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为什么追随孙策,究竟有何魅力

周瑜为什么追随孙策,究竟有何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17 5:29:46

周瑜和孙策在同一年出生,就两人的才华和家室来说,周瑜并不输孙策。为什么周瑜会慕名拜访孙策,此后还追随孙策,助他们孙家成就一番事业呢?其实这跟孙策的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孙策年少时就喜欢结交名士,所以渐渐在江淮一带有了名气。周瑜内心也想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就找孙策看看两人是否志同道合。结果就是周瑜和孙策一见如故,此后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周瑜为何追随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儿子,不仅长得极为英武帅气,而且还极有才干,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的周瑜就是孙策的倾慕者之一,当时年仅十余岁的周瑜为了见到偶像,不惜专程跋山涉水从舒县跑到寿春去拜见孙策,这就和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星一个性质。

但很明显,周瑜的追星和普通的追星不一样,周瑜自身也是一个超级大帅哥,而且极有才干,在身世这一块更是远超孙策;当时庐江周氏算是一个大家族,周瑜的父亲官至洛阳令,他的堂祖父、堂叔都官至太尉,单论家世,可能仅比袁氏、杨氏略逊一筹而已;以周瑜的自身能力和身后资源而言,他完全可以自己担任一方诸侯的,但在见到偶像孙策后,周瑜瞬间被孙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在孙坚讨伐董卓期间,周瑜还劝孙策搬家到舒县来,目的自然是想借家族的势力庇护孙氏家族,孙策也是个聪明人,当然听取了周瑜的建议;到舒县后,孙策的魅力依然无敌,很快便取代了周瑜的舒县“人气小王子”称号,不仅很多社会上流人物都来与孙策结交,江、淮一带的名士也都赶来投奔他,要知道,当时孙策才十余岁啊!

在孙策十七岁时,父亲孙坚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孙策不得已投靠了袁术,而这期间,袁术部下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对此,袁术也只能感叹:“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也正因为此,袁术更加忌惮孙策,处处打压孙策,但这只能让孙策反感而已,后来孙策在朱治的建议下决定离开袁术。

孙策的个人魅力

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仅仅给了孙策一千余人和战马几十匹。但很显然,袁术小看了孙策的魅力,孙策出兵之后,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已经算是小有规模了。

而孙策自身的能力更是没的说,一路攻城拔寨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一路轻松攻下吴郡、会稽郡、丹杨郡、豫章郡等,势力急速膨胀,而且麾下也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先来说说武将,除了孙坚留下来的老部将程普黄盖韩当和朱治外,还有鲁肃、吕范、黄盖、韩当、蒋钦、凌操、周泰、吕蒙、陈武等,文臣则有张昭、张紘、秦松、陈端、陆绩等。当然,孙策最倚重的还是自己的“迷弟”周瑜。

而且孙策不仅能吸引各方人才投奔自己,就连曾经的对手,只要他看得上的,他都能想办法纳为己用,比如太史慈,太史慈曾是刘繇的部将,个人实力与孙策不相上下,后来也是被孙策所折服,成了孙策麾下的得力大将。在袁术称帝后,孙策赶紧抓住机会与袁术决裂,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孙策又连续夺下丹阳郡和庐江郡,击败黄祖,一统江东。

这一年,孙策年仅二十六岁,除了在袁术麾下蹉跎的那几年外,孙策真正起兵的时间不过五六年,如此年轻的诸侯,让曹操都忌惮不已;由于北方有强大的袁绍,所以曹操不得不安抚孙策,相互联姻什么的;但孙策作为有大志向的人雄,又岂会被曹操的这点小伎俩所蒙蔽?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孙策就欲统兵直取许都。

可惜英雄总是不长命,就在准备出兵的时候,孙策丹徒山中打猎,被许贡的门客所刺,回来后没多久便因病重去世。其实真的很佩服孙策,有能力、有魅力、有雄心,麾下人才济济,比起曹操和袁绍来也是丝毫不差,乃是当时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物;虽然他的弟弟孙权也不错,但孙权最多只能算是个守成之君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人洗澡有多讲究?不同人洗澡有不同的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洗澡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几乎都会是一天洗一次,而其实在古代,比如宋朝时期,洗澡已经比较普及了,与古代的欧洲地区很少有人洗澡不同的是,宋朝的人们对于洗澡可以说是非常讲究的,而且不同身份的人洗澡,他们所使用的方式也都是不同的。那么宋朝究竟对于洗澡有多讲究,当时的人洗

  • 汉武帝少年、中年、晚年时期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这两个成语经常会拿来形容汉武帝刘彻。很多网友都喜欢评价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其中肯定都能看到汉武帝的声影,而且位居前三之列。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最大的成就,对外开疆扩土,击败匈奴,创丝绸之路;对内币制改革,独尊儒术。他做了太多其他皇帝没办法办到的事,所以成就和

  • 北汉为什么那么难打?为何赵匡胤柴荣都没有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北汉作为五代十国当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却也是最难打的。北汉的历史并不长,只有28年的时间,但是这28年却打的异常艰难,从郭威、柴荣到赵匡胤,都没有能够灭掉北汉,最后在赵光义时期才终于灭掉了北汉。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北汉会这么难打?北汉难道是有非常强的战斗力,让进攻者都无从下手吗?北汉能够这样顽强的原因到

  • 宋太宗赵光义如何处理民事,连丢猪案都亲自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普通百姓想要报官,或者有冤情需要申诉,可以通过敲击登闻鼓立案。不过这种事基本都是各地知县处理,皇帝不会亲自出手。但在北宋初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曾受理过一件案子,但案情只是一位叫牟晖的人,家里丢了一头母猪。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如果皇帝连这样的事都要亲自办理,恐怕用不了几日就会被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何没有杀掉六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最终的灭亡,除了秦二世和赵高的原因之外,还有六国残余势力的推动。六国其实一直都是蠢蠢欲动的,但凡有任何能够推翻秦朝的机会,他们自然都不会放过。但是,秦始皇还在世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六国势力的存在对自己将会是一个威胁吗?他也曾经遭遇过很多次的刺杀,虽然都不成功,但是他对于六国的态度,为什么在统一之

  • 马超为何不让庞德战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算是三国名将之一,曾和关羽战的有来有回,还用箭射中关羽前额,由此看来庞德武力值并不低。庞德原本是马腾手下将领,曾屡立战功,深受重用,后来马腾入朝当官,庞德便跟随马超。照理来说,庞德身为将领,应该负责打头阵,那为什么在和曹操征战期间,马超不让庞德和许褚交手,反倒选择自己出战呢?拿马超和庞德相比,这

  • 齐景公对孔子为何不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并且向各位国君推荐自己的学说,然而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其中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对孔子可以说是以礼相待,态度非常好,但是却始终没有重用孔子,或者可以说,齐景公原本是想要重用他的,但是却被晏子的一句话憋了回去,没有重用孔子。那么究竟晏子说了句什么话,改变了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呢?晏子为何劝

  • 武则天立无字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一直让人感到好奇,无字碑立于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地方。据说当时,武则天亲自纂写了5000多字的碑文,但为什么这些内容没有被刻到石碑上呢?千年以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但并没有一个官方解释。根据史学家的推断,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虽然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但他们母子之间

  • 庞统之死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难道有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与诸葛亮,并成为卧龙凤雏,两人更是《三国演义》中得一可得天下的顶尖人才,只可惜庞统死的太早,在落凤坡被杀,都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这样死了,也的确是很憋屈的。而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实庞统的死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大的关系,难道说庞统被杀其实背后和诸葛亮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吗?诸葛亮到底和庞统的死之间有什么关系

  • 武则天有多记仇,爷辈的账可以同孙子一起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病重之时,他本想把摄理政务的大权交给武则天,但遭到郝处俊的反对,导致他和武则天结仇。等武则天称帝后,郝处俊已经去世,但他的孙子郝象贤被人诬告涉嫌谋反,最后郝象贤被杀,整个郝家也被灭门,武则天更是下令将郝处俊斫棺毁柩,连死人都不放过。由此可见,武则天性格还是非常记仇的。郝象贤并非真的谋反,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