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死因和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上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死因和刘备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36 更新时间:2024/1/27 22:36:52

庞统是刘备早期十分重要的谋士,可能多数人觉得刘备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诸葛亮,其实庞统的才能完全不输诸葛亮,甚至在当时要比诸葛亮更受刘备器重。庞统曾向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成功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也为此后刘备在成都称帝打下基础。不过庞统却在落凤坡战死,而他确切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庞统是为了和诸葛亮争功,所以不听劝阻,导致中了埋伏。那历史上庞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有一句话,读过三国历史或看过相关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当时天下有才的人都认同这句话,卧龙是蜀相诸葛孔明诸葛亮,凤雏是庞士元庞统。当然对三国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可能只听说过诸葛亮,却对庞统的相关事件鲜有了解。这是因为后来诸葛亮做了蜀国丞相,名气很大,盖过了凤雏,但庞统在三国历史上绝不是浪得虚名。

公元208年,诸葛亮去东吴,最终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的战略。虽然曹操有雄才大略,他和他手下的谋士都深通兵法,但他的对手是当时天下的顶尖人才诸葛亮、周瑜,这也难怪曹丞相的80万大军在赤壁之战中灰飞烟灭,若不是关羽在华容道放他一马,恐怕曹操早已身首异处。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有一个有才但是长相丑陋的人也来到荆州,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于是随便给了他一个“耒阳县令”小官职,此人便是凤雏庞统,庞统受到了冷遇,在担任县令期间经常不理政事,于是就遭到了刘备的贬官。但东吴的有识之士鲁肃以及军师诸葛亮都对刘备说,“庞统并非百里之才”!这受到了刘备的重视,于是便重新找来庞统,一番深入交谈之后,刘备发现庞统果然是十分有才的人。就这样,凤雏庞士元被提升为治中从事,再往后,刘备又拜他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211年,刘璋法正去荆州邀请刘备率军前来益州,帮助他打败张鲁,但法正为人却不正,他私下投靠刘备,劝刘备趁机占取益州,此人不愧为怪才,一下子就说到了刘备心心所念的益州,但刘备还是犹豫不决,这时候庞统对他说:“荆州经过战乱已经荒芜残败,且人口流失较多,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都对此地虎视眈眈,长留此地难以发展,然而益州人口有百万之多,地广人多,易守难攻,是一个最终夺取天下的绝好基地。”听完庞统此话,刘备差点流出口水!

刘备让军师诸葛亮和大将关羽张飞等留守荆州,他本人则带着庞统魏延等人前往益州,刘璋亲自去涪城会见刘备,把白水关给了刘备,并资助了兵马粮草以及战争所需的物资,做完这些事之后刘璋便回了成都。公元212年,刘备已经入川有一年之久,庞统认真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做出战略性的总结,他认为这样长久驻守下去不是办法,因距离较远与荆州方面联系不便,而且时间一久,与刘璋方面的关系也越来越趋于紧张。

为了防止日久生变,为了帮助刘备完成宏图大业,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庞统向刘备献了三条计策。上策是趁刘璋没有做好防备,直接偷袭成都,这样可以最低的减少伤亡。中策是假装要回荆州,刘璋的部下杨怀、高沛必然上前追赶,趁机杀了这两个人,但是这样已经打草惊蛇了。下策是直接率军回荆州。听完庞统的分析之后,刘备竟然选择了中策,也就是打草惊蛇。

既然刘备选择了打草惊蛇,所以刘璋方面已经知道了消息,公元214年,庞统率军前进,不料他自己在落凤坡中箭,临死之前看到对面石壁上“落凤坡”三个字,于是大喊了8个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随后把手中地图交给手下军士后,一代谋士凤雏庞统就撒手人寰了。

我们可以想象到庞统当时是多么的不甘心啊。刘备闻讯后悔不当初,没有选择军师凤雏的上计,竟然害他至死。当这件事传到荆州诸葛亮知道后,估计气得卧龙先生都想回隆中了,毕竟自己的主公选择失误,导致自己的知交好友和最强搭档庞士元不幸身亡,这难免令他心塞。

刘备缺乏个人魄力,而且不听人劝,真是苦了手下的诸葛亮庞统赵云等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初创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隋朝科举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舍弃了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从而推进了朝廷选官机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个官府的办事效率。科举制在古代一共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科举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就连外国也曾借鉴这种选拔制度。不过想要彻底推行科举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间还有很多利益问题,那为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

  •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在正式从起义军中走出来,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皇帝之前,在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混混,每天好吃懒做,和一帮人混在一起,吕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实在是够委屈的。不过,尽管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但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吗?刘邦在起义之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呢?一、刘邦出

  •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孔子一句话让齐景公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盟大典,不过在会盟台上,齐国的乐队却手持各种兵器,喧嚣而上,这让孔子感到大为不妙。于是告诫齐景公这些人是在戏弄诸侯,齐景公理亏只好将这些人斩首,此后更是把占有鲁国的国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党锢这个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比较陌生。这是指在古代禁止某一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

  • 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的最后意外皇帝是商纣王,由于自己的暴政导致起义,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历史上的商朝回合突然一下就走向了灭亡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商汤自己

  • 蒲松龄参加科举44年,为什么连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的《聊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故事,妖魔鬼怪都在其中,人们如果看多了人世间的事情,去看看这些神鬼传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蒲松龄虽然很出名,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蒲松龄难道真的就是没有才华吗?但是为什么没有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李世民等于是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强行上位,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李渊的位置。但李世民又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并没有被强烈的抨击。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能下狠手,但他也有宽心的一面,因为李建成有几位心腹,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

  • 春秋战国时期隋国是如何灭亡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初期,湖北随州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名为隋国。隋国早年是周天子在南方的重要邦国,专门负责替周室控制金属资源的运输,还要遏制南蛮的发展。巅峰期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吴国伐楚,楚昭王就曾逃到隋国避难。不过隋国最后却在战国初期亡于楚国之手,当时楚国晋升为五霸之一,对于周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亚致力。下面

  • 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赵云都属于三国中十分著名的人物,两位也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不过细数蜀国的战役,会发现关羽和赵云很少同时作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两人的武力值应该不分伯仲,只是关羽地位肯定还是在赵云之上。有人觉得赵云天生不适合团体作战,这肯定是对赵云的误解。关羽虽然性格高傲,但是对赵云应该没有太多想法。而且在

  • 楚怀王为什么会死在秦国?楚怀王竟成了敌国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觉得楚国的衰落就是从楚怀王开始的,楚怀王在位29年,他亲眼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强大起来的。不过楚怀王继位早期,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的良政,而且重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此后进一步扩充了楚国的疆土。但在后期楚怀王开始犯糊涂了,他被秦昭襄王扣押在秦国三年,最后还客死他乡。不过楚怀王致死都没有做出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