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给刘琮留有多少兵力?为何刘琮不敢反抗曹操?

刘表给刘琮留有多少兵力?为何刘琮不敢反抗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1/17 7:04:20

刘表去世后,次子刘琮继位。曹操南下准备争夺荆州,刘琮却不敢出兵反抗,而是直接投降自保,这让很多人大感不解。据说刘表留给刘琮十万兵马,为何刘琮却不敢一战呢?刘琮虽然继承了刘表的地位,但他并没有刘表的才能,也没有成为一方霸主的魄力。面对生死存亡的选择,根本难以定夺。刘表或许选错了继承人,但却间接促使了此后三国局面的建立,不然赤壁之战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曹操南下荆州之时,荆州之主刘琮拥有不下十万的兵力(史载:..刘表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虽其兵力少於曹操,但并非不可一战。其一:刘表、刘琮父子在荆州经营已久,深受当地荆襄士族的拥护,根基较为深厚。其二,荆州幅员辽阔,战略回旋空间很大。其三,荆州有水军的优势,而曹操的军队却不擅水战。其四,刘琮乃本土防卫作战,对当地的地理水文更为熟悉,又有一定的民众基础。

那么,为何刘琮却未经一战,便举州而降呢?

首先,刘琮的资质一般,又是以幼子嗣位,就更为削弱其对荆州的统治力。其后,在濡须之战中,曹操曾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从曹操的识人的能力及对刘表诸子的评价来看,亦可见以刘琮的资质,实在是很难成事。且刘琮又是以幼子嗣位,违背了法理,而使荆州分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刘琮对荆州的统治。

再则,刘琮所倚重信赖的重臣,都愿归降曹操。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刘)琮归(降)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

刘表能据有荆州之地,乃是得到了荆襄士族的拥护。而今,绝大多数的荆襄士族,为其自身的利益与安全,都不愿意冒险而与曹操一战。刘琮统治荆州的基石已被动摇,且又缺乏驾驭臣僚的能力与名望,很难抵挡住曹军的大举进攻。

第三,即便坚持抗曹,也只会成全他人。曹军南下,荆州分为降曹派与抗曹派。降曹派以蔡瑁蒯越等人为首,而抗曹派则以刘备为核心。傅巽对刘琮说道: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

傅巽的意思很明了:您(刘琮)的能力能还比得上刘备吗?如果刘备都抵抗不了曹操,您又如何能抵挡得了曹操。如果刘备能抵抗得了曹操,那刘备还能居您之下吗?

综合来看,刘琮都不能依靠野心家刘备抗曹,与其荆州被刘备所夺,还不如直接降曹於自己更为划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海瑞上疏后下场如何?已为自己备好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是明朝一代清官,他在嘉靖年间上奏《治安疏》一事,被后人熟知。不过海瑞当时竟有胆量做这样的举动,实在令人敬佩,海瑞上疏后自己早已备好棺材,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下场会如何。但嘉靖帝并没有处死海瑞,他心里明白海瑞的谏言也是为了他和整个大明好,所以只是将他关起来。等嘉靖帝驾崩以后,海瑞大赦出狱,并且受到重

  • 曹操被称为“汉贼”冤不冤?他对汉献帝究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把控朝政大权,以至于其他诸侯都称曹操为“汉贼”。曹操接下来想做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确,当时曹操肯定不会还权给汉献帝,但站在天下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加需要一位可以重新一统全国的皇帝,汉献帝明显没这个能力。而且曹操对汉献帝也没那么不堪,起码他从来没有

  • 卫文公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最后会被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卫文公是卫国第20位国君,在位一共24年。卫文公继位初期,卫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卫文公决定减轻赋税,大力发展农业,并且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和工业领域。此后卫国国力蒸蒸日上,不仅和中原各国结盟,国内战车数量更是涨了十倍。此后卫文公出兵灭了邢国,使得卫国一度达到卫文公时期的顶峰。不过后来发生一件事,使得卫

  • 元朝黄河决堤,为何说不支持赈灾的是忠诚,支持赈灾的是奸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时期,可以说是一段比较黑暗的历史时期了,同时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在华夏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了。元朝虽然短命,仅仅只有98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98年历史中,其军事力量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个在马背上征服了汉人王朝的民族,似乎下马以后,还是只知道喝着马奶酒,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死因和慈禧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慈安和慈禧,同样都是清朝末期的两宫太后,但是世人更为熟知的是慈禧太后,毕竟慈禧掌权,而且对于清朝末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世人熟悉她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在慈禧初期,除了她还有另外一位太后,那就是慈安太后,她们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太后。不过后来慈安死亡,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慈禧身上,慈安之死真的和慈安有关系吗?慈

  • 清朝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挽救清朝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最终的灭亡,造成的原因其实有非常多,而当局者也并非是毫无作为,他们曾经发动过洋务运动,希望借此来挽救即将倾倒的清朝。只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做了三十年,可是这三十年的时间最后却只能算是清朝的苟延残喘,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但是作用不足以挽救清朝,这又是为何?就外部而言,自工业革命

  • 历史上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死因和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是刘备早期十分重要的谋士,可能多数人觉得刘备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诸葛亮,其实庞统的才能完全不输诸葛亮,甚至在当时要比诸葛亮更受刘备器重。庞统曾向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成功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也为此后刘备在成都称帝打下基础。不过庞统却在落凤坡战死,而他确切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庞统是为了和诸葛亮争功,

  • 隋文帝杨坚初创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隋朝科举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舍弃了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从而推进了朝廷选官机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个官府的办事效率。科举制在古代一共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科举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就连外国也曾借鉴这种选拔制度。不过想要彻底推行科举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间还有很多利益问题,那为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

  •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在正式从起义军中走出来,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皇帝之前,在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混混,每天好吃懒做,和一帮人混在一起,吕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实在是够委屈的。不过,尽管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但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吗?刘邦在起义之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呢?一、刘邦出

  •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孔子一句话让齐景公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盟大典,不过在会盟台上,齐国的乐队却手持各种兵器,喧嚣而上,这让孔子感到大为不妙。于是告诫齐景公这些人是在戏弄诸侯,齐景公理亏只好将这些人斩首,此后更是把占有鲁国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