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乾隆都下江南,为什么雍正不出门?

康熙乾隆都下江南,为什么雍正不出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1/27 21:25:44

历史上,康熙帝和乾隆皇帝,都曾经有过下江南的历史,这也就给很多小说家创造了很多编写故事的机会,有不少都是因为下江南而发生的“风流韵事”,就此牵扯出很多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自然都是虚构的了。而康雍乾的三位皇帝,爷爷和孙子都下江南了,雍正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甚至别说下江南,他甚至连紫禁城都没出去过,一辈子都宅在家里,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康熙乾隆为何下江南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一共延续了276年的时间。要说清朝发展到最顶峰的一段时间,莫过于“康雍乾”三朝盛世不过这爷孙三人在行事和喜好上又有很大的不同。

乾隆皇帝和康熙是一类人,乾隆一生都很崇拜他爷爷康熙。我们知道,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61年,所以乾隆不想超过自己的爷爷,在位60年后便主动的退位让给了嘉庆帝。

康熙曾经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6次南巡,,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而乾隆也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巡幸江南,说是考察地方,其实还不是游山玩水。

江南山水宜人,是养人的地方,又是诗情画意的宝地,最是出美人的地方。看过《还珠格格》一定对其中一句台词不会陌生:“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所谓无风不起浪,乾隆下江南除了考察以来还干了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有趣的是,乾隆和康熙都曾六下江南,说明江南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地方,不那么为何只有雍正没有这个兴致呢?不仅如此,他甚至13年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紫禁城都没有踏出过,这是为何呢?

2、雍正为什么不下江南

首先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雍正确实很忙。雍正在位时是做了很多改革得到,他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康雍乾三朝盛世雍正当之无愧是承上下的人,如果没有雍正实行的改革,乾隆的日子绝对不会那么好过。除此之外,雍正还大力的整治了财政。

整个清朝毫不夸张的说,雍正肃贪是最认真的。他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大大改善清朝腐败的风气。

如果说康熙已经足够勤快了,但是和雍正一比还是逊色很多。雍正自己也曾评价自己:“以勤先天下”,说明“勤”正是雍正对自己的高要求,天下的事情如何要处理起来那就多着了,都这么忙了哪里还来的时间去到处巡游?

这第二个原因也很简单,前面我们说过,雍正为何一即位就肃贪?因为他穷啊,康熙在末年开始疏于朝政,官员腐败之分渐长。因此朝廷的收入自然不高,说不定百姓还怨声怨道。

雍正即位已不容乐观,所以雍正才会肃贪。当年曹雪芹家就是这么被抄掉的,曹雪芹正是以自己为原型才写的《红楼梦》,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最后不是都充了公。

大家有没有发现雍正就和我们现代大多数上班族一样,第一个没钱,第二个工作忙得很没时间。所以干脆哪里也不去,也不去想好不好玩,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做事,好让自己的子孙有时间有本钱去玩儿。

3、雍正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只有过生日那天才给自己放天假。现存档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万字,是全部《资治通鉴》字数的3倍多。

雍正的父亲康熙创造了一个盛世神话,最后也留下了一堆问题: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为忧虑。

与此同时,雍正奖掖勤能、责罚庸懒,逼迫官员改变作风,不换脑筋就换人。大家如梦初醒,意识到不是现在官不好当了,而是过去当官太容易了;谁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于是,各级官员很快适应了新形势,纷纷行动起来。

官场风气迅速扭转,号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实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奇迹,也为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条件。创设军机处,集中权力推进改革;取消人头税,缓解社会矛盾;改土归流,维护国家统一等大动作,如果没有肃贪治懒的铺垫,是不可想象的。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康熙末年,国库存银仅3200多万两,到雍正七年,已增长到6000多万两,几乎翻番。雍正的父亲康熙遗留的烂摊子,儿子乾隆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在他手中基本收拾停当。华裔日本学者杨启樵感叹:“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

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雍正则是康乾盛世成型的关键人物,所以“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然而,康熙和乾隆总共执政124年,夹在中间的雍正时代只有短暂的12年8个月,考虑到这个事实,人们对雍正的卓越成就和超凡智慧,对他的执政团队奋发进取的实干作风,不能不肃然起敬!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慈禧有没有称帝之心?为何只是垂帘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历史上,掌握权势的女性人物并不在少数,但是她们当中,却只有武则天一个人成了皇帝,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太后。比如慈禧太后,清朝末期,慈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自己手中也掌握有实权,距离皇位也没有那么远,而且慈禧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慈禧没有成为刺刺杀一个武则天,成为女皇呢?慈禧究

  • 张郃才华有没有被小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论三国名将,肯定会有张郃一席。不过张郃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怎么高,哪怕他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其实细数张郃一生,他打赢过不少胜仗,而且战功显赫,无论是在曹操时期还是曹丕时期,都被委以重用。相信三国迷中也有不少欣赏张郃的人,张郃是真正有才能的将领,他懂得何时该隐忍,何时要勇敢,这才造就了他的一生。有关张郃这

  •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起历史事件,当时朝廷决定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而耿恭和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负责此事。后来北匈奴派出两万精兵对其发动攻势,当时耿恭手上的兵力只有几百人,当下情况十分危机。耿恭请求救援,结果正值汉明帝驾崩,朝廷救兵迟迟不能到位。最后耿恭只能死

  • 清朝人是怎么去西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西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去希望仅仅只需要做个充分应对高原反应的准备便可以去了。对于如今科技发达的今天,一个火车,一个飞机就能到了。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没有火车飞机小轿车的古人而言,进藏之路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进藏之难,难于上青天,所幸青云有路,尚可一试。今天小编带大

  • 孙权强调关羽不能杀为何吕蒙还是杀了?两人有什么私人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最终被吕蒙所杀,而吕蒙又是东吴孙权的大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应该是孙权的命令,但是实际上,孙权曾经很多次的对吕蒙强调,不能杀了关羽,然而结果显然易见,吕蒙还是杀了关羽。这样看来,杀关羽这件事情,应该就是吕蒙自己的想法,那他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关羽呢?难道说吕蒙和关羽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私仇之类的,所以

  • 乾隆有几个儿子?为什么没有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历史上,康熙时期曾经出现过“九子夺嫡”,场面非常的惨烈,这九个人也是牵涉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比如朝臣,因此夺嫡绝不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的争夺而已。而在乾隆时期,乾隆的儿子也有不少,总共有十七个儿子,然而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像康熙时期那样发生夺嫡之争呢?乾隆的儿子们对于夺嫡事件又是

  • 康熙九子为何夺嫡?做个王爷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九子夺嫡”很多人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一次历史事件了,康熙皇帝时期,他总共有九个儿子参与了夺嫡之战,最终四子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九子夺嫡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了,除了最终的胜利者,其他的人后来也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参与夺嫡呢,明明这么残酷为何还要参加

  • 宋军为何能坚守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元襄阳之战,对于南宋来说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当时元军兵力优于宋军,军队士气更是气势如虹,面对这样的元军,孤立的宋军却在襄阳城坚持了六年。当时宋军利用襄阳的地理优势,成功阻拦了元军猛烈的进攻,不过襄阳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后续兵力还有补给能够续上,所以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但这一仗,也是让人们看

  • 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能被称为是南宋中兴四将的人都是非常给力有实力的人了,所以这四位到底有谁呢?下面跟谁小编,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南宋中兴四将常规人选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南宋中

  • 三家分晋最大的获利者是谁?为什么说是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分界线,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韩赵魏将原本强大的晋国瓜分,晋国消失,而这三个国家都崛起,看起来,三家分晋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应该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似乎他们都不能算是最大的获利者,相反,有很多人认为秦国才是从这件事情获利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