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李白与杜甫的“洛阳会”

任见:李白与杜甫的“洛阳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1/20 5:37:59

01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比皇上李亨小一岁。他出生的那年,李亨他爹李隆基当上了皇帝。

在杜家的族谱上,远祖杜周,赫然在焉。

杜周出名,因为他是西汉皇帝刘彻时期的一个酷吏。本来在南阳太守府上当差,一个办事员,巴结上司有效,升为廷尉史、朝廷监察官。

杜周当官,特色明显,办事专看上司的意思。上司中意的人,他就故意减轻罪状,上司厌恶的人,他就故意加重处置。

02

在杜周担任廷尉史期间,被关入监狱的人数暴增,被关押的时间也都延长了。作为酷吏,服务朝廷统治的杜周受到皇帝刘彻的赏识,任命他为御史大夫,监察长,三公秩级。

杜周其人,外观老成持重,平素沉默无言,人们称他“内深刺骨” ,比起当时以恶毒著称的其他“酷吏” ,更为凶暴。

当上廷尉之后的杜周,善于揣摩皇帝刘彻的旨意,“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 。

03

有人责备杜周,不以事实为根据,不以法律为准绳,“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你做司法官员,查办天下案件,不遵从古来的法令,专门以皇帝的意思来判决,司法官员应当这样吗?

杜周回答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法律条文是什么?还不是以皇帝的意旨定下来的吗?前边一个皇帝,制定几条,后边一个皇帝,制定几条,就成法令了,哪有什么“古来”的?

04

刘彻当皇帝的时期,每年二千石以上俸禄的官吏,朝中九卿、地方郡守一级的干部,因罪下狱的,前后达到一百多人,加上丞相府、御史府、各郡太守和大夫们交付廷尉审讯的案件,每年不下一千起。每起案件所牵连的人数,大的数百人,小的也有数十人。办案奔跑的路程,近者数百里,远者数千里。

案件很多,办案人员无法做到详细、公平地审问,只是在按照告发状纸,引用法令条文判罪,有不服的,严刑拷打、逼取供状,就定案了。

这样的黑暗审理法,使得吏民恐惧不已。听说官府要逮捕人了,都吓得逃亡藏匿深山老林。

05

当时告状的,多给别人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牵连人数很多。廷尉及京师官府所属的狱卒,逮捕的人数达到六七万,加上任意株连,有的年头,多至十几万人。

杜周是皇帝刘彻所任用酷吏中“从谀”有方、办案得力的打手,既承意邀功,猎取高位,又屈枉办案,贪赃受贿,因而狂发大财,家资无数。

杜周初为官时,仅有一匹驽马,鞍鞯破旧,装备不齐。干了廷尉、御史大夫十几年后,“家资累巨万矣” 。

06

杜周的两个年龄大的儿子,也都成了重要地区的郡守。他们控制着黄河两岸的税收重地,都跟其老爹一样残暴。

在杜周家中,只有少子杜延年心地善良,为人宽厚。

杜家后代,传到杜审言——杜甫的祖父,成了朝中文官。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朝中的修文馆直学士,文化院士,与当时的宰相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诗文朴素自然。

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到了巩县令的官职,全家迁居巩县——今天的河南巩义。所以杜审言在朝廷填表的时候,家乡一栏,填的是巩县。

杜甫,就出生在巩县的杜楼村。

07

杜甫是杜预次子杜耽的儿子,杜预还有个少子,就是小儿子,叫杜尹,杜尹有个儿子叫杜牧,诗文也非常好。

杜甫的母亲崔女士,早年逝世而去。崔家也是世家大族,颇有名望,因而杜甫的舅舅们、表兄弟们也都比较有名。

杜甫少时,唐朝各方面的情况尚好,他的家庭环境又较优渥,因此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自小好学,七岁能诗,自己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七岁时节思维就很丰富了,开口作诗,咏赞神鸟凤凰。九岁时节,书写大字,弄成的“作品”装了一袋子。

08

青少年时,还很活泼,“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十五岁的心,还像个孩子。身体健康结实,像头小黄牛,跑走了又跑来。院庭前面的梨树枣树,八月结满果实,一天能爬上去一千次。

杜甫少年时期,曾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对他从事诗歌艺术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五六岁时,杜甫跟着本家长辈去郾城——今之河南漯河地方赶集,在集市上看过舞蹈人士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和“浑脱”舞。“剑器”是道具,类似于木剑,“浑脱”是一种筒状的帽子。

09

后来,杜甫在洛阳跟喜爱艺术的岐王李范成为好友,在尚善坊的岐王宅中,听过音乐人士李龟年的歌唱。

杜甫也在洛阳北邙山顶的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家吴道子的壁画,五圣尊容、千官肖像,官风吏俗,不一而足。

李隆基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访晋地,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又耗数年。

10

公元735年,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回到巩县故籍参加“乡贡”考试。考取了“乡贡”资格。次年赴洛阳参加进士大试,结果落第了。

杜甫的父亲当时在兖州司马任上,杜甫没事干,也不想复习功课,就到兖州漫游。兖州,即今天的山东兖州。司马,即衙门秘书,

在齐鲁平原,官二代杜甫一浪四五年,裘马轻狂,快意无比。

11

杜甫在兖州,也写了一些诗。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来兖州探望父亲的日子,登上城南楼纵目远眺。浮云连绵在大海和泰山上空,平野伸展到青州和徐州一带。高山上仍矗立着秦皇的石碑,荒城中还存留着鲁君的殿宇。本人素来喜好怀古,独自登临之际,生出万千感慨。

12

题画诗《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白色的画绢上,仿佛卷起一片肃杀寒霜,这幅苍鹰绘画,真是超凡绝俗。耸着身子,像要攫取狡猾的野兔,斜着眼珠,活像一只发愁的猢狲。身材飞扬,简直可以捉来,像真鹰一样,呼之欲出。何时让它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弃在原野上。

13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兵曹,兵曹参军,是杜甫军队中的通信班长,这个班长姓房。

房兵曹这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两耳如削竹般尖锐,奔跑起来四蹄轻快,轻盈犹如疾风。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一日千里,真可托付生命。拥有如此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了。

14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巍峨的泰山,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集中了瑰丽和神奇,山南山北分隔出晨昏和朝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回旋入山,使人赏心悦目。有朝一日,我要登临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一览无遗。

15

这几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豪迈宣示。雄鹰、骏马,激赏有加。东岳泰山,小看天下。诗人抱负,不在小啊。可是,后来一年一年,杜甫所闻所见,所经所历,越来越黑暗、无奈。

公元744年,李隆基天宝三载,春天,杜甫到东京洛阳做“洛漂” ,结识了另一个诗人李白——李太白。

16

李白在朝廷工作过,杜甫很是羡慕,可李白说:“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不管怎么说,李白已经扬名,年龄小李白十一岁的杜甫,风华正茂,却没有官运。不过李白知道杜甫的文学分量,并无倨傲之意。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称颂、低头。

杜甫没有什么好自卑的,李白被朝廷驱逐,恢复了“白身”一介,道士还是自封的,尚未拿到执照呢。两人在洛阳共处一些日子,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李白说杜甫,谋求仕途不如访道求仙来得快活。你我干脆远离长安、洛阳,畅游汴梁、宋城,不亦乐乎。汴梁,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宋城,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17

杜甫觉得,访道求仙,说说而已。但是,游览汴梁和宋城,还是可以的。

他俩在汴梁、宋城游览期间,结识了同为诗人的高适。当时高适还在猛烈地复习,预备考个进士。李白、杜甫、高适三人,评文论诗,畅谈甚欢。

分手后的次年,杜甫和李白在齐鲁——今之山东又一次相见,饮酒赋诗。

李白已经迷上了炼丹求仙。杜甫忙着去长安应“通一艺者”之试,两人仓促分手。

李林甫骗李隆基说“野无遗贤” ,参加“通一艺者”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客居长安,十年时间,奔走献赋,求官不得,生活贫困。

18

公元751年,李隆基天宝十载,杜甫献上了一篇《大礼赋》 ,受到李隆基注意,“待制”于集贤院,却仍然长期得不到官职。。

公元755年,李隆基天宝十四载,杜甫被授予河西尉,河西衙署保安。保安,太丢文人的脸了!不愿意做,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军械库保管员。年已四十三岁的杜甫无奈接受了。

冬季回到奉先——陕西蒲城探家。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记录了这段悲惨不堪的生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19

很快,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李隆基逃窜。听说太子李亨在西北域的宁夏灵武即位,杜甫将家搬到鄜州——陕西富县的羌村避难,只身北上,投奔李亨。

杜甫运气不佳,奔赴唐朝小皇帝途中,为燕军俘虏,押至长安。在俘虏营中,杜甫看到并结识了另一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之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李隆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第,进入太乐丞工作。后来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等职务。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20

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出名,多咏山水田园,与另一诗人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1

《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书画也很好,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祖师。

安禄山攻陷长安,李隆基仓皇逃窜。王维行动迟缓被俘,假称患病以逃避麻烦。安禄山很是看得起王维,派人将他接到洛阳,硬是委任他高级职务,无奈之中,王维做了安禄山燕朝的给事中,大顾问。

安禄山的俘虏营,对文人士子看守不严。王维被接走后,杜甫瞅空子逃出了长安。

22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十日,李亨和他的小朝廷到达扶风——陕西凤翔。

长安在安庆绪的燕朝手里,李亨只好在凤翔驻扎下来,将凤翔作为唐朝复兴基地。这个“行在” ,“行都” ,成了集权意识浓郁的知识分子向往的地方,千方百计,经历千辛万苦,通过敌占区,到凤翔来。

杜甫就逃出燕朝的俘虏营,深夜从城西金光门逃离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大片战火风险地区,投奔凤翔来了。

23

此一时刻,老杜的装扮那叫一个惨。穿着破旧的麻衣,烂得露着胳膊,比乞丐还差。寒冬季节,冻得直打哆嗦。可是,李亨没有衣服给他。

这也难怪杜甫。人家李白也是写诗的,哪儿离战争远,跑到哪儿去。他杜甫是哪儿有皇帝,往哪儿挤。可战时皇帝,战时朝廷,本身就是个丐帮,新入伙的乞丐,衣不蔽体,也没办法给他解决。谁叫他太想当官了呢?艰苦岁月,自己先将就吧。

24

李亨封杜甫为左拾遗。 “拾遗” ,顾名思义,就是把皇帝丢失的东西捡起来。属于一个微小的谏官,或者叫言官。

虽然秩级不高,但是找到了组织。谏官呢,又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杜甫先生的革命志气非常高昂,乞丐生活的寒酸穷苦,都不怕了。

左拾遗、左谏议官杜甫到凤翔以后,很快跟房琯成了好朋友。

杜甫看到好朋友被降职,利用自己言官的左拾遗身份,替房琯出头,说好话,说什么“旷朝”是小问题,皇帝不应该小题大做。

25

李亨怒不可遏,认定杜甫这个乞丐不是不长眼,而是房琯的同党,当即要处置杜甫。新任中书侍郎、副立法长张镐,好心替杜甫求情,说他是个政治白痴,仅在公器私用,徇私而已,没有参与团伙的可能。

李亨宽大了杜甫,放了他一马,将他贬为华郡司功参军、华郡地方兵府文书。

华郡即是今天的陕西渭南,尚属燕朝占领区。杜甫可以先不到职,但诗人的仕途就此完毕。

选自任见著《洛阳城》第一百二十七章“兵燹的哀痛”

成为水吧,我的朋友-《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64

我想我可以飞-《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63

任见:武则天供奉在心龛上的男神

任见:“洛神”艺术形象的流变

任见:商朝统治者“前八后五”的迁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天子威严扫地的一战:天子与郑庄公战于繻葛,开启春秋混战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周桓王当上天子之后,看着郑庄公一天天的比自己强大,还无视自己的权威,以及郑庄公对自己爷爷的无礼(郑周交质),对郑庄公是越来越不满意。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var1

  •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弟弟 为什么之后还要霸占弟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出自隋朝皇室一系,也算是大隋皇室的宗女。杨氏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出自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更是出身高贵。相比之下,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以当时观念,家世比起两个兄弟的媳妇就差不少。李世民后来的后妃中有些家世不错的,但和原配妻子还是有差别。观王杨雄按辈分算隋文

  • 齐桓公的霸业,有一部分也是此人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的辉煌霸业,齐桓公靠什么称霸,齐桓公霸业持续多少年

    齐襄公虽然杀了妹夫,跟自己的妹妹过去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上上下下的人都对他另眼看待,他自己也觉得不是个滋味。一心想干几件大事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往列国一看,有两个国家进入了他的视野:郑国和纪国。就在鲁桓公被襄公杀死的这一年,跟郑昭公子忽被杀国卿高渠弥所杀是同一年,高渠弥就立了子忽的弟弟的子亹为国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若不认输李世民该怎么办?你看尉迟恭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对李渊说了什么,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去哪儿了

    大唐的天下,李渊只扛着大旗,坐在龙椅上,其余的事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个儿子,就都替他办了。其中尤其是李世民,一大多半的大唐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渊其实对此也认可,以至于后来他对李世民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因为再赏赐,就只能给“太子位”和自己的“皇位”了。 这便是为何,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擒

  • 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是何下场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廉颇和蔺相如谁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和好的原因,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概括

    饱读经书的蔺相如,一生为赵国安危出谋划策,他和廉颇举世闻名的负荆请罪故事给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两个人更是被后人称为“将相之和”,作为赵国最出色的文官武将,即使不出兵,都能震慑四方。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是何下场却鲜有人知。[var1]廉颇一生经历的战争加起来得有上百场,以勇气闻

  •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上赵括而坚持用廉颇,赵国能守得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战争是赵括替代了廉颇吗,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直抵长平战场

    [var1]秦赵双方总共投入兵力百余万,陈兵长平对攻三年,彼此都未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可见廉颇的壁垒固守战术的确取得了阻滞秦军虎狼之师的效果。此时,战争进行到战略对峙阶段,就逐渐转为了秦、赵两国综合国力的比拼对耗。这当中最关键的因素,最后落在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上。[var1]秦国在孝公时期,由商鞅主持,

  •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的“太上皇”李渊,住破旧行宫孤独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的下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生了几个孩子

    李渊最终被逼放弃了皇位,那么他的退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大唐的建立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官吏,因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让他不满,于是起兵讨伐。他的目的是推翻隋朝的统治,建设一个更好的朝代。他仰仗的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名义上是讨伐的主力,然而他实际上对打天下做出的贡献并不大。而秦王李世民为了辅佐父

  • 楚汉之争,汉军遭遇了什么,最终只剩下了四万大军还在楚国境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汉80集免费观看,楚汉历史讲解,周老师讲历史楚汉争霸

    [var1]根据史书记载,楚汉之争的爆发,源于楚汉相争时期,楚汉战争双方共计的五十万大军首领是楚威王和楚怀王,在楚威王手下所建立的五十万大军是刘邦和项羽的共同合作才获得的,楚怀王说的还算算客气,刘邦呢,不仅有自己的独立大军,还将自己的本家伍子胥给弄死了。自古以来,楚人分成了两支,一支由刘邦和项羽所主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大骂李世民14个字,20年后竟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处罚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说了16个字,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谁

    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其实应该是李渊。 唐高祖李渊起兵于太原地区,他的发迹主要靠的是一群“太原功臣”,在开国之后,李渊为了排挤这些功臣,虽然没有卸磨杀驴,但他便开始重用亲信——自己的儿子们,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共同掌管军政大权。 李建成作为长子,李渊早早就把他立为太子。但李渊也给自己留了一手,为了制

  • 楚国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楚国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历史上的今天,楚国的历史有多少年,楚国的发展史

    中原地区周天子,郑国,齐国的故事说得差不多,让我们看看南面一个被中原人称为蛮夷的国家正在悄悄地崛起。[var1]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