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肯定会说,当然是刘邦,这还用问?
长期以来,网络键盘历史爱好者们都认为项羽是贵族,刘邦是流氓。
在这里我们先确定一下什么叫“流氓”。
按照我们的理解,“流氓”指的是调戏非礼妇女的不法之徒。
但其实流氓还有两个意思:一是本指无业游民,后用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二是指用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
很显然,评价项羽和刘邦是不是“流氓”的意思主要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而不是两人是否调戏非礼妇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所以说项羽是出身贵族确定无疑。
但楚国灭亡后,天下为郡县,项家封地被占,项梁带着项羽四处逃亡,隐姓埋名,估计也没什么正当职业,所以说项羽是“流氓”也没什么错。
而刘邦呢?
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一个农户家庭。
他不喜欢跟家人一样下地干活当个庄稼汉,反而终日闲逛,游手好闲,是个街溜子,所以常被父亲训斥。
刘邦的青少年时代的偶像是魏国公子信陵君。
后来他离家外出游历,来到大梁城,想要投奔信陵君成为其门客,但信陵君已故去多年。
刘邦又投奔信陵君当年的门客张耳,成为其门客,多次与张耳外出游历。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纷纷逃走。刘邦回到家乡沛县继续当街溜子。
从这点看,刘邦不事生产,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到处流浪游荡,确实是“流氓”。
壮年后的刘邦通过考核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结识了萧何、樊哙等人。刘邦这才有了正当职业,摆脱了“流氓”的定位。
但刘邦却又有“流氓”行为。
当时有个曹姓寡妇,刘邦在娶吕雉之前,与之交往,生下庶长子刘肥。
踢寡妇门,这么说来刘邦确实是通常意义上的“流氓”。
但男女上床钻被窝那点事,都是你情我愿,什么流氓不流氓的?
再说曹氏是个寡妇,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妇,刘邦当时还没有结婚是个单身狗,和她来往,干柴烈火,虽然不是能拿得上台面,但也算不上什么“流氓”行为。
再说说项羽的流氓行为。
项羽是个贵族,但依然有流氓行径。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
项羽当时擒获了刘邦的家人,把刘太公一个很高的砧板上,底下放了一口大锅。
项羽对刘邦大喊说:“赶快投降,不然就把你爹煮了。”
刘邦回答说:“我与你一同接受义帝的命令,结拜为兄弟,那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你爹,希望能分我一杯肉汤。”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
不知刘太公听了作何感想。
常言道“祸不及家人”。
两军打仗,上阵刀枪无眼,生死有命。
但项羽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拿刘邦的老爸刘太公来威胁刘邦,这么做实在是不地道。
如果按照“流氓”的另一个意思: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
那么项羽也是流氓。
烹饪大师项羽,可不是第一次烹人了。
项羽进入咸阳后,烧杀抢掠,大火三月不灭,关中残破。项羽率领楚军把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楚地。
一个说客前去见项羽,说关中富饶,秦国凭此成王霸之业,劝项羽留在关中称王,以成霸业。
但项羽见关中已经被烧杀抢掠一空,拒绝了那人的建议。
那人离开项羽大营后,不屑的对人说,都说楚国人是戴帽子的猕猴,果然是这样。
项羽听到后,把那个人烹杀了。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史记·项羽本纪》
咱们拿历史史实说话,刘邦固然是流氓。
但项羽呢?也是个大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