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八虎骑分别是谁

曹魏八虎骑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49 更新时间:2024/1/16 9:46:16

三国时期,曹操阵营名将如云,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曹魏八虎骑陌生。这八虎骑是由曹操的八位宗亲将领组成,可以说魏国的建立他们各自都有一定的贡献。不过八虎骑中只有两位入选了三国24名将的名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比实力,八虎骑每一位将领都能独当一面,而且战绩也有亮眼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下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了解看看,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三国24名将

三国演义中,猛将如云,出现了许多战力高强、备受大家喜欢的人物,其中尤其以三国二十四名将最出名。这个排名中基本囊括了我们所喜爱、熟知的众多名将。然而作为曹魏宗亲八虎骑,他们个个文武双全,却为何只有此二人排进三国24名将?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国二十四名将都有哪些人: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绣与文颜(张绣、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再来看看曹魏宗亲八虎骑有哪些人: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

两份排名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到,曹魏宗亲八虎骑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渊进入了三国24名将的排名中。这是为何呢?难道是因为身下六人的战绩不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页需要明白,这个三国24名将的排名是根据什么来排的。很显然,并不是仅靠根据各位名将的战功来排的,实际上这个排名出自于民间,所以排名里面占据最大的因素是武力。

曹魏八虎骑

夏侯惇

我们来看夏侯惇的武力。夏侯惇最出名的当属不怕吕布,不怕关羽了。从追击董卓开始,夏侯惇就和吕布交过手,虽然被打败,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心情。濮阳之战时,曹操被吕布追得差点没有逃生之路,也是夏侯惇率军前来,拦截住了吕布。

在曹操降服关羽的过程中,先是许褚和徐晃联手拦截关羽,结果被关羽击败,似乎没有人能挡住关羽了,关键时刻,又是夏侯惇出击,成功的拦截住了关羽。也正是这次作战,极大地增强了夏侯惇的信心。在之后关羽达到武力巅峰期,过五关斩六将后,夏侯惇也一点都不惧怕,率军前去追击拦截,还和关羽打了十几个回合。

从夏侯惇拦截吕布、关羽,最终成功的战绩来看,此人武力绝对不低。以吕布和关羽的战力尚且不能短时间击败他,不管怎么说,他也可以名列24名将中了。

而如果要具体界定夏侯惇的战力水平,则可以看他和高顺的这一战。高顺是吕布手下大将,战力和张辽相当,然而在和夏侯惇单挑的过程中却被五十回合击败。而在追击高顺途中,夏侯惇的表现更猛,他在被曹性(吕布八健将之一)射中左眼后,非但没有撤退,反而是直接拔下箭支吃掉眼珠,然后极速冲到曹性面前,将其斩杀!这生猛的一幕吓坏了当场的众人。从夏侯惇在这一战的表现,我们可以推测,他至少是强一流的武力水平。

夏侯渊

夏侯渊也是个艺高人胆大之辈,追随曹操作战途中,一路屡立战功。潼关之战时,马超追杀曹操,与发生曹洪大战,发现夏侯渊前来后,担心打不赢,不得不撤退。而后在渭水之畔,曹操被马超打灭了气焰,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的话语,这话一出,夏侯渊就被激得直接去挑战了马超,不过最终也没有分出胜负。

汉中之战,夏侯渊镇守定军山,黄忠前来挑战,夏侯渊和他打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从夏侯渊的战绩来看,他的武力也是一流水平,不过遗憾的是他在定军山被黄忠突袭,当场殒命。

曹仁

曹仁在演义中,多以统帅的身份出现,很少与人单挑,虽然在与周瑜的对战中,曾率领数十骑两进两出,救出部将,看得出是个勇猛之辈,可毕竟单挑次数太少,不好界定武力水平。只能认为他达不到一流水平了。

曹纯

曹纯在正史中很猛,是曹操虎豹骑的统帅,曾在长坂坡捉拿了刘备的两个女儿。然而在演义中,他的水平就一般了,属于不入流的武力水平。

曹洪

曹洪最出名的当属两次拯救了曹操的性命,而且抵挡了马超四五十回合的进攻,似乎水平还是不错的。然而分析当时的战况,马超之前同张郃于禁已经发生过大战,且一路追杀曹操,体力已经受损,所以此时战力也下降得厉害。而且曹洪曾二十余回合败于甘宁,三十余合败于韩当,发挥极不稳定,不能视作一流高手。

曹真、曹休

这两位在正史中大名鼎鼎,但是在演义中基本没有单挑战绩,不好确定武力水平。

夏侯尚

而夏侯尚,最出名的当属被黄忠一刀砍死,战力太弱。

总结

综合分析八虎骑在演义中的实力,只有夏侯惇、夏侯渊的战力过得去,是一流的武力水平。其他几位在演义中战力都不行,所以说在按照武力排序的三国24名将中,八虎骑中只有夏侯惇、夏侯渊两人能进排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让张辽和徐晃支援樊城,张辽为何不抓紧就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襄樊之战对三国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219年,关羽率军攻占襄阳和樊城,于禁率领七军救援,结果遭遇暴雨,反倒是让关羽趁势将于禁拿下。此后曹操让张辽和徐晃驰援曹仁,徐晃行动很快,但张辽却步伐缓慢,迟迟没有就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襄樊之战关羽战死,导致荆州失守,可谓是雪上加霜,张辽的行为更是令人好奇。下面可

  • 同治帝为什么坚持重修圆明园,最后工程如何中止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同治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位存在感不怎么高的皇帝。他18岁亲政,此后经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下令重修圆明园,但这项工程非常巨大,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当时朝廷上下很多官员都反对动工,最后两宫太后还亲自出面调解,而这起事件更是闹出了一个大乌龙,而一位叫李光昭的商贩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看看同

  • 刘邦论功行赏,为什么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定都长安后,按功劳对功臣进行奖赏,其中刘邦认为萧何居首功,将他封为酂侯,曹参二功,赐爵平阳侯。等分完诸侯,下一项便是排位次,此时有人说:“曹参多年来南征北战,军功最多,应该排至第一”。然而,在刘邦心里这个位置其实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此后鄂君一番话给了刘邦一个台阶,让刘邦

  • 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为什么选择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皇室和大臣们,都被金人掳走,所幸还有赵构当时不在京城,赵构也就成了重建宋朝朝廷的唯一希望。赵构南迁到了杭州,在杭州监督,不过历史上在南方建都,杭州并不会是首选,整个历史上在杭州建都的国家也只有吴越国和南宋了。当时明明还有南京可以选择,为什么赵构选择了杭州却没有选择南京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

  • 吕雉有什么功绩?执政期间对汉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也是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位太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吕雉在后世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主要就是因为吕雉身为皇后太后却干政,而且差点把刘氏江山变成了吕家的天下,因此吕雉一直不受人待见。但是吕雉在位的时候,难道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不好的吗?吕雉对于汉朝有没有有利于发展的贡献

  • 李渊既然支持李建成,为什么还帮李世民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之所以会杀掉李建成,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中有很重的兵权。正是因为手里有了权力,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底气。但李渊身为皇帝,既然已经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也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念头,那就应该知道,李世民手握兵权,对于李建成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对于皇位的传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他为什

  • 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常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