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宗赵光义如何处理民事,连丢猪案都亲自处理

宋太宗赵光义如何处理民事,连丢猪案都亲自处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8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56

在古代,普通百姓想要报官,或者有冤情需要申诉,可以通过敲击登闻鼓立案。不过这种事基本都是各地知县处理,皇帝不会亲自出手。但在北初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曾受理过一件案子,但案情只是一位叫牟晖的人,家里丢了一头母猪。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如果皇帝连这样的事都要亲自办理,恐怕用不了几日就会被累死,那赵光义为会亲自审理民事呢?

“丢猪”事件

说起太宗赵光义,许多人对他并无好感。首先,他登基的过程有问题,是在“烛影斧声”的质疑声中成为皇帝的。其次,他对外屡吃败仗,耗光了宋太祖时代的精兵,并开始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不过,历史人物毕竟是多面的,其实宋太宗在内政方面还是有可以称道的地方的。

比如百姓“丢猪”事件,就体现了宋太宗的执政风格以及理念,那么这个丢猪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北宋建立说起,北宋也遵循隋唐的历史传统,设立登闻鼓。所谓登闻鼓,指的是皇帝在宫门外设一面鼓,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那么有冤屈的百姓,可以通过登闻鼓,将自己的冤屈皇帝申诉。

北宋的登闻鼓设立于皇宫正门宣德门的门外,在宋太祖时期,就有人开始敲登闻鼓,向皇帝喊冤。比如973年,落第书生徐士廉通过登闻鼓,向宋太祖举报主考官,深刻影响了科举制度。在宋太宗时期,也有人敲击登闻鼓向皇帝告状的事情发生,不过最著名的事件发生在淳化四年(993年)。

当时,京城开封附近有一位名叫牟晖的百姓,他来到宫门前,敲击了登闻鼓,然后在官员引导下,见到了宋太宗。宋太宗听完牟晖的话后,可以说是哭笑不得,因为牟晖既没有揭发某位官员,自己也没有什么冤屈。原来牟晖的家奴不小心,丢了一头母猪。丢猪这样的小事却闹到皇帝面前,按理说怎么也该治牟晖的罪。

赵光义为何要亲自处理

因为以今天的目光来看,牟晖的行为简直是无理取闹,既耽误了皇帝宝贵的工作时间,还扰乱了朝廷的正常运作方式。可是宋太宗却没有将牟晖治罪,而且还赏赐了牟晖钱财,“令赐千钱偿其值”。在牟晖拿钱走人后,许多官员纷纷不解,宋太宗还做出了一番解释,他的这番话不禁让后人敬佩!

宋太宗是这么说的,“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首先,宋太宗也认为这样的细小之事也由皇帝亲自处理,确实感到非常可笑。不过,能用这样理念治理天下的话,让民情能够直接上达皇帝,如此一来,民间也不会有什么冤屈的事情了。

按理说,登闻鼓不管老百姓丢猪的事情,但是这是皇帝与百姓直接沟通的一个渠道,如果这条渠道能够保持畅通,那么他就可以了解民间疾苦,能够做出更多的事情。宋太宗是个聪明人,他希望以处理丢猪事件,来加强登闻鼓的作用,让民间的情况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这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宋太宗这位皇帝,虽然有许多事情做得很不好,比如在皇位传承过程中,或直接或间接,害死了不少人,但他在政治上还算是一位合格的皇帝。赵光义不仅能够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还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停止扩建皇宫,因为在皇宫扩建过程中,会拆掉不少民宅。赵光义的这种政治理念深刻影响整个北宋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何没有杀掉六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最终的灭亡,除了秦二世和赵高的原因之外,还有六国残余势力的推动。六国其实一直都是蠢蠢欲动的,但凡有任何能够推翻秦朝的机会,他们自然都不会放过。但是,秦始皇还在世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六国势力的存在对自己将会是一个威胁吗?他也曾经遭遇过很多次的刺杀,虽然都不成功,但是他对于六国的态度,为什么在统一之

  • 马超为何不让庞德战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算是三国名将之一,曾和关羽战的有来有回,还用箭射中关羽前额,由此看来庞德武力值并不低。庞德原本是马腾手下将领,曾屡立战功,深受重用,后来马腾入朝当官,庞德便跟随马超。照理来说,庞德身为将领,应该负责打头阵,那为什么在和曹操征战期间,马超不让庞德和许褚交手,反倒选择自己出战呢?拿马超和庞德相比,这

  • 齐景公对孔子为何不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并且向各位国君推荐自己的学说,然而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其中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对孔子可以说是以礼相待,态度非常好,但是却始终没有重用孔子,或者可以说,齐景公原本是想要重用他的,但是却被晏子的一句话憋了回去,没有重用孔子。那么究竟晏子说了句什么话,改变了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呢?晏子为何劝

  • 武则天立无字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一直让人感到好奇,无字碑立于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地方。据说当时,武则天亲自纂写了5000多字的碑文,但为什么这些内容没有被刻到石碑上呢?千年以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但并没有一个官方解释。根据史学家的推断,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虽然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但他们母子之间

  • 庞统之死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难道有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与诸葛亮,并成为卧龙凤雏,两人更是《三国演义》中得一可得天下的顶尖人才,只可惜庞统死的太早,在落凤坡被杀,都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这样死了,也的确是很憋屈的。而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实庞统的死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大的关系,难道说庞统被杀其实背后和诸葛亮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吗?诸葛亮到底和庞统的死之间有什么关系

  • 武则天有多记仇,爷辈的账可以同孙子一起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病重之时,他本想把摄理政务的大权交给武则天,但遭到郝处俊的反对,导致他和武则天结仇。等武则天称帝后,郝处俊已经去世,但他的孙子郝象贤被人诬告涉嫌谋反,最后郝象贤被杀,整个郝家也被灭门,武则天更是下令将郝处俊斫棺毁柩,连死人都不放过。由此可见,武则天性格还是非常记仇的。郝象贤并非真的谋反,以他的

  • 孙权为什么赐死孙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孙登死后,孙和被立为太子,而孙权第四子孙霸逐渐萌生夺嫡之心,想要取代孙和的太子之位。孙和虽是太子,但他和孙霸在礼仪上并没有上下之分,后来朝中有人议论,觉得太子身份毕竟更高,应该和藩王以作区分,此后孙霸和孙和关系逐渐恶化。孙霸企图心比较强,最后他诬陷孙和,导致太子被废。不过孙霸的下场也没好到哪去,孙权

  • 武则天的无字碑是被李显抹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世人都知道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除了她的传奇经历,还有她的无字碑。据说,武则天立下无字碑的原因,是要将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自己不多加讨论,很多人也是因此而对武则天多了一些好感,毕竟这样豁达而且还是女帝,历史上仅此一人。但是也有人认为,其实无字碑上面原本是有字的,但是后来被李显抹去,成了一块

  • 关羽到底有多大意,才能把荆州弄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段故事,很多人也都是非常熟悉了,不过这个故事的重点,除了失荆州,还有“大意”。大意的意思就是很马虎,换句话说,如果关羽当时仔细一些冷静思考一下,就不会丢失荆州了。但是这种事情毕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关羽也不是三岁小孩,为什么就那么大意

  • 秦朝为何根据身高来判断是否成年?为什么不是年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年,首先依据的就是他的年龄,而不是身高,年龄可以证明他生活的年岁,但是身高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同年龄也许有人很高,也许有人很矮。但是在我国古代,秦朝时期,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年,首要依据的却是身高,次要才是年龄,为什么秦朝时期会是这样的规定呢?身高为何会成为判断是否成年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