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大名将之赵国李牧!最早的护边英雄,最后的赵国名将1、

战国四大名将之赵国李牧!最早的护边英雄,最后的赵国名将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4/2/10 13:34:13

[var1]

当时,秦赵两国都要面对北方的敌人匈奴,秦赵长平之战时,赵国不断调边军参入长平战场,赵牧临危受命上任。

从此,这李牧便开始了他那独特的固本之战,只护卫着赵国云中郡的草原不动。开始时,赵国本土大战连绵,朝野都认为李牧的坚守是明智的。更兼李牧还有一绝:虽只有一万人马,可匈奴大军趁赵军主力南下连忙铺天盖地压来时,却连李牧军的踪迹也找不见!匈奴单于索性挥军南攻雁门关,又被李牧军闪电般从草原深处杀出,雁门关六千守军也强驽疾射鼓噪杀出,匈奴全军溃乱,骑士死伤六万余,无奈悻悻退兵。如是三次,匈奴便打消了越过李牧边军而径直南下攻赵的打算,只轮番骚扰赵军营地与牧民草原,引诱李牧追击。李牧却是奇异,只要匈奴骑兵杀来,便早早没了踪影,匈奴骑兵但退,军营里又是人喊马嘶炊烟袅袅,只是绝不追击匈奴的小股轻骑。

天长日久,李牧边军面目全非。

赵王特使的说法是,非商非牧非军非民,四不象!活匈奴!

[var1]

李牧一生,自从军起算,也从无败绩,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就是和白起错开了,同一时斯的名将未能对战一场

原本保护牧民交易的四千飞骑,变成了奇特的“军代商”。这支马队收了赵国牧民的牲畜皮革盐巴粮食,便摇身变做驮马商旅,深入草原与匈奴小部族做生意,交易完毕立即回程;若遇匈奴轻骑骚扰,便有接应飞骑杀出,驮货马队趁机脱身;回到营地,交易货物立即发还牧民,边军只二十取其一的收税,或钱或物不论。若有匈奴部族欲与赵民交易,边军也同样替代。其时匈奴游骑遍布草原,赵国边民饱受劫掠,根本无法正常市易。军代商一开,边民大悦,竞相将多余物事交李牧军代为交易。后来各族聚议,说李牧边军苦甚,坚执将边军的收税提到了十取其一。如此数年,李牧军的财货战马皮革兵器宗宗丰厚,装备之精良远超匈奴的贵族骑士:每骑士拥有三匹雄骏战马、六口精铁战刀、三套精制的上等皮革甲胄、三副硬弓配五百支长箭!除此而外,全军还打造了一万张大型连发驽机、五万顶牛皮帐篷,囤积了大量的牛羊干肉与粮草。但扎营军炊,每个百人队日杀两牛,人人放开肚皮猛咥。饱餐之后便在空旷的草原驰骋骑射,直到三匹战马都累得一身大汗。边民艳羡李牧边军,精壮纷纷涌来从军。李牧以当年吴起遴选“魏武卒”之法考校,从军者非但要精通骑射,更要体魄雄健,下马可做步战勇士。扩军人数虽则不多,却尽皆精锐无匹。

另有三千飞骑专门看守遍布五百里山头的烽火台,搜集囤积狼粪。

三千通晓匈奴语的骑士组成了间谍营 。每个间谍带两只上好的信鹞,装扮成匈奴牧民,撒向广阔的大漠草原。一支万余人的边军,竟有三千间谍,可谓空前绝后。 其余主力飞骑由李牧亲自统领,骑士全部皮装轻甲弯刀硬弓,远观与匈奴骑兵没有丝毫区别。这主力马队的任务只有一个:日夜漂泊草原,与匈奴只做无休止的归去来兮的周旋,却绝对不许交战。李牧的军令是:“匈奴但来,急入收保,有敢擅自捕获匈奴者,斩!”

如此三五年周旋,匈奴对李牧无可奈何。而李牧的边军则在国府没有拨付分文的情势下,已经壮大到了五万精锐飞骑,更兼粮草财货丰厚军辎装备精良,其战力非但已经远远超过了疲惫已极的本土赵军,而且远远超过了一味野战的匈奴骑兵。

便在此时,非议李牧的声浪弥漫了邯郸城。一班与秦军血战后仅存的将士更是不满,纷纷指斥:“多年一仗未打,边军肥得流油,李牧究竟意欲何为!”赵王便派出特使视察李牧边军,回来将“四不象”与“活匈奴”之象一通禀报,赵国朝堂便炸开了锅!此时,秦军攻逼赵国的浪潮已经回缩,赵国君臣在合纵胜秦之后又是踌躇满志,忽然醒悟一般,纷纷指斥李牧畏缩不战徒使大赵受辱于胡虏!孝成王大以为是,立即再派特使赶赴阴山军营,敦促李牧立即大战匈奴。年轻的李牧却只是冷冰冰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竟是依然如故地与匈奴归去来兮的虚与周旋。

孝成王发怒了,立即召回李牧,改派乐乘为将出战匈奴!

然则,急于对匈奴作战的结局却迅速证实:李牧没有错。

乐乘是名将乐毅的儿子,赴任之后立即集中李牧散开的兵力对匈奴展开了反击战。一年半世间全军出击十六次,非但没有一次捕捉到匈奴主力决战,反而每次伤亡骑士战马数千,许多精锐骑士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仅仅如此还则罢了,偏是赵国边民没了“军代商”,不堪边军驰突与匈奴的无常骚扰劫掠,纷纷逃亡秦国的九原与燕国的辽东,广袤的阴山云中草原迅速地凋敝,李牧的边军积累也几乎全数耗光。乐乘无奈,紧急上书邯郸,请求立即拨付大批军辎粮草,否则无法续战。

赵国朝堂一片惊愕!赵国君臣这才恍然想起,国府已经近十年没有向边军拨付分文了,这李牧却是如何撑持得不倒还能节节壮大?实在是奇也哉!

平原君力谏赵王重新起用李牧。孝成王终于接受了。可年轻的李牧却是牛性发作,声称自己得了大病,已经不堪战场之苦。赵王又气又笑,第三次下诏“强起”。强起者,不从也得从,违命死罪也!这次李牧没有说病,却对赵王提出了一个条件:“我王若必用臣,许臣战法如前,否则不敢奉命!”

二话不说,赵王立即答应了。

李牧重为云中将军,到任又是一任匈奴骚扰劫掠,只是游骑周旋。边民闻李牧复职,也纷纷回归故土,“军代商”又蓬蓬勃勃地恢复起来。一年多后,李牧的五万精骑全部恢复,万余张大型弓弩需得配备的十万射手兼步军也全部就绪,秘密演练娴熟。这年入秋,李牧下令:八千飞骑扮做牧民,邀集回到阴山草原的牧民们全部赶出囤积的牛羊马匹,一齐做远草放牧。一时之间,畜牧大纵,人民便野,整个阴山南北的草原都热闹了起来!所谓远草放牧,是牧民在秋草之时先赶牲畜到百里数百里之外的远处放牧,到天寒之时,再退回到大本营消受基地牧草。这是牧民千百年的放牧规矩,谁也不以为反常。

却说这一年多里,匈奴虽捕捉不到赵军,却也终于认定:这个李牧终究是个只知开溜的大草包!及至今秋边民远牧,匈奴游骑立即风一般卷来劫掠。赵军护卫牧民的几个千骑队一战即溃,竟被匈奴掠走了数以万计的牲畜。消息传到北海,匈奴单于再不疑虑,发动诸部三十万骑兵呼啸南下,要一举端了赵国云中郡根基。

烽火台狼烟大起!

李牧集中步骑十五万大军连夜开过阴山,在阴山北麓早已选定的河谷地带摆开了大战场。这是一片貌似无奇实则特异的山川之地,东西两道山梁如同阴山北麓张开的两道臂膊,搂住了一片澄澈大湖,撒开了几条淙淙小河。在草木茫茫山峦起伏的绿色大草原,谁也不会以如此一方山水为特异。然而,李牧蓄谋多年,对阴山南北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不知多少次踏勘比较,才认定了这方战阵之地,自然深知其中奥妙。

清晨时分,匈奴大军沉雷般从北方大草原压来。进入两道山梁之间,遥见湖水如镜河流如带,已经兼程奔驰了大半夜的匈奴骑士们一阵遍野欢呼鼓噪,纷纷下马奔向水边。大军中央的单于见状,略一思忖便传下军令:“歇息战饭,半个时辰后一举攻过阴山!”片刻之间,匈奴大军便满荡荡撒在了湖边河边的草地上。

骤然之间,一片牛角号凄厉地覆盖了河谷草原!

匈奴大军尚在愣怔,万千强弩长箭便伴着喊杀声暴风雨般三面扑来!不待单于发令,匈奴骑兵便飞身上马,洪水般向唯一没有箭雨的北口蜂拥冲杀。刚出两道山梁,又闻草原杀声大起,赵军两支精锐飞骑各从东西红云般压将过来!这五万飞骑乃李牧多年严酷训练的精锐之师,人各三马,战刀弓箭精良无比,较之匈奴贵族骑士的人各两马还胜过一筹。更有一处,李牧在战前已经重赏每个骑士百金安家,人怀必死之心,号称“百金死士”。五万飞骑十五万匹雄骏战马在大草原隆隆展开,气势摄人心魄,第一个浪头便将匈奴骑兵压回了河谷!

反复冲杀之时,赵军战法陡变——三面强弩大阵箭雨骤见稀少,八万步军列成三个方阵,挺着两丈三尺的铁杆长矛,从东西南三面森森压来,隆隆脚步势如沉雷,对蜂拥驰突的匈奴骑兵竟视若无物。匈奴骑兵向以驰突冲杀见长,大约以为天下只有这一种战法最具威力,否则,何以赵武灵王要胡服骑射?今日乍见中原步军军阵的森煞气势,一时竟是懵了!

一头目大吼一声,率千余骑展开扑来。尚未入阵,便被森林般的长矛连人带马挑起,甩得血肉横飞,一个千人马队片刻间荡然无存!匈奴老单于大骇,弯刀一挥嘶声大吼:“冲杀北口!回我北海!”

那一战,匈奴大军留下了二十余万具尸体,而李牧军死伤不过万余。

一战成名,李牧却辞谢王命,没有回邯郸受赏受贺,而是率领五万飞骑一鼓作气向东北追击。连灭襢褴、东胡两大胡邦,又迫使林胡邦举族降赵 。匈奴大为震恐,老单于率余部远遁茫茫西域没了踪迹。此后至今十余年,整个北方胡人无一族敢犯赵国北疆。 ……

北出雁门,越过赵长城百余里,便是赵国边军的岱海大营。

时当暮色,牧人渐归,炊烟四起,便有高远的长调掠过草浪随风飘来——

牛羊如云李牧川

天藏飞骑大草原

不怕边军吃

不怕边军穿

只怕边军不吃不穿不动弹

长城自此无战事

胡马不得过阴山

我有李牧川

车马流水富庶年年……

[var1]

一代名将,却死的太龌龊,太阴黯

本文未完,都看到这了,还请点赞关注 ,多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宗室因受限制而无权无兵,故东汉末年崛起者几乎皆为西汉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衮州刺史刘岱:西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幽州牧刘虞: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王刘强之后。扬州牧刘繇:衮州刺史刘岱之弟。陈王刘宠:东汉明帝刘庄玄孙。荆州牧刘表:西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之后。益州牧刘焉:同为西汉鲁恭王之后。蜀汉昭烈帝刘备: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几位里面除了陈王刘宠算得上东汉皇室

  • 战国双雄同宗同族,却相爱相杀,解密他们从发家到分道扬镳的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四大家族大结局,同宗同族同支同脉,同族和同宗

    战国后期,秦赵大战之惨烈,亘古未有。尤其是长平大战,双方前后投入兵力上百万,秦军阵斩、坑杀赵军四十多万,自身也伤亡过半。然而,就在四十多年前,秦惠文王死后,诸子争立,在赵武灵王的主持下,正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得以回国即位,是为秦昭襄王。按理说,赵国对秦昭襄王有恩;但是,长平之战恰恰就发生在秦昭襄王的晚

  • 战国最牛的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却使秦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时期,各国实力发展不均衡,楚国是老牌强国;魏文侯率先变法图强;秦国效仿魏国以商鞅变法;齐国也曾一度称雄,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更是成为抵抗秦国大军的中流砥柱。但是,战国时期居然有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这三场战争分别削弱了战国三个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从而使得变法后的秦国异军突起,最终赢得了天下。[

  • 战国时一12岁小孩,一次性为秦国拿下16座城池,直接被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秦国四大将军,战国时期将军带着小孩挑城,战国几次合纵攻打秦国

    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就有一神童,叫甘罗,本来也是名门之后,后投奔到吕不韦门下做门客。[var1]一次,吕不韦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已夺取赵国的领土来扩张自己的封地。为此他派秦国将领张唐去燕国做相国,但是张唐因为曾经攻打过赵国,被赵国百姓怨恨,害怕此行不利,便不愿意去。吕不韦很是生气,但是也没办法

  • 河西走廊曾为大月氏故土,被匈奴夺取,汉武帝经河西之役后纳入疆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地方,最初其实是从匈奴手里抢来的。所谓的河西走廊,位于今甘肃省的祁连山、北山之间。从形状来看,它是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就像一条横亘在南北山脉之间的走廊,外围则是条件恶劣的山脉、沙漠;而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处于华夏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以西,所以得名“河西走廊”。在汉武帝之前的千百年

  • 汉朝时乌孙成为汉匈双方争夺之地,随后乌孙不断与其他民族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乌孙国的马最为著名,当时富人养的马多达四五千匹。在汉朝人眼中,当时的乌孙人是一群性情刚烈暴躁、贪婪狠毒、不讲信用的人,经常兼营强盗的营生。有关乌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传

  • 战国十大名将:廉颇排第八,王翦排第三,排前两位的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不过虽然是7大国家,且战国时期盛产名将,但各国的名将分布其实并不平均,名声最盛的当属秦国跟赵国,其次是齐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战国十大名将分别是哪十大,又属于哪些国家吧。[var1]十、蒙恬相信大家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那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 汉文帝看似文弱实则也有狠心,且汉初并无威胁皇权的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西汉初的“权臣”,只是一种假象,汉文帝的懦弱,也不是绝对的真相,看似笑嘻嘻的老好人汉文帝,内心里藏的东西可不少。作为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出身”不怎么样,因为他的生母薄姬是个“二婚女”。当年薄姬还是魏王豹爱妾的时候,就有人给薄姬算命,说薄姬脸上有“天子之母”的面相,这句话让魏豹高兴坏了,可没

  •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单单只从秦、赵两国诞生,其他五国没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将”,那肯定是:翦起颇牧了。[var1]但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所说的战国四大名将其实并不是当时人们公认的,甚至也不是《史记》里明确说明的。最早关于四大名将的说法,诞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千字文》之中。而关于这四大名将的描述也只有短短的16个字:翦

  • 汉宣帝追谥刘据为“戾太子”是对礼法的尊重也是不能自我否定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简而言之,封建政治是有“规矩”的,连皇帝也得遵守,否则就是自毁长城。至于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刘病已)为啥将爷爷刘据追谥为“戾太子”、而不是像后世的明世宗那样把父亲追尊为帝,是出于对以下两大政治规则的尊重。统治者不能自我否定、推翻当初的巫蛊之祸,刘据虽然被证明是冤死,汉武帝也体现出了后悔之意、并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