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女子萧绰:败宋太宗俘杨业,逼宋和盟,堪比吕后与武则天

奇女子萧绰:败宋太宗俘杨业,逼宋和盟,堪比吕后与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4/3/31 0:41:55

由于景宗身体多病,难以承担繁重的朝廷事务,因此,萧绰就有了介入政坛的机会她以过人的才识,代替景宗决断处理国内的政治、军事大事。在这个处理朝政的实践中,她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为日后的大显身手奠定了基础。公元983年,景宗病死,年仅十一岁的圣宗即位做了皇帝,萧绰被尊封为承天太后。由于圣宗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萧绰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正式掌握起辽王朝的皇权。所以说,萧绰虽然没有自己称帝,但实际上是代行皇帝的职权,俨然是个少数民族的吕后与武则天

萧绰从临朝摄政开始,就充分显示出了她文武双全的杰出才能。

从文的方面说,首先,她善于选拔任用出类拔萃的人才。本民族的人才,她能重用,如耶律斜珍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外民族的人才她也能重用。如韩德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韩德让是汉族人,萧绰一直信任他,重用他,破格提拔他总管两院枢密使,后来一直做到大丞相,成为萧绰的得力助手。契丹贵族忌妒韩德让的高升,以不同种族为借口,纷纷反对重用他。萧绰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说:“选择官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他的才能如何,怎么能因为种族不同而埋没人才呢?”

为了选择更多的人才,她又仿照唐朝制度实行科举取士。通过这条途径,她吸收了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担任各级官吏,从而使官僚机构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其次,萧绰成功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修订法律,使法律比过去公平宽缓了,学习唐代两税法,实行封建赋税制度等等。这样,就大大加快了辽王朝封建化的步伐。

从武的方面说,萧绰既有战略眼光,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能亲临前线,身先士卒。

比如:在公元986年时,宋太宗想趁辽主幼小、女人掌权之机会,收复燕云等地方。他派遣三十万大军,分三路北征。一路是曹彬,攻克了涿州;一路是潘美杨业,攻占了云朔寰应四州;一路是田重进等,占领了飞狐、灵丘二县。萧绰面对优势的宋军,沉着指挥。她先派出两路人马分别迎击宋军的两路,然后她自己带着小皇帝御驾亲征,迎击深入辽地的宋军曹彬的部队。

在双方部队正面接战后,萧绰出奇谋,采取了断宋军粮道的战略战术。她一方面正面吸引住宋军的注意力,迷惑曹彬,作出决战的姿态;另一方面,却派军队深入宋军后方,切断了宋军的粮道。当曹彬发现中计,粮草不济时,慌忙撤兵,萧绰趁机挥兵掩杀,北宋军队大败溃逃。

打败了曹彬之后,萧绰又率军赶到山西增援另外一路,迎击潘美与杨业这两位宋朝名将。她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先集中力量,击破潘美的部队,又设下埋伏圈,在杨业援救潘美的途中,把杨业团团包围起来。于是在陈家谷口,爆发了一场恶战,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天黑,骁勇善战的杨业多次突围不成,终因援兵不至,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全军覆没,一代名将杨业因重伤被俘,不屈绝食而死。

杨业就是家喻户晓、令人敬佩不已的小说影视剧里杨家将中的杨继业的原型。杨业的死是宋朝军事上的重大损失。这样,宋军全线溃败,不仅收复北方失地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又失去了许多土地。宋军本来是占绝对优势,结果却遭到失败,辽军本来是劣势,却能转化为优势取得全面胜利,这里边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萧绰作为辽军的最高指挥者,她的战略战术的正确,调度指挥有方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再比如:公元1004年,萧绰与圣宗率二十万,大军南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直达黄河边上的澶州。北宋朝廷震动,有人主张迁都以避开辽军的锋芒。在宰相寇准的极力劝说下,宋真宗乘车渡过黄河,登上澶州城楼。宋军将士一见皇帝的伞盖,欢声雷动,信心倍增,士气大振,挫败了辽军的攻势。萧绰在不利的形势下,权衡得失,利用宋真宗的畏惧心理,决定与宋真宗议和。她提出了严厉的议和条件:宋朝皇帝奉萧太后为叔母,每年向辽交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由于宋真宗的儒弱,面对有利的形势下,竟然接受了辽方的条件,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从这次战役与和约的结果上,在与宋朝皇帝的对比中,我们不正可以见出萧绰过人的胆识与文武双全的才能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世文联】宋代十大窑系第十二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世文联】宋代十大窑系第十二集“FOWCAAS” Top Ten Kilns Of The Song Dynasty - Episode 12

  • 西州会计文书中唐代的会计、审计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最早有文书记载出现审计的国家是,唐代审计机关是什么,唐宋时期的会计结算方法

    唐代的会计思想用现代会计术语来解释,簿记是指会计工作的帐务处理工作,包括填制凭证、结算帐目、编制报告等。中国古代的簿记思想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单式簿记时期,二是复式簿记时期。单式簿记是指采用单式收付记帐法,单向记录钱物的收付,其主要特征是帐簿仅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流水式的进行记录。笔者认为

  • 李清照可以跟丈夫离婚吗?宋朝的法律竟然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文 | 郑渝川本号原创首发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与自己深爱的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堪称神仙眷侣。但靖康之变后,因长期颠沛流离,赵明诚病逝,李清照改嫁张汝舟。张汝舟娶李清照,却只是觊觎其随身珍藏品,但发现妻子并无多少财产后,遂施以家暴。李清照为了达到与张汝舟离婚的目的,向官方举报张汝舟伪

  • 《聪明一休》里的将军,出家后致力对明朝贸易,被封国王却遭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并一统日本的足利义满于1394年将征夷大将军一职传给年幼的长子足利义持,而他自己则出家为僧,并隐居于建有著名金阁的“北山第”。名为隐居但实际仍牢牢掌握幕府实权的足利义满在解决国内问题之后,接下来便雄心勃勃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明朝的贸易上。足利义满,对,就是一休里面的将军日本九州岛博多

  • 为何说明朝的暴力统治完全属于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明太祖接替的蒙元,是一个征服的朝代。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乃是建立于暴力的基础上。蒙元各种驻军,包括驻防万户和“签军”,驻屯在各处以武力监督汉人。蒙元的统治阶层,几乎不包括汉人在内,也不在意政权有无社会基础。因为外来的征服者有自己的老家支撑其暴力统治,还可以调用别处的军力帮助他们压制汉人。忽必烈以

  • 《江南逢李龟年》:读懂这首诗,才算真正读懂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诗杜甫江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古诗,李龟年和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可以倒背如流,它就是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有人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历史上最美的重逢,短短四句,写尽了盛唐的繁华灿烂,也写尽了转盛而衰的凋败。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友,重逢在落花时节,这样的场景,到底有多美呢?来!

  • 眼前人是画中人:聊一聊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画服饰怪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画中人图片,唐朝衣服画法,唐宫仕女图服饰

    不管是市井中的老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女性的衣服都透露出了美感。不仅有了“袒胸露乳”的迹象,还把女性的身材美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像这样的开放是历朝历代所不曾出现的。一、唐代着装的变化1、唐代的“袒胸”装唐朝是特别兴盛的王朝,和周边一些国家的往来也比较密切,就比如说深受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崇拜。所

  •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叛军势如破竹,直奔长安,史称“安史之乱”。到了次年七月,叛军便攻破了长安门户潼关。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开始谋划出逃事宜,最终在当月十三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姊妹,以及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等一行人仓皇离开长安。到了十四日,一行人抵达马嵬驿,而

  • 唐朝是如何通过防御对策,来有效抑制薛延陀活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对薛延陀许婚又悔婚和亲是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以联姻确立的政治联盟关系,唐朝周边民族政权众多,除征伐、贸易等安边措施外,和亲也是重要的安边措施。与汉代相比,唐朝的和亲政策已经由权宜之计转变为成熟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治国安边政策。唐与薛延陀的和亲仅有一次,但唐对薛延陀是先许婚又悔婚,和亲并未真正实现。贞观

  • 北宋到底有多怕辽?辽: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赵佶自打澶渊之盟议成,宋辽两国缔结“兄弟般”的友谊以来,这一南一北的两大帝国已经在和平中共处了近百年。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友好和善意,两国之间还进行了频繁的互动,比如每逢对方君主生日来临之际,都会派出贺生辰使前往探访和祝贺。这种友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北宋第八任皇帝赵佶时代,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