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1/21 1:43:33

然后又把东周也分成了两段:天子有点面子的春秋、天子就是个渣渣的战国。

[var1]

▲朝代列表

准确来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春秋,也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东周,这都是后人叫的。

春秋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春秋》一书。

[var1]

▲《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写。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历史。

所以,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

[var1]

▲孔子(影视剧形象)

但如果细想,有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周朝的事,要按照鲁国(周分封的诸侯国)的历史划分?

二是《春秋》一书为什么叫“春秋”?为什么不叫冬夏呢?

[var1]

▲西周分封形势图

第一个问题:周朝的事,为什么按照鲁国的来?

其实,当时也有写周朝历史的《周春秋》,写燕国历史的《燕春秋》等,大周和下面有实力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春秋》。

[var1]

▲2020年高考,以春秋时期管仲故事的作

但是,这些文献都逐渐失传了,只有《鲁春秋》在孔子的教授下,一代代传了下来,也就直接被称为了《春秋》。所以,周朝的事儿,只能按照鲁国的来。

也因此让很多专家认为,《鲁春秋》很可能就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写。

[var1]

第二个问题,《春秋》为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在远古时期,只有春秋两季的概念,以农业为主的我们,因为春天要耕种,秋天要收获,这是两个最重要的时间点。

[var1]

▲《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起

后来,随着夏历的引入,划分上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春秋依然是最重要的两季。夏天太热,冬天太,很多大事都发生在春秋。

[var1]

比如春耕秋战。在春天耕种前,天地先祖祈祷要有好收成,即“春祭”。等到秋天时,粮食收获,战马也经过夏天喂养而膘肥体壮,正是打仗的黄金时间。

于是很多诸侯国,就约定在秋季丰收之后开战。当时的礼法就这样,一般都遵守约定,仿佛老炮之间的茬架。

[var1]

▲后来的《吕氏春秋》

《春秋》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写的,但是明显春季和秋季的篇幅大。所以就用“春秋”命名了《春秋》,而不是“冬夏”。

春秋时期随之在学术上划分得名。

以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故作聪明和汉武帝抢陵墓,结果遭到天谴断子绝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刚登基不久的汉武帝领着大队人马路过如今茂陵的位置,见此处风景秀丽,又不失威严,遂萌生在此处建陵的想法。此时突然有一只怪兽向他袭来,汉武帝拔弓便射,可一箭射过去却落空了,再一看那怪兽不见了踪影,众人大惊失色,侍卫们急忙围过来,而汉武帝的眼睛却一直没离开怪兽消失的位置,因为那里多出了一棵树。此时就开

  • 战国末期周天子有多惨,四处躲债,成语“债台高筑”说的就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周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还分成了“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于“西周”(即王城)。当时诸侯国中,秦国尤为强大,经常出兵平灭那些弱小的国家。有一回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结果却被魏国的信陵君打败了。赵国得救,秦兵战

  • 战国四大名将之赵国李牧!最早的护边英雄,最后的赵国名将1、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秦赵两国都要面对北方的敌人匈奴,秦赵长平之战时,赵国不断调边军参入长平战场,赵牧临危受命上任。从此,这李牧便开始了他那独特的固本之战,只护卫着赵国云中郡的草原不动。开始时,赵国本土大战连绵,朝野都认为李牧的坚守是明智的。更兼李牧还有一绝:虽只有一万人马,可匈奴大军趁赵军主力南下连忙

  • 东汉宗室因受限制而无权无兵,故东汉末年崛起者几乎皆为西汉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衮州刺史刘岱:西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幽州牧刘虞: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王刘强之后。扬州牧刘繇:衮州刺史刘岱之弟。陈王刘宠:东汉明帝刘庄玄孙。荆州牧刘表:西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之后。益州牧刘焉:同为西汉鲁恭王之后。蜀汉昭烈帝刘备: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几位里面除了陈王刘宠算得上东汉皇室

  • 战国双雄同宗同族,却相爱相杀,解密他们从发家到分道扬镳的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四大家族大结局,同宗同族同支同脉,同族和同宗

    战国后期,秦赵大战之惨烈,亘古未有。尤其是长平大战,双方前后投入兵力上百万,秦军阵斩、坑杀赵军四十多万,自身也伤亡过半。然而,就在四十多年前,秦惠文王死后,诸子争立,在赵武灵王的主持下,正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得以回国即位,是为秦昭襄王。按理说,赵国对秦昭襄王有恩;但是,长平之战恰恰就发生在秦昭襄王的晚

  • 战国最牛的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却使秦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时期,各国实力发展不均衡,楚国是老牌强国;魏文侯率先变法图强;秦国效仿魏国以商鞅变法;齐国也曾一度称雄,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更是成为抵抗秦国大军的中流砥柱。但是,战国时期居然有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这三场战争分别削弱了战国三个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从而使得变法后的秦国异军突起,最终赢得了天下。[

  • 战国时一12岁小孩,一次性为秦国拿下16座城池,直接被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秦国四大将军,战国时期将军带着小孩挑城,战国几次合纵攻打秦国

    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就有一神童,叫甘罗,本来也是名门之后,后投奔到吕不韦门下做门客。[var1]一次,吕不韦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已夺取赵国的领土来扩张自己的封地。为此他派秦国将领张唐去燕国做相国,但是张唐因为曾经攻打过赵国,被赵国百姓怨恨,害怕此行不利,便不愿意去。吕不韦很是生气,但是也没办法

  • 河西走廊曾为大月氏故土,被匈奴夺取,汉武帝经河西之役后纳入疆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地方,最初其实是从匈奴手里抢来的。所谓的河西走廊,位于今甘肃省的祁连山、北山之间。从形状来看,它是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就像一条横亘在南北山脉之间的走廊,外围则是条件恶劣的山脉、沙漠;而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处于华夏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以西,所以得名“河西走廊”。在汉武帝之前的千百年

  • 汉朝时乌孙成为汉匈双方争夺之地,随后乌孙不断与其他民族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乌孙国的马最为著名,当时富人养的马多达四五千匹。在汉朝人眼中,当时的乌孙人是一群性情刚烈暴躁、贪婪狠毒、不讲信用的人,经常兼营强盗的营生。有关乌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传

  • 战国十大名将:廉颇排第八,王翦排第三,排前两位的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不过虽然是7大国家,且战国时期盛产名将,但各国的名将分布其实并不平均,名声最盛的当属秦国跟赵国,其次是齐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战国十大名将分别是哪十大,又属于哪些国家吧。[var1]十、蒙恬相信大家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那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