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2岁曹操大败敌军,写下一首“秋风诗”,气势横绝古今,毛泽东都赞叹不已

52岁曹操大败敌军,写下一首“秋风诗”,气势横绝古今,毛泽东都赞叹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4/1/19 7:21:09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

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当时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的时候,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也是这一年,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勾结乌桓首领蹋顿(tà dùn),屡次骚扰边境,妄图东山再起。

为了断绝袁氏复起的后患,曹操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战争一打,就是近一年。

次年八月,两军在白狼山狭路相逢。当时乌桓军队数量众多,而曹操则兵力微弱,主力重兵都还在后方。

眼看着生死就在一线之间,曹操力排众议,亲手将所持麾授予大将张辽,按照他的提议:

趁着乌桓军队阵势不整,立刻交战。

张辽也不负众望,带领先锋部队,大败乌桓,临阵斩杀了以骁勇闻名的乌桓首领蹋顿,降者有20余万人。

这次战役,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让曹操统一天下的宏愿,再迈进了一步。

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时我们再回头看这首《观沧海》,不难读出曹操心中,此时该是如何的波澜壮阔。

“观沧海”,一个“观”字统领全篇。

诗人一步步登上了碣石山顶,他举目望去,大海的恢弘壮阔,尽收眼底。

不远处有山岛突兀耸立,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两相映衬。

小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

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大海上波涛暗涌。

在曹操的笔下,大海澎湃壮美,浩浩淼淼;山岛挺拔高耸,草木丰美。

虽是秋色,却绝无半点衰飒寥落之气。

比之后世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多了几分开阔意境、雄浑气势。

如果说,前面数句,诗人还在老老实实地据实写景。

那么到了结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的想象力 ,终于开始痛快驰骋。

诗人仿佛看到,那浩瀚的海洋,成了万物的发源地。

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柔美的月亮,都自大海中来来去去,运行无拘。

星光灿烂,银河璀璨,都自海洋中孕育生发,然后冉冉而出。

它孕大含深,动荡不安。

它海纳百川,有容万物。

它吞吐天地,含蕴日月。

此时此刻,在诗人的忘情想象书写中,那本没有生命的大海,已然被赋予了卓绝而饱满的性格。

大海,终于成为了诗人自己的化身。

此时此刻,作为诗人的曹操,与作为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的曹操,合二为一。

他拥有着最博大的胸怀,怀揣着最恢弘的抱负。

盼望着如大海容纳万物一般,收揽英才,踔厉奋发,早日结束乱世纷争,一统天下。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在那个群雄逐鹿、白骨纵横的东汉末年,曹操曾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时代的希望。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塑造,一度让他成为“奸诈”的代名词。

然而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心中,曹操的地位却很是非凡。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秦皇岛北戴河游泳,游完泳后,他一边在沙滩漫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身旁警卫好奇问他,念的什么?

毛泽东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字再念了一遍,正是曹操的《观沧海》。

他还补充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又有一次,是个雨天,大海之上浪潮涌动。毛泽东却丝毫不惧,游兴更甚,在暴雨之下、涛头之上,变换着泳姿。

游罢上岸,他兴致依然高涨,写下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人间岁月,如白驹过隙,太匆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场景总在一遍遍上演。

然而穿越一千多年的时空,一个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同另一个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彼此的惺惺相惜,却早已成为佳话,代代相传。

--end--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古诗词文苑经授权发布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古诗词文苑

ID:songciba

介绍:聆听文人故事,品读诗词之美,于醉美的文字中,体味人生百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派赵云守荆州,能守住吗?易中天:那三国大势将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关羽这个人我们都非常熟悉,作为桃园三结义之一,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两兄弟一起响应朝廷号召镇压黄巾起义,接下来又在虎牢关下把华雄的人头拿了,让诸侯得以打下虎牢关并攻下洛阳;官渡之战时帮助曹操斩杀河北上将颜良文丑,让曹操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并统一河北,而得到卓越功勋的关羽也受曹操的封赏,千里迢迢投奔

  • 最懂山涛的人,是与之绝交的嵇康!竹林七贤潇洒背后的苦,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竹林七贤要是生活在今天,这帮哥们儿肯定是一批能喝酒会写诗善弹唱的街头艺术家,秒杀现行娱乐圈那批啥也不会的小鲜肉。生活在魏晋时期的他们,不仅个个是多才多艺的小鲜肉,还是开一方风气的大家,影响中国几千年。他们分别是:颜值担当嵇康;爱哭的问题少年阮籍;人民的好公仆山涛;害羞小文青向秀;著名裸体酒鬼刘伶;小

  • 秦朝祖先因玄鸟而生,刘邦蛟龙生的,扒一扒史书中帝王的奇葩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君权具有神性,不过是史学家们开的一个“玩笑”,只是为了抬高皇帝的身价罢了。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史书中的皇帝奇葩身世。“国史”开启于《史记》,那么我们也从太史公开始吧。《商本纪》“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人的祖先是简狄吞食了一个玄鸟之卵而生。商人祖先的传说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吃

  • 汉武帝临终命令,世人百思不解,2000年后果然被一个女人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就在这时候,汉武帝扭头看到了站在身后的赵钩弋,脸上却再没有了往日的宠溺,转而笼上了一片寒霜。突然,他大声吩咐左右将这个昔日里倍受宠爱的美人拉下去,关进监狱。钩弋夫人还没有明白过来为何丈夫今天一反常态,就被这一盆冷水浇得从头顶凉到脚底,她赶紧摘掉自己的首饰,跪下请求宽恕。然而,平时里对自己温柔以

  • 《隆中对》给刘备确定方向,策略为先弱后强,但失荆州导致战略未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隆中对》究竟给刘备带来了什么,刘备是怎么驾崩的?刘备本是无头苍蝇,《隆中对》才看到了方向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是要首先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实现它!刚开始的刘备就是一个没有小目标的无头苍蝇。刘备觉得自己很有志向,要统一天下,相对于官二代袁绍、公孙瓒等,刘备感觉完全可以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只是萧何的原因,更多是因韩信与刘邦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当初对韩信的看重是真心的,说他是韩信的伯乐一点都为过,像韩信那样的人,一没有出身,二没有战功,除非经过数年的战场拼命厮杀,否则是很难让人相信他的能力的,他要想脱颖而出是很难的。他之前的经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他先是跑到项梁的军中,希望被委以重任,但项梁压根注意不到这个人,项梁死了之后,他又跟着项羽

  • 秦始皇的马车下面,藏有两个“伏兔”,它们是现代减震器的老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考古专家制定了详细的挖掘方案后,一场艰苦卓绝的挖掘工作开始了。随着挖掘的深入,青铜车马逐渐显露出来,可惜的是,由于土层压力太过强大,导致青铜车马已被压成了很多碎片,正因如此,考古专家们只能暂缓挖掘进度,转而仔细清理每一块铜片。正当考古人员悉心清理时,他们在偶然之间发现了两个不同于青铜碎片的铜质器物

  • 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备受后人质疑,1708年后才发现他料事如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葛亮看来,应当步步为营,走大道攻取凉州。在取得凉州的资源后,再徐图关中。然而魏延却认为,兵贵神速,不如一步到位。他请诸葛亮给他5000精兵,带可供10天食用的干粮,穿越险要的子午谷,到达长安城下。当时守卫长安的主将是外戚兼膏肓子弟——夏侯楙。此人志大才疏,怯弱无能,他见魏延兵临城下,必然夺路而逃

  • 魏国大将送诸葛亮一块玉和一顶帽子,诸葛亮却说:终于可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孟达,扶风人,出身于一个宦官士家,与大谋士法正十分要好。汉朝末年,孟达与法正流亡蜀地,成为当地军阀——刘璋的部属。然而孟达和法正认为刘璋生性懦弱,没有雄才,因此他俩与张松一起谋划,策划了刘备入蜀事件。其后,刘备与刘璋反目,孟达和法正立即投靠了刘备,并得到了刘备的重用。汉中之战后,刘备让孟达从汉中向东

  • 司马懿骑着马,看见诸葛亮坐车指挥战斗,感叹道:这仗我打不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诸葛亮乘车,不过是小说家的言论。然而在各种记载中,诸葛亮似乎还真的乘车作战。根据东晋人的记载,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时,曾与司马懿隔着渭水对阵。司马懿穿着盔甲,骑着战马,却见河对岸的诸葛亮身着素服,头戴葛巾,乘着四轮车作战。看着诸葛亮镇定自若的样子,司马懿居然有些怂了,并说:“这仗不能打!”为什