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治帝为什么坚持重修圆明园,最后工程如何中止的

同治帝为什么坚持重修圆明园,最后工程如何中止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1/20 5:54:20

同治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位存在感不怎么高的皇帝。他18岁亲政,此后经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下令重修圆明园,但这项工程非常巨大,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当时朝廷上下很多官员都反对动工,最后两宫太后还亲自出面调解,而这起事件更是闹出了一个大乌龙,而一位叫李光昭的商贩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看看同治帝为何坚持修圆明园,以及工程究竟如何中止的。

重修圆明园

清朝的这些皇帝虽然能力参差不齐,但大多比较勤政,还算兢兢业业。不过有一位皇帝却很顽劣,可以说是最差劲的,他就是同治帝。同治帝名叫载淳,是咸丰帝的儿子,他的生母正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同治帝一生中没做过什么大事,只有重修圆明园这件事,不过引起轩然大波,搞得满城风雨!

话说同治十二年(1873年),18岁的同治帝开始亲政了,在这年八月,他突然下发了一道圣旨,“朕再四思维,将安佑宫暨两宫皇太后驻跸之殿,并皇帝办事住居之处,略加修葺”。这道诏书的意思就是说,同治帝要重修圆明园,作为他和两宫皇太后居住、办公的地方。同时,他还让大小官员“报效捐修”。

重修圆明园的诏书下发后,就引起了各级官员们的反对,主要以御史等言官为主。不过,同治帝态度十分强硬,将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御史革职,同时下诏威胁,“俟后如再有奏请暂修者,朕自有惩办”。自此,各级官员也不敢再说什么,于是重修圆明园的工程于当年十月初八卯时破土动工。

据档案记载,这次重修圆明园工程浩大,需要修理的殿宇达三千多间,至少要数千万两白银。当时清朝仍然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力十分衰弱,国库内也空空如也,根本拿不出重修圆明园的钱。从大臣手中得到“捐款”也只有三十多万两而已。因此,各级官员虽然不敢再提停修的事情,但他们都在寻找让皇帝停工的机会。

李光昭案件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李光昭案”爆发,直接导致重修圆明园工程停止。李光昭是大骗子,花钱捐了个知府的官。重修圆明园需要大量木材,李光昭发现这是一个机会,自称能够报效木材,同治帝就给予他特权。结果外国领事找李鸿章告状,说李光昭订购外国的木材,却拒绝付款。

李鸿章经过调查发现,李光昭向法国商人订购价值五万四千余元的木材,却向清政府呈报说价值三十多万两白银。李光昭不仅欺瞒朝廷,还忽悠法国商人,拒绝付款,引发了一场国际贸易纠纷。同治帝虽然下旨把李光昭处死,但由于此案牵出更大的风波。恭亲王奕䜣(同治帝六叔)、惇亲王奕誴(同治帝五叔)、醇亲王奕譞(同治帝七叔)等十几位王公重臣向皇帝上书。

他们建议同治帝停止圆明园工程,同时“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动、纳谏章、勤学问、重库款”。这引起了同治帝的强烈反感,他当场对奕䜣说道:“此位让尔如何?”在召对中,醇亲王奕譞还说出了同治帝经常出宫的情况,搞得皇帝非常尴尬,一时说不出话。当他得知这些事情,是载澄(奕䜣之子)泄露出去的后,下定决定报复。

同治帝甚至写下了“杀王之诏”,不过诏书被慈禧太后“没收”,之后他又写下了贬谪恭亲王父子的诏书。慈禧太后坐不住了,她一面安慰恭亲王,一面斥责同治帝,“十年以来,无恭亲王何以至今日!”至此重修圆明园之事彻底作罢,不过事情已经搞得满城风雨。四个月后,同治帝病死,年仅19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论功行赏,为什么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定都长安后,按功劳对功臣进行奖赏,其中刘邦认为萧何居首功,将他封为酂侯,曹参二功,赐爵平阳侯。等分完诸侯,下一项便是排位次,此时有人说:“曹参多年来南征北战,军功最多,应该排至第一”。然而,在刘邦心里这个位置其实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此后鄂君一番话给了刘邦一个台阶,让刘邦

  • 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为什么选择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皇室和大臣们,都被金人掳走,所幸还有赵构当时不在京城,赵构也就成了重建宋朝朝廷的唯一希望。赵构南迁到了杭州,在杭州监督,不过历史上在南方建都,杭州并不会是首选,整个历史上在杭州建都的国家也只有吴越国和南宋了。当时明明还有南京可以选择,为什么赵构选择了杭州却没有选择南京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

  • 吕雉有什么功绩?执政期间对汉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也是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位太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吕雉在后世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主要就是因为吕雉身为皇后太后却干政,而且差点把刘氏江山变成了吕家的天下,因此吕雉一直不受人待见。但是吕雉在位的时候,难道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不好的吗?吕雉对于汉朝有没有有利于发展的贡献

  • 李渊既然支持李建成,为什么还帮李世民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之所以会杀掉李建成,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中有很重的兵权。正是因为手里有了权力,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底气。但李渊身为皇帝,既然已经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也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念头,那就应该知道,李世民手握兵权,对于李建成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对于皇位的传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他为什

  • 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常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万贵妃有多受宠,一生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在历史上十分出名,就皇帝来说,历史上少有能见到姐弟恋的情况,而明宪宗则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实际上这个年龄差距,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更别说是在古代了。不过朱见深毕竟是皇帝,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人会阻拦他,但朱见深为何会如此喜欢万贵妃呢?实际上这跟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

  • 原本认为曹操是汉朝正统,为何后来被刘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但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正统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但曹操现如今很多人觉得身为汉贼,怎么可能被认为是汉朝正统呢?那么在历史上究竟对曹操是什么看法,为何后来曹操的地位被刘备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