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东青”——大金朝的崛起挑战,终结了辽、西夏、北宋三方鼎立

“海东青”——大金朝的崛起挑战,终结了辽、西夏、北宋三方鼎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86 更新时间:2024/2/7 23:03:47

阿城,它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23公里处,阿什河流经这里,女真族就生活在阿什河领域。女真族中有一个完颜部落,在酋长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在公元11世纪末逐渐强大。

这个族群壮大的巅峰,就是历史上的金帝国,它不仅成了西夏的威胁,也灭掉了北宋。

我们来说说海东青。它是女真人尊奉的一种吉祥物,是一种小鸟的名字。这种小鸟敢于和比自己大得多的鸟搏斗,并且能取胜。完颜阿骨打十分敬奉海东青,从起步到建立金朝乃至后来的屡次战役,女真赢得一场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都认为是在这个吉祥鸟的保佑下完成了。海东青后来也就是满洲精神的一种象征。

公元1112年的一天,正在率族人捕鱼的完颜阿骨打突然接到辽国的命令,要他去参加辽国天祚皇帝在春州(今黑龙江肇源县西)举办的头鱼宴。完颜阿骨打匆匆忙忙到达春州,宴席中,天祚皇帝趁着酒兴让在座的酋长给他跳舞助兴,其他女真部落的酋长不敢违背命令,只得离座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天祚皇帝当场勃然大怒,其他酋长也纷纷劝说完颜阿骨打跳舞,完颜阿骨打以“不能跳舞”为借口推辞,天祚皇帝在尴尬而愤怒的气氛中离席而去。整个鱼头宴不欢而散。

天祚皇帝离席后就对大臣萧奉先下令除去完颜阿骨打,萧奉先则说,在女真人的地盘上杀完颜阿骨打会引起女真部落的动荡。完颜阿骨达因此免遭暗害,也因硬气赢得了在女真部落中的尊重。

经过两年的厉兵秣马,公元1144年9月,完颜阿骨打起兵攻打辽国控制下的宁江州,揭开了女真和契丹这两个草原部族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宁江州战役,是女真人起兵抗辽的第一次胜利,同时,完颜阿骨打通过这次战争,将女真士兵从两千五百人扩充到三千七百人。同年冬天,辽国集结十万人在出河店准备消灭女真兵,女真兵和契丹军队的人数比例是1:27。

东北的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完颜阿骨打带领三千多铁骑,乘风踏雪直扑出河店,第二天拂晓赶到出河店,给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的辽军以措手不及的军事打击。此战辽军溃败,三千七百女真人破敌十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之一。

元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在阿城正式称帝,国号金,阿城成为大金国的第一都,历史上称作“金上京”。

而在这一年,北宋和西夏正在激战。和西夏开战以来,宋朝的兵力被大量牵制在西北地区。当金帝国逐渐强大,远在中原的宋朝,因为辽国横在中原和东北中间,并不明了辽国北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这时,一位名叫马植的辽国人投奔宋朝,得到了宋徽宗的接见,宋朝政府这时才知道兴起的女真已经成了一把尖刀,插在辽的背后,宋朝看到了联金攻辽的曙光。

于是宋朝便派人从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选择海路北上,与金商议攻辽。完颜阿骨打在与辽五年的角逐中,也意识到只凭金朝军队的力量,短时间内是达不到灭辽的目的的,见到宋朝派来的使者,听取了宋朝相缔结盟约的意见后,完颜阿骨打明确表达金朝愿与宋朝结为联盟联合攻辽。

公元1120年,北宋在无法消灭西夏的情况下,采取与西夏和谈的方式签订和谈条约。

稳住西北局势后,北宋政府派马植再次出使金,向完颜阿骨打提出灭辽后,宋朝要收复“燕云失地”的要求。这时的金朝今非昔比,在对辽战争中已经形成了军事优势,因此,完颜阿骨打在和北宋联合的过程中,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一些较苛刻的条件,要宋朝每年给金朝大批贡奉。

宋徽宗收复“燕云失地”心切,同意将当时北宋每年向辽朝贡奉的货物全部转给金朝,金朝才同意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就是金宋关系史上的“海上之盟”。

得知金宋之间达成“海上之盟”,西夏的乾顺皇帝立即派人前往辽国,希望双方联手发兵攻打宋朝,但辽国方面没有同意,失去了辽夏结盟共同抗击宋金联盟的机会。导致宋金联盟很快攻击到自己的国门前。

公元1122年2月,金再次发动大规模对辽战役。3月,西夏发兵五千救援辽国,但金国大将谋良虎带领的女真士兵在一个月内就攻破了辽的中京和西京,西夏军队还没离开西夏国境,就听说了辽西京被攻破,遂班师回朝。

对女真人的强大和进攻,辽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却整日沉迷狩猎,纸醉金迷,过着奢侈腐烂的生活。他的文妃萧瑟瑟,以诗歌劝谏他,却惹恼了天祚帝,他逼文妃自尽,下诏诛杀了文妃的姐夫、朝廷重臣耶律挞曷里及其妻子。使得文妃的妹夫、辽南军都统耶律余睹率军投奔女真,并借来金兵攻打辽。

天祚帝在大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统兵七十万,而女真族统帅完颜阿骨打只统兵两万,结果辽军大败,天祚帝疯狂逃跑。

西夏对他的这个同盟还是不错的,乾顺皇帝得知天祚帝即将抵达西夏边境地区,派遣使臣前往迎接天祚帝到西夏避难,结果被金军中途拦阻。另一个将领阿土罕带领两百名骑兵前往,也遭到金军的伏击,致使西夏的救援行动失败。

1123年6月,为了表示对乾顺的谢意,也为了寻求来自西夏的帮助,天祚帝在不能自保的情况下,派使臣前往西夏封乾顺为夏国皇帝。尽管这个封号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但却是西夏自元昊建国后,第一次得到辽国的正式册封。

乾顺看到辽国将亡,金国势力属于高涨阶段,表面接受册封后采取按兵不动、继续观察局势变化的策略。就在这时,金朝方面也派出使者前往西夏,以辽国西北一带的土地诱使西夏归顺金朝。

乾顺在这种大势下,于公元1124年正月,派遣御史中丞芭里公亮向金朝表明愿向金正式称臣,双方正式缔结了政治上的臣属关系。

金国履行承诺,将辽国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划给了西夏,3月,为了答谢金朝的赐地之恩,乾顺再次派遣芭里公亮带着西夏特产出使金朝。在上表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一是不再臣服辽国;二是如果辽国天祚帝逃到西夏境内,当即抓捕并送给金朝;三是以后将对金朝进贡,接受金朝的封赐。接到西夏的上表,金朝新皇帝金太宗完颜晟,在一个月后即派遣使臣王阿海、杨天吉到西夏赐诏书,因为这次议和的时间发生在金朝天会年间,所以,这次夏、金议和,史称“天会议和”。

公元1125年2月,天祚皇帝在山西应州被金兵包围。两百年前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下的百年基业,就这样从马背上跌落进历史中了。从李继迁时期就开始的一百多年的辽、北宋、西夏三方鼎立的政治格局也因此而宣告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的长耳朵官帽,真的如大家所说是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代官帽双翅为何折叠,宋代官帽特征,宋代官帽为什么那么长

    宋代官帽并不是皇帝发明而是历史演变而成其实在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长脚罗幞头。幞头起初由一块中国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后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于动势中扩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

  • 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兵,为什么不去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上吊的历史资料,明亡后左良玉的80万大军哪去了,有八十万军队为何不救崇祯

    他即位后有六年西北一带发生旱灾,出现了大量的灾民,按道理朝廷应该赈灾,可国库空虚,又没钱赈灾,那么老百姓只有起义,陕西、甘肃、山西都发生了大面积的农民起义。崇祯帝没办法,只有派兵镇压,在这镇压西北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批猛人,比如洪承畴,曹文昭,孙传庭等,左良玉也是其中一位。就在剿灭农民军的当中

  • 清兵尚未南下,明朝还有力量,为啥孔衍植就投靠清朝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衍植后人,孔衍植是谁的后代,清兵入关明朝时有多少军队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的英豪气节,在我们数千年的历史中都是灵魂与脊梁的支撑,先秦左丘明认为是“临患不忘国,忠也”,孔圣也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一人,于天启元年(1621年)承袭了祖上的爵位,天启七年(1627年)得了太子少保的加爵,而到了崇祯三年(1630年)再一次晋升为太子太傅,可以说

  • 白起被踢出武庙十哲是因为杀降么,赵匡胤表示:怀柔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起为什么被踢出武庙,白起赵匡胤,武庙十哲是谁封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套在白起身上尤为深刻,作为曾经的底层士兵,白起一步一个坎逐渐走到了武安君的高位上。梁启超曾经考证过,战国时期纷争四起死去的兵士为两百万人,而白起便霍霍了半数,虽说梁启超所说不一定对,但白起显然也担起了“人屠”的赫赫凶名。也正是如此,白起最大的争议点便是嗜杀如命,对于秦是不败的战

  • 宋朝一位死刑犯上了刑场无惧生死,竟被当场释放还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被流放的死刑犯,古代死刑犯为什么要满门抄斩,宋朝历史纪录片

    詹直被判死刑,他的儿子詹慧明听闻后,非常伤心,于是跑到婺源县衙,请求代父去死,为邻居老婆偿命,可县衙认为这是胡闹,坚持原判。詹慧明没办法,跑去徽州府衙请求,并对府衙的官员说:“无以报罔极恩,幸有两弟可以养母,乞代父刑以存父。”话中的大概意思就是我无以回报父亲的恩情,幸好有两弟弟可以赡养母亲,祈求代替

  • 明太祖朱元璋和儿子明成祖朱棣相比,谁的功绩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皇帝,没有之一。自贫寒之身起家,一路上腥风血雨,经历了群雄争霸以及元朝镇压的时代,通过各种策略以及任用贤能,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问鼎天下,开创了大明两把余年的基业,可以说,没有朱元璋的艰苦奋斗,朱家的后世子孙恐怕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粒尘埃。1、结束了蒙元的统治

  • 同样不是用正当手段得来的帝位,为何朱棣的名声比李世民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和李世民哪个强,李世民和朱棣都很厉害吗

    其实这两位帝王的相似之处还是很多的,不过两位的口碑与名声却相去甚远。李世民被后世形容为一代明君,甚至盖过了他篡位的事实,可是朱棣却被后世赋予了很多丑陋的形象,这又是为何呢?朱棣与李世民不同的处境朱棣与李世民同样不具有合法性,但是朱棣是从北打到南的,一路上都在打,而李世民在自己的地盘上就完成了这件事情

  • 如果崇祯帝当年南迁,大明是否会得以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崇祯皇帝不南迁,崇祯皇帝在南迁,崇祯南迁大明会不会不亡

    而事实上,真有如此简单吗?大明的灭亡与否,就系在迁都这件事情吗?我看未必,若是迁都,就要面临许多障碍,即便迁都成功,大明依旧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1、没有武力保障的南迁,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空想而已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南迁和灭亡与否,只是存在间接的联系,即便是南迁,手上没有能打能抗、听指挥的军事力量,一

  • 北宋美艳公主,被哥哥送给金人做舞姬,两年后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皇后被金人俘虏,金人进谷道,北宋金人是哪里人

    靖康之耻无疑是极为屈辱,北宋被金人攻破,无数百姓死在金人的刀下,就连皇室贵族也变成了他们的玩物。几个皇帝被绑着在地上行牵羊礼,就连皇后都受到了凌辱,不过这些人里最惨的还是公主茂德帝姬,死于谷道破裂,这听起来比较体面。茂德帝姬是宋微宗的后代,在他众多女儿中是长相最好看的,女儿成年之后,就把她许配给了奸

  • 《大明王朝1566》中,作为未来皇帝的裕王,为何非和严嵩过不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王朝1566严嵩死亡,大明王朝1566严嵩把谁抄家了,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严嵩

    实际上,裕王朱载垕和严嵩,不得不争,也不得不斗!1、严嵩一党与裕王党早已结仇这里要说的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在剧中,裕王是嘉靖唯一的一个儿子,但实际上,嘉靖帝一共有四个儿子,裕王只排在了第三,但机缘巧合下,欲望成为了皇太子唯一的人选。仿佛在明成祖朱棣制后,皇位继承人一直就处于人丁单薄的状态,这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