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聪明一休》里的将军,出家后致力对明朝贸易,被封国王却遭骂

《聪明一休》里的将军,出家后致力对明朝贸易,被封国王却遭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23 10:00:17

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并一统日本的足利义满于1394年将征夷大将军一职传给年幼的长子足利义持,而他自己则出家为僧,并隐居于建有著名金阁的“北山第”。名为隐居但实际仍牢牢掌握幕府实权的足利义满在解决国内问题之后,接下来便雄心勃勃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明朝的贸易上。

足利义满,对,就是一休里面的将军

日本九州岛博多地区的商人自元以来便以从事日本与大陆间的海上贸易而致富,其中一位名叫肥富的博多商人从明朝归来后,建议足利义满开展对明贸易以获得巨额利润,后者对这一建议欣然接受。1401年,足利义满派肥富作为副使随同正使祖阿一起出使明朝,并明朝皇帝呈递国书。此时,洪武帝已经逝世,取而代之的建帝则忠实地遵守了将日本作为“不征之国”的祖训。次年,明朝派遣由僧人组成的使团回访日本,足利义满特意携妻女前往兵库港迎接,并在“北山第”为使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由此可见,足利义满对与明朝建立友好通商关系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是,明朝使者所带来的签署日期为建文四年二月六日的国书中有“尔日本国源道义”的字样,并要求日本尊奉以《大统历》为标准的明朝正朔。所谓《大统历》即是明朝所用历法的名称。自古以来,中国的历法都必须由朝廷制定并强制百姓藩属国使用。而“正朔”则有“正确的朔日”的意味,即要尊奉由皇帝颁布的历法之意。然而,日本虽然在递交给明朝的国书中使用了明朝年号,在国内则一如既往地使用本国独有的历法和年号。

朱棣

此外,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推翻建文帝并取而代之,是为永乐帝。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足利义满很快便得知了这一情报。次年,他派遣天龙寺僧圭密随明使一起返回明朝,还在由圭密呈递给永乐帝的国书中自称“日本国王臣源”。而此时永乐帝恰好要派遣使者前往日本通告自己即位的消息,使者尚未成行,而圭密等人已经抵达宁波,得到报告的永乐帝自然十分高兴。他在使者带往日本的诏书中表示:“兹尔日本国王源道义,知天道,达理义,朕登大宝,即来朝贡。归乡之速,足以褒嘉。”同时还赐予足利义满国王级别的冠服和金印。永乐帝赐予足利义满作为国王行使权力象征的金印,即表明其已经被明朝正式册封为日本国王。足利义满则在“北山第”迎接了明朝使臣并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国书、金印和冠服。又过了一年,明朝派遣使者将日本的某座山封为“寿安镇国之山”并于其地立碑纪念,永乐帝更是亲自为其撰写了碑文。这座山曾长期被误认为是阿苏山,但其实际位置应在京都万寿寺附近。

足利义满木像

足利义满接受了明朝赐予的日本国王的封号,而且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也使用这一封号。这种行为即使是在当时也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大家普遍认为足利义满的行为是无视日本国体的国耻之举。从日本人感情的角度出发,这确实让人无法接受。不过为了与明朝进行贸易,使用这一封号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自古以来,汉族以中华自居,将周围诸民族蔑称为“戎狄蛮夷”。而皇帝作为中华帝国的君主和普天之下至高无上的唯一存在,其地位远高于周边诸民族的君主。基于这样的世界观,周边诸国不可能与支那建立起平等的邦交关系,而只能在皇帝的恩准下建立所谓的朝贡关系。此外,明朝因倭寇等问题的困扰,自建国之初开始便厉行海禁,严禁百姓乘船出海,更禁止外国船只随意进出本国海域。故明朝与周边诸国的交往通商必须依靠官方途径。说到官方的交往途径,除朝贡一途外并无其他方式,而周边诸国想要建立朝贡关系则必须要获得支那皇帝授予的官职和封号。实际上,所谓朝贡关系只是一种交往的表面形式,双方则在朝贡的名义下进行贸易活动。所以足利义满要开展日明贸易就必须要接受日本国王的封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明朝的暴力统治完全属于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明太祖接替的蒙元,是一个征服的朝代。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乃是建立于暴力的基础上。蒙元各种驻军,包括驻防万户和“签军”,驻屯在各处以武力监督汉人。蒙元的统治阶层,几乎不包括汉人在内,也不在意政权有无社会基础。因为外来的征服者有自己的老家支撑其暴力统治,还可以调用别处的军力帮助他们压制汉人。忽必烈以

  • 《江南逢李龟年》:读懂这首诗,才算真正读懂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诗杜甫江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古诗,李龟年和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可以倒背如流,它就是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有人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历史上最美的重逢,短短四句,写尽了盛唐的繁华灿烂,也写尽了转盛而衰的凋败。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友,重逢在落花时节,这样的场景,到底有多美呢?来!

  • 眼前人是画中人:聊一聊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画服饰怪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画中人图片,唐朝衣服画法,唐宫仕女图服饰

    不管是市井中的老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女性的衣服都透露出了美感。不仅有了“袒胸露乳”的迹象,还把女性的身材美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像这样的开放是历朝历代所不曾出现的。一、唐代着装的变化1、唐代的“袒胸”装唐朝是特别兴盛的王朝,和周边一些国家的往来也比较密切,就比如说深受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崇拜。所

  •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叛军势如破竹,直奔长安,史称“安史之乱”。到了次年七月,叛军便攻破了长安门户潼关。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开始谋划出逃事宜,最终在当月十三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姊妹,以及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等一行人仓皇离开长安。到了十四日,一行人抵达马嵬驿,而

  • 唐朝是如何通过防御对策,来有效抑制薛延陀活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对薛延陀许婚又悔婚和亲是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以联姻确立的政治联盟关系,唐朝周边民族政权众多,除征伐、贸易等安边措施外,和亲也是重要的安边措施。与汉代相比,唐朝的和亲政策已经由权宜之计转变为成熟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治国安边政策。唐与薛延陀的和亲仅有一次,但唐对薛延陀是先许婚又悔婚,和亲并未真正实现。贞观

  • 北宋到底有多怕辽?辽: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赵佶自打澶渊之盟议成,宋辽两国缔结“兄弟般”的友谊以来,这一南一北的两大帝国已经在和平中共处了近百年。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友好和善意,两国之间还进行了频繁的互动,比如每逢对方君主生日来临之际,都会派出贺生辰使前往探访和祝贺。这种友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北宋第八任皇帝赵佶时代,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 大唐盛世的辉煌起点,贞观之治,天下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政治军事上的成就。唐太宗跟随李渊在晋阳起义,与长子李建成并肩作战,精诚团结,收取关中,占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又经过七年的时间,征战沙场,先后战胜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最终统一全国,功勋卓著。唐文学馆十八学士图唐太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文学馆,得十八学士,组建天策府,形成了决策咨询参谋

  • 《明史》关于他不足50字,却很受魏忠贤重用,上前线气坏袁崇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大奸大恶的太监魏忠贤,正逐步走向“九千岁”的辉煌。明熹宗朱由校则躲在偌大的皇宫后宫院落里,专心致志地施展他那天才的木匠手艺,雕琢出了不少极富创意、精巧绝伦的好玩意儿⋯⋯这年十月,大明朝廷宣布了一项关系重大的人事变动:东阁大学士孙

  • 李承⑤:六世孙李义琰为李治朝宰相,公正严明,反对武后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高宗时任宰相。公正严明,有点“迂腐”、固执。任职太原尉时,敢和李绩争辩。李义琰(炎),魏州昌乐人(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祖籍陇西狄道,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李义琰敢和李绩争辩李义琰进士及第后,按次序候补为太原尉,隶属于李绩麾下,当时李绩为并州(太原)都督。从李绩的史料中,可以得知李义琰是在唐太宗

  • 南明为何没能和东晋、南宋一样持续上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便是没有合法继承人,东晋和南宋在创立的时候,都有合法的继位者,也就是他登上帝位合乎情理,能让众人信服拥戴,一致对外。反观南明,由于崇祯在北京攻陷之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自己和儿子要么丧命北京,要么离奇失踪,也就没能留下一个继位者。第一个在南京登基的是福王朱由崧,他是崇祯皇帝的兄弟,但是明朝各地藩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