因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将其作为开卷词,这部著名的小说,使得这首水平不高的词在民间迅速流传,家喻户晓。

时至今日,《三国演义》被拍成影视剧,而这首词作还被改成电视剧的主题曲,由此更深入人心,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部小说,杨慎的这首词,只会泯于历史浩瀚的词篇当中,若是是将其与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豪迈词相比,却是难以企及的。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没要求沈万三修城墙,因为真实历史中根本不存在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万三帮朱元璋修城墙,朱元璋下令建造城墙的历史资料,朱元璋评价沈万三

    相对于还在为争一个虚拟历史人物的故乡大大出手,有一个古镇却早已利用虚拟历史人物成功打出了名声,这就是被誉为明朝首富沈万三故乡的古镇周庄。而关于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沈万三",即使专业学者之间也是颇多争议,普通读者更是在各种历史典籍中难辨真伪。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这么肯定沈万三是一个虚构的历史

  • 作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朱棣最宝贵的遗产是对战法战术的革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402年,北元势力正式分裂成鞑靼部和瓦剌部。由于漠北草原没有一个能够号令全蒙古的大汗,鞑靼和瓦剌两部经常相互攻杀。这不仅使残元势力在较长时间内无暇南下骚扰、劫掠明帝国北方边境,还导致大量北元残卒归附明帝国。一时间,明帝国的北疆边防压力大为减轻。而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帝朱棣,正雄心勃勃地经营着帝国

  • “靖康之耻”有多么耻辱?皇后行完“牵羊礼”,羞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一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朝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统五代十国,结束了中原地区纷乱复杂的状况。而后又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召集陪着自己打天下的将领们,只用一顿酒,就将他们全部遣散,这便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且宋朝是一个不缺少英雄的民族,有岳飞一马当先,抗击外族入侵,保护国家安全。但无奈统治

  • 南宋末年第一猛将,因不想和岳飞一个下场而降元,成为灭宋急先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杀岳飞的真实原因,南宋抗元将领谁最厉害,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

    刘整这名南宋降将就是堪称南宋末年第一猛将的刘整。刘整本是出生于金国统治地区的汉人(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州市),金国统治末期,刘整投奔南宋。从刘整早期的表现来看,他是很有民族归属感的,毕竟后来的历史证明,他这样的人才在哪都会受重用,但是他却没去投奔前途更好的蒙古人而是去了重文轻武的南宋。投奔南宋后的刘整在

  • 清朝皇室修寺庙,祭祀明朝将领邓子龙,努尔哈赤成功的故事有点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子龙在日本哪个博物馆,年轻时的邓子龙,邓子龙首级下落

    不好评价,因为立场不同,我给出的评价就是!根据史料来看,清朝的疆域顶峰突破了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维持了100年!想了解这个王朝,就要知道清朝是怎么来的!今天,科普努尔哈赤那点事,有点玄!古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编撰一个神秘的来历,就算不是高大上,至少也要富有玄幻色彩。有点像酸秀才,和朋友交往,先说

  • 趣读丨明朝的人们都吃哪些蔬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美食一览表,明朝以前吃的蔬菜,明朝人能吃到哪种蔬菜

    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明代中国的蔬菜是当时世界上种类最齐全、质量最高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以极其艳羡的口吻这样描述:中国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种类繁多的蔬菜。食用蔬菜的种类、质量和栽培植物的种植情况也差不多,所有这些中国人使用的数量,都要比欧洲人的通常数量多得多。葡萄牙传教士克路士也曾用类

  • 朱棣用兵得天下,未临战阵,论功第一:眼呈三角、形如病虎姚广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姚广孝临死前求朱棣的事情,朱棣早期军事经历,朱棣和姚广孝对话

    此篇,来说明代的一位人物。此人名叫姚广孝。姚广孝,相城(今苏州有相城区)人,他原是医家子弟。十四岁时,姚广孝剃度为僧人,法名道衍,字斯道。道衍还曾经敬事道士席应真,得受席应真阴阳术数之学。席应真是何等人物?席应真,即席应珍(公元1301年~公元1381年),字心斋,道号子阳子,常熟人。少时,辞家学道

  • 宋朝的现象级“吃货”——苏东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东坡吃货史,苏东坡为何被誉为北宋第一吃货,千古第一吃货苏东坡

    就像春秋不能没有孔子,唐朝不能没有李白,宋朝不能没有苏轼。苏轼就是宋朝最闪耀的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这是历史贴给苏轼的标签,可苏轼的成就是这些标签不能描述得尽的。“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年轻的苏轼接过老师欧阳修的大旗,成为北宋文坛领袖,一干就是几十年。苏

  • 刘邦集团、李渊集团、朱元璋集团,你认为哪个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李渊朱元璋团队哪个更强,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李渊和朱元璋谁强

    我们先从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建国的难易程度和自身起始点的高低坦白来说,刘邦、李渊和朱元璋之中,起点最低的无疑是朱元璋和刘邦,而他们两人之中,朱元璋的起点最低:他是彻彻底底的农村出身。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李渊本身在唐初就是一个封疆大吏,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

  • 提线木偶的成功与失效——我看瓦剌与明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提线的小木偶读后感,提线人形木偶,明朝与瓦剌有什么关系

    瓦剌在唐朝就已经存在,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瓦剌可能也分得了一小块儿地盘,开始了比较愉快的自治生活。瓦剌原本居住于叶尼塞河的支流上,这个位置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还是比较靠北的,气候寒冷,不利于养牲畜种粮食,瓦剌人的生活想必水平是不咋高的。穷则思变,在元朝的时候,他们主动南迁迁到了阿尔泰山附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