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室修寺庙,祭祀明朝将领邓子龙,努尔哈赤成功的故事有点玄

清朝皇室修寺庙,祭祀明朝将领邓子龙,努尔哈赤成功的故事有点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3/12/31 11:33:30

不好评价,因为立场不同,我给出的评价就是!

根据史料来看,清朝的疆域顶峰突破了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维持了100年!

想了解这个王朝,就要知道清朝是怎么来的!

今天,科普努尔哈赤那点事,有点玄!

古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编撰一个神秘的来历,就算不是高大上,至少也要富有玄幻色彩。

有点像酸秀才,和朋友交往,先说自己的根源。

据《满文老档》记载,满族的先祖不是普通人,三仙女佛库伦喜欢野浴,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文化现象,在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仙女野浴的桥段,难道天上就没有洗澡的地方了吗?

长白山漂亮,野浴更爽,这时候,一只神鹊叼来仙果,放在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伦吃了下去,有孕了!

爱新觉罗的先祖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故事,是谁编撰的?

应该是皇族的人出手,完成的杰作!

因为,关于满洲女真的起源,在清朝历代所修的官书中,都是以《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依据的。

可见,满族人的爱情观相当的写意。

努尔哈赤的身世那是相当的悲催,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王杲是一个野心家,明嘉靖三十六年十月,王杲杀死了抚右关贡市守备。

嘉靖大怒,派兵讨伐王杲。

觉昌安觉得机会来了,协助明军暗中捉拿王杲。

一个关键的大人物出场了!

辽东总兵李成梁!

决定讨伐王杲,觉昌安和塔克世成了带路党,可是王杲跑路了,投奔哈达部长王台,又被王台出卖,万历帝下旨杀死王杲。明廷大佬开始从政治上瓦解建州女真,王杲的属地赏给了塔克世,并封他为建州左卫指挥。

努尔哈赤家族的背叛,得到了回报,通过坑亲家,崛起了!

可惜,故事在觉昌安路过抚顺回家时,发生了逆转!王杲的儿子阿台把他囚禁了。

明万历十一年,建州固伦城主尼堪外兰成为带路党,引明军进攻阿台驻地。明军破城后,觉昌安被大火烧死,塔克世被明军杀害。

可见,带路党没有好下场!

那个在塞外拾松子的少年努尔哈赤,继承了长辈的政治遗产,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其祖父、父亲。

明朝的态度非常傲慢,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但是,同时宣布尼堪外兰为满族国主!

显然,明朝大佬希望塞外永远处于混乱状态。

但是,这个方法只能有效一时,漫长的战争往往会培养一个强悍的霸主。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再一次拽回来,辽东总兵李成梁这个人对努尔哈赤来说,是真正的贵人。

明朝的将领非常悲催,被逼着养寇自重。1583年,李成梁率军攻打古勒城,不小心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努尔哈赤和弟弟也沦落到李家当家丁。

一场政治联盟上演了,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李成梁采取“抚弱抑强”的策略,扶持听话的建州女真部。

努尔哈赤成了李成梁的小白鼠。

很多人都纳闷,清朝是怎么战胜明朝的?

原因非常简单,明朝不断的自废武功,戚继光就是一个例子,一直被打压,戚家军最精锐的3700人被自己人屠杀,大明王朝亲手砍掉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因此将领想生存,就要养寇自重。

李成梁养寇自重的手段非常扯。

1573年,李成梁修宽甸六堡,划定范围,保护建州部发展的空间。1506年,李成梁又撤了六堡,建州部羽翼丰满。

很快,明朝的劫难来了,萨尔浒大战中,只有李如柏全须全尾的逃过一劫。我们就不多说了。

本文再提一笔,满清入关,2万清军袭来,200万明军投降,不能说不神奇。剖开原因很简单,明朝对军人是蔑视的,残酷的打压,让人寒心。

明朝统治者的思维逻辑极为混乱,河南遭大旱、蝗灾,人们互相残食,起义军打到了洛阳,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劝告福王朱常洵应该拿出钱来,给援兵保证军粮。被福王拒绝了,李自成攻破洛阳,朱常洵被农民军捕获,李自成命人把福王绑上,剥光洗净,又弄了几头鹿,与福王共煮,名为"福禄宴"。

可见,他们多么的遭人恨!

明朝统治者需要士兵战斗保护自己,又肆意的残杀将领,当兵的连吃饱饭,都无法满足。敌人来了,自然投降,原来懦弱的明军,一旦投降清军,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悍勇无比,这就是一种报复心理在作怪。

可以说,努尔哈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明朝官员有意栽培的结果。

本文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明朝抗倭英雄邓子龙。努尔哈赤与明朝正式宣战,一直冲在第一线,多次到辽东侦察。

历史出现了一个拐点,努尔哈赤被一支派往朝鲜的过路明军抓获,努尔哈赤被交到了抗倭前线的副总兵邓子龙那里。

邓子龙居然放走了他,作为回报,努尔哈赤为在朝鲜阵亡的邓子龙立了庙,邓子龙的神像在尚锡神亭中安放,直到清末。

故事讲到这里,只能给故事加上玄幻属性了!

更多文章

  • 趣读丨明朝的人们都吃哪些蔬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美食一览表,明朝以前吃的蔬菜,明朝人能吃到哪种蔬菜

    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明代中国的蔬菜是当时世界上种类最齐全、质量最高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以极其艳羡的口吻这样描述:中国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种类繁多的蔬菜。食用蔬菜的种类、质量和栽培植物的种植情况也差不多,所有这些中国人使用的数量,都要比欧洲人的通常数量多得多。葡萄牙传教士克路士也曾用类

  • 朱棣用兵得天下,未临战阵,论功第一:眼呈三角、形如病虎姚广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姚广孝临死前求朱棣的事情,朱棣早期军事经历,朱棣和姚广孝对话

    此篇,来说明代的一位人物。此人名叫姚广孝。姚广孝,相城(今苏州有相城区)人,他原是医家子弟。十四岁时,姚广孝剃度为僧人,法名道衍,字斯道。道衍还曾经敬事道士席应真,得受席应真阴阳术数之学。席应真是何等人物?席应真,即席应珍(公元1301年~公元1381年),字心斋,道号子阳子,常熟人。少时,辞家学道

  • 宋朝的现象级“吃货”——苏东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东坡吃货史,苏东坡为何被誉为北宋第一吃货,千古第一吃货苏东坡

    就像春秋不能没有孔子,唐朝不能没有李白,宋朝不能没有苏轼。苏轼就是宋朝最闪耀的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这是历史贴给苏轼的标签,可苏轼的成就是这些标签不能描述得尽的。“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年轻的苏轼接过老师欧阳修的大旗,成为北宋文坛领袖,一干就是几十年。苏

  • 刘邦集团、李渊集团、朱元璋集团,你认为哪个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李渊朱元璋团队哪个更强,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李渊和朱元璋谁强

    我们先从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建国的难易程度和自身起始点的高低坦白来说,刘邦、李渊和朱元璋之中,起点最低的无疑是朱元璋和刘邦,而他们两人之中,朱元璋的起点最低:他是彻彻底底的农村出身。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李渊本身在唐初就是一个封疆大吏,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

  • 提线木偶的成功与失效——我看瓦剌与明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提线的小木偶读后感,提线人形木偶,明朝与瓦剌有什么关系

    瓦剌在唐朝就已经存在,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瓦剌可能也分得了一小块儿地盘,开始了比较愉快的自治生活。瓦剌原本居住于叶尼塞河的支流上,这个位置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还是比较靠北的,气候寒冷,不利于养牲畜种粮食,瓦剌人的生活想必水平是不咋高的。穷则思变,在元朝的时候,他们主动南迁迁到了阿尔泰山附近,条

  • 朱元璋杀人不眨眼,为何一个找他报仇的都没有?原因不止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朱元璋为父母报仇,朱元璋为何杀人成性

    朱元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提到他,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词语就是乞丐皇帝,确实如此,他并不像大多皇帝那般生得荣华,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里,并且从小父母双亡,又赶上时局动荡,社会不太平,他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从小流落街头,差点饿死。四处流浪,做过和尚,当过乞丐,最后参加了起义,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每一个新

  •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吴钩,吴钩是宋朝著名学者吗,回到大明当皇帝吴钩随笔

    热播剧《清平乐》,让千年前的大宋再现高光时刻。温文尔雅的宋式美学,精致华贵的生活细节,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语文课本“背诵默写天团”的连番登场,让宋的光芒借助实实在在的存在照进千年之后的今天。而最令网友难忘的,是帅气斯文的仁宗皇帝。这个动不动就晕倒在妃子怀里的文弱书生,身世扑朔,但却被塑造成一

  • 嘉靖帝为什么把朱棣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两种说法孰真孰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靖皇帝改朱棣庙号,嘉靖为什么把朱棣庙号改为太宗,成祖朱棣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朱棣的庙号变更,一直是个热议不绝、争议不断的话题。以至于三人成虎,流言当真。所谓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供奉时使用的尊号,有“祖”与“宗”之分。《礼记》有言:“祖有功,宗有德。”或曰:“开疆拓土曰祖,守业有成曰宗。”所以,通常只有开国皇帝称“祖”,后继皇帝则只能

  • 重庆一尊宋朝千手观音,修复时发现隐秘暗格,专家打开后激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文物修缮也是一件相当复杂浩精细的工程。对于佛像壁画这种古迹而言,如何将其还原到当年的水平,绝不是随便涂抹油彩这么简单。倘若操作不当,不但起不到修缮的效果,反而还会毁了文物。在我国重庆宝顶山大佛湾附近,有一处开凿于宋朝初年的宝顶石窟。这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石窟里密

  • 为何只有司马光才能写出《资治通鉴》,听完同宋仁宗对话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从资治通鉴看司马光,司马光资治通鉴写了多久,司马光何时开始编资治通鉴

    《史记》向以文辞优美,篇篇均可背诵著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之对应的则是北宋年间司马光所修著的《资治通鉴》,该书深得宋朝“文以载道”之精髓,详细论述历朝历代政治得失,其对人性洞悉之深,世事了解之明,让后世之人叹为观止。也难怪主席曾通读该书十六遍之多。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奇书,作者司马光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