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文公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最后会被气死?

卫文公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最后会被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6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6:33

公是卫国第20位国君,在位一共24年。卫文公继位初期,卫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卫文公决定减轻赋税,大力发展农业,并且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工业领域。此后卫国国力蒸蒸日上,不仅和中原各国结盟,国内战车数量更是涨了十倍。此后卫文公出兵灭了邢国,使得卫国一度达到卫文公时期的顶峰。不过后来发生一件事,使得卫文公自己把自己给气病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卫文公上台时继承的是个烂摊子,他的前任在位时被狄人搞得几乎灭了国。他靠着诸侯的帮助,才在楚丘修建了新的城池,稳定住了局势。但整个国家只剩下不到六千人,还穷得一塌糊涂,连门板都是诸侯赠送的。卫文公痛定思痛,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奖励工商,扶助教育,并以身作则,每天穿着工作服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没多久,卫国开始蒸蒸日上。

但怎么再蒸蒸日上也是小国,十多年来,卫文公始终团结在以齐国为首的霸主周围,虽然后来遭到过几次狄人的侵犯,但因为有盟国相助,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局势随着霸主齐桓公的咽气出现了转折。

卫国刚失去保护伞,狄人就联合邢国来进攻了。卫文公紧急召开动员大会:“谁能打败他们,我就给他高官厚禄,一辈子感激他。”老百姓感动得不行,誓死保卫祖国。卫文公暗喜,出兵反击。狄人一看卫国人同仇敌忾,权衡再三,宣布撤退。

不战而屈人之兵,卫文公开心得要命,但想起邢国,又气愤难平。适逢卫国发生饥荒,占卜的结果也不吉利,于是有大臣提议打仗,理由是:“当年周国发生饥荒,干掉商朝后,年成突然好转,这叫以有道伐无道。我们干掉邢国,年成也一定好转。”

卫文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批准出兵。果然,动员大会刚闭幕,雨就降了下来。但邢国和狄、齐缔结了共保互助条约,卫文公没占到什么便宜,怏怏撤退。这时,大臣礼至主动请缨:“我和弟弟假装叛国,前去投奔邢国,然后我们里应外合,灭了它。”

公元前635年春,卫国侵略军到来的消息传到邢国,邢国总理不敢大意,带着贴身亲信礼至兄弟亲自去城楼巡逻。邢国总理环城鼓舞了一圈士气,信心百倍地准备回家,突然两腋被礼至兄弟架住,接着身子像沙袋一样城下跌去。

在一片混乱中,礼至兄弟打开大门,卫国军队蜂拥而入,邢国城头升起卫国国旗。可卫文公还没高兴多久,雪片般的谴责信就从四面八方飞来。鲁国报纸头版头条竟是:“卫侯毁(卫文公之名)灭邢。”按照国际法,对诸侯国君不能直呼姓名,对此,鲁国报纸的社论是这么解释的:卫侯冒天下之大不韪,吞并同姓国,已经沦为国际上正义力量的死敌,不配得到礼貌,只能直呼其名。

卫文公一下子就气病了,回光返照之际,他在床前对大臣们发表了最后一次讲话:“晋国连年亲族相杀,前不久还灭了虢、,那不都是同姓国?凭什么人家就算正义,我就遭谴责?还不是因为人家强?”弱国的大臣们脑袋低垂,周围荡漾着领导深刻的忧伤。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黄河决堤,为何说不支持赈灾的是忠诚,支持赈灾的是奸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时期,可以说是一段比较黑暗的历史时期了,同时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在华夏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了。元朝虽然短命,仅仅只有98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98年历史中,其军事力量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个在马背上征服了汉人王朝的民族,似乎下马以后,还是只知道喝着马奶酒,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死因和慈禧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慈安和慈禧,同样都是清朝末期的两宫太后,但是世人更为熟知的是慈禧太后,毕竟慈禧掌权,而且对于清朝末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世人熟悉她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在慈禧初期,除了她还有另外一位太后,那就是慈安太后,她们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太后。不过后来慈安死亡,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慈禧身上,慈安之死真的和慈安有关系吗?慈

  • 清朝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挽救清朝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最终的灭亡,造成的原因其实有非常多,而当局者也并非是毫无作为,他们曾经发动过洋务运动,希望借此来挽救即将倾倒的清朝。只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做了三十年,可是这三十年的时间最后却只能算是清朝的苟延残喘,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但是作用不足以挽救清朝,这又是为何?就外部而言,自工业革命

  • 历史上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死因和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是刘备早期十分重要的谋士,可能多数人觉得刘备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诸葛亮,其实庞统的才能完全不输诸葛亮,甚至在当时要比诸葛亮更受刘备器重。庞统曾向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成功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也为此后刘备在成都称帝打下基础。不过庞统却在落凤坡战死,而他确切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庞统是为了和诸葛亮争功,

  • 隋文帝杨坚初创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隋朝科举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舍弃了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从而推进了朝廷选官机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个官府的办事效率。科举制在古代一共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科举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就连外国也曾借鉴这种选拔制度。不过想要彻底推行科举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间还有很多利益问题,那为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

  •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在正式从起义军中走出来,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皇帝之前,在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混混,每天好吃懒做,和一帮人混在一起,吕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实在是够委屈的。不过,尽管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但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吗?刘邦在起义之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呢?一、刘邦出

  •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孔子一句话让齐景公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盟大典,不过在会盟台上,齐国的乐队却手持各种兵器,喧嚣而上,这让孔子感到大为不妙。于是告诫齐景公这些人是在戏弄诸侯,齐景公理亏只好将这些人斩首,此后更是把占有鲁国的国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党锢这个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比较陌生。这是指在古代禁止某一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

  • 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的最后意外皇帝是商纣王,由于自己的暴政导致起义,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历史上的商朝回合突然一下就走向了灭亡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商汤自己

  • 蒲松龄参加科举44年,为什么连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的《聊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故事,妖魔鬼怪都在其中,人们如果看多了人世间的事情,去看看这些神鬼传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蒲松龄虽然很出名,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蒲松龄难道真的就是没有才华吗?但是为什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