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死因和慈禧有关系吗?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死因和慈禧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3 1:07:59

慈安和慈禧,同样都是清朝末期的两宫太后,但是世人更为熟知的是慈禧太后,毕竟慈禧掌权,而且对于清朝末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世人熟悉她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在慈禧初期,除了她还有另外一位太后,那就是慈安太后,她们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太后。不过后来慈安死亡,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慈禧身上,慈安之死真的和慈安有关系吗?

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她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堪称清代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后死在北京故宫之外。在继承人问题上,咸丰帝的遗嘱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他一方面考虑到皇后无子,贵妃幼子继承大统,将会出现皇后与母后专政间的矛盾,他设想出一个八大臣赞襄、两宫皇太后各执一印(皇后用“御赏”印、那拉氏代载淳用“同道堂”印)的政治体制,以求达到互相牵制的效果,这是咸丰帝死前的精心安排。谁曾想到,他将六弟奕訢排除在体制之外,使之不能参与朝政,这就开了政局不稳的先兆。

咸丰帝死后,肃顺等赞襄王大臣深知身为皇子生母的西宫那拉氏潜在的政治危险,就采取了“抑西扬东”的策略,从礼仪封号上先后为东宫、西宫封号,以示嫡、庶之别,通过对西宫的贬抑,以图分化两宫皇太后。

迫于情势,西宫慈禧太后不仅主动拉拢东宫慈安太后,还联合此时在京师与英法联军谈和的恭亲王奕訢,内外联手,最后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不仅使双方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政治生命也得以延续。同治初年,奕訢以议政王名分主持朝政,实握相权。慈禧太后实握帝权,把持朝政,出现了帝、相、后并存的政体,这种以太后之尊听政的慈禧、慈安两太后、年少软弱的载淳帝、主持日常工作的奕訢等王大臣之间构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临时稳定的因素,从长远看又使清廷最高层具有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传说光绪七年的一天,慈安到慈禧宫里对慈禧说,先皇临死之前曾留下一道手谕,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说,现在你可以看一看了。慈禧一看惊出一身冷汗。手谕中写着,在慈禧违制的时候,慈安可以动用手谕将她诛杀。慈安接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这道手谕也不需要了,说罢,当着慈禧的面将手谕烧掉。慈禧当然表现得感激涕零,过了几天,她派人到钟粹宫给慈安送点心,很快就传出慈安暴崩的消息。

慈安之死不无蹊跷,因为前一天她还在垂帘听政,精神很好。另外,既然是因病而亡,就该留有太医诊病的医案,但事后这些都没有找到。还有一件不合常理的事,妇人死后,通常要等娘家来人看过,同意之后才能入殓,但是等慈安的家人赶到时,她已经入殓了。

因此有人怀疑,慈安是吃了慈禧送的点心被毒死的。但因为没有证据,慈安之死也就只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悬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挽救清朝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最终的灭亡,造成的原因其实有非常多,而当局者也并非是毫无作为,他们曾经发动过洋务运动,希望借此来挽救即将倾倒的清朝。只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做了三十年,可是这三十年的时间最后却只能算是清朝的苟延残喘,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但是作用不足以挽救清朝,这又是为何?就外部而言,自工业革命

  • 历史上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死因和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是刘备早期十分重要的谋士,可能多数人觉得刘备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诸葛亮,其实庞统的才能完全不输诸葛亮,甚至在当时要比诸葛亮更受刘备器重。庞统曾向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成功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也为此后刘备在成都称帝打下基础。不过庞统却在落凤坡战死,而他确切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庞统是为了和诸葛亮争功,

  • 隋文帝杨坚初创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隋朝科举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舍弃了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从而推进了朝廷选官机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个官府的办事效率。科举制在古代一共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科举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就连外国也曾借鉴这种选拔制度。不过想要彻底推行科举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间还有很多利益问题,那为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

  •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在正式从起义军中走出来,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皇帝之前,在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混混,每天好吃懒做,和一帮人混在一起,吕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实在是够委屈的。不过,尽管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但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吗?刘邦在起义之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呢?一、刘邦出

  •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孔子一句话让齐景公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盟大典,不过在会盟台上,齐国的乐队却手持各种兵器,喧嚣而上,这让孔子感到大为不妙。于是告诫齐景公这些人是在戏弄诸侯,齐景公理亏只好将这些人斩首,此后更是把占有鲁国的国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党锢这个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比较陌生。这是指在古代禁止某一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

  • 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的最后意外皇帝是商纣王,由于自己的暴政导致起义,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历史上的商朝回合突然一下就走向了灭亡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商汤自己

  • 蒲松龄参加科举44年,为什么连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的《聊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故事,妖魔鬼怪都在其中,人们如果看多了人世间的事情,去看看这些神鬼传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蒲松龄虽然很出名,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蒲松龄难道真的就是没有才华吗?但是为什么没有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李世民等于是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强行上位,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李渊的位置。但李世民又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并没有被强烈的抨击。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能下狠手,但他也有宽心的一面,因为李建成有几位心腹,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

  • 春秋战国时期隋国是如何灭亡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初期,湖北随州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名为隋国。隋国早年是周天子在南方的重要邦国,专门负责替周室控制金属资源的运输,还要遏制南蛮的发展。巅峰期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吴国伐楚,楚昭王就曾逃到隋国避难。不过隋国最后却在战国初期亡于楚国之手,当时楚国晋升为五霸之一,对于周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亚致力。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