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3 更新时间:2024/1/20 8:06:08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流散到香港的战国楚简。经整理者统计,该批竹简约2500枚,内容多为经史一类典籍,而且大部分材料都是前所未见的,具有极高的学术史价值。

“清华简”第五辑有一篇文章题为《厚父》,记录的是这个“厚父”和“王”的对话。这个“王”是谁,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是商王太甲,有人认为是周武王。“厚父”则是“王”的臣子,他对“王”讲述了夏朝的兴衰,其中就提到兴起的大禹以及衰落的孔甲

前几期我们反复提及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大禹。古今学者对大禹的评价都非常之高,如历史学家晁福林先生说“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他为英雄时代做了总结,又为文明时代饰平了道路”。治洪水、划九州、禅让制都和他有关,这些事迹在出土文物中都有体现。而《厚父》则直接体现了大禹是夏朝的创建者。

然而,“禹是一条虫”与夏朝是否存在,也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

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理水》中提到一个“鸟头先生”,这位“鸟头先生”在小说里“吃吃的”说“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此“鸟头先生”影射的正是顾颉刚先生。

根据《说文解字》,顾(顧)左边的“雇”从“隹”,正是一种鸟;而右边的“页”的本义是头,比如现在“额”、“颔”、“颈”这些字都是“页”字旁;而顾先生本身患有口吃;当然最明显还是其对“鲧”和“禹”的解释。

不过,顾先生的原话并没有说“禹是一条虫”,只是根据《说文解字》的“禹,虫也”推测“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这里的“虫”是指青铜器上的螭龙、虺蛇一类图像。不过之后顾先生放弃这一观点,认为大禹是南方神话的祖神,最后又修正为西戎部落的社神。整体来说,顾先生倾向大禹于为传说人物。这样的观点其实不算离奇,在先民思维中,人、兽、神本来就经常是水乳交融的。

最早记载“禹”的,就是之前说的西周中期青铜器——遂公盨;而大禹是天帝派来治水的,那么从一开始神性就很重。而且在周代之前的商代,是没有“禹”这个字出现的。所以从王国维先生主张的“二重证据法”来看,只能认为大禹是周人心中最古的人物。至于商朝是否有大禹的观念?夏朝是否有大禹其人?严格来说还是未知的。顾颉刚先生即认为,大禹和夏朝之间的联系是后起的。

尽管顾先生本人没有质疑夏朝存在。但实际上,如果保持质疑大禹的标准,那么夏朝是同样可以接受质疑的。我们知道最早的夏朝,在《尚书》的《康诰》《召诰》《多士》《君奭》《多方》《立政》篇都有记载,这些史书的原始部分大致来源于西周初年,说的夏朝是商朝之前的朝代,而周人是夏人的后代。但是在考古发现的商代文字中,同样没有“夏”字的记载;尽管有人主张“夏”字存在,但并未得到公认。

所幸的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的存在加强了证据。1959年,徐旭生先生主持在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发掘了一处先商遗址。这处遗址的断代大致是公元前1950—前1700年。从文化面貌来看,上承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下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安阳殷墟文化。因为文献中提到商汤都城西亳就在偃师。所以在当时被认为是商都。不过,自从1983年偃师商城出土后,学界又更多认为二里头是夏都,直至今日基本成为定论。

不过,质疑的声音仍然存在,代表人物正是社科院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先生。许宏先生认为,二里头遗址的定性是“有条件的不可知论”,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本身没有出土“夏”字来证明自己,那么它的都邑族属和王朝归属都是不可能解决的。既然可以说是夏朝,那为什么不能说是早商?商文化从早商文化发展而来,这个不可能有人能反对。那么许宏这个观点,当然也是有道理的。

认为夏朝不存在的声音,从民国时期就有了,比较典型的是历史学家杨宽和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杨宽先生的主要观点是,“夏”的称呼出自“禹敷下土方”,因为“下”“夏”经常通假,所以大禹成了夏朝的开国国君,而夏朝历史大多来自周戎——商夷的神话传说。陈梦家先生则认为夏朝世系来自商朝世系分化,大禹实际上是商朝的祖神;今天美国学者艾兰也持此观点。考古学家陈淳先生则认为“夏是西周统治者杜撰的朝代”。

相比之下,许宏的观点还更保守。因为质疑其存在性,是说夏朝可能不存在,当然也可能存在,并非绝对认定其不存在。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质疑夏朝的存在,不等于质疑华夏的传承。如前所述,二里头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间,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毋庸置疑。许宏先生也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最早的中国”,其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宫城、城市主干道、青铜礼器群等,可以视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遗址姓夏还是姓商,或者先夏后商,都不影响中华文明独立起源和发展,对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没有影响。

总的来说,夏朝是否存在,目前是个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问题。支持夏朝存在的人可以说,周代的文献记载了夏朝,你怎么证伪呢?反对夏朝存在的人也可以说,周代以前没有记载夏朝,你又怎么证真呢?

这样的争论,其实不限于夏朝,三皇五帝都有。对于这种注定没有结果的争论,我们完全可以跳出去看,把历史回归于文本。正如顾颉刚先生所主张“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得出,周人认为夏朝存在,这一事实完全成立;具体来说,是《尚书》最早提到的夏朝,遂公盨最早提到的大禹。而至于夏朝是否存在?只能寄托于考古发现了,我们自然是期待有那么一天的。

参考文献:

沈长云:《夏代是杜撰的吗——与陈淳先生商榷》

许宏:《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

许宏:《最早的中国》

张利军:《清华简〈厚父〉的性质与时代》

中国先秦史学会:《夏文化研究论集》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

出土三千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颠覆了《尚书》《史记》的重大记载

新世纪香港发现的一件青铜器,或许能解开史前大洪水之谜

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

舜禹禅让真是阴谋政变吗?这几件出土文物纷纷表示反对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月初一元旦节的盛世大典,乾隆建极亿龄启,嘉庆承恩万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死时嘉庆多大,乾隆传位嘉庆完整版,乾隆嘉庆铜钱价格表

    嘉庆元年的正旦就是这样一个大喜大庆的好日子,宫廷内外都是喜气洋洋,鼓乐之声不断。老乾隆的坎坷立储路乾隆帝从继位之初的乾隆元年【1736】,就遵照秘密立储制度,内定二阿哥、嫡长子永琏为储君,亲书永琏的名字,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但是很不幸,仅仅过了两年,乾隆三年【1738】十月,九岁的永琏夭折,悲

  • 陕西宝鸡发现一西周神秘古国,可能是《史记》春秋吴国最早所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宝鸡西周有什么历史,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西周吴国青铜鼎

    在《诗经·大雅·皇矣》中,有一句:“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说的是上帝为周人开疆拓土,从太伯与王季开始,王季能够与兄长团结友爱,因此包有了四方。《大雅》是周人的史诗,从中大约可以认定,太伯确实建立了国家,而且似乎离王季不太远。可

  • “姜子牙”原来是周代女子的名字,那么他的标准称呼应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子牙在周代的地位真的高吗,老姜子牙,姜子牙老婆扫把星

    “日名”来源于商代的祭祀制度。我们在《史记》里看到商代诸王一律以甲、乙、丙、丁等天干十日命名,如商汤又叫大(天)乙、商纣又叫帝辛,这里乙和辛就是日名,代表他们去世后在周祭中受祭的日期。但周代诸王一律以文、武、成、康等谥号称呼,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观点,即以铭文是否有日名区分商周断代或族属。但随着近现

  • 历史上仅是纣王宠妃之一的妲己,是如何被后世丑化成狐狸精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妲己和纣王的历史资料,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纣王戏弄黄飞虎的妻子妲己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知道,纣王的形象是历史文献不断层累出来的。而在《封神演义》里,纣王还算不上第一大反派,他在执政前期还大体算是明君,只不过对女娲神像动了邪念,以致遭到女娲娘娘的报复,被妖狐妲己魅惑才一步步走向堕落的道路;而事后女娲又把妲己当替罪羊灭口。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妲己这个人物,她的形象又是

  • 国家博物馆这件与司母戊鼎并列的青铜器,证明商朝真的存在龙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去国家博物馆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的子龙鼎。这件鼎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陈列在展厅中间,一圆一方,高大魁梧,浑厚凝重。子龙鼎之所以能与司母戊鼎并列为国之重器,主要在于其体格庞大,分别代表出土圆鼎与方鼎的体积和重量之最。司母戊鼎高133cm、长100cm、宽78cm、重875k

  • 纣王妲己的罪名大多是后人泼脏水,只是因为改革过激导致商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又正在上映了,所有《封神》电视剧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反派两个主角——纣王和妲己。因为这一对男女,可以说是集合了千古坏事于一身。什么剖心肝啊、敲骨髓啊、建肉池酒林啊、设炮烙之刑啊……每一件都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知道《封神演义》是类似《三国演义》一样的历史演

  • 周朝存在姬姓和姜姓戎狄部落,是否说明周人起源于戎狄而非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周本纪》的说法,后稷是帝喾之子,在虞夏世代为农官,但到了夏代后期,“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一直到不窋的孙子公刘时,又“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似乎周人从开始就是华夏,但到不窋时变成了戎狄,到公刘时才恢复了华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质疑:既然周人与五帝的关系是后来才攀附的,那么周人

  • 周朝著名的五等爵是怎么来的?在商朝的外服制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内外服制度,商朝内服外服的含义,周朝和商朝的关系

    西周初年,周公旦给弟弟卫康叔发了一份诏书,这就是《尚书·酒诰》,其中提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里说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服”的本字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像一个用手执持跪坐之人,代表屈服、降服的意思。所谓“内外服”,也就是在商

  • 兰陵、朝歌、庐州等五个古城改名之后,现在都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有几个兰陵古城,淇县朝歌古城,庐州古城

    一、西安(长安)西安古称长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意为"长治久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自汉高祖刘邦在此建都到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这座城市一直保留着“长安”的名称,并以国都或陪都的形式存在了1000多年。长安给我们的

  • 历史上的姜子牙一生,不如神话这么玄乎,也是商亡周兴的头号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九尾狐,姜子牙墓有多可怕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姜子牙”这个名字是后人的称呼,在周朝一般称呼他为吕尚或者吕望。在战国秦汉文献中,流传不少关于吕尚早年的故事。据说他是齐国人,娶妻后但却被妻子赶出门;后来去都城朝歌做屠户,但也生意不好干不下去;然后又去投奔贵族子良做家仆,却又被子良嫌弃而炒了鱿鱼;最后只好跑到棘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